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5 No.08(2015), Article ID:15868,12 pages
10.12677/AP.2015.58058

The Relationship Research among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Self-Disclosure and Loneli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Zhoulin Lu, Chengzhi Feng, Wei Sun, Yulian Ding

School of Education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Email: 809580153@qq.com

Received: Jul. 23rd, 2015; accepted: Aug. 5th, 2015; published: Aug. 1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self-disclosure and loneliness,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disclosure with peer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arental rearing and loneliness. Us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the authors consulted many relative papers, and investigated 365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y “parenting assessment scale (PBI)”, “adolescent self-disclosure with peers questionnaire” and “adolescent loneliness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17.0. Results showed that: 1) for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there is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ncouraging independence from father and that from mother; 2)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self-disclosure and loneliness have association with each other; 3)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self-disclosure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loneliness; 4) mediating effect test proves that dimension of mother care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can directly affect loneliness, and also can affect that by influencing dimension of close friendship of self-disclo- sure with peers, which is a partial mediator.

Key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Self-Disclosure, Loneliness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以及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陆周琳,冯成志,孙伟,丁玉连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Email: 809580153@qq.com

收稿日期:2015年7月23日;录用日期:2015年8月5日;发布日期:2015年8月14日

摘 要

本研究试图了解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初中生与同伴自我表露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PBI)、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邹泓编制)以及青少年孤独感问卷(阿舍编制),被试为365名初中生,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显示:1) 对于不同性别,只有父亲鼓励自主和母亲鼓励自主存在显著差异。对于不同的年级,在母亲鼓励自主和关爱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2) 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3) 孤独感的维度能够被家庭教养方式或者自我表露的某些维度预测到。4)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证实,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母亲关爱维度可以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以通过影响个体与同伴自我表露水平的亲密友谊维度影响孤独感即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孤独感

1. 引言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指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自我表露既是一个健康人格的特征,又是实现人际沟通和维护心理健康的一种能力。西方关于自我暴露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孤独感是人们心理想要达到的社会交往水平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水平之间的落差产生的一种情绪上的反应,他们由此设计了UCLA孤独感量表 (Ayhan, 2003)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陶佳雨等人 (陶佳雨,2009) 根据多年的研究得出了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至今为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还是比较少的,需要大量的研究证实。 Smetana (2008) 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度和接纳度越高,孩子对父母进行自我表露的水平也就越高。 Papini (2009) 等人研究认为,青少年对父母的自我表露程度很大程度会受家庭成员间的沟通程度还有互相的满意度以及亲密度有关。

聂丽萍(2009) 做过关于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自我表露水平、处理方式的策略还有表现出来的孤独感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平时和朋友表露会是负相关但是结果不显著,但是在和网友的自我表露会和显示出来的孤独感之间是显著正相关,而且应对方式在其中有部分中介的作用。 刘艳等(2010) 学者关于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相关研究中得出了结论,青少年只是在对同行的朋友进行自我表露时,他的孤独感才会降低,而且和表露的主题也有关系。

个体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很长久地且有很大的影响着个体的孤独感水平,这结论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明,在之前的二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往往是儿童,还有就是从家庭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还有个体对父母的依恋程度着手研究孤独感,但是很少有系统性的研究是针对家庭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有研究表明,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孤独感的影响有可能是通过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从而产生影响的。

本研究试图了解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及孤独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讨青少年自我表露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中的中介效应,希望能够为这片研究领域带来更多的理论支持。也希望能让家长认识到何种教养方式才是对孩子有利的,避免教育上的弊端。也能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中的被试通过随机选取获得,在江苏省一所中学中,抽取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共365名,除去废卷共回收有效问卷为342份,有效回收率为93.7%。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人口学问卷

问卷的内容包括年级、性别、年龄等因素。

2.2.2.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PBI)

PBI量表是Parker在1979年依据依恋理论编制的。国内对于该量表的研究相对缺乏,但是根据已有研究,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效度父亲部分克伦巴赫A系数在01740~01851之间,母亲部分克伦巴赫A系数在01774~01846之间,同时,PBI的重测信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父亲部分在01657~01765之间,母亲部分在01619~01702之间。是个体用来评估十六岁之前的父母教养方式的自陈性量表,它有关于父亲和母亲他们各自教养方式的两个量表,一共有二十三道题目,这些题目可以分为三类教养方式: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问卷采用0~3的4点Likert记分,其中0代表非常符合,3代表非常不符合。如/他/她用温和、友善的口气和我说话0,/他/她清楚地了解我的问题和困扰0;过度保护维度13题,如/他/她想要控制我所做的每一件事0,/他/她对待我像婴儿一样0。要求个体根据其16岁之前的亲子互动的记忆作答。

