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4861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11605

心理学融入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导权构建的路径探讨

刘雅琪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9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27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7日

摘要

当今世界的大国争霸逐渐由军事争霸转为了文化争霸,文化上的领导地位逐渐成为各国争霸的重心。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逐渐造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需要与心理学相融合。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可以运用心理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优势,将心理认同、心理疏导和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意识形态领导权构建中。

关键词

大学生,意识形态,心理学

Discussion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Psycholog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Leade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Yaqi Liu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Sep. 13th, 2023; accepted: Oct. 27th, 2023; published: Nov. 7th, 2023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the hegemony of great powers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military hegemony to cultural hegemony, and cultural leadership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hegemony among countries. In the face of the impact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nline media, which has gradually caused ideological confu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context, to uphold the leadership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with psych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leadership can use the advantages of psychology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to integrat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leadership.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Psycholog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所接触到的思想文化也不断变得错综复杂,军事争霸向文化争霸转变,而如何保证本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领导权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要考虑的问题。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自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也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入侵的首要目标,而大学生群体因为其特殊性成为了西方文化攻击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2. 意识形态领域构建领导权的理论基础及迫切性

对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对其有了初步的研究:“意识形态是由意识形式聚合成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产生于社会存在但具有独立运动特征的虚假意识。意识形态由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构成,具有虚假性、公共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四大特征。”(索建华、张云飞,2022)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是从社会存在中产生、由社会存在决定却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在一个社会中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观念,一个阶级如果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话,那么在思想文化方面占据统治地位的也是这个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中已经意识到了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提到要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构建。列宁虽然没有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概念,但是他强调了在思想文化方面共产党要掌握领导权,获得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且在《怎么办》中提出:意识形态不是由工人自发生成的,而是由共产党人灌输到他们的思想中的。只有先将无产阶级的理论灌输到工人当中才能让工人自觉的抵御错误的理论思潮(庞妃、史春林,2023)。葛兰西则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理论进行了吸收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概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

2.1. 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

当今世界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斗争十分激烈,自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世界的紧张局势得到缓解,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却越发激烈。二战带来的巨大损失让各国对军事上的斗争保持相对的稳定,逐步将斗争的范围移到经济和文化层面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的传播,试图潜移默化的在意识形态领域上占据主导权,美苏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出“和平演变”政策,既在不使用军队暴力的前提下,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宣传达到推翻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冷战结束后“和平演变”政策并未随着苏联的解体而消失,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越发频繁的使用(樊宇萌,2017)。

“颜色革命”是“和平演变”政策在当代的体现,西方国家通过文化传播试图占领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本身思想还未成熟大学生群体容易被一些负面的文化所影响。纵观西方国家发起“颜色革命”的过程,会发现他们就是利用了大学生思想还未成熟这一点,对学生群体进行思想入侵、文化灌输,以至于让他们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不满进而反对本国政府。

因此,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上的领导权,是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的基础。

2.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以往的传统媒体有着“把关人”的作用(赵芊,2022),可以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整理阻隔一系列有害信息的传播,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作用在逐渐消失,人们直面众多错综复杂的消息,很容易被攻占意识形态领域的戒心。

在新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和平演变的重要阵地,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传播媒介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事实上“媒介即意识形态”,传播媒介是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存在的,哈贝马斯则具体提出:“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并不是纯粹的工具事实上科学技术既推动了意识形态的产生,也代表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的是控制社会思想的职能,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内容的建构和传播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许一飞,2015)。近段时间,西方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鼓吹欧美的资本主义道路,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便是通过网络进行文化入侵试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破坏社会稳定。

由于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体的特殊性,青年学生作为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媒介上的意识形态安全十分重要。

3. 心理学与意识形态构建的联系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情绪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在意识形态构建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主要包括以心理认同存进意识形态的构建以及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构建意识形态。

