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anagement
Vol. 12  No. 07 ( 2022 ), Article ID: 53498 , 11 pages
10.12677/MM.2022.127104

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的意愿研究

——基于四位“90后”的访谈

何昊旸

正大管理学院中国研究生中心,泰国 曼谷

收稿日期:2022年5月30日;录用日期:2022年7月1日;发布日期:2022年7月11日

摘要

作为中国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孩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似乎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包含的既是对家庭的责任,又是对社会的义务。但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社会中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青年人却推迟婚姻甚至不想结婚的比比皆是。为了研究了解适婚青年推迟婚姻的原因,本文以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透过四位适婚“90后”展开调查,并初步形成了结论:适婚青年因为个体结婚意愿低、社会宽容度高、家庭足够包容三方面原因而不想步入婚姻生活。

关键词

“90后”,适婚青年,推迟婚姻,扎根理论

Study on the Willingness of Marriageable Young People to Postpone Marriage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Four “Post-90s”

Haoyang He

Center of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 Panyapiwat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Bangkok Thailand

Received: May 30th, 2022; accepted: Jul. 1st, 2022; published: Jul. 11th, 2022

ABSTRACT

Children raised in Chinese family settings: “Men should marry, women should marry” seems to be a natural process that encompasses both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social obligations. But, in today’s fast-paced life, young people in society who have reached the legal age of marriage have postponed marriage or do not want it.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asons why the marriage of the marriageable youth is delayed,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n investigation through four marriageable “post-1990 generation” by taking root in theor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reached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Marriageable young people do not want to enter into marriage because of three reasons: low willingness to marry, high social tolerance and adequate family tolerance.

Keywords:The Post-1990 Generation, Marriageable Youth, Postponement of Marriage, Root Theor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丰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让社会观念的包容性明显增强。而婚姻态度的变动及其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替代可能性,一直备受关注与研究。随着未婚和非婚同居人口的增加,生育率的降低和离婚率的上升,以及家庭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式微,Cherlin (2004) [1] 认为从西方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婚姻经历了从制度婚姻到伴侣婚姻,再到个体婚姻的历史阶段;而婚姻作为一种社会设置正在去制度化(Popenoe, 1993; Coontz, 2004) [2] [3]。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离婚率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社会对同居的宽容度也日渐提高,同居在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完全不被接受,反对率高达近九成,到90年代末,婚前同居尽管依然遭反对,但反对率有所降低,约占调查总数的3/4 (卢淑华,1997) [4]。对中国当前离婚率和同居宽容度的提高,一些学者和媒体随之纷纷做出这将造成越来越多的“恐婚”、“不婚”一族的推测(王聪聪,2008;王坤,2006;晓伊,2006) [5] [6] [7]。而国际上的一些调查结果却显示,不少国家赞成“结婚是个人自由,所以结婚不结婚都可以”的都占到大多数(徐安琪,2004) [8]。

根据中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而法定年龄是成婚的基本条件(高颖和张秀兰,2012) [9],可为什么当今社会晚婚甚至不结婚的群体越来越多,特别是已经到了适婚年纪的青年群体,他们基本的婚姻态度到底如何?为了了解这种“到了法定婚龄,推迟结婚的态度”,本文将探讨作为适婚年龄的先行者——“90后”的观点,讨论他们还会毫无疑问地选择结婚吗?与同居或不婚相比,结婚对他们还有优势和吸引力吗?婚姻,对他们来说,还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吗?为此本文以扎根理论建构的方式,通过深度访谈,来了解适婚“90后”对推迟婚姻的意愿态度。

2. 文献综述

(一) 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的意愿

推迟婚姻这种社会现象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过,即初婚年龄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杨扬,2017) [10]。而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比上年下降4.6%,结婚率为7.3‰,创下近10年来的新低,另外在该报告中如果减除掉再婚的人口数量,那么以上的数据肯定会更低。同时与创10年新低的数据所对应的还有全国有超过2亿的单身成年人,而超过7700万的成人选择了独居(2018年民政事业统计公报,2018)1

