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anagement
Vol.
11
No.
09
(
2021
), Article ID:
44953
,
6
pages
10.12677/MM.2021.119115
跨国工程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卿 华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1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21年8月25日;发布日期:2021年9月1日

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显著,财务风险贯穿于跨国公司经济活动各过程中。因此识别跨国公司的多种财务风险类别及内在成因,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的方式,并根据现实状态选择相应对策,有助于避免跨国公司陷入发展困境。
关键词
跨国工程公司,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Research on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
Hua Qing
Chengdu Branch of Huadian Tibet Energy Co., Ltd.,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ul. 27th, 2021; accepted: Aug. 25th, 2021; published: Sep. 1st, 202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rol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and financial risks run through all the process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conomic activities. Therefore, identifying the various types of financial risks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their inherent causes, clarifying the methods of financial risk control, and choosing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will help preven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rom falling into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Keywords:Multi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 Financial Risk, Risk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几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我国企业开始与“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建立投资合作关系 [1]。由于跨国经营的特殊性,国外许多不同于国内经营的各种环境和政策给公司带来了经营风险。因此,为了在多变的国际市场中获得稳定的发展,跨国公司需要加强对自身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抵抗财务风险的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2],这些对跨国公司保持良好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侯磷以ABC跨国公司为例研究了跨国公司的资金管理体系,并介绍了资金风险评估的测量体系 [3]。李慕帅着重探讨跨国公司海外项目的财务管理风险与防范 [4]。黄志敏和张正华则将研究对象细化到“一带一路”沿途跨国公司 [5]。刘露从外汇风险管理、融资、投资三个方面对中日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为中国跨国公司在与日本进行经济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国际财务管理提出建议 [6]。车晓宁和沈继伦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的影响 [7]。总体来看,关于跨国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中财务风险成因研究较少,也缺乏有关财务风险具体表现的阐述,因此本文首先明确跨国公司与财务风险管理含义,论述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将风险分类并找出成因,最后指明处理财务风险的四类方式并给出对应措施。
2. 跨国公司及其财务风险识别
根据《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跨国公司具备三个要素:首先公司应该是在两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经营,而且必须是实体组织,但是没有关于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方面的限制;其次公司的对策和战略是统一的,是由同一体系内的决策者决定的;最后公司内需要由一个及以上法人主体占主导地位,所有实体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在一起,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同时享有权利。
跨国公司财务活动可分为四类: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收益分配活动与资金使用活动。财务风险贯穿其中,因此在每类活动中都要进行精细的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公司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可分为狭义财务风险和广义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因负债而产生的财务结果的不确定性,也称为债务融资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是由公司负债引起的,但又涉及到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广义财务风险是指在公司的各种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变化因素的限制,使现实获利与预期获利发生偏离,因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跨国公司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两大类:内部风险又称微观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跨国资金使用风险等;外部风险又称宏观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
2.1. 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指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独立存在的风险。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或管理因素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流动性困难、债务问题、持续经营、资本管理等一系列风险。公司财务风险首先表现为周转资金流动出现问题,无法按期偿还债务,无法继续经营,无法有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与一个国家的公司相比,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更大,管理更复杂,需要在不同国家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之间建立不同的账户来转移资金。
