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8350 , 5 pages
10.12677/ACPP.2023.127217

《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自由观的三重逻辑演进

刘懿霆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收稿日期:2023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4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6日

摘要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澄清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上的对立关系,证明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可以突破必然性的束缚。首先,马克思证明了伊壁鸠鲁哲学中的偶然性对德谟克利特哲学中必然性的否定;其次,马克思阐述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的合理性,为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建立了哲学依据;最后,马克思通过区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双方各自的原子排斥运动,得出原子的排斥运动是原子偏斜运动中自由的完成。由此,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描绘了一副关于人的自由何以超越必然性束缚的图景。

关键词

伊壁鸠鲁,原子偏斜,博士论文

The Triple Logic Evolution of Marx’s View on Freedom in His Doctoral Thesis

Yiting Liu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Jun. 4th, 2023; accepted: Jun. 24th, 2023; published: Jul. 6th, 2023

ABSTRACT

In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Marx proved that the freedom of human self-awareness can break the shackles of inevitability by clarifying the oppos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icurus and Democritus on atomism. First, Marx proved that contingency in Epicurus’ philosophy negates necessity in Democritus’ philosophy; Secondly, Marx expounded the rationality of Epicurus’ atomic deflection movement, which established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 freedom of human self-awareness; Finally, by distinguishing the atomic repulsion movements of Democritus and Epicurus, Marx concluded that the atomic repulsion movement is the free completion of the atomic deflection movement. As a result, Marx depicted in his doctoral thesis a picture of how human freedom transcends the constraints of necessity.

Keywords:Epicurus, Atomic Deviation, Doctoral Thesi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对自由思想的不断探寻,并为之寻找哲学上的依据是青年马克思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中的主要目的。马克思选择将伊壁鸠鲁作为其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首先,离不开青年黑格尔派的领军人物——鲍威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次,在青年黑格尔派内部,他们将古希腊哲学中的伊壁鸠鲁派和黑格尔哲学都统称为自我意识学家,并认为伊壁鸠鲁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共同点是双方都借助自我意识的发展作为各自哲学的本体;最后,马克思希望澄清以往希腊哲学史上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误解。由此,马克思将鲍威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作为分析伊壁鸠鲁哲学的方法论,并将重新解读伊壁鸠鲁哲学作为其《博士论文》的主要线索。

本文首先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如何看待必然与偶然的分歧出发,其次在伊壁鸠鲁原子论中的原子偏斜运动中论证自由的存在,将原子偏斜运动中的自由视为突破必然性的存在,最后从伊壁鸠鲁的原子排斥运动中表达自由的实现。

2. 自由的可能:以伊壁鸠鲁否定德谟克利特哲学中必然性为出发点

在马克思写《博士论文》问世前的哲学史上,通常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是剽窃了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的结果,但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区分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在哲学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相对立的存在,即德谟克利特在哲学上采取否定偶然性,相信必然性,在实践上对不相信感性现象,对感性现象要采取实证的考察和分析;而伊壁鸠鲁在哲学上给偶然性留出了余地,在实践上相信感性现象。

德谟克利特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认为任何客观现象背后都存在着必然性,所以他不满足于哲学理论上的研究,而是投身于对客观现象的实证分析。首先,在原子和现象世界的关系上,德谟克利特认为感性现象是被遮蔽的假象,“真实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其余一切都是意见、假象 [1] 。”他将哲学理论上的原子和虚空定义为真实,而怀疑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客观现象的真实性;其次,在实践方面,德谟克利特不满足于以哲学分析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他主张对客观现象进行实证的观察和分析。所以他投身于各自科学活动学习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并游历各地向埃及的祭司、迦勒底人以及印度的裸体智者那里去寻求知识,去分析客观现象背后的客观必然规律;最后,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倾向性上,德谟克利特认为任何客观现象背后必定存在着某种必然性。他指出:“我发现一个新的因果联系比获得波斯国的王位还要高兴 [1] 。”比如他在解释人口渴就要喝水的问题上,他认为口渴是人要喝水的原因,并认为偶然只是其他的原因。正如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指出的:“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看作现实性的反思形式 [1] 。”因此,德谟克利特在哲学和实践活动上遵循着任何客观现象背后都有着必然性的信条,对感性现象采取实证分析的方式去找出其背后存在的必然性。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上,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完全相反,伊壁鸠鲁认为人活在必然性中是可悲的,为自由的存在留出了解释的空间。首先,伊壁鸠鲁在分析事物时,不是像德谟克利特一样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而是采取独断主义的态度。他认为知性感觉是真实的,不是假象;其次,伊壁鸠鲁认为人相信并服务于哲学就会获得自由。所以他认为人不要放弃对哲学的研究;最后,在必然性与偶然性上,伊壁鸠鲁认为相比于必然性的必定发生,偶然性的存在是不稳定的。他指出:“应该承认偶然。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 [1] 。”而伊壁鸠鲁的偶然性指的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回答。

