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1597 , 7 pages
10.12677/AP.2023.139449

证伪主义视域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

——评判无意识理论的可证伪性

罗丽锐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7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31日

摘要

弗洛伊德从医疗实践出发,寻找精神病理的心理原因,通过“自由联想法”开创了精神分析学说。进而于1916年发表《精神分析引论》将该心理学说运用到更广泛的人文科学领域之中,用无意识、性本能等理论阐释人类世界出现的各种现象,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哲学意义解释社会和文明问题。波普尔作为批判理性主义者,改写了自启蒙传统下的科学观与真理观,开创了科学哲学发展的新历程。提出证伪主义思想、科学发展的模式以及“科学”不等于“真理”的真理观,是对哲学与科学方法的一个巨大贡献。因精神分析学派所涉人物与学理浩瀚无垠,故本文仅解析精神分析心理学开山祖师——弗洛伊德及其相关理论。本文旨在以证伪主义为基础,评估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的可证伪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案例分析和相关临床实践进行批判性审查,探讨无意识理论的主要假设,并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结果表明,虽然无意识理论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但其可证伪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限制。

关键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证伪主义,无意识理论

A Study of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lsification

—Evaluating the Falsifiability of Unconscious Theory

Lirui Luo

School of Philosoph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ul. 19th, 2023; accepted: Aug. 22nd, 2023; published: Aug. 31st, 2023

ABSTRACT

Starting from medical practice, Freud searched for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mental pathology and created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through the “free association method”. Furthermore, in 1916, the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was published, applying this psychological theory to a wider field of humanities, using theories such as unconsciousness and sexual instinct to explain various phenomena that occur in the human world, giving it a broader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ain social and civilization issues. Popper, as a critical rationalist, rewritten the scientific and truth views of the self enlightenment tradition, and initiated a new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The proposal of falsificationism, the model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truth view that “science” does not equal “truth” is a huge contribution to philosoph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Due to the vast range of characters and theories involved in the psychoanalytic school, this article only analyzes Freud, the founder of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and his related theor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evaluate the falsifiability of unconscious theory in psychoanalysis based on falsificationism. By critically reviewing existing research, case studies, and relevant clinical practices, it explores the main assumptions of unconscious theory and raises some challenging ques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unconscious theory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psychoanalysis, its falsifiability faces certain difficulties and limitations.

Keywords:Freud,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Falsificationism, Unconscious Theor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证伪主义”与科学发展的模式

1.1. 证伪主义理论的思想路径

在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中,证伪原则起着核心作用,它既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也是波普尔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成素梅,荣小雪,2003)波普尔首先在反归纳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先于观察,即没有纯粹的观察,没有不掺杂理论承认的观察。对观察的描述也需要一般性的理论术语,观察总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非先有观察后有理论,而是先有理论后有观察。从知识的来源来说,理论先于观察;从科学的发展来说,则科学开始于问题。“应该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越来越深刻的问题。”(波普尔,1963)然而理论先于观察,那么理论从何而来?我们如何知道观察的东西是什么?波普尔作为一个先验论者,其认为“把知识仅仅设想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或一种意向,或某种特殊信念。”(波普尔,1963)正因为人本来就拥有这种意向,“如果追溯到越来越原始的理论和神话,我们最后将找到无意识的、天生的期望。”(波普尔,1963),使得人具有某种探寻世间万物本质的倾向。

针对知识并非由经验归纳而来,科学的理论如何产生的问题,波普尔认为必须把所有的规律或理论看做是假设或猜想。“只有借助于这样的大胆的猜想,我们才能指望发现有趣而有关的真理。”(波普尔,1963)换言之,所有的理论、知识、规律等不过是人对实在的大胆猜测。猜想的理论并非正确,也有可能是错的,仅作为一种尝试性的猜测,“猜测是致力于发现真理的严肃尝试”(波普尔,1963)。而猜测的理论,何以成为科学知识?怎样才能判断知识是科学知识还是非科学知识?则要继续靠经验去检验。如此便出现了两条路径,其一是从正面的角度用经验去证实;其二是从反面的角度用经验去证伪。波普尔正是提出并选择了后者,他认为科学理论不可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证伪。一个理论之所以被视作科学理论的条件正是其具有的“可证伪性”。例如:大胆猜想出理论α,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对理论α进行反驳,无论从经验层面或逻辑层面试图找到一种情况使得理论α不成立。假设理论α具有可被挑出漏洞的可能性,则证明理论α具有可证伪性,判断理论α属于科学的范围。反之如果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则说明其在非科学的领域。波普尔将“可证伪性”视为知识的划界标准,“作为划界标准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波普尔,1959)以一个理论是否具备“可证伪性”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理论。