2.2.3. 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

邹泓(2008) 还有一些学者共同编制了符合我国青少年特征的一套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分为一共有36个题目,每个项目请被试分别就自己与最要好的同性朋友、最要好的异性朋友和普通同学的自我表露情况在5点量表上作答,从“几乎不说”到“什么都说”,依次记1~5分。这些题目可以概括学习情况,观点态度,学校经历,身体发育,兴趣爱好,亲子关系以及亲密友谊这七个维度。这7个维度的克伦巴赫a系数分别为0.92、0.89、0.83、0.88、0.84、0.83、0.79。均在0.7以上,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2.2.4. 青少年孤独感问卷

本研究采用阿舍等人(1984, 1985)编制、邹泓修订的青少年孤独感问卷,这个问卷一共有21个题目可以归类为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纯孤独感、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和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这四个维度。问卷5级记分,1为“完全不符合”,5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水平越高。各维度得分之和的平均分为孤独感总均分。问卷四个维度的α系数在0.78~0.87之间,总体为0.92。

2.3. 施测方式

由本人来担任主试,给同学们作填问卷指导并详细解释问卷内容,提醒他们认真作答。在确认同学们都明白要求后让他们进行填写,给予充分的作答时间,在30分钟左右。最后由我亲自收取。

2.4. 数据的处理和统计

运用spaa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到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自我表露和孤独感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3.1.1. 男生女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对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对于不同性别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1中所示。

从统计结果上可以看出,父亲鼓励自主(t = 0.135, p < 0.05)和母亲鼓励(t = 0.099, p < 0.05)会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并且女生的平均得分低于男生的平均得分。

3.1.2. 自我表露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对自我表露各维度得分对于不同性别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2中所示。

从统计结果上可以看出,自我表露各个维度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3.1.3. 孤独感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对男生和女生的在孤独感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3中所示。

从统计结果上可以看出,孤独感各个维度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Table 1. Family upbringing of each factor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sults

表1. 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在0.01水平上显著,***在0.001水平上显著。下同

Table 2. Self-disclosure in each dimension i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sults

表2. 自我表露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

Table 3. Loneliness each dimension in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sults

表3. 孤独感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

3.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以及孤独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3.2.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和同伴自我表露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见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父亲鼓励自主与观点态度(r = 0.198, p < 0.05)、身体发育(r = 0.198, p < 0.05)、亲密友谊(r = 0.212, p < 0.05)之间有显著正相关;父亲控制与身体发育(r = 0.209, p < 0.05)有显著正相关,与亲密友谊(r = 0.254, p < 0.01)有极显著正相关;母亲关爱与兴趣爱好(r = 0.191, p < 0.05)和亲密友谊(r = 0.201, p < 0.05)有显著正相关;母亲鼓励自主与学校经历(r = 0.192, p < 0.05)、观点态度(r = 0.190, p < 0.05)和亲密友谊(r = 0.187, p < 0.05)有显著正相关,与身体发育(r = 0.262, p < 0.01)有极显著正相关;母亲控制正相关于身体发育维度(r = 0.209, p < 0.05)。

3.2.2. 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各个因子与孤独感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如表5

由表可知,父亲关爱与纯孤独感(r = −0.239, p < 0.01)和对自己社交能力(r = −0.314, p < 0.01)的评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对目前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r = −0.199, p < 0.05)呈显著负相关;父亲鼓励自主与对自己社交能力(r = −0.255, p < 0.001)的评价呈极显著负相关;母亲关爱与纯孤独感(r = −0.191, p < 0.05)和对目前同伴关系满意程度(r = −0.213, p < 0.05)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能力(r = −0.303, p < 0.01)呈极显著负相关。

3.2.3. 初中生同伴自我表露各个维度和孤独感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了解初中生与同伴自我表露7个维度和孤独感的4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见表6

由表可见,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与兴趣爱好(r = −0.193, p < 0.05)、学习情况(r = −0.221, p < 0.05)、观点态度(r = −0.214, p < 0.05)、身体发育(r = −0.205, p < 0.05)呈显著负相关,与亲密友谊(r = −0.285, p < 0.01)呈极显著负相关;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与亲密友谊(r = −0.189, p < 0.05)呈显著负相关。

3.3.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对孤独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为了探究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和自我表露的各维度能否预测孤独感的各维度,且预测的能力如何。故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来分析,分析的结果见表7~9所示。

