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Vol.04 No.01(2016), Article ID:17508,10 pages
10.12677/ULU.2016.41001

Residents’ 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he Midst of Urbanization

Hua Zha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Health, Zhejiang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Apr. 21st, 2016; accepted: May 6th, 2016; published: May 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one village respectively as sample fields in Yuhang district of Hangzhou and each county-level city of Lin’an, Chang Xing and An’ji in north-west Zhejiang. By apply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rural residents’ perception on woodland functions is investigated, their landscape preference is compared with urban residents’, and their perception on rural landscape values is also measured. Rural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s landscap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s investigated as well. The study reflects that with the ongoing urbanization, rural residents in different areas have the common trend that their dependence on rural landscape is changing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increasing diversified social needs.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preference for landscape attractions presents difference, but also a consensus, which predicts the change of rural landscape function image due to increased social demands for amenities in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 Village development models integr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iving factors upon the four sample field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factors of resource, loc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farm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ciousness and employment intention. Tourism- oriented landscape development approach is discussed in the villages of rich resource landscapes.

Keywords:Woodland Use, Rural Landscape Preference, Landscape Values, Rural Tourism, Landscape Development Patterns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景观感知及乡村景观发展模式

张 华

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16年4月21日;录用日期:2016年5月6日;发布日期:2016年5月9日

摘 要

本研究以浙江西北部杭州余杭区及临安、长兴与安吉这3个县市各一个村为研究地点。采用实地问卷发放,调查了乡村居民对林地功能的认识,对乡村景观的偏好并与城市居民做比较,对乡村景观价值的认知,并了解当地居民对多种乡村景观发展策略的认同程度。研究反映出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对乡村景观的依赖均已从经济生产功能转向多种社会价值的共同趋势。乡村居民对乡村景观的偏好与城市居民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共同点,预示了公众增长的对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适意性的社会需求将使乡村景观的功能格局发生改变。根据4个样村的资源状况、区位条件、产业构成与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经营意向,结合内外驱动因素,提出乡村发展的模式,并探讨了具景观资源优势的乡村以旅游为主导的景观发展途径。

关键词 :林地利用,乡村景观偏好,景观价值,乡村旅游,景观发展模式

1. 前言

乡村景观是一个集生态、结构、社会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多维度统一体。在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与城镇化全面推进阶段,农村土地利用已从传统的经济生产功能逐渐转变为以城乡居民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因而产生以下相关问题:如何测量这个转变程度?乡村居民对乡村景观的认识如何?具体社会需求的体现及需求程度如何?等。本研究从乡村景观使用者的视角进行乡村景观感知评价,比较城乡居民对乡村景观偏好的异同,探究乡村居民的经济和社会需求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这对于预测乡村土地利用与乡村景观变化模式,提出乡村土地利用与景观管理的创新机制,促进村镇建设与乡村转型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乡村景观功能/价值评价

郑文俊 [1] 从旅游视角探讨了乡村景观的价值认知与功能重构,提出在乡村景观开发中注重景观可辩性、乡村性与旅游可参与性。晋国亮与汤晓敏 [2] 对乡村景观价值、乡村景观价值取向的变迁和局限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价值领域。谢花林 [3] 认为乡村景观功能评价主要体现在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功能、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功能以及作为重要旅游观光资源的功能。

Plieninger等 [4] 以当地居民定量评价德国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得出景观特征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对应关系。Fagerholm等 [5] 从社区利益相关者对景观评价来确定乡村景观服务的指标。Willemen等 [6] 从景观的服务对象,对荷兰乡村的多元景观功能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居住、集约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植物栖息地(保护林地)、农业用地以及骑车休闲这七类景观功能,描绘了多功能空间分布。Rescia等 [7] 对西班牙北部的乡村山地文化景观的社会—生态系统,从土地拥有者的感知,再现了景观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的方式。Nijnik等 [8] 研究乡村景观变化基于六类功能:经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审美功能、游憩功能、历史文化、科教功能。

2.2. 乡村景观社会学视角研究

景观的社会需求在不断增长,从原先对自然与景观的功能印象转化为享乐主义的印象,如田园式或野性的景观印象 [9] 。公众对景观自然资源的舒适感需求导致乡村景观功能空间发生变化 [10] 。不少研究关于个人社会因素与乡村景观偏好的关系,如大众的乡村景观感知取决于其与景观的关系密切程度及景观管理知识 [11] 、与景观的功能联系与社会实践 [9] ,以及对场所的个人了解 [12] 与地方感 [13] 。