综上所述,尽管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普遍认为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哲学上的表达是相近的,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证明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哲学上的互相对立性,即德谟克利特相信一切客观现象之所以存在,其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必然性(客观规律),伊壁鸠鲁则在必然性中为偶然性(自由)留出了解释的余地。

3. 自由的论证:原子偏斜运动中自由对必然性的突破

在马克思写《博士论文》之前,哲学史上通常对伊壁鸠鲁哲学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和偏见,即普遍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只是对德谟克里特原子论的拙劣模仿。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最大区别在于伊壁鸠鲁在德谟克里特原子论具有直线运动和排斥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偏斜运动。这导致古希腊哲学家们,诸如科塔、西塞罗、普鲁塔克等人普遍认为在原子论中添加偏斜运动是画蛇添足。西塞罗指出,伊壁鸠鲁主张的原子偏斜运动是不可能出现的,只不过是伊壁鸠鲁个人的幻想虚构。哪怕真的实现了偏斜运动,那么是所有的原子都进行偏斜运动,还是一些原子进行直线运动,另一些原子进行偏斜运动,那这样原子还是被规定了的存在,并没有实现偏斜运动所表达的自由;皮埃尔·培尔认为原子偏斜运动只是伊壁鸠鲁为了说明自由而臆造出来的。马克思则认为西塞罗和培尔都过于表面地理解偏斜运动,他们认为原子的偏斜运动毫无根据,但如果要说明偏斜运动的根据,无异于再次把偏斜运动所表达的自由拖入决定论的漩涡之中,因此他们并没有理解偏斜运动与自由的联系。

原子偏斜运动的意义在于打破宿命论对人的束缚,意味着人可以凭借自我意识来实现自为存在,证明了人的自由意志的存在。卢克莱修指出原子偏斜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 [1] ,马克思认为卢克莱修正确理解了偏斜运动的真谛,他认为要把德谟克里特原子论下受到必然性运动规律而相互碰撞的原子和伊壁鸠鲁原子论下因为自我意识而选择偏斜和排斥运动区分开来,然而要正确理解原子偏斜是如何摆脱必然性并成功实现了原子自身的自为存在,就要先从伊壁鸠鲁原子论直线运动和偏斜运动两种方式入手。第一是原子的直线运动,即原子在虚空中的受到自身重量而进行的直线运动。这里的原子可以称作点,对点的扬弃形成了线,虽然在形成直线的过程中原子是不断运动的,但马克思认为这还不是具有个别性的原子,因为无论是此时的原子还是由原子运动形成的直线,都是被空间(虚空)所规定的物质性的存在,都是作为被规定的质料的形式;第二是原子的偏斜运动,马克思认为对直线运动的否定就是偏斜运动,在他看来偏斜运动意味着肯定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脱离了一切定在形式的,非规定性的自由,即原子运动时扬弃其自身,形成了原子的偏斜运动。伊壁鸠鲁赋予了偏斜运动具有突破被固定质料形式的能力,即偏斜运动摆脱了任何形式规定,“既不在确定的地点,也不在确定的时间发生的” [1] ,这就打破了西塞罗等人认为偏斜运动是必然发生的观点。由此可知,原子的偏斜运动就是原子为了否定一切必然性的运动而做出的具有自我意识的反抗,证明了原子的偏斜运动实际上是原子的本质。那么这样的原子在否定、扬弃一切运动和关系上,它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在排斥运动上。