段婷婷(2019) [11] 发现结婚率下降有一定的社会归因,一方面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在劳动市场中的参与度愈发重要,不少女性更是获得了超越男性的成就与尊重,这就导致了女性依附于男性的传统婚姻模式走向解体;另一方面,最近15年来离婚率不断走高,去年达到了3.2%的破纪录水平,这种结果无疑冲淡了未婚青年对婚姻的美好预期。不过有学者更强调某些政策对婚姻市场的政策,如吴要武和刘倩(2014) [12] 发现高校扩招对中国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是显著的,高校扩招不仅导致入学人数迅速增加同时也导致推迟进入婚姻市场,於嘉和谢宇(2013) [13] 发现住房制度改革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初婚产生了影响,房价上升通过教育这一中介机构对初婚产生作用。

除此之外,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承当的责任越来越大也是青年人推迟婚姻的原因之一(胡佩和王洪卫,2020) [14]。Becker (1973) [15] 首次将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引入婚姻中,他认为结婚的收益在于拥有和抚养自己的孩子,获得两性之间的满足等,而结婚的成本则包含了法律费用和伴侣搜寻成本等,当净收益为正时,理性经济人将选择结婚而非单身,他强调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工资率)、个人特征(相貌、智慧、受教育程度等)是两大影响婚姻净收益的因素(Becker, 1981) [16]。同样Michael (1977) [17] 基于实证研究婚姻推迟问题,得到工资率对男性的初婚年龄有负向影响,对女性的初婚年龄有正向影响;教育以及生活在大城市对两性结婚年龄都有负向影响,不过其对女性推迟婚姻的影响大于男性;年龄对两性初婚年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绝对收入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婚姻决策存在异质性。

综上所述,对于适婚青年人为什么推迟婚姻可以有三个层面的考量,分别是自我感知层面、社会感知层面以及家庭感知层面。为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本文的观点,下文运用扎根理论去构建本研究的解释理论。

(二)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最早由Glaser于1967年提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最适用于理论建构的质性研究方法”(贾旭东,2016) [18]。同时Glaser (1978) [19] 提示研究者,扎根理论最终要去向的地方是“呈现行动者在处理某个问题时的行为变异,找到各种行为模式,并将这些模式用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依据这种思路,经由扎根理论的“自然涌现”和“持续的比较分析”,研究者应该细致地探寻和描述“我们所参与的研究环境中发生了什么,研究对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言论和行为”(陈向明和边国英,2009) [20]。

根据认识和操作而言,扎根理论分为三种:1) 由Glaser (1992) [21] 提出的经典扎根理论,实施骤主要包括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性编码;2) 由Strauss and Corbin (1998) [22] 提出的程序化扎根理论,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3) 建构型扎根理论,由陈向明等(2009) [20] 提出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与理论编码。本文采用 具有“扎根精神”的经典扎根理论来构建适婚青年人推迟结婚的意愿的构念。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 研究对象

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青年,受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恋爱和婚姻的认识已经日趋偏离传统的价值取向,总体上较为自由、开放,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郭磊,2016) [23]。孙明辉、丁晓燕(2013) [24] 也指出“90后”青年的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感情因素并不是恋爱的唯一出发点,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和从众心理也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当下的“90后”是最接近甚至已经到达法定结婚年龄的青年群体,因此本研究的对象也主要聚焦为适婚的“90后”,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法定年龄,却还推迟婚姻”这一命题。

