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 10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1483 , 7 pages
10.12677/GSER.2021.102007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牧区人地关系优化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为例

哈布日,海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1年3月11日;录用日期:2021年3月30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9日

摘要

人地关系恶化是内蒙古牧区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且已经威胁到我国北疆生态安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地处我国荒漠戈壁的乌拉特后旗日趋恶化的人地矛盾进行研究,以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牧区人地关系优化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等文明形态,其评价的主要一级指标是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牧区人地矛盾主要体现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困境以及自然灾害频发。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走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依法保障荒漠戈壁生态用水、发挥牧民传统生态智慧与技能、严格杜绝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和掠夺性开发矿产、资源等各种违法活动等。

关键词

生态文明,牧区,人地关系,优化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Pastoral Area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ake the Wulatehou Banner for Example

Habur, Haishan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Mar. 11th, 2021; accepted: Mar. 30th, 2021; published: Apr. 9th, 2021

ABSTRACT

The deterioration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is a prominent problem for the sur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areas in Inner Mongolia, and has threatene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north of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prominent man-land contradiction in Wulatehou Banner,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desert Gobi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astoral a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human being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nign circul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prosperity, civilization form. The primary evaluation index 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atural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in pastoral areas mainly manifests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ilemma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ake the ecological priority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roa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water in desert and Gobi according to law, give full play to th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and skills of herdsmen, strictly prevent any form of destructive and predatory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other resources activities.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astoral Area, Man-Land Relationship, Optimization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九十年代初吴传钧先生在《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文中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1]。事实也证明长期以来人地关系问题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面临自然环境破坏,资源供应失调,环境污染扩大而质量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近年来在牧区显得更为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牧区生态环境,面对这些问题如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不仅使得牧区经济生产受到阻碍,更会使得牧区社会面临危机。然而内蒙古草原牧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内蒙古牧区天然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次,内蒙古草原牧区是我国优质天然绿色肉奶食品基地。再次,内蒙古草原牧区是我国北疆的政治“万里长城”。因此在协调牧区人地关系和保证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关于牧区人地关系的研究目前包括牧区人口承载量及人口迁移 [2] [3] [4]、牧区贫困问题 [5]、草场退化及其成因 [6]、人地关系演变及优化研究 [7] [8] [9] 和牧区可持续发展 [10]。可以说,关于牧区人地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人地关系协调研究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 [11],生态文明建设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地关系建设,从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视角,我们可以较好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而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启迪作用和现实的操作意义。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于牧区人地关系研究显得极为紧迫,本研究借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结合乌拉特后旗突出的实际人地关系矛盾现状通过对以乌拉特后旗为代表的牧区人地关系优化提供一定的建议。

2. 生态文明建设

2.1. 生态文明理论

关于生态文明的阐述大抵可以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等文明形态。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1984年,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 [12];1995年,美国学者Morrison在《生态民主》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文明形态 [13]。我国政府层面对于生态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论断为新时期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指明了方向。

2.2. 生态文明评价

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生态文明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重要保障。建立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实际的操作层面。我国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环境、经济与社会领域,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存在物质循环、交互制约的关系,三个子系统通过要素间的关联耦合形成了高一级的系统;按照生态文明评价的尺度和对象,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为国家层次、省域层次、城市层次和县域层次4个部分 [14]。

3. 牧区人地关系矛盾现状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长河,我国牧区经历了人类初始的混沌阶段、原始人地和谐阶段、不合理利用矛盾产生阶段、矛盾激化与治理阶段。尤其是在最后矛盾激化与治理阶段,由于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深入联系,一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索取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态平衡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人类不断的排泄工业垃圾,使得自然环境严重遭到污染,进而影响到人居环境,最终还是危机人类生存。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西北端。东与乌拉特中旗交界,西与阿拉善盟之阿拉善左旗毗邻,南与杭锦后旗、橙口县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5˚8'2''~107˚38'20'',北纬40˚41'30''~42˚21'40''之间。旗境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130公里,全旗总面积为25276平方公里。乌拉特后旗地处内蒙古的巴音戈壁地带,属阴山纬向构造带。阴山山脉西段之狼山横亘旗境南部。山峰耸立,南陡北缓,主峰巴什喀海拔2365米,为本旗的最高点。历代由于大风的侵蚀和破坏,形成了许多沙丘、沙地、荒漠等相互交错分布的起伏不平的山地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剥蚀残丘和沉积堆积两种类型,主要有高原高、平原、高原边缘山地、冲积平原,剥蚀残丘等地貌类型 [15]。

