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斐伏尔异化思想及其价值

鲁信国1,冯天博2

1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湖北 武汉

2湖北警官学院信息技术系,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23年9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2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2日

摘要

列斐伏尔的异化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化,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列斐伏尔的异化思想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其主要内容重点界定了“日常生活”的概念,详细阐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的异化现象,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是所有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已经渗透到了所有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才能恢复人的主体性,实现人彻底的解放。

关键词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异化

On Lefebvre’s Alienation Thought and Its Value

Xinguo Lu1, Tianbo Feng2

1Department of Investig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Wuhan Hubei

Received: Sep. 11th, 2023; accepted: Oct. 2nd, 2023; published: Oct. 12th, 2023

ABSTRACT

Lefebvre’s alienation thought originated from Marxist alienation theory, which is the concretization of Marxist alienation theory in daily life and opened up research on daily life in Western Marxism. Lefebvre’s alienation theory is based on Marx’s alienation theory and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s it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Its main content focuses on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daily life” and elaborating on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of people in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Lefebvre believed that daily life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social activities and people engage in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daily life. However, in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y, alienation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social lif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riticize daily life in order to restore human subjectivity and achieve complete liberation.

Keywords:Lefebvre, Critique of Daily Life, Alien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所有社会活动的基础。在常识上,日常生活表现为人们从事的琐碎的、平凡的、具有个人性特征的活动。在列斐伏尔之前的众多学者并没有把日常生活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并进行准确界定,导致学术界对日常生活领域的异化研究有所欠缺。列斐伏尔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极具创新性的把日常生活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准确界定的同时,还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的异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 列斐伏尔异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他的异化思想,认为异化的根源就是“异化劳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异化劳动”的根本原因,论证了私有制被推翻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一种人被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的创造物所控制的非人状态。” ‎[1] 列斐伏尔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他认为异化是无处不在的,不能止步于经济领域,因此列斐伏尔把异化的概念纳入日常生活领域,形成其特有的异化思想。在他看来,异化已经深入了人们的整个生活中,比马克思那时的异化现象要严重的多,并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一些新的解读。列斐伏尔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异化往往出现在意识层面,例如“私人意识”、“被困扰的”意识等,还重新解读了生产活动中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拜物教、经济异化上,对财富进行猛烈批判,认为财富是异化的标志,也是人本身的异化。总的来说,列斐伏尔的异化思想本质上是泛化的异化理论,其源头还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2. 唯物辩证法

列斐伏尔被称为“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不仅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同时将辩证法贯穿于其异化思想的研究之中,他认为,日常生活需要辩证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列斐伏尔将辩证法贯穿到日常生活中,首先体现在他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上。列斐伏尔从原始、农业、工业文明出发,运用历史的眼光论证了人所在的世界是日常与非日常双向互动的产物。列斐伏尔论证了闲暇的矛盾,指出闲暇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状态,体现了闲暇的矛盾特征。其次,列斐伏尔注意到,日常生活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平庸的一面,也有神奇的一面,是平庸与神奇、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体现了其辩证法的哲学基础。最后,在列斐伏尔后期的研究中,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对资本主义空间的研究,指出了资本主义空间的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空间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维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持续发展。总的来看,唯物辩证法贯穿于列斐伏尔异化思想研究的全过程,体现了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列斐伏尔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界定“日常生活”

要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异化现象,前提是要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加以解释和明确。在列斐伏尔的著作中,没有对“日常生活”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是可以从他对日常生活批判的相关论述中找到蛛丝马迹。在列斐伏尔看来,日常生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重复、单调、真实的物质生活过程。由于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不断发生着变化,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在早期的研究中,列斐伏尔把日常生活定义为“剩余与总和的辩证法”, ‎[2] 在中期的研究中,列斐伏尔把日常生活定义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中间的层次,并认为这个层次是一个社会实践层次,只有这样,才能贴近真实的日常生活,界定真实的人类世界。同时,列斐伏尔还指出,尽管日常生活整体上表现为一个层次,但是“日常生活在它自己的层次上表现为一个整体”。 ‎[3] 到了后期,列斐伏尔从时空的关系来把握日常生活的概念。他认为,日常生活是处于一定时空之中,但其存在有两个前提,一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而是依赖世界万物。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列斐伏尔本人的思想的不断发展,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但列斐伏尔总的目标没有改变,他希望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给日常生活赋予新的价值,最终实现“总体的人”。

3.2.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

列斐伏尔通过分析认为,异化已经渗透进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力求还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异化现象,并通过对异化现象的分析,企图找到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方法,因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分析是其异化思想的核心。列斐伏尔认为,异化充斥着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他主要从经济、日常生活、政治、意识形态、科技等领域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内容十分全面。