(二) 数据与抽样

根据前文,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根理论法和深度访谈法。抽样方式为目的性抽样,即抽取能为研究目的提供最多信息量的研究对象。访谈方法为半结构式访谈,并用其收集研究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访谈对象选取条件为:一是笔者熟知的那些已经适婚年龄还不结婚的“90后”,以他们的真切感受为原始资料组成信息源,并且一定的熟悉程度可以帮助笔者更快速准确地进入访谈;而是考虑性别、年龄、职业等多样性人口统计学特征,这为笔者提供了多元的视角。据此本文笔者邀请了4位适婚儿未婚的“90后”接受访谈,分别为2男2女,她们的情况如表1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table for respondents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在访谈之前提前1天后受访者沟通,需求其受访意愿并向对方保证访谈记录只是用于学术研究并不会另作他用,而且在访谈中均用代号指定受访者,保护其隐私。同时向受访者确定访问形式、时间和注意事项,以保障正式访谈的顺利实施。正式访谈是,先提醒受访者注意事项,然后引导其进入访问主题情景并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见表2)逐步展开。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受访者的实际情况通过网络电话和面谈的方式采访,其中由主要由笔者提问,受访者参与回答与互动,同时进行笔录和录音。笔者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采用受访者习惯的语言提问,努力做到共情倾听。正式的采访用时17分钟到50分钟,平均控制用时31分钟。而后根据四位受访对象的访谈笔录和录音资料整理出文本数据进2.5万字。

Table 2. Interview outline

表2. 访谈提纲

(三) 编码分析

1) 开放式编码

开放性编码指将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以概念和范畴来反映资料内容,其目的在于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发现范畴(Strauss et al., 1998) [22],它是将原始资料打散后再度整合得到概念,再把概念范畴话。本研究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句录音和记录,并根据访谈对象的口语表达习惯综合运用“逐行编码”、“逐句编码”、“逐段编码”等原则让其中蕴含的初始概念自然涌现。从4例取样的四篇访谈文稿中整理出70个初始概念(见表3)。其中字母A表示受访者深度访谈的代号,第2为数字表示受访者的序号,第3为数字表示该受访者访谈中提炼的初始概念的次序,如A-1-2值第一位受访者小F形成的第二种初始概念。

Table 3. An example of open coding for study objects

表3. 研究对象的开放性编码示例

2)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编码分析的第二个步骤,比逐行、逐句、逐段编码更有指向性、更有选择性和概念性(Glass, 1978) [19]。选择性编码采用大量的数据来筛选代码,提取核心范畴,即开放式编码中“自然涌现”的且与初始概念有着深刻的关联性的高频概念。本文在选择性中将开放式编码当中的初级概念进行比较,从数据中提炼出与青年人适婚年龄推迟婚姻意愿相关的核心范畴。通过对78个概念进行筛选、合并、分类、提取关联度与高频出现的14个子范畴,整理并进一步合并得出三个核心范畴,如表4

Table 4. Select the encoding result

表4. 选择编码结果

Figure 1. Research conceptual models

图1. 研究概念模型

3) 理论编码

理论性编码是对选择性编码的进一步阐释,分析其中各范畴的联系,并以“故事线”来描绘整体形象。经过把选择性编码之间的关系比较、所抽取概念和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的事实不断比较,而且配合相关的文献阅读整理出本文的研究概念模型(如图1)。以“个人结婚意愿低”、“社会宽容度高”及“家庭足够包容”三个维度分别从个体感知、社会感知和家庭感知三个层面来叙述“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的意愿”。其中,个人结婚意愿低主要是说明青年人有着和父母、叔伯等的老一辈相比,更加的个性化——在婚姻生活上不愿意将就,要找一个既要懂爱情又要懂生活情趣,更要具备发展前途的人。而“90后”因为站在时代的前沿更是有着不轻易妥协的想法和勇气。当然促使这些青年人有着这些自由念头的还必须感谢社会的宽容度高。正是社会越发的多元发展,越发的宽容自治使得教育、文娱等都越加开放创新,使得男女平等观念、恋爱和婚姻自由等也更加得到青年群体的认同并为之践行。另外,家庭的氛围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子女的婚恋感观,就如同小Y说的:受访者说的一样,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如果家里的父母、亲属不够开明包容也很难让子女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4. 结果分析

(一) 个人结婚意愿低

婚恋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凝结在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中,它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崔玉凤,2010) [25],现如今的时代物质极大的富足,过去为了保障“家庭”这个劳动单位的稳定存在,婚姻制度更多的可以看成一种经济契约制度——两个人一起抵御生存风险,它已经不适用于作为当下青年人的结婚理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思想不断融汇与交流,让男女地位逐渐平等,人生不用再为了生存、为了延续而奋斗,人生的意义更多在于实现自我——去经历不一样的人或事。不管是在时间和空间等物理意义上、物质上满足人们的欲望,还是在精神意义上满足人们的追求。所有一切预示着青年人,特别是离适婚年龄最近的“90后”以“拒绝婚姻为自己而活”显得自然而然。现在的“90后”不仅婚恋观前卫,而且“性”观念也老一辈开放、随便(孙明辉等,2013;马晓利,王鑫与卜慧楠,2014) [24] [26]。

