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anagement
Vol. 12  No. 01 ( 2022 ), Article ID: 47853 , 9 pages
10.12677/MM.2022.121001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及作用机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陈影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1年12月8日;录用日期:2022年1月3日;发布日期:2022年1月11日

摘要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36个城市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相对价格法构造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数据,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技术创新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中介变量。为此,要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畅通人才流动的各种渠道,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中介效应

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Mechanism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Ying Che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Dec. 8th, 2021; accepted: Jan. 3rd, 2022; published: Jan. 11th, 2022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6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2006 to 2018, this paper uses the relative price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data of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and uses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plays an obvious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variable of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smooth various channels for labor mobility, and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 as to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fin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Economic Grow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diating Effect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中国面临转型升级,人口红利比较优势弱化以及世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畅通国内大循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国内市场一体化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而要想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就需要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真正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实现高水平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进而培养造就一批专业的人才创新团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和分权制度的存在,地方政府具有利用市场分割发展本地经济的动机 [1],导致国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程度落后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使劳动力能够实现充分自由流动,降低要素配置扭曲,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群在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是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区位优势突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壁垒,使劳动力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充分激发其发展动力,对其他城市群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深入揭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用于技术创新,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形成条件和背后机制,从而理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围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重要课题,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在针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研究方面,目前学者主要集中于测度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分析影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因素,以及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Doeringer和Piore (1971) [2] 提出二元劳动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部门和次要部门,并且它们之间存在分割现象。都阳、蔡昉(2004) [3] 使用行业工资数据研究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情况,发现中国的改革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黄赜琳、姚婷婷(2020) [4] 研究发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高于商品市场分割程度,且不同类型的市场分割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单爽(2021) [5] 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行业、职业、工会等制度引起的分割和种族、性别、移民等歧视引起的分割两部分。唐为(2021) [6] 通过微观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要素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未来要继续加强城市群的市场化开放水平。甘清华、陈淑梅(2021) [7] 研究显示市场一体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二是有关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经济增长可分为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数量型增长是对经济增速的判断,质量型增长则更关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8]。在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影响下,学者们将研究重点放在经济增长数量问题上。随着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出现,经济学者转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9],测度方法主要有人均GDP、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构建综合指标 [10] 等,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针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发展状况对经济会产生特殊影响,研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且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为此,本文在我国推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利用长三角城市群3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打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黑箱,为实现我国市场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经验借鉴。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2.1.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国家将大量资源集中到工业体系中,并通过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不仅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而且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要素配置扭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11]。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间的联系加强,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交通和制度问题得到解决,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 [12]。随着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区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向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大城市涌入并且加快向周边城市辐射的速度,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产生助推作用 [13]。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为信息和技术跨区域流动提供了充分便捷的通道,人力资本的“面对面”交流成本降低,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本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而且为企业搜寻更多匹配人才创造了有利环境 [14]。除了交通基础设施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之外,政府政策变化也促进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在过去,由于受到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的影响,政府倾向于采取市场分割的行为来维持本地区经济发展。随着政府政绩考核指标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市场环境更加开放,为了激活本地经济发展活力,政府更多是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降低了区域内市场分割限制,促进了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从而提升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

这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大环境的发展,对劳动者个人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从人力资本积累来说,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劳动者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劳动者会形成通过积累人力资本来获得更优质工作的预期,因此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年限或积累更多工作经验等方式,来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 [15],这有利于提高整体劳动者素质,进而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此外,外地劳动力的流入还会对本地劳动者产生竞争效应,更多高素质人才集聚,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发展局面,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促使该地区劳动者努力提高生产率,激发群体创新精神,进而作用于整体产业和区域经济。因此本文提出假说一:

假说1: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积累人力资本,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进而更好地适应中国转型升级的劳动力需求,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经济发展主动性,必须突破原有的低端模仿模式,进入高端自主创新层次。一方面,较高层次的技术创新需要更多科技研发人员。由于技术创新不仅需要较高的技术复杂度,还需要有大量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因此要想实现高水平创新,就需要加强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创新要素资源,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市场整合水平提升,企业创新不必局限于本企业内部,而是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提高本企业创新效率,以弥补内部资源不足的缺陷,实现开放式创新 [16]。在大学中,大量富有创新力的人才集聚,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够与企业创新实现协同联动,进而将创新科研产品转化为企业生产产品,实现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的绩效。同时,更高效率的生产部门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劳动力,更好满足目前产业转型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最终要落脚到产品层面,企业要提供更多自主创新的高质量产品,从而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的供给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均指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熊彼特技术推力理论认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毁灭”过程 [17]。在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企业之间交流成本降低,交流质量和交流频率提高,劳动者能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创新产出。而企业层面的创新,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反映到整体产业层面,促进产业深度分工和市场扩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假说二:

假说2: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模型、数据与变量

3.1. 基准模型

为分析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构建如下基准模型:

lnpgdp i t = β 0 + β 1 seg i t + β 2 X i t + ε i t

其中, lnpgdp i t 为经济增长, seg i t 表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 X i t 为各控制变量, ε i t 表示随机扰动项。

3.2. 变量说明

1) 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采用人均GDP (lnpgdp)衡量。

2) 核心解释变量:劳动力市场一体化(seg)。本文采用相对价格法计算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借鉴盛斌,毛其淋(2011) [18] 和陈红霞,席强敏(2016) [19] 的研究,首先需要构造3维(t × m × k)面板数据,其中t代表时间,m代表地区,k代表劳动者工资水平,本文选择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劳动者平均工资作为分析数据。首先采用价格比的对数一阶差分度量相对价格,即为:

Δ Q i j t k = ln ( P i t k P j t k ) ln ( P i t 1 k P j t 1 k ) = ln ( P i t k P i t 1 k ) ln ( P j t k P j t 1 k ) (1)

然后,对相对价格取绝对值:

| Δ Q i j t k | = | ln ( P i t k P i t 1 k ) ln ( P j t k P j t 1 k ) | (2)

相对价格的变化不仅由于地区间市场环境变化,也包含劳动者自身异质性导致的不可加效应,从而导致市场分割指数的高估。因此采用去均值法进行处理:

假设 | Δ Q i j t k | = a k + ε i j t k ,其中 a k 为第k类商品的某些特征引起的价格变动, ε i j t k 与两地区的市场环境相关。为了消除 a k 的影响,就要求得商品k的均值 | Δ Q ¯ t k | ,然后用相对价格绝对数减去均值的绝对数,即:

q i j t k = ε i j t k ε i j t k = | Δ Q i j t k | | Δ Q ¯ t k | = ( a k a k ) + ( ε i j t k ε i j t k ) (3)

所求出的 q i j t k 即为相对价格变动部分,与地区间市场分割因素和随机因素有关。然后根据市场分割指数计算得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

seg = 1 / var ( q i j t k ) (4)

3) 中介变量:本文选择技术创新(lninnova)作为中介变量,技术创新采用专利申请授权量衡量。

4) 控制变量:政府财政支出(lngov),进出口总额(lnexpo),实际利用外资(lncap)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lnstu)。

本文选择长三角地区36个城市1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城市统计年鉴,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对相关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

3.3. 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如下表1

Table 1. Variabl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首先进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以检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2为固定效应下的普通OLS回归结果。列(1)结果显示,在不加入控制变量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且回归系数为0.0259,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列(2)和(3)为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在加入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控制变量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依然显著,但回归系数变小,为0.0024,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随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助推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不显著,但系数为正,说明随着高人力资本积累劳动者数量的增加,人才队伍逐渐庞大,能够发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5266,在1%的水平下显著。政府通过财政手段等方式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营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有利于充分释放市场经济主体发展活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进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实际利用外资对经济发展促进负向影响,且结果不显著。

Table 2. Benchmark regression results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下显著。

4.2. 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分析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接下来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本文选择替换解释变量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那么劳动力市场分割应该阻碍经济发展。因此,本文选择劳动力市场分割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第(1)列。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利于经济发展,回归系数为−0.0179。市场分割会阻碍要素自由流动,造成要素配置扭曲,影响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为了降低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接下来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增长进行5%的缩尾处理,回归结果见列(2)。在剔除了异常值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0027,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前文的回归结果稳健。最后,本文去掉上海市、南京市、合肥市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降低核心城市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回归结果见列(3),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回归系数为0.0029,且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在控制变量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对经济发展有正向影响,验证了前面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Table 3. Robustness test

表3. 稳健性检验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下显著。

4.3. 中介效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识别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本文接下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前文理论分析可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发展,本部分就技术创新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构造如下的中介效应模型:

lnpgdp i t = β 0 + β 1 seg i t + β 2 crl i t + ε i t (1)

Med i t = μ 0 + μ 1 seg i t + μ 2 crl i t + ε i t (2)

lnpgdp i t = θ 0 + θ 1 seg i t + θ 2 Med i t + θ 3 crl i t + ε i t (3)