4. 自由的实现:区别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排斥运动

在关于原子的排斥运动问题上,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排斥运动是一种必然性,而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排斥运动是原子偏斜运动中自由的完成。卢克莱修认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排斥运动正是偏斜运动的最终目的,正是因为有原子受必然性进行偏斜运动和排斥运动,最终导致原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世界的诞生。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排斥运动意味着原子之间的必然运动,即原子受到必然规律的无目的的相互碰撞。然而与德谟克里特原子论中的排斥运动排斥其他原子不同的是,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排斥运动是原子对其自身的排斥,其排斥运动是在原子自身的关系中实现的。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原子的排斥运动的对象不是别的原子,正是原子自身。“原子间的对撞不是由外力决定的强制碰撞,而是自我碰撞” [2] 因此,如果排斥运动所排斥的是其他原子,就可能会导致对其他原子直线运动的否定,所以原子排斥运动所排斥的目标是对自身的否定,但是原子的排斥运动的实现必须以肯定的形式出现。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无论是人还是原子,对自身存在的排斥运动都是使自身成为自为存在的力量,即摆脱了相对的定在,真正实现了对原子自身的统一,因此,伊壁鸠鲁哲学下的原子的排斥运动实现了对其自身的规定,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和排斥运动实现了自身自由的原子不再是受到必然性束缚的产物,而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哲学证明。也就是说,伊壁鸠鲁原子论中直线运动和偏斜运动共同实现了原子对其自身的排斥运动,原子的排斥运动是原子运动的最终实现,不但实现了原子自身的自由,也建立了原子自身的物质性。因此马克思精辟地概括出:“排斥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 [1] 。”也正是因为对必然性(自身直线运动)的否定,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偏斜运动和排斥运动才使原子自身得以完成。

因此,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证明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的原子运动是完全受到物质运动规律,即必然性的束缚,而后者的原子运动在偏斜运动中证明了自我意识的自由可以突破必然性的束缚,为人类的自由建立了理论前提,排斥运动是原子偏斜运动的最终结果,因为在排斥运动中,原子不是对其他原子的否定,而是对进行排斥运动的原子自身的否定,由此证明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的存在,为马克思高扬人类理性与自由提供了哲学依据。

5. 结语

马克思深刻阐发了伊壁鸠鲁原子论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原子偏斜运动所表达的自我意识来对抗必然性的束缚,宣扬和鼓励人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的实现,不仅意味着人完全具有获得解放的自我意识,破除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桎梏,也意味着澄清以往哲学史上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关系的错误解读。在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中,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排斥运动,都处在完全服从必然规律的束缚中,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将偶然性和人的自由意志排除在外,并且在他的原子论中他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分裂成无数的原子,这就说明德谟克里特是机械性地理解原子的概念,因此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实际上是一种决定论。所以马克思认为他并没有理解原子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偏斜运动“不是感性的质,它是原子的灵魂” [3] 。因此马克思认为作为本原的原子和导致原子偏斜运动的自我意识的一体的。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摘录了卢克莱修的话来表达他对偏斜运动的肯定。“虽然外力推动许多人并常常使劲地拉他们,迫使他们违反自己本意向前进,但在我们胸中仍藏着某种东西,会抗拒它并能与之斗争 [3] 。”这句话中的“某种东西”和“抗拒”,指的就是原子对直线运动必然规律的反抗,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的原子论建立了一种非决定论的哲学框架,即否定了既定的受自身重力而进行的直线运动,换言之,一方面这是原子对自身的否定,正是这种否定让原子实现了自身的纯粹形式规定。另一方面原子的偏斜运动重新确立了人的自由意志的地位,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我意识的能动性是突破必然性束缚的答案,对必然性束缚的解脱同样意味着人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来突破不合理社会制度对人的束缚,因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总是企图限制人的自我意识,而原子偏斜运动中蕴含的自我意识恰恰是马克思对人权的高度肯定。所以原子偏斜运动所代表的的自我意识既表达了马克思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主体性的赞美,也暗含着他对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价值旨归。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3年自治区研究生创新项目“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演进史研究”(项目编号:XJ2023G220)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刘懿霆. 《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自由观的三重逻辑演进
The Triple Logic Evolution of Marx’s View on Freedom in His Doctoral Thesis[J]. 哲学进展, 2023, 12(07): 1283-128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7217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1-37.

  2. 2. 汪信砚, 程通. 马克思论伊壁鸠鲁哲学中偏斜与自由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2(1): 74-81.

  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2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