当下女人注重个性的发展和自我的尊重,而男人在对家庭的责任感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苗国,2006) [27]。于是,在择偶标准上,双方更看重精神上的默契、共同的兴趣和追求,喜欢跟着感觉走。“不求天长地久,只要一时拥有”。一旦发现双方的不合拍,他们多不愿意迁就,好聚好散。如同受访者说的“A2-8结婚不要计划,要客观去看”、“A2-3结婚就是找一个相处融洽的合作伙伴”以及“结婚至少到达标准75分以上,剩下25分靠成长”都在表明一种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再有“A3-1单身比较快乐自由”以及“A2-2两人相遇看缘分,相恋看选择”也说明一种单身的快乐与淡定。当然,作为一个社会人始终要考虑生活的经济成本,为此这也是“90后”推迟或不想结婚的缘由之一,如“A1-1步入社会没钱养女朋友”、“A3-2经济收入不稳定不结婚”和“A3-8没钱给不了节日的仪式感”都在解释因为经济收入不够,自己的欲望还没满足,更不想过多的投入家庭中去,不过这可能跟“90后”正常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不长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四位受访者中,小M的观点和别人有点不一样,如“A4-1即使恋爱了也不想触碰婚姻”、“A4-2社会和父母的压力是婚姻压力源”和“A4-6婚后感情能慢慢再培养,日久生情”,她有自己的选择,但往往到最后有会顺从父母的观点,这可能和她从小严厉的家教有关,也可能和她的同行取向有关(顺从压力)。总之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的意愿里既包含了对收入发展的无奈,也包含了对传统“早结婚,早生子”观念的否定,更包含了对“理想婚姻和现实矛盾”的纠结。这些特质在“90后”身上更明显。

(二) 社会宽容度高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进行一个行为之前,除了会探视自己的内心需求之外,还会根据所处环境对即将作出的行为进行感知和调整。符号互动论认为个人处于一个巨大的互动过程中,在社会中人们需要对不断变化的行动进行调适,这种调适会受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胡荣,1989) [28]。传统婚姻的“和和美美”是以“夫唱妇随”为基础的,现在却不得不转向以交换、互动、妥协等陌生的行为方式为基础的二人互动关系。

“A2-13社会人其实交往也是跟社会链接,组建家庭也是跟伴侣链接,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你独居当然会带来很多生活上、健康上、心理上的一些影响,但是你单身不代表你就不正常或者会被视为异类,因为我觉得你不选择家庭这种社会化的链接的方式,你还可以有其他链接方式”受访者小Y认为人和人在社会上生存的本质就是一种连接关系,包括婚姻也是同伴侣的一种链接——“A2-14不结婚的话你肯定会很孤独,或者说你肯定也希望有一个人在身边,你肯定会有这种孤独感,而且时常会有。但我觉得如果只有父母、有朋友、有亲人在的状态,我觉得也还好”所以结婚与否现在不是那么必须,有家人、朋友等其他的连接方式。

再如“A4-10现在这个社会很多的大龄的单身女青年,他们的追求挺高的,他们对每个人喜欢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他们在社会上不会太奇怪,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要结婚,不一定要按照套路结婚生子,那样一辈子才是正常的。我觉得也可以做无婚主义者呀,无婚主义者的话比较自由一点,以后可以领养孩子”还有诸如“A2-10结婚与否只是一种生存状态,一种主流现象,不是必须”、“A2-12结婚制是一种已经固化的生活现状,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对婚姻看法也会个性化一些”、“A3-9恋爱是一定,结婚不一定”、“A4-9即使是正常情侣关系,结婚也非必须”以及“A4-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按套路去结婚”。综上这些观点都意在表明“结婚已经不再是人生的必须”以及“不结婚,在社会上也不会显得奇怪”这样的观点,这也间接证明了社会的宽容度在提高,因为以往社会上是要求青年男女都有结婚繁衍下一代的义务。现在这些义务,这种观念宽容了很多。这也正是为什么适婚青年男女迟迟不结婚的原因之一——推迟婚姻也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