3.3.1. 初中生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各维度对纯孤独感的回归分析

预测效标变量是家庭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和自我表露的7个维度,孤独感中的纯孤独感作为因变量,结果显示只有父亲关爱能够进入回归方程,见表7

由表可知,多元相关系数为0.338,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074,即父亲关爱能预测纯孤独感7.4%的变异量。

Table 4. Family upbringing of each factor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fellow self-disclosur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dimension analysis (N = 342)

表4.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和同伴自我表露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N = 342)

Table 5. Middle family upbring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ach factor and loneliness each dimension results (N = 342)

表5.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和孤独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N = 342)

Table 6.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fellow dimensions self-disclosure and related analysis results of loneliness between each dimension (N = 342)

表6. 初中生与同伴自我表露各个维度与孤独感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N = 342)

Table 7. Three factor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each dimension of self-disclosure on pur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of loneliness

表7. 家庭教养的3个因子和自我表露的各维度对纯孤独感的回归分析结果

Table 8. Three factor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each dimension of self-disclosure on their social skills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表8. 家庭教养的3个因子和自我表露的各维度对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的回归分析结果

Table 9. Three factor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each dimension of self-disclosure on the peer relationship of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of evaluation

表9. 家庭教养的3个因子和自我表露的各维度对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的回归分析结果

3.3.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各维度对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的回归分析

预测效标变量是家庭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和自我表露的7个维度,孤独感中的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这个维度作为因变量,结果只有父亲关爱和亲密友谊能够进入到回归方程中,见表8

由表可知,多元相关系数为0.413,联合解释变异量是0.171,即父亲关爱和亲密友谊能联合预测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17.1%的变异量。

3.3.3.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各维度对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的回归分析

预测效标变量是家庭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和自我表露的7个维度,孤独感中的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维度作为因变量,结果只有母亲关爱能够进入到回归方程,见表9

由表可知,多元相关系数为0.217,联合解释变异量是0.047,即母亲关爱预测对重要关系的满意程度4.7%的变异量。

3.3.4.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各维度对对重要关系的未满意程度的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无任何显著变量,即无任何维度可预测对重要关系的未满意程度。

3.4. 初中生自我表露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孤独感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为了探讨初中生自我表露是否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孤独感中的中介作用,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自我表露各个维度和孤独感总分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0表11

由两表综合可知,只有母亲关爱、亲密友谊和孤独感存在相关。分别建立孤独感(Y)对母亲关爱(X),亲密友谊(W)对母亲关爱(X),孤独感(Y)对母亲关爱(X)和亲密友谊(W) 3个回归方程,结果符合中介的要求,见表12。母亲关爱、亲密友谊都进入到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中,说明存在中介效应,而引入中介变量后,母亲关爱与孤独感的回归系数显著,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Table 10. Family upbringing on self-disclosure each dimension and the various factors of loneliness related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total score

表10. 家庭教养方式各个因子对自我表露各维度和孤独感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

Table 11. Self-disclosure each dimension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oneliness

表11. 自我表露各维度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Table 12. Close friendship in the mother's love and loneliness intermediary effect test

表12. 亲密友谊在母亲关爱和孤独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 分析与讨论

4.1. 对于不同性别,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自我表露各维度和孤独感各维度的差异性 探讨

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男生和女生只在鼓励自主上有显著差异,并且家长更愿意教导男孩子独立自主。这可能与家长存在的传统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有关。家长会认为男孩子应该有担当,有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会更倾向教导男孩多动手动脑,自主处理问题。对于女孩子,家长让其独立自主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会主动分担她们生活上的事情,愿意提供帮助。事实上,过多地鼓励自主会使孩子渐渐地封闭,减少他们寻求帮助的想法,从而压抑他们的心理,不利于孩子健康的发展。所以对于男孩在要求他们自主的同时,也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能够使他们体会到温暖。女孩也应鼓励她们能够自主独立,学会坚强,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鼓励父母要分工均衡,父亲也要多多地关爱孩子,父母要以关爱、尊重和信任的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待子女。

在自我表露各维度上,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与之前的研究存在显著差异的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发展男孩和女孩的性格、特征和喜好相似的程度会更多,也可能是被试选取得太少不足以区分的原因。

在孤独感各维度上,结果也是显示无显著差异。可能与被试的选取有关,选取低年级的同学他们大多可能没有意识到孤独,而此时亲密关系还没有从父母到同伴转移过多,暂时还没这方面的差异。