列斐伏尔首先关注的是经济领域的异化。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对经济异化现象的分析,指出货币的存在导致人们在消费时关注货币本身以及对商品的占有,不但催生了“拜金主义”,人的需求也由此被异化,人们通过消费获得一种虚假的满足,陷入了经济异化的陷阱,即导致消费的异化。其次,列斐伏尔着重对日常生活领域的异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异化的概念推到整个现代社会。“上层建筑虽然是在上层形成,却又时时刻刻楔入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 ‎[4] 在他看来,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之所以成为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上层建筑产生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因此异化问题不单单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更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第三是政治的异化。日常生活是政治的基础,因此政治的异化是日常生活异化的表现。政治上的权力是人创造的,本质上属于人,但在其产生之后,反而将人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人被权利所统治,形成政治上的异化。第四是意识形态的异化。列斐伏尔将异化拓展到意识形态领域是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一个重大创新。他认为意识形态的异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异化,遍布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媒介将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传播给工人阶级,企图抹杀工人阶级的个人意识,让工人阶级迷失自我,安于现状,失去反抗意识,是最险恶的异化。最后是科技的异化。列斐伏尔生活在现代社会,接触的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技。他不否认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性,但是也看到了科技带来的问题。列斐伏尔反对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现代科技被少数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异化的助力,成为统治阶级压迫工人阶级的工具,出现科技越发达,异化就越严重的现象。

3.3. 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

列斐伏尔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要对异化追根溯源,就必须回到人本身。生活在全面异化的现代社会的人,其本身就是异化的,人的异化和社会生活的异化密不可分。列斐伏尔参考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根据现代社会全面异化的现象,对人的异化也进行了系统阐述。

列斐伏尔首先研究的是人劳动的异化,这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异化的观点。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研究认为,劳动的异化有很多表现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劳动成果不属于自己,而属于给付他工资的人。列斐伏尔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劳动异化使劳动丧失了其社会本质。他强调人的劳动不是为了个人的劳动,其劳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劳动造就了所属地区或国家的物质基础,但劳动者本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从而劳动者的社会价值被剥夺,劳动变成人存活的前提并强加于人,而不再是获得自由的前提。其次是人思想的异化。列斐伏尔指出,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意识和其存在的社会现实产生矛盾。现代社会创造了众多的精神产品,改变了实际关系,企图在新的关系中重新认识和超越自我,而事物的本来秩序在意识上的反映被歪曲,个人无法形成真实的认识,异化造就了人们的实践的行为习惯,抹杀了生命的自由。再次是人需求的异化。列斐伏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不再知道自己的需要什么,而把金钱、商品等物品作为自己全部的需求,成为获得幸福感的唯一路径,从而人的需求被资本主义的金钱观、消费观所扭曲,“财富是人异化的本质,财富是人的活动和人的需要在他之外的具体化,财富是唯一一个量化的本质。没有任何东西定性地决定或限制财富。” ‎[5] 最后是人本质的异化。列斐伏尔认为,人的社会本质必须通过与他人、社会建立关系,从整个社会过程中才能获得。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关系早已消亡,人们企图通过孤立的存在来认识自己。人只剩下纯粹的经济意义,成为技术、机器或外部力量的奴隶,人的本质被异化了。

4. 列斐伏尔异化思想的价值

4.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列斐伏尔异化思想从诞生至今,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但其对日常生活的重视从未改变。一方面,列斐伏尔以独特的视角,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中的唯物辩证法应用到日常生活领域,推动了哲学为日常生活服务,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境界。另一方面,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列斐伏尔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日常生活领域的诸多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4.2. 坚持了人本主义的原则

列斐伏尔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研究日常生活领域的各种异化现象,其根本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研究,而是为了人的解放,本质上坚持了人本主义的原则。列斐伏尔虽然身处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其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异化思想不仅界定了日常生活这一概念,还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把人作为研究的主体,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坚持了人本主义的原则,推动了哲学走向人本主义的步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文章引用

鲁信国,冯天博. 论列斐伏尔异化思想及其价值
On Lefebvre’s Alienation Thought and Its Value[J]. 哲学进展, 2023, 12(10): 1923-192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0318

参考文献

  1. 1. 吴宁. 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111.

  2. 2. 刘怀玉. 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472.

  3. 3. 亨利·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M]. 叶齐茂, 倪晓晖,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285.

  4. 4. 陆梅林, 程代熙, 编选. 异化问题(下) [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221.

  5. 5. 亨利·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M]. 叶齐茂, 倪晓晖,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14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