3.1. 心理认同促进意识形态的构建

心理认同指的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胡小琳,2016),也就是说当个人对他人或群体产生认同感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将自身向对方转化,认同对方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与对方产生联系。心理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樊文娟,1999),意识形态从社会存在中产生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也就是人们对意识形态是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构建意识形态的第一步是建造他们的认同感。

纵观发生“和平演变”的国家如:乌克兰、阿拉伯、格鲁吉亚、塞尔维亚等,可以归纳出“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学生,而方式就是让青年学生怀疑本国的意识形态,让青年群体失去对本国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以此达到推翻本国政府的目的。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构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首先要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群体的认同感逐渐走向混乱,对传统的道德、文化以及民族的认同感被不断削弱,在西方掌握媒体话语权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西方文化优秀于、先进于中国文化的错误观念,甚至进一步抛弃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以获得西方世界的认同为荣。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要通过心理学教育的方式,心理学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构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学生群体丧失对国家的认同感其实就是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产生了迷茫,他们对于社会、自身都产生了疑惑这种疑惑需要心理学教育帮助他们实现对思想上的梳理,完成认同感的回归。

3.2. 心理疏导帮助构建意识形态

心理学通过学科本身对人类心理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群体完成对思想方面的梳理。心理健康教育本身便带有疏导的作用,一般高校里的心理疏导承担的责任是帮助大学生群体合理的发泄压力、减轻焦虑,帮助大学生群体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同样的心理疏导也可以用来帮助大学生群体构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心理疏导是指思政工作者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教育指导、支持帮助等途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等方式对人们的心理进行一定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以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使其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余进军,2016)。心理疏导可以看作是从侧面构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当大学生群体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危机的前提,是在心理领域陷入迷茫、在思想领域陷入混乱,因此丧失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并进一步引发意识形态的危机。

因此,心理疏导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上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梳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混乱。

4. 心理学融入意识形态构建的路径

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心理学的加入,才能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群体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低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和平演变”。心理学融入高效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加强对心理认同的构建、进一步完善发展心理疏导、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大学生群体的正面情绪、完善心理学教师的师资队伍。

4.1. 加强对心理认同的构建

当前高校构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将心理学科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变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模式、构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首先要获得大学生的心理认同。只有让他们先产生认同才能进一步让大学生群体自愿的向马克思主义靠拢,也只有当他们在心理真正产生认同感的时候才会自觉遵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最基础的是要做到大学生群体对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而这只有通过心理学的独特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群体塑造认同感,才能进一步达到构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目的。

心理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的实施更多的体现在红色故事的讲述、红色歌曲的传唱以及红色电影的播放上。如每年国庆期间对“我和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等红歌的演唱都是增加心理认同的一种方式,从具体实施效果来看,通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可以带动人们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

在构建认同感的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每个人有着共同点也有着不同点,个体差异体现在性格与兴趣方面、能力与气质方面等。了解个体差异理论,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对象区分对待,因材施教才可以得到理想中的成效(张歆,2020)。通过对个人心理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需要,不断提高对方的心理认同感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群体自愿的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产生了心理认同之后才能顺利地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心理学教师要通过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研究,做到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对国家、对民族产生认同感,进而主动、自觉地认同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转变。

4.2. 进一步发展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包括“疏通”和“引导”,在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心理疏导在意识形态治理中具有从根本上解决意识形态心理认同的作用,是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手段(徐洁,2022)。心理疏导中的“疏”是缓解大学生群体所面对的压力、是疏导面对文化冲击而感到困惑的思绪,而“导”则是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权,这也是心理教育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一个原因。

心理疏导不应局限于心理咨询室,而要走入课堂成为一项常态性的课程。现在各高校对心理疏导的认知大多还是停留在孤立的心理学科,仅仅由学生个人主动去寻求帮助。

高校要掌握心理疏导的主动权,要尝试着将心理疏导作为一项常态化的课程运用到课堂当中,由学校主动地向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的方式和渠道,并鼓励学生加入到心理疏导的整个过程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与志愿活动,既要向大学生群体解释清楚什么是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做什么的?还要将其常态化地融入课程中,成为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效手段。