Petrolil等 [14] 提出发展新的富有生机的景观的关键在于以尊重景观内在价值,参与分享式的景观发展途径。景观的发展只有被有意识地需要,并与农耕的目标相结合,才能持续发展。屠爽爽等 [15] 分别从乡村土地利用及重构乡村空间格局的角度探讨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关系。乡村景观发展与乡村土地利用改变有直接联系,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体现。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样村概况

本研究以浙江西北部杭州余杭区、临安、长兴与安吉县市各一个村为研究地点。

杭州余杭区径山镇长乐村位于余杭区西部偏南,西南与临安市接壤,距杭州市中心40公里。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4亩,山林面积6000亩,森林覆盖率90%,茶园800余亩,是余杭重要的茶叶产区。村境内有各类企业30多家,种植业与养殖业,成为该村的主要产业。

潘山村位于临安锦北街道的东面,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山林面积7563亩。东临青山街道,南邻青山湖与八百里农庄,西与新联村结界,北面丘陵绵绵,科技大道从村域穿过。该村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居民们住上统一规划的联栋住宅房。大多数村民土地被公路或地产开发征用。该村受城镇化影响较大。

周坞山村位于长兴县和平镇南部,东与湖州接壤,西与安吉毗邻,北临西苕溪,南倚天目山脉。连接杭宁高速和在建的申苏浙皖高速入口,均在15分钟车程。距离县城30公里,距离306国道9公里,交通位置优越。全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拥有林地面积18,000余亩,其中生态公益林地9000余亩,茶园面积2000余亩,毛竹林地7000余亩。

高家堂村位于安吉县山川乡南端,山林面积8456亩,竹类资源丰富,毛竹林4639亩。村中心建有仙龙湖景观水库,是浙江省农村第一个应用美国阿科蔓技术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拥有湖州市第一个生态公厕、湖州市第一家以环境教育、污水处理示范为主题的生态公园。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得益彰,尤以农家乐与民宿为生态经济亮点。

3.2. 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林地功能重要性的认知与所赞同的林地其它利用方式(开放式问项);第二部分是乡村景观的偏好;第三部分是景观功能重要性认知;第四部分是对乡村发展途径的认同程度。第五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其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居住区域、收入及务农背景。

问卷第一部分林地功能认同至第四部分进行了四级的评分制度,分别是不喜欢(不赞同) 1分,有点喜欢(有点赞同) 2分,较喜欢(较赞同) 3分,很喜欢(很赞同) 4分。

3.3. 数据采集与分析

课题组于2014年的11月13日在临安潘山村、2015年3月28日在长兴的周坞山村、2015年4月8号在余杭区长乐村、2015年5月5~6日在安吉天荒坪镇山川乡进行实地调研。每次由1~2名教师带领本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四学生及城乡规划专业硕士生共4~5人进行数据采集。分别在4个村的村口、村道、小卖部等村民聚集的场所,随机抽样发放问卷。一共发放152份问卷,当即做完收回。剔除缺失项较多的8份问卷,共获有效问卷144份,其中潘山村39人,长乐村33人,周坞山村40人,高家堂村32人。人口社会学特征见表1。数据分析和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

问卷第一至第四部分采用描述性分析。此外对于乡村居民景观偏好,结合本小组另一课题所采集的关于城市居民对乡村景观偏好的数据,样本数326份,对二者进行均值分析的独立样本t检验。第五部分采用频率分析。

4. 结果分析

4.1. 乡村居民对林地功能的认知

根据林地的主要作用及研究区域属低山丘陵型林地的利用方式,测量村民对其功能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见表2。可以看出乡村居民对林地的美化环境功能,林地调节小气候与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提供城市与乡村居民休闲游憩的公共绿色空间,改善社会福利这三个功能重要性的认同程度较高,均值都接近及大于3.0。对于林木采伐的功能重要程度居中(2.90)。对于采集林产品与柴火木材的功能认同程度较低,仅为2.38与2.23。林地功能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居民对于林地的需求渐渐由经济效益转向休闲游憩与生态功能上。对于林地改变利用方式,乡村居民都倾向于保持其自然生态的功能。对于道路用地(采伐运输的林道、登山道、公路)、建设森林公园、果蔬种植园与农家乐休闲度假园,赞成人数较多;对工业用地、家禽家畜养殖,则大多数人表示反对。居民对林地功能的认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水平越高的地方,林地的物质供给功能已显得不重要;生活水平越低的地方,居民对其物质供给功能依赖程度高。