(三) 家庭足够包容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类扼杀选择自由的传统模式早就成为历史,但所介绍对象的工作、交往圈子的规定基本由父母、单位等组织帮助安排,因此也只能算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苗国,2006) [27]。现如今网络的发达,让青年的婚恋选择也变得更多元:婚介、网恋、邂逅等。同样让青年人得以享受自由恋爱时光的也离不开家庭的包容。父母观念的开明与接纳让家庭能够包容孩子的情感上的输出,同时从小良性正向的教养也让子女有积极的婚恋观。这既是父母之功,又是子女之幸。

根据受访者的语录:“A2-18几乎在我记忆当中是没有吵过架,然后他们很喜欢用沟通的方式,开家庭会议的方式来解决所有家庭当中遇到的问题”、“A2-18成长在一个开放、包容且相对快乐,而且小时候很多愿望都会被满足的这个家庭”、“A2-19父母给我的是良好的基础品格教育”等皆在表述家庭和谐氛围,积极教养的态度都让孩子有了拒绝过早进入婚姻的底气。再诸如“A1-19自己选择的伴侣,父母只是指向标”和“A1-20 只是为自己的婚恋决定把关”;“A3-14只要相处喜欢,也喜欢自己的就行”、“A3-15父母反对能用沟通去解决”、“A3-16自己选的,就要对得起人家”、“A3-17不管是恋爱还是婚姻,父母都不插手”以及“A4-12父母感情很好,没有影响自己的感情观”,这些所叙述的观点也指出父母包容理解并最终孩子的择偶选择,同样父母也在从以往积极参与子女婚姻决策中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建议者的角色。另外,有受访者谈到:“A2-16父母从来不催婚,更多让我活出意义而不是传承”、“A3-11父母不会逼我结婚,更不要说传承”、“A1-18父母不管自己的情感,高中早恋也没管”是为了减轻孩子的压力,而不用为所谓的家庭传承去妥协自己的情感。

综上所述,现代的家庭对待子女的婚恋态度上大都保持了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也只有这种家庭足够有包容力,因此适婚的青年们才愿意推迟婚姻。

5. 结论

任何一代青年人婚恋观的形成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90后”青年由于他们生活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的不同,其婚恋观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使其婚恋观总体上较为自由、开放,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四位适婚“90后”的访谈,本文初步得出了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意愿的一些原因,即适婚青年人首先在个人结婚意愿上低,主要集中体现为“经济收入低”、“择偶标准多样”、“理想婚姻和现实矛盾”、“对婚姻期待降低”和“享受单身”几个方面;其次在社会宽容度高方面,青年人主要感知到了“结婚已经不是必须”、“非婚者不再是异类”、“青年人不用再背负婚姻责任”及“社会男女关系平等促成伴侣关系多元”,所以他们即使到了适婚年龄,也不想结婚;最后,在“家庭足够包容”这一方面,年轻人们感知到“家庭和谐影响子女自由式择偶”、“父母由子女婚姻决策者变成建议者,甚至放手不管”、“家庭放养式教育,子女传承责任降低”、“父母与子女有和谐的沟通场景和态度”以及“父母更尊重子女的想法和选择”,让他们理解到了父母和家庭的包容,因此即便到了适婚年龄,这些青年人也不会想结婚。

本研究是一个质的研究,因而研究结论不具有太多的推广性与广泛性。而且要说明的是,在四位受访者中小M同学同时具有比较矛盾的心里——既想坚持自己的感情观点,但最后又会顺从父母的意见;甚至当问及父母不喜欢伴侣时怎么办时,其宁愿抛弃伴侣也不要父母不开心;而是以和父母一样的观点“日久生情”去合理化平衡自己内心的不适感。可以说她的观点也不适合完全来解释“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的这一问题,有机会后面本研究会重新选取样本来研究。