“我并不要求科学系统能在肯定的意义上被一劳永逸地挑选出来;我要求它具有这样的逻辑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义上借助经验检验的方法被挑选出来;经验的科学的系统必须有可能被经验反驳。”(波普尔,1959)在此意义上,一个科学的理论就不会是彻底正确的,因为它自身就包含着被证伪的可能。科学理论的标志不是它能够被证明是对的,而是它可以被证明是错的,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

1.2. 科学发现的逻辑

传统科学观认为,科学发现是靠归纳的逻辑,从个别的特殊事物中推导出一般的普遍性的理论。即“观察事实–归纳理论–证实理论”。基于证伪主义,波普尔认为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动态过程,对此波普尔列出四个步骤“问题–尝试性的理论–通过证伪消除错误–新的问题”。这个方法论的基本公式是:P1-TT-EE-P2。(张华夏,2003)首先第一步,在波普尔看来科学研究并非开始于观察,而是以某一个问题为切入点;其次第二步,对此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决,即对此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猜想,尝试性的给出假说;再次第三步,通过证伪的方法来检验这一假说,对其进行反驳,挑出错误,纠正错误,消除错误;最后第四步,产生新的问题,将四个步骤又一次重复进行。这就是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发展就是一个假设与反驳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科学的研究过程会永无止境一直持续下去。这四个步骤也被波普尔称为科学方法的四个图式,这里“P1”表示问题,“TT”表示相互竞争的理论,“EE”表示批判和选择过程,“P2”表示新问题,这就是波普尔著名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刘放桐等,2000)

科学知识的发现与增长就是通过不断“猜想–反驳、再猜想–再反驳”的过程而实现,而“猜想–反驳”的方式就是证伪主义的方法。如此,波普尔重新定义了科学发展的逻辑,用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用“试错机制”代替“实证机制”,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在谈及精神分析学时,证伪主义为其提供了令一种独特的观察角度。

2. 精神分析学说的兴盛与反转

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祖师,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对人性的解释,不仅影响心理学而成为三大理论体系之一,而且影响医学、文学、艺术以至宗教与史学研究。但我们仍要看到,虽然弗洛伊德的医学博士与心理学身份的科学背景大大提升了理论说服力与影响力,但其理论曾经历一个大反转,在心理学界和思想文化界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2.1. “无意识理论”何以建立

自笛卡尔以来的传统哲学或传统理性主义皆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有且只有一个有意识的世界,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全部,即当我们进行理性分析时,可以考虑察觉到正在思考这件事本身。弗洛伊德认为,在有意识之下还有一个不被我们所察觉的无意识领域(亦是一种心理活动)。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些情绪被极度压抑且得不到释放,这些情绪存在于无意识的领域,时间久之,就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乃至心理变态,最终导致精神病的发生。上述情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但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无意识才是精神活动的核心。

“在精神分析学的众多概念中,无意识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就无意识这个概念而言,最为重要的两个人物就是弗洛伊德和拉康。”(马元龙,2022)无意识理论又被称为冰山理论,人类的整个精神领域从表层深入分别由意识、前意识(下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构成。意识居于精神层次的表层,作为能够察觉到的心理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并能感知到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是客观现实的有意识反映,遵循现实原则。例如各种规则、规范、道德等等。前意识又被称之为下意识,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中最具理论创建的地方,作为无意识和意识的过渡阶段、调节中介,起到检查的作用,将无意识中的原始冲动往下抑制。前意识具有临近意识的心理现象,但还没有真正成为意识。换言之即“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那部分领域。无意识居于整个精神领域的最底层,人的各种生物本能、欲望、动机皆由此而来,作为原始冲动的储藏室,不被人察觉与意识到,有着强劲的心理能量,遵守快乐原则,特点是不断向外界显现寻求满足。

无意识中的原始冲动不断向外喷发,反复进行“迸发–压制”,并非人的一切原始冲动都应当得到满足,其中有些部分与社会风俗、道德、法律不相容。而在现实情景下确实迫使人抑制自己的某些冲动。抑制在少数情景下导致冲动的消失,在多数情景下驱使人寻求变相的满足,精神分析学说将其称为“移置”,移置作用的揭示实为阐明无意识机制的关键所在。弗洛伊德颠覆了自启蒙理性主义以来对人的认知,颠覆了“理性人”这一根本观念,而无意识正是颠覆这个观念的核心要点。无意识学说的核心是性本能冲动,即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大都以性欲为基础,被压抑的绝大多数都是属于性的,性错乱是产生神经症的根本原因。至此,弗洛伊德提出他另一个洞见——泛性论,将“性”扩展到和生殖活动无关的活动上,从而认为人的大部分活动都和性冲动有关。但其弟子例如阿德勒、荣格和兰克等人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背离而自立门户。弗洛伊德通过对无意识的挖掘,发展出一套复杂而系统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为20世纪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流派,并在人格理论方面,以无意识为基石,提出人格结构三元假说。