4.2. 城乡居民对乡村景观偏好差异分析

城乡居民对17个乡村特色的景观吸引物的偏好见表3。城市居民的样本数326人取自本项目组另一课题“乡村景观吸引力与游客需求差异研究——以德清为例”所采集的城市游客对乡村景观偏好的数据。乡村居民的样本数是本研究4个样村的居民。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显著性 > 0.05,则采用相等变异数;显著性 ≤ 0.05,则不采用相等变异数。

从以上数据来看,城市与乡村居民对山塘水库、竹林、田间劳作场景、渔作场景与油菜花田的偏好差异达到0.001的极显著水平。城市居民的喜欢程度远远高于乡村居民,均值差值居于0.570~0.874之间,尤其是山塘水库和竹林,城市人的偏好程度很高,均值分别为3.47与3.56。对于山泉溪涧、果蔬种植园、山坡上茶园与村庄古树,两个群体的偏好差异程度达到0.01显著水平。除了村庄古树,乡村居民的喜爱程度高于城市居民,其它3项都是城市居民的偏好程度高于乡村居民,均值都达到3.0以上,其中山泉溪涧达到最高值3.60。对稻田、池塘小河与寺庙古塔的偏好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城市居民的偏好程度略高于乡村居民。对森林植被、山间古道、村里石桥水井等乡土设施、老宅与野生动物,城市与乡村居民的偏好没有显著差异。

对于乡村居民,山塘水库、油菜花田等是日常劳作的普通场所,体现的是乡村农业经济价值;对于

Table 1. Responders’ demographic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表1. 被调查者人口社会学特征

Table 2. Rural residents’ percep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woodland functions

表2. 乡村居民对林地功能重要性认知

Table 3. Landscape preference differences between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residents

表3. 乡村与城市居民对乡村景观偏好的差异

城市居民而言,是具有游憩与审美价值的场景。城市居民对竹林的偏爱均值达3.56,居于第二位。村里古树与山泉溪涧分别是乡村居民偏好程度居第一、第二的景观吸引物。村里古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植被,是村民在树底下围坐乘凉、晒太阳、嬉戏的场地,是邻居亲友聊天、村民商议等体现社会关系的场所,此外还被村民视作圣物进行膜拜祈祷,满足精神需求的景物。村里古树集聚了诸多景观价值,因此乡村居民对其偏好程度最高。对古树的偏爱是村民追求多种景观价值的体现。山泉溪涧与山塘水库是城市居民最偏好的景物,水体景观普遍最受人们喜爱。

表3数据还表明:

1) 城市与乡村居民对于水体与植被这两类自然景观要素具有一致的偏好。山泉溪涧、池塘小河、村庄周围植被以及村庄古树的偏好均值都大于3.0。

2) 乡村居民对于历史文化性的景观也表现出高度的喜爱,如山间古道、村庄古树、村里石桥等,均值都在3.0左右,村庄古树达到3.31。在调研活动中,不少居民表示过去的乡村景物更令人怀念。这些景物往往带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乡村居民是记忆的烙印,而对于城市居民是新奇的旅游吸引物。

3) 关于城乡居民景观偏好差异。对于乡村居民来说,一些乡土设施、农耕与渔作场景都是日常劳作生产的普通景观,对农耕场景(均值2.30)与渔作场景(均值2.08)偏好程度最低。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生活中的这些劳作场景感到新奇,是他们未曾见过的景观吸引物,或对于那些从乡村移居到城市中的人来说,是他们孩提时见过的场景,能唤起他们的乡愁。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各种乡村景观的偏爱程度反映出对景观所蕴含的多种价值的追求程度。

4.3. 乡村居民对景观价值认知

表4来看,乡村居民对乡村景观功能重要性评价中,对生态功能的评价最高,其次为地方感、游憩功能以及社会关系,这几个功能的均值都达到3.0以上。经济生产价值、历史文化与审美价值居中,最低为景观的科教功能。

这说明乡村居民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反映了村民生活与这几种乡村景观功能的紧密程度。他们向往环境优美、有家园感、方便交流与娱乐的宜居乡村空间。随着城镇化推进,村民的生活对乡村景观的依赖已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多种社会价值的需求。而家园感、游憩功能也正是城市居民所追求的乡村景观价值,说明城市与乡村居民对乡村景观价值的追求有着相同的一面。而对于乡村景观的科教功能,均值最低。说明目前乡村居民对于景观的科教功能认识还不够深刻,这或许与乡村居民文化程度偏低有关。