3.1.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3.1.1. 河流断流湖泊干涸

水资源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对于牧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乌拉特后旗境内历年平均降水量138.5毫米,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因受地形、气温、风力等影响,旗境内蒸发量是降水量的数十倍。全旗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752.2毫米。20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有大批甘肃民勤灾民逃荒,涌入旗内山后牧区,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通过截伏流的方法建成了一些小型水库和塘坝,开荒种地,建立饲草料基地。这些灌溉用水的饲料地,给少数牧户带来了一些经济利益,但从全局长远的角度看,实际是弊大于利。内流水系下游区由于降水量少,上游水库、塘坝的截伏流而使下游补给水少,加之蒸发多,致使地下水资源缺乏,形成为数不少的无水草场。水库或塘坝下游几十里的河沟两岸约200~300米的草场,因为伏流被截,得不到地下水的滋润,长势日衰。截止2003年,全旗共有水库8座,即莫林水库、红旗水库、南湖水库、查汗高勒水库、西尼乌素水库、巴彦高勒水库、宝日布水库、大坝口水库;塘坝2座,即宝日汗图塘坝、巴隆乌拉塘坝。这些当年投入巨资修建的水利设施阻止荒漠戈壁失去水源补给,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荒漠戈壁植被大面积死亡。开垦的耕地因土壤被大风刮走,耕地变裸沙地,成为沙尘暴物质源地。

近年来随着乌拉特后旗人口增加、工业用水等增加,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工业污染等现象。况且在全球变暖等大环境下乌拉特后旗境内干旱化、沙漠化等趋势日益加剧,无疑是在仅有的降雨量与蒸发量基础上显现出更多的人为因素,导致乌拉特后旗河流断流,水资源越发短缺。

3.1.2. 草原植被破环严重

乌拉特后旗草原植被日益减少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是因为当地降水等自然气候条件有关系,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地矛盾加剧打破了草畜平衡出现植被大量遭到破环。人为的乱采、乱挖苁蓉、发菜、贩运梭梭林木等导致了灌木林枯死,梭梭、碱柴、红柳、柳条、霸王等植被破坏惨重。据资料显示由于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特别是阴山前的土地都已开垦,除少数的沙区、河滩、盐碱荒地有自然植被外,其余早已为人工植被所代替。在农业和畜牧业不断扩大化的情况下乌拉特后旗草原植被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环,大大削弱了防风固沙的天然植被,随之而来的沙漠化更加严重,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现象使得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目前,乌拉特后旗阴山北麓几个牧区苏木镇只要有风就起沙尘暴,见图1图2

Figure 1. At 19:00 on March 14, 2021, a sandstorm with maximum wind speed of 23.6 m/s appeared over Wulatehou Banner, and the sandstorm reached Level 9

图1. 2021年3月14日19时,乌拉特后旗出现最大风速23.6 m/s (9级)沙尘暴

Figure 2. At 16:00 on August 8, 2020, the maximum instantaneous wind speed at Qiandamen Station of Wulatehou Banner was 34.7 m/s, and the sandstorm reached Level 12

图2. 2020年8月8日16时,乌拉特后旗前达门站最大瞬时风速34.7 m/s,达12级沙尘暴

3.2.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困境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待优化

乌拉特后旗2019年度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演进为6.5:72.2:21.3,以第二产业比重最大,这样的产业结果是不合理的。具体来说,第一,牧区工业、建筑业发展与牧区生产生活需求不一致,脱离了牧区现实的环境,第二,工业的发展没能明显带动牧民收入增加。牧区的优势资源在于丰富的草业资源、畜牧资源,拥有比较优势。乌拉特后旗目前的工业着力发展耗水型、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型工业包括铅、锌、铜工业。矿产、生态资源在一定期限内是不可再生资源、恢复极难,因此类似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自十九大召开以来,重点对破坏生态、不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提出了治理要求。尽管旗内土地山南宜农,山北宜牧,但是由于整个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产业化结构不合理导致畜牧业市场潜力有待开发。乌拉特后旗畜牧业呈现出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经济结构,市场发育程度低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交通运输业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业资源。