2.2. 人格结构三元说

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在人格理论层面,提出以本我、自我、超我为三元的人格结构学说。在其著作《自我与本我》《文明及其不满》中探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文明的问题,彰显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至此,弗洛伊德的学说已不仅仅是心理学层面的,而上升到社会历史学说,具有哲学维度的意义。其人格结构理论三元相互影响解释整个社会文明现象。

在人格结构模型中,与无意识结构模型具有一定相似性。从上层深入至下分别是超我、自我和本我三部分构成。超我是纯粹道德化的形态,是人们向往的终极理想,也是价值观的储藏之处,遵循至善原则。自我因受到外界影响转变成为一种外界所能接受的形式,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起调节作用,平衡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考虑超我的要求,遵循现实原则。本我是“最根本的我”,即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自身,是原始本能欲望、原始驱动力的存储处,本我处于无意识领域,遵循快乐趋利避害原则。本我由自我而来,自我有一种把外界的调整施加给自我的倾向。三元之间存在联系与矛盾,人格的健康发展得益于三者之间保持平衡。系统失衡则代表着人格异常。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类似于马与马夫,马是强劲的驱动力,马夫则需要驾驭这股强劲的力量,如果马夫可以驾驭马,人的精神状态就正常健康,反之则偏离正规。

弗洛伊德从内向度层面应用到外向度层面,去解释社会文化、文明与历史、战争与革命等社会问题,其认为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诸多现象,不过是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冲突的一个映射。本我中,总有一部分的本能欲求碍于社会发展,不利于人类文明。健康的社会需要凭借一个道德与法律的规则,即超我的部分来压抑人的本能欲求,所以社会才得以有序发展。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本我受到压抑的问题。

2.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反转

通过对已有研究、案例分析和临床治疗,弗洛伊德以科学的名义论证了一套普遍性的精神分析学说,给出了一个人格真相的“科学研究成果”。在此研究下,理性的力量被淡化,最强的是人的原始欲望,理性仅是用于应对这些欲望。但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否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心理治疗方式是否有效仍存有疑问。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逐渐走向衰落,而在思想文化界,弗洛伊德的影响源远流长,仍焕发着思想的光芒并塑造当下精神生活。

弗洛伊德并非发现无意识本能的第一人,例如柏拉图将人的灵魂结构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尼采自称是“无双的心理学家”(周国平,2019),是早于弗洛伊德揭开人的深层心理并加以仔细分析的第一人。弗洛伊德的重要贡献在于综合前人的思想,以科学的名义提出一套系统化的心理结构理论。此学说不但庞大系统,而且有大量临床案例,具有一定科学性与系统性。纵观20世纪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特征焕发独特魅力并流行于世。但以批判的眼光审查弗洛伊德的学说,是否经得起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标准的检测?或更广阔的科学视野去审查?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弗洛伊德冠以科学的名义宣传其学说,但从科学规范的角度对此学说的质疑,自创立之处便形影不离。“弗洛伊德根据性本能理论解释梦,将人完全视作生物而非社会的人,因此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谴责。”(杨鑫辉,2013)直至弗洛伊德去世,质疑与批判才占据主导地位。首先是对病例治疗效果的质疑,随着新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兴起,严格的精神分析疗法逐渐被边缘化或吸收至其他疗法之中发挥作用。其次是与科学严谨性不同,弗洛伊德依托的个案病例太少,推论太多。尤其是其独特创见中关键的两个著名病例亦不靠谱,甚至有明显诱导行为等等。

纵观上诉批评大多从经验事实的角度出发,而针对其理论本身,则有着更为致命的批评,在前文中提到,波普尔将“可证伪性”当作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但反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拥有一种如何都能自圆其说的倾向。它具有一套复杂的概念体系,能够避免一切可想到的反例,并将其解释为符合自己理论。弗洛伊德有一个概念“反向形成”。例如:若一个男孩亲近母亲而远离父亲,弗洛伊德将其解释为“恋母情结”;反之,若一个男孩非但不远离父亲还亲近父亲,则被解释为“恋母情结”的反向形成,将无意识中对父母的情感进行转换。从“可证伪性”的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的理论并非正确与否,甚至根本不是科学,只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20世纪70年代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光环基本消散了,在心理学学科内部,精神分析学走向衰落。但作为考察人性的一种阐释理论,作为一种哲学或文化资源,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内涵。