4.2. 对于不同年级,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自我表露各维度和孤独感各维度的差异性 探讨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母亲关爱和母亲鼓励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初一的学生母亲关爱得分高于初二学生,而母亲鼓励得分低于初二学生。初一的同学刚刚由小学升为初中,在学业生涯上是一个提升,在角色认识上也需要一些适应,所以这时母亲会关心孩子生活还有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中学环境。而到了初二,孩子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学生活,可是学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母亲便会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信心和能力克服面临的苦难,学会独立自主。这对孩子以后的潜力和发展水平是有很大关联的。

4.3.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与孤独感所有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

4.3.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表露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讨论

由上面的相关结果分析表明,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和自我表露的各个维度存在差异性的显著正相关。可以大体概括为,在父母给予孩子更多地鼓励自主时初中生更倾向于向同伴倾诉观点态度、身体发育、亲密友谊和学校经历的话题。在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控制时,孩子更倾向于与同伴交谈身体发育和亲密友谊的话题。当父母给予孩子更多关爱时,孩子更倾向于和同伴交谈兴趣爱好和亲密友谊的话题。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无论父母教养方式倾向于哪种时,亲密友谊都是青少年更愿意交谈的话题。这或许与青少年亲密关系开始从父母联系转变为同伴联系有关。这个时期青少年希望能被同伴所接受和喜欢。父母试图控制他们的孩子的言行,孩子们会更愿意和同伴们谈及他们身体发育还有亲密友谊话题。对于鼓励自主和控制这两种教养方式使孩子产生对同伴倾诉身体发育话题的动机可能不同,父母采用更多鼓励自主的教养方式的孩子可能是从正面面对了青春期时的生理上的变化,所以他们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个问题,并能同伴交流这种好奇与变化。而父母是控制型的孩子对于身体发育的问题,他们往往在父母那儿得不到好奇心的满足,这些孩子只能向同伴了解这方面的事情,而他们所了解的青春期的知识可是错误的。而父母是关爱型的教养方式的孩子可能更乐于向父母探讨这类问题,或者父母会主动与他们提及和讨论这个问题。总之,希望父母能够以更加开放、尊重和友好的态度与子女进行沟通,而不是让孩子讲想法压抑或者只是向同伴才能表露,这样才能是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和谐,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4.3.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讨论

由上面的相关结果分析表明,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和孤独感的各个维度存在差异性的显著负相关。父母倾向于关爱的教养方式的孩子他的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和对目前关系的评价的分数会更低。父母倾向于鼓励自主的孩子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显示的孤独感得分更低。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孩子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在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积极时会更高。父母亲的关爱会使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温暖,同时也会学会关爱他人,与同伴的关系会是融洽的。鼓励孩子自主会降低孩子的依赖性,有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不会心理上过分脆弱。总之父母是积极的教养方式的孩子的孤独感会降低。

4.3.3. 初中生自我表露各维度与孤独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讨论

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与兴趣爱好、学习情况、观点态度、身体发育和亲密友谊存在显著负相关;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与亲密友谊呈显著负相关。

从上面的结果可知,孤独感中的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和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维度的得分会随着与同伴在各个方面上的话题的交流的增多而降低。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在学校,兴趣爱好不断的扩展,与同学们讨论的话题也在变丰富。同学间的交流有利于增加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支持,缓解学习的压力,使孩子们共同的到进步。这样正性的交往方式可以使青少年的孤独感大大降低。

4.4.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

4.4.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各维度对纯孤独感的预测作用讨论

回归分析表明,预测的结果是只有父亲关爱对纯孤独感为负向预测力进入了回归方程,能够预测7.4%的变异量。虽然其他也有维度与纯孤独感存在显著相关,但是却不能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和这些因子相比,父亲关爱有更好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父亲的关爱会使孩子的纯孤独感的得分会降低。

父亲在家庭中一般会扮演严厉的角色,但是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会有很重的分量,父亲的关爱会使孩子心理倍感温暖从而降低孩子的孤独感。由此可见,在家庭角色中父亲角色的温暖性也能够使孩子更开朗,减少孤独。

4.4.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各维度对对社交能力的评价的预测作用讨论

回归分析表明,预测的结果只有父亲关爱和亲密友谊对社交能力的评价为负向预测力进入了回归方程,能够预测17.1%的变异量。可见父亲关爱和亲密友谊与其他因子相比的预测力最佳。或许与父母更多的沟通交流,孩子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青少年与同伴的交往中,普通朋友的相处往往不能像亲密友谊一样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接纳感和社交能力高的评价,所以亲密的友谊能更好地预测青少年对于自己的社交能力的评价。