可以推断,乡村居民对乡村景观农林业经济生产功能评价的降低,对审美、游憩等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评价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乡村居民的精神追求更多样化了,他们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

4.4. 乡村居民对景观管理策略的态度

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与人口因素不同,村民对乡村景观发展策略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从表5可见,村民对于进一步开发乡村景观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扩大林地面积、增加城乡居民的公共绿色空间,增加财政投入、建设更多公共设施这三个方面都很赞同,均值都在3.2以上。访谈还了解到,长兴周坞山村的居民对于村里建造公路持较高的赞同态度,落后的交通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外,这几个村的居民一致赞同发展乡村旅游;希望政府财政支持,完善乡村公共设施,营建良好的宜居环境。对于乡村的原始自然景观都呼吁保护,反对过度人为干扰,保持乡村原有风貌。对于巩固林地与农业用地,乡村居民总体上表示赞同。尽管被征收的土地用于开发房地产等商业用途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乡村居民对这类非农林用途都不赞同,均值低达2.49。可见当地居民重视保护乡村的自然性、乡土性,视之为发展乡村经济的根本。

Table 4. Rural residents’ percep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values

表4. 乡村居民对景观价值重要性认同程度

Table 5. Rural residents’ approval degrees on landscape management strategies

表5. 乡村居民对景观管理策略认同程度

相比较4个样地乡村,安吉与长兴村民对进一步开发乡村景观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认同最高,均值分别达3.60与3.50;安吉对巩固林地与增建旅游设施都达到3.50,长兴居民为3.35。余杭长乐村对开发景观资源认同也较高为3.35,其次为财政投入建公共设施3.25,增建旅游设施也达到3.20。临安潘山村村民对开发景观资源的认同程度较低,3.05,而对增加财政投入建公共设施、扩大林地作为城乡居民绿色空间这两项的认同更高些。这与潘山村旅游资源有限有关。

长兴与余杭长乐村居民对农耕用地的重要性一致看高,分别为3.29与3.14。这与长兴周坞山村、与长乐村周边属于丘陵平原地形,适宜种植农作物与果蔬等有关。

4.5.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分析

以上数据从浙江西北不同地区村民的视角,基于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与经济基础,反映乡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乡村景观偏好与景观价值的追求、其经济收入及社会需求与乡村景观发展的关系。村民经营乡村产业的意愿,将影响乡村景观发展的方向。而自身利益往往是村民从业意愿的出发点,当个人近期利益与乡村整体长远利益冲突时,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是决定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调研发现不同地区村民的环境意识及对利益冲突的态度存在差异。

基于乡村发展动力源,并结合村镇主导功能 [15] ,对四个样村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4.5.1. 临安潘山村

该村已进入城镇化发展阶段,大部分农民土地已被征用,失地居民领取国家补贴,中青年村民在外务工或个体经营。该村的发展途径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使统一整治的村庄城镇化程度更高。其发展模式可归为城镇建设带动与劳务输出相结合的外援驱动型。

4.5.2. 长兴周坞山村

目前以单一种植白茶与加工为主,归属为内生型经济。随着近几年茶叶市场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该村的茶叶种植受较大冲击。原有的林地已遭严重过度砍伐。凭借该村现存的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村政府已进行旅游规划。

发展途径可以通过村委乡政府统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实施旅游项目,政府引导协调部分村民从过剩的茶叶种植中转为经营乡村民宿、农家餐饮、休闲农庄等新型乡村产业,以及原茶农兼营乡村旅游接待业的转型途径。同时通过严格实施林地保护与修复,使乡村景观的发展转变为内生与外援相结合、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

4.5.3. 余杭长乐村

目前村域有数十家乡镇工业、农作物、绿茶、苗木种植业与养殖业,属于内生型发展模式。该村林地与耕地面积广,有水库、溪流、古寺与遗迹,建有长乐林场青少年教育基地与跑马场,并已开发高端地产。目前存在的问题:人居空间零乱,工业企业分布散乱,污染治理不到位。

发展途径:结合当地居民的景观认知,村镇建设与景观管理策略的意见,有望通过进一步统一规划,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加强整治污染工业企业,使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发掘乡村历史遗迹与文化习俗,整合旅游资源。切实巩固林地,配套旅游设施,开发旅游项目。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促使乡村景观的发展转变为内生与外援相结合的模式。