1) 融资风险
融资活动是公司根据自身各类经济活动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市场机制,运用融资的方式,吸纳集中资本的活动。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称为融资风险,这是一种可避免的非系统性风险,通常表现为信用风险、完工风险、生产风险等风险。跨国公司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同,汇率机制各样,汇率浮动无法预测,因此需要加强对各国财政政策的关注,加强控制力度。跨国公司在进行融资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融资行为是否符合筹资活动所在国法律法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 投资风险
投资活动是公司财务活动的重要节点,投资的内容与效益关系到公司的总体运营结果。对于跨国公司来讲,以公司自身需求为基础,组织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每一次投资决策都应该成为公司财务决策的关键议题,在对外国进行投资活动时可能出现的风险称之为投资风险,即公司投资项目的实际收入会因为各种不可抗力因素与预期收入有所偏差。投资风险能够识别,但投资风险的识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连续的过程。识别投资风险是为了准确的评估风险,为之采取必要的措施,投资风险管理要通过制度建设细化到公司运营的各项工作中。
总体来看,资本收益率的高低决定了公司投资的方式与领域。但由于跨国公司内部存在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差别,两者之间有大量的资金流动,掌握两者资金流动的合法合规性对于保证跨国公司总体财务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资金的真实流向和流动资金的数量、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
3) 营运资金风险
营运资金风险,是指因营运资金不足等原因给公司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公司运营资金不足是最主要的风险。在实际经营中,营运资金风险主要表现为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现金流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4) 收入分配风险
在进行公司的收益分配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特别重要。跨国公司收入分配风险是指由于公司收入分配政策不符合公司发展现状,一味追求资本再投入或者攫取利润,忽视了公司总体发展利益,从而对公司后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收入分配风险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既可能是由于公司制度不完善、内部会计方法使用不准确、预期收入计算不当造成,也会由于股东或个别决策者的私利而产生。所以说公司收益分配政策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考虑后续投资成本,也要对公司的股东进行相应的分红,与此同时,收益分配政策与其他决策也相互联系,要综合多方面要求,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2.2. 外部风险
跨国公司的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于许多客观条件,如各种国家不同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特殊政治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引起的。公司不能主动改变,只能被动接受并根据自身状况改变和适应,才能有效的投资发展。
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中最常见的风险,也是最不可测的风险。东道国政府通常经过政治上的衡量,会限制外国企业在本国进行生产销售活动,即使国家政府允许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甚至更严重的情况下会有直接禁止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行为发生。因此跨国公司在选择投资国时,需要考虑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避免出现因政策变动而影响公司争产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
2) 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外部风险之一。公司在对外贸易或跨国境贸易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空间差异,汇率会产生不可控的变动,而由于汇率的变动所导致的公司收入差异就是外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外汇风险可分为会计风险、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会计风险是指由于不同时期的汇率不同造成的账面价值变动的风险。交易风险是指进出口贸易时由于汇率的短期变动造成的实际付款或收款额变动的风险。经济风险又称竞争风险或者战略风险,指由于公司无法判断汇率的变动方向,从而使跨国公司无法正常生产销售产品,导致了运营资金流的不确定,也就是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损失程度。
3. 跨国公司财务活动的风险成因分析
根据对跨国公司财务活动的风险识别,造成各风险的成因也可分为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以下是对两类成因进行的分析。
3.1. 内部成因
3.1.1. 缺乏控制的风险能力
跨国公司由于本身能力不足,资源欠缺,机制不完善,人才储备不全面等因素会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解决问题乏力感,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价值理念较为落后,无法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价值观,从而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也没法在财务风险触发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3.1.2. 财务决策的不合理性
财务风险关键来源还在于跨国公司的财务决策。有些企业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具有了现代企业的形式,但权力制衡的效果差或者很差甚至没有制衡,使得企业最高领导者的行为不受约束或只是形式上的约束 [8],造成了跨国公司内部财务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混乱,资金管理和使用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均的制度因素,这些都会使得公司的财务决策偏离最优解,从而使得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公司各部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交流,信息共享不完善等人为因素也会导致失误的财务决策。
3.2. 外部成因
3.2.1. 主观认识不足
跨国公司法人主体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对所有条件进行判断,也不能完全正确预测事物的演变过程,因此主观认识不足是一定的,也是相对的,财务风险只能有效防范降低,无法完全消除。只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用严格合理的制度规避风险,才能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3.2.2. 全球化下的外贸保护限制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也日益突出,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减少贸易逆差,保护本国的产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加征关税 [9],一些西方国家利用WTO的反倾销诉讼保护本国的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甚至有些国家出现滥用的情况 [10]。