文章引用

何昊旸. 适婚青年人推迟婚姻的意愿研究——基于四位“90后”的访谈
Study on the Willingness of Marriageable Young People to Postpone Marriage—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Four “Post-90s”[J]. 现代管理, 2022, 12(07): 757-767. https://doi.org/10.12677/MM.2022.127104

参考文献

  1. 1. Cherlin, A.J.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848-861. https://doi.org/10.1111/j.0022-2445.2004.00058.x

  2. 2. Popenoe, D. (1993) American Family Decline, 1960-1990: A Review and Appraisal.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55, 527-542. https://doi.org/10.2307/353333

  3. 3. Coontz, S. (2004) The World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974-979. https://doi.org/10.1111/j.0022-2445.2004.00067.x

  4. 4. 卢淑华. 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J]. 社会学研究, 1997(2): 39-49.

  5. 5. 王聪聪. 离婚率增高与“恐婚族” [J]. 决策与信息, 2008(8): 49-50.

  6. 6. 王坤. 恐婚症正在流行[J]. 晚报文萃, 2006(6): 29-30.

  7. 7. 晓伊. “不婚族”还要单身多久[J]. 中国经济信息, 2006(18): 74.

  8. 8. 徐安琪. 女性婚姻家庭观的国际比较[J]. 社会, 2004(1): 49-53, 22.

  9. 9. 高颖, 张秀兰. 降低法定婚龄适时可行吗?——基于北京市近年初婚年龄的实证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6): 89-96.

  10. 10. 杨扬. 晚结婚还是不结婚——基于沈阳市人口普查资料的Hernes模型应用[J]. 党政干部学刊, 2017(9): 65-69.

  11. 11. 段婷婷. 丈夫如何影响女性职业地位上升——基于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J]. 社会学评论, 2019, 7(3): 60-71.

  12. 12. 吴要武, 刘倩. 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影响: 剩女?剩男?[J]. 经济学(季刊), 2014(4): 5-30.

  13. 13. 於嘉, 谢宇. 社会变迁与初婚影响因素的变化[J]. 社会学研究, 2013(4): 1-25.

  14. 14. 胡佩, 王洪卫. 住房价格与生育推迟——来自CGSS微观数据的证据[J]. 财经研究, 2020, 46(4): 79-93.

  15. 15. Beck, R.G.S. (1973) A Theory of Marriage: Part I.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813-846. https://doi.org/10.1086/260084

  16. 16. Beck, R.G.S. (198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7. 17. Michael, C.K. (1977) The Economic of Family Formation. Economic Inquiry, 15, 238-250. https://doi.org/10.1111/j.1465-7295.1977.tb00468.x

  18. 18. 贾旭东, 衡量. 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虚拟企业供应链形成机理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10): 95-104.

  19. 19. Glaser, B.G.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The Sociology Press, Mill Valley.

  20. 20. Charmaz, K. 建构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陈向明, 边国英, 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21. 21. Glaser, B.G. (1992)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Sociology Press, Mill Valley.

  22. 22. Straussa, C.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23. 23. 郭磊. 刍议当代青年婚恋的价值取向[J]. 知与行, 2016(7): 128-132.

  24. 24. 孙明辉, 丁小燕. 90后大学生恋爱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湖南某重点高校的调查分析[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3, 5(2): 83-87.

  25. 25. 崔玉凤. “80后”青年婚恋观的变迁及走向[J]. 青年探索, 2010(6): 68-70.

  26. 26. 马晓利, 王鑫, 卜慧楠. 9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1(3): 40-41, 47.

  27. 27. 苗国. 从青年单身浪潮反思观念上的代际冲突——结合个案访谈对大城市未婚族的一项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06(12): 11-15.

  28. 28. 胡荣. 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意义[J]. 社会学研究, 1989(1): 98-104.

  29. NOTES

    12018年民政事业统计公报,引自:http://images3.mca.gov.cn/www2017/file/201908/1565920301578.pdf。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