4.5.4. 安吉高家堂村

该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强,个人的从业意愿与全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巩固林地、森林自然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得好。这与基层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在统筹规划、协调沟通、资源调配方面发挥的突出作用分不开。乡村各项规划切合实际、符合民意并富有特色。村镇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已成为浙江及至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今后乡村经济与乡村景观发展继续保持旅游产业带动型主导发展模式,通过村民的职业培训、加强旅游服务合作社在个体经营户中的协调、组织作用,乡村区域系统进一步信息化、智慧化,乡村景观功能多样化,建设成更富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5. 总结

本文分析了乡村居民对乡村林地、景观功能类型的认知,比较了城乡居民对景观吸引物的偏好,探究了四个样村的居民对景观发展策略的态度。结果反映出乡村居民的生活对乡村景观的依赖发生转变,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对景观吸引物偏好的异同,映射出内在的社会因素,及两个群体分别对乡村景观资源适意性的需求程度。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乡村景观管理策略与景观发展途径,构架切合实际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与空间功能格局重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与地域资源禀赋、人口社会因素、经济基础及政府行为等都有关,而掌握城乡居民对乡村景观的社会需求,为具有资源优势的乡村通过旅游产业带动乡村转型与景观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课题“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功能评估与景观变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N159)。

文章引用

张 华.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的景观感知及乡村景观发展模式
Residents’ 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he Midst of Urbanization[J].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16, 04(01): 1-10. http://dx.doi.org/10.12677/ULU.2016.41001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郑文俊. 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价值认知与功能重构——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1): 102-106.

  2. 2. 晋国亮, 汤晓敏. 基于乡村发展的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2, 30(2): 72-75.

  3. 3. 谢花林. 乡村景观功能评价[J]. 生态学报, 2004, 24(9): 1988-1993.

  4. 4. Plieninger, T., Dijks, S., Oteros-Rozas, E., et al. (2013) Assessing, Mapping, and Quantifying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t Community Level. Land Use Policy, 33, 118-129.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2.12.013

  5. 5. Fagerholm, N., Käyhkö, N., Ndumbaro, F. and Khamis, M. (2012) Community Stakeholders’ Knowledge in Landscape Assessments—Mapping Indicators for Landscape Services. Ecological Indicators, 18, 421-433. http://dx.doi.org/10.1016/j.ecolind.2011.12.004

  6. 6. Willemen, L., Hein, L., van Mensvoort, M., et al. (2010) Space for People, Plants, and Livestock? Quantifying Interactions among Multiple Landscape Functions in a Dutch Rural Region. Ecological Indicators, 10, 62-73. http://dx.doi.org/10.1016/j.ecolind.2009.02.015

  7. 7. Rescia, A., Pons, A., Lomba, I., et al. (2008) Reformulating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in a Cultural Rural Mountain Landscape in the Picos de Europa Region (Northern Spai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88, 23-33.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08.08.001

  8. 8. Nijnik, M., Zahvoyska, L., Nijnik, N. and Ode, A. (2008) Public Evaluation of Landscape Content and Change: Several Examples from Europe. Land Use Policy, 26, 77-86.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08.03.001

  9. 9. Buijs, A.E., Pedroli, B. and Luginbuhl, Y. (2006) From Hiking through Farmland to Farming in a Leisure Landscape. Changing Social Perceptions of the European Landscape. Landscape Ecology, 21, 375-389. http://dx.doi.org/10.1007/s10980-005-5223-2

  10. 10. Domon, G. (2011) Landscape as Resource: Consequenc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Developmen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00, 338-340.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1.02.014

  11. 11. Brush, R. and Richard, E. (2000)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Enjoy Ability of Driving through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47, 39-45. http://dx.doi.org/10.1016/S0169-2046(99)00073-0

  12. 12. Vouligny, É., Domon, G. and Ruiz, J. (2009) An Assessment of Ordinary Landscapes by an Expert and by Its Residents: Landscape Values in Areas of Intensive Agricultural Use. Land Use Policy, 26, 890-900.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08.10.016

  13. 13. Soini, K., Vaarala, H. and Pouta, E. (2012) Residents’ Sense of Place and Landscape Perceptions at the Rural-Urban Interfac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04, 124-134.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1.10.002

  14. 14. Pedrolil, G.B.M., Van Elsen, Th. and Van Mansvelt, J.D. (2007) Values of Rural Landscapes in Europe: Inspiration or By-Product? Identifying Landscape Values. 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54, 431-437. http://dx.doi.org/10.1016/S1573-5214(07)80014-5

  15. 15. 屠爽爽, 龙花楼, 李婷婷, 戈大专. 中国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机理与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 2015, 35(12): 141- 14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