4.4.3.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各维度对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的预测作用讨论

回归分析表明,预测的结果只有母亲关爱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为负向预测力进入了回归方程,能够预测4.7%的变异量。家长的关爱能够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安全感。或许与父母更多的沟通交流,孩子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尤其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同伴关系为孩子们重点追求的关系。

4.5. 初中生自我表露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的讨论

在进一步对母亲关爱、亲密友谊与孤独感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关爱、亲密友谊都进入到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中,说明存在中介效应,而引入中介变量后,母亲关爱与孤独感的回归系数显著,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由此可见,母亲关爱、亲密友谊对孤独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母亲的关爱往往会使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从而会使孩子的孤独感降低。母亲的关爱会使孩子更愿意与同伴亲近,从而增加亲密友谊,初中生开始逐渐将亲密关系从家庭转移到同伴友谊来,与同伴的亲近能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交流的对象,他们的孤独感也会降低。所以说,在母亲关爱的教养方式时与同伴交流亲密的友谊会降低他们的孤独感。为了达到降低孤独感的目的,可以从母亲关爱的教养方式和鼓励与同伴的亲密友谊的交流着手比较有效。

总而言之,孩子是父母的宝贝。不同的父母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各种不同的教养方式也无所谓对错和好坏之分,这里的研究只是针对大多数人,当然也是有特例的。但是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给与孩子足够的关爱,但注意不是过分的保护或者说是溺爱。孩子也需要他们自己的发展空间,在青春期重点就是和朋友的相处,作为父母可以关心他们相处的是什么朋友,以及他们在一起会做什么事情,谈论什么话题。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发展动向,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将他们引导向正确的发展方向上。孩子在学校被排斥还是冷落都是很严重的问题,需要老师的留意,老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教授课本的知识,还得关注学生是否能健康地成长,心理状态如何。希望本研究的一些结论能够帮助到家长和学校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4.6. 研究中的不足和建议

1) 本研究采用的被试来自与一所中学,而且只有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对结果有影响。如果能在城乡的学校或者更多类型的学校中选取样本,结果就会更有说服力了。

2) 本研究中的自我表露只是青少年对于同伴的自我表露来说的,用的也是邹泓老师的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就缺少了青少年对父母的自我表露的研究。

3) 研究中所选取的问卷题目数量过多,从而被试易产生疲劳效应影响答题质量。

5. 结论

研究通过对342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如下:

1) 初中生对于不同性别和年级,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2) 父亲鼓励自主与观点态度、身体发育、亲密友谊之间有显著正相关;父亲控制与身体发育有显著正相关,与亲密友谊有极显著正相关;母亲关爱与兴趣爱好和亲密友谊有显著正相关;母亲鼓励自主与学校经历、观点态度和亲密友谊有显著正相关,与身体发育有极显著正相关;母亲控制与身体发育有显著正相关。父亲关爱与纯孤独感和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对目前同伴关系的满意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父亲鼓励自主与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呈极显著负相关;母亲关爱与纯孤独感和对目前同伴关系满意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与兴趣爱好、学习情况、观点态度、身体发育呈显著负相关,与亲密友谊呈极显著负相关;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与亲密友谊呈显著负相关。

3) 父亲关爱能预测纯孤独感;父亲关爱和亲密友谊能联合预测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母亲关爱预测对重要关系的未满意知觉。

4) 亲密友谊在母亲关爱和孤独感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文章引用

陆周琳,冯成志,孙 伟,丁玉连.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表露以及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The Relationship Research among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Self-Disclosure and Loneli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15, 05(08): 445-456.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5.5805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刘艳, 邹宏, 蒋索(2010). 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心理科学, 1期, 44-57.

  2. 2. 聂丽萍(2009). 初中生感戴现状调查.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4期, 78-81.

  3. 3. 陶佳雨, 李宝芬, 邱亚飞, 邸秀娟, 秦小娜, 冯娅惠(2009).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承德医学院学报, 3期, 88-90.

  4. 4. 邹泓, 蒋索(2008). 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 心理学报, 2期, 184-192.

  5. 5. Ayhan, A. C. (2003). The role of peers and families in predicting the loneliness level of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7, 179-193. http://dx.doi.org /10.1080/00223980309600607

  6. 6. Papini, M.R. (2009). Role of opioid receptors in incentive contra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22, 45-54.

  7. 7. Smetana, J. G. (2008). It’s 10 o’clock: Do you know where your children are?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adolescen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 19-25. http://dx.doi.org /10.1111/j.1750-8606.2008.00036.x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