其中,lnpgdp为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seg为解释变量劳动力市场一体化,Med为中介变量技术创新,crl表示控制变量。如果中介效应成立,则上述模型回归结果应均显著。

本文通过逐步回归法进行中介效应实证检验。表4第(1)列中,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0024,在5%的水平下显著。第(2)列中,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0147,在1%的水平下显著。第(3)列,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0023,在5%的水平下显著,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0572,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第(3)列中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回归系数小于第(1)列中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回归系数,说明技术创新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随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等人力资本要素实现高效率流动,人才之间交流频率和交流质量提高,有效的促进了技术创新的产生和转化,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Table 4. Regression results of mediation effect

表4. 中介效应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t值,***,**,*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下显著。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群36个城市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创新性地从技术创新这个中介渠道考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背后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中介渠道。因此,要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人才集聚质量,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转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最终提高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5.2. 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要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首先,要不断完善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劳动者流动的交通成本,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激发劳动者主体活力。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学,在就业市场中获得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回报。因此,要进一步破除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各种壁垒,让更多高技能劳动力朝着生产效率更高的部门流动,同时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工作能力,使劳动者能够充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强区域间政府合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方面,各城市群以及城市群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溢出效应,因此要想更加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需要增强区域间政府合作效力,不断探索更多区域间合作模式,争取实现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营造有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环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为劳动者营造公平有利的市场环境,打造高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第三,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在市场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激发劳动者和企业的创新动力。一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人才的知识溢出效应,促使企业进行更多实质性的内部创新,提高区域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打造多样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集聚资金、技术等密集型产业,提高科技创新效果,将科技成果惠及整个产业链。欠发达地区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从而逐步实现本地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大学顶尖科研团队合作,使企业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最终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章引用

陈 影.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Mechanism—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J]. 现代管理, 2022, 12(01): 1-9. https://doi.org/10.12677/MM.2022.121001

参考文献

  1. 1. 陆铭, 陈钊.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经济研究, 2009, 44(3): 42-52.

  2. 2. Doeringer, P. and Piore, M. (1971)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 Heath, Lexing-ton.

  3. 3. 都阳, 蔡昉. 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地区趋同性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J]. 世界经济, 2004, 27(8): 42-49.

  4. 4. 黄赜琳, 姚婷婷. 市场分割与地区生产率: 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J]. 财经研究, 2020, 46(1): 96-110.

  5. 5. 单爽.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研究——基于工资决定机制的视角[J]. 上海经济研究, 2021(5): 61-75.

  6. 6. 唐为. 要素市场一体化与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J]. 经济学(季刊), 2021, 21(1): 1-22.

  7. 7. 甘清华, 陈淑梅.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 产业经济研究, 2021(5): 40-53.

  8. 8. 任保平.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扩展[J]. 经济学动态, 2013(11): 45-51.

  9. 9. 钞小静, 惠康.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6): 75-86.

  10. 10. 李金昌, 史龙梅, 徐蔼婷.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统计研究, 2019, 36 (1): 4-14.

  11. 11. 陆铭, 向宽虎, 陈钊.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 基于文献的评论[J]. 世界经济, 2011, 34(6): 3-25.

  12. 12. 范欣, 宋冬林, 赵新宇. 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国内市场分割吗? [J]. 经济研究, 2017, 52(2): 20-34.

  13. 13. 何凌云, 陶东杰. 高铁开通对知识溢出与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测度[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2): 125-142.

  14. 14. 郭进, 白俊红. 高速铁路建设如何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基于Face-to-Face理论的实证检验[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5): 60-74.

  15. 15. 刘瑞明, 亢延锟, 黄维乔. 就业市场扭曲、人力资本积累与阶层分化[J]. 经济学动态, 2017(8): 74-87.

  16. 16. Chesbrough, H., Lettl, C. and Ritter, T. (2018) Value Creation and Value Capture in Open Innovation.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35, 930-938. https://doi.org/10.1111/jpim.12471

  17. 17. 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 何畏, 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18. 18. 盛斌, 毛其淋. 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 1985-2008年[J]. 世界经济, 2011(11): 44-66.

  19. 19. 陈红霞, 席强敏. 京津冀城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6(2): 81-88.

  20. NOTES

    136个城市为:上海、南京、常州、苏州、连云港、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市、宁波市、温州、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合肥市、芜湖市、蚌埠、淮南、马鞍山市、淮北、铜陵市、安庆市、黄山、滁州市、阜阳、宿州、六安、亳州、池州市、宣城市。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