4. 跨国公司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
4.1. 财务风险管理方式
跨国公司面对财务风险时,有四种主要的处理方式: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自留与自保。风险减少指当跨国公司认为一项经济活动带来的收益大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时,不愿转移或放弃此项经济活动,只能选择靠有效手段降低经济活动的财务风险。风险转移指跨国公司通过可接受的方式将经济活动带来的风险转移给另一经济主体承担。一般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不转移发生风险的财产,只将风险打包转移;二是转移还未发生、但是可能遭受损失的财产,或是转移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或财务风险的财务活动。风险回避指跨国公司认为一项经济活动中遭受风险带来的损失大于预期收益时,按照评估结果选择不进行此项经济活动从而规避风险。选择风险自留与自保处理方式的条件极为有限,只有当公司认为自身的风险预警机制与应对机制或者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风险造成的最坏结果时才会采用此种方法。
4.2. 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的目标一般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力求实现总体目标的收益最大化,并不局限于地区的利损。同时,跨国公司会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其他公司或在东道国投资自建公司,在形式上形成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格局。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同一家跨国公司下属各公司之间又会形成相应的经济关系,既有可能是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也有可能是相互投资融资的关系。因此跨国公司的贸易活动通常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跨国公司与其他国家和企业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二是跨国公司内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前一种形式一般采用国际市场价格;后者普遍实行“转移价格”。“转移价格”是根据子公司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和母公司全球经营战略利益的需要人为制定的。通过转移价格,可以回避所在国的价格管制,逃避纳税和外汇管制,利用汇率变动,降低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其次,跨国公司还可能面临利率变动风险,利用内部转移价格,从利率低的地区筹措资金,转移给利率高的地区的子公司使用。再次,当子公司所在国外汇管制严格,利润汇出受到限制,或对营业利润交纳所得税比较高时候,总公司就抬高供给其子公司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或子公司降低对总公司的销售价格,使子公司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减少利润并少纳税。最后,当所在国货币将要贬值时,就通过转移价格将子公司的利润和现款尽快转移出去;当所在国货币坚挺时,就设法使子公司扩大资金,以此来防范外汇风险。
4.3. 技术产权资本化
当今在技术产权策略方面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在技术成果产权化、技术产权有形化、有形资本股权化、股权资本证券化、证券资本货币化这一整个技术产权资本化的链条中,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效的链接。技术产权资本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质押融资、承包工程、技术服务、特许经营、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技术产权转让、直接参与投资、参股控股、增资扩股和公开上市等。如果跨国公司管理者能够有效运用以上各种形式,就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4.4. 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首先要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其次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采用“5C”法对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评估。根据不同等级的资信程度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盈利能力强、有短期还债能力的公司可以采取赊销方式,对于信誉差、没有资产抵押的公司最好选择现款交易的方式,以降低风险。最后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由于应收账款并不是直接可用的现金流,在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能直接流通使用,在资本的回流过程中时间消耗过长,因此需要谨慎的合理确定应收账款比例,防止出现账上有钱却不能用的情况。
文章引用
卿 华. 跨国工程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Research on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J]. 现代管理, 2021, 11(09): 915-920. https://doi.org/10.12677/MM.2021.119115
参考文献
- 1. 张其福. “一带一路”下中企“走出去”风险应对[J]. 中国外资, 2021(8): 48-49.
- 2. 李晚景.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控策略分析[J]. 中国总会计师, 2020(9): 47-49.
- 3. 侯璘. 跨国公司资金管理体系研究——以ABC跨国公司为例[J]. 全国流通经济, 2021(2): 44-46.
- 4. 李慕帅. 跨国公司海外项目财务管理风险与防范[J]. 财会学习, 2020(10): 54+56.
- 5. 黄志敏, 张正华.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国公司财务风险管理[J]. 北方经贸, 2019(11): 33-34.
- 6. 刘露. 浅谈中日跨国公司在国际财务管理上的差异[J]. 财经界, 2016(24): 181.
- 7. 车晓宁, 沈继伦. 浅议人民币汇率改革与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J]. 时代金融, 2013(21): 325+336.
- 8. 柯雅琦, 丁江贤. 跨国公司的财务风险及其对策的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12): 81-83.
- 9. 杨菀平. 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财务对策分析[J]. 纳税, 2019, 13(24): 109.
- 10. 王洪波. 我国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财务策略研究[J]. 对外经贸, 2018(9):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