3. 试以“证伪主义”评估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那里,原只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与技术。(刘放桐等,2000)弗洛伊德将其学说从神经精神病学拓展至社会历史学,使其理论进一步哲学化也因此获得了“弗洛伊德主义”的称号。事与愿违的是,弗洛伊德学说出现了深刻危机,现实状况表现为弗洛伊德还在世时,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已出现四分五裂了。例如阿德勒提出“个体心理学”,荣格提出“分析心理学”等。虽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时代的具体产物有其局限性,但后继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不断作出修正与扬弃,尤其是对“反向形成”概念以及对无意识中本能与欲求概念的进一步阐释和界定。虽然无意识理论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但其可证伪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限制。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心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强调无意识和欲求冲突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然而,其理论和假设是否符合科学的证伪主义要求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促进精神分析学领域的批判性思考仍需进一步研究。

传统上认为,科学的探索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再用经验去证实它,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一个确定的、静态的陈述知识,因而科学知识就意味着真理。科学系统意味着既具有某种绝对确定性的系统,科学就意味着真理。对此,波普尔阐述出他的真理观:“我们能够探索真理,探索客观真理,尽管我们更可能错过真理。如果我们尊重真理,那我们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寻求我们的错误即通过不倦的理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来寻求真理。”(波普尔,1963)回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首先,由于无意识和欲求冲突是主观的、难以观察和测量的概念,很大程度上缺乏可观察的证据支持,依赖于患者的回忆和自述,而这些主观信息很难被客观地验证。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概念,也难以直接观察或测量,使得精神分析学受到的挑战加大。其次,精神分析学中的治疗效果往往缺乏严格的科学验证,这使得评估无意识理论的治疗成效变得困难。再次,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在不同的心理分析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理论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这使得精神分析学难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可靠性的科学方法。这无疑进一步挑战了无意识理论的一致性和可证伪性。

通过后继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补充与扬弃使得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学现象的探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完善了该学说,也使精神分析学显示出更大的前景。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科学的发展并非像库恩所言的科学革命一般,产生出一个成分是革命性的全新的研究系统,而是发展出一个新颖性在于旧成分的综合的研究传统。科学系统并不是一些既成的理论集合在一起形成的静态的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研究永远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一直在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是一直朝着某个终极状态前进的体系。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虽具有洞见和原创性,但仍接受相当多的具体理论基础,例如:尼采对深层心理学的探讨、在著名精神病学家夏尔科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等等,虽其理论有不完善性与局限性,但仍是从一种试探性的猜想出发。原先古老的信条“科学就等于真理”就被颠覆,科学陈述永远都是试探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再成功的理论,也不过是短暂的猜想和假说,只能获得暂时的正确性,总归有一天会被证伪,因此,试错法是不断进行重复的过程,不断质疑的过程,是不断走向比较正确的过程,而不是走向真理的过程。(周立华,2016)无意识学说中不符合科学的概念虽然被抛弃了,但其中的诸多观念和方法却仍被有效地继承,在波普尔看来,科学是一种特定的认知方式,不能把科学绝对视为确定的真理。波普尔是一位真理的过程论者,也是一位科学至上论的批判者,他更加看重的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波普尔写道;“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批判以找到愈来愈接近真理的理论”,“我们虽然不知道距离真理有多远,但是我们能愈来愈逼近真理。”(夏基松,1998)科学研究永远都处在前行的过程中,科学事业永远都是“在路上”的状态。不否认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只不过科学只能去接近真理、逼近真理,但无法成为真理。

证伪主义理论给予科学家对待科学态度上的另一种崭新的视角,进行科学探索,就要敢于犯错误,要有犯错误的勇气,要大胆冒险去尝试假设,并对以往的理论进行批判和证伪。科学家要有敢于批判的精神,这才是从事科学研究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尽管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方法可能无法完全符合证伪主义的标准,但它对个体心理和人类行为的理解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它强调无意识、童年经验等因素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为心理治疗和人类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框架。我们应该保持批判思维,并结合其他学科和方法来推动对心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引用

罗丽锐. 证伪主义视域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评判无意识理论的可证伪性
A Study of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lsification—Evaluating the Falsifiability of Unconscious Theory[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9): 3603-360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9449

参考文献

  1. 1. [英]波普尔(1959). 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 等 译, 2007).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 2. [英]波普尔(1963). 猜想与反驳(傅季重, 等 译, 20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3. 3. 成素梅, 荣小雪(2003). 波普尔的证伪方法与非充分决定性论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1), 15-19, 29.

  4. 4. 刘放桐, 等(2000).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人民出版社.

  5. 5. 马元龙(2022). 无意识: 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外国文学, (5), 79-92.

  6. 6. 夏基松(1998).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7. 杨鑫辉(2013).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 江西人民出版社.

  8. 8. 张华夏(2003).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进化认识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3), 10-13, 22.

  9. 9. 周国平(2019). 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0. 10. 周立华(2016). 论卡尔∙波普尔否证论中的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 求索, (3), 135-13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