4.3. 积极心理学的激励

当大学生群体处于一个情绪低落的时期,会很容易在思想领域产生混乱。负面情绪会让大学生群体产生对自己的怀疑与贬低,而长期的负面情绪则会进一步让大学生群体将这种怀疑与贬低不断扩大,进而开始怀疑社会的存在与主流的思想。

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目的是培养人的积极情绪、以使人实现幸福和获得快乐(林超豪,刘新玲,2021)。高校要尝试着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塑造学生的正面情绪。

这项融合的主要承担者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平常的课程中可以尝试着由学生来分享革命时期的伟人所遇到的困难以及积极处理的方式,借正面形象来塑造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辅导员要多注意班级学生的近期生活状况,可以采取经常性的聊天询问近期学生是否遇到困难、是否需要帮助,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发掘学生的优点,让学生经常性地保持一个拥有正面情绪的状态;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让学生们学会健康地调节自身情绪的方式,让大学生群体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要能做到用正确方式去排解,并且愿意去寻求辅导员和心理教师的帮助。

4.4. 完善心理学教师队伍

当今各高校的心理教师队伍依旧发展不完善,高校的心理教师团队要做到对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与心理学教师相配合,互相配合完成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工作。

有部分高校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全割裂开,将心理学教师排除在意识形态构建工作外,事实上构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的知识,也需要心理学教师进行配合运用心理学知识完成对学生思想领域上的疏导与整理。这两方面的需要要求负责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既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也要掌握心理学知识,要做到两方知识相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各高校要加强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做到师资队伍的双融合,心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鼓励双学位师资团队的组建。

5. 结语

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国家需要重视的,当今社会的青年群体不仅面对着西方文化的诱惑和冲击,还面对着互联网媒体对信息的轰炸,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稳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抵御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维护社会的稳定。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这个任务并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心理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完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心理学知识既可以通过心理认同来建造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帮助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群体减轻压力、降低焦虑情绪,帮助顺利开展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塑造工作。

正是因为所面对的形势和心理学对意识形态领导权构建工作的推动,所以高校要注重将心理学融入到意识形态领导权构建工作中,心理学融入到意识形态领导权构建的路径主要有:要通过加强心理认同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维护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高校还要注意将心理疏导的主动权掌握到自身手中,推动学生主动进行心理疏导并将其作为一项常态化的活动融入到课程中;高校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以及心理学老师要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做到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塑造学生正面情绪;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做到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相融合,互相促进双方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构建。

文章引用

刘雅琪. 心理学融入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导权构建的路径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Psycholog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Leade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1): 4817-482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1605

参考文献

  1. 1. 樊文娟(1999). 论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 70-75.

  2. 2. 樊宇萌(2017). “颜色革命”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新西部, (16), 154-155.

  3. 3. 胡小琳(2016). 论心理认同视域下的政党主导意识形态传播机理与策略.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32(1), 28-33.

  4. 4. 林超豪, 刘新玲(2021). 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 32(1), 297-298.

  5. 5. 庞妃, 史春林(2023). 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的核心意蕴与当代价值——基于《怎么办?》文本的考察. 甘肃理论学刊, (4), 61-69.

  6. 6. 索建华, 张云飞(2022). 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涵义及特征.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44(2), 100-104.

  7. 7. 徐洁(2022-07-08). 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科学导报, (B03).

  8. 8. 许一飞, 崔剑峰(2015). 网络和平演变: 意识形态安全的严峻考验及应对策略. 理论探讨, (3), 132-134.

  9. 9. 余进军(2016). 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工作. 社科纵横, 31(5), 155-158.

  10. 10. 张歆(2020). 心理学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运用与思考. 法制与社会, (18), 211-212.

  11. 11. 赵芊(2022).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虚假新闻的把关缺失及把关人的责任. 数据, (4), 38-4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