3.2.2. 传统游牧文化丢失

文化是人地关系的反映50年代前,乌拉特后旗草原区主要的放牧方式以游牧为主,牲畜完全的归于草原,牧民过着没有固定的居所、逐水与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上处于依靠自然资源喂养牲畜与牧民的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草原畜牧业经营较为粗放,牲畜与牧民一起游走于水源充足地、牧草丰盛草原景色怡人之地。冬季依靠雪来解决人和牲畜的饮水问题,夏季则选择有固定的水源的河、湖附近居住与放牧。游牧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保护草原干旱区的脆弱的水源和植被,既能够遵循着牧草的生长的需要,也能够保证了牧民的正常生活,形成了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的协调关系。直到1958年有了定居以来,牲畜的放牧方式发生了变化,受人类的影响,形成了以定居点为中心的定居放牧模式。特别是1983年,实行“草畜双承包制”以后,牲畜活动只在定居行政区界的范围之内了,牧民更是终年在以定居点为中心所承包的几百到万亩草场放牧,使得整个内蒙古草原牧区延续了几千年的游牧生产方式被彻底的终止了,如今的乌拉特后旗正遭受着土地退化的生态危机,其草地退化的面积在逐年的增长。

3.2.3. 环境污染

乌拉特后旗主要是蒙、汉两个民族,但也有其他兄弟民族同胞在此定居。这些民族是:达翰尔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藏族等。2019年,全旗户籍人口58,497人。其中,非农人口33,633人,农业人口24,864人。全旗男性人口29,365人,女性人口29,132人。全旗常住人口达到6.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万人,乡村人口2.53万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畜牧业、工业等各项总产值的攀升一方面加速了乌拉特后旗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迫于生存人们不得不毁草开荒、破坏植被,这些不合理活动超越了环境支持系统的临界平衡极限导致了许多生态危机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平衡。面临更多的城市工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紧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人类一系列不合理行为所导致的。

3.3. 自然灾害频发

乌拉特后旗地处亚温带干旱地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短促干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严寒。在这种气候环境下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自然环境变异过程中引发的沙尘暴、地震、干旱、大风、冰雹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分布面广、频度高、强度大、灾害损失大。

4. 乌拉特后旗人地关系优化

环境、经济与社会间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高系统。长期以来不论中国古代社会还是近现代以来都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往往也出现了大量的破环自然环境,殃及人类自身的环境事件。从历史上看环境变化对于我国的人口分布、社会经济、政治疆界都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16],因此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7]。不仅如此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面对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牧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更应该注重环境、经济与社会间的协同关系。

4.1.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道路

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又一次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最基础的是夯实牧区自然环境,加强退牧还草项目工程建设,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牧场还草,保护牧区草原基本生态环境,缓和草畜矛盾,促进草畜平衡。护生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党的《决定》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诠释了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唤起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4.2. 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牧民传统生态智慧与技能,有效修复和保护荒漠戈壁生态系统

游牧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游牧民族为适应其干旱的气候条件,为融入其植被脆弱的生存环境,千万年来,牧人不停地与大自然抗争,积累生态知识,提升生存本领,形成了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规范和思维定势,而且这些蕴蓄的智慧和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升格为了独特的游牧文化。一方面要深度领略牧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态理念。提高牧民的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加大立法强度,对于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破坏草原行为、草场纠纷依法处理。严禁违法开垦荒漠土地,加大绿洲防护建设,抑制草原荒漠化,遏制沙漠化和盐渍化土地的扩展,保护和恢复现有的天然荒漠植被,进一步保护牧区生态环境,有效修复和保护荒漠戈壁生态系统。

4.3. 依法保障荒漠戈壁生态用水

水资源在牧区至关重要,戈壁荒漠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是突出,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短缺这一因素,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提升再生水、疏干水、雨水的利用率。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节水技术,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因此需要大力规范用水,依据牧区紧张的用水现状,建立水资源保障体系,实施废弃采坑地质环境治理。深入推进河湖和地下水管理保护专项行动。依法保障荒漠戈壁生态用水,促进生态环境水资源配置战略。

4.4. 强化依法治理力度,严格杜绝任何形式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矿产等各种资源活动

明确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重点,坚决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坚决取缔无序开采,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布局不合理的矿产生产点。有序合理、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关键是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做到重环境保护,轻经济效益,强化依法治理力度,严格杜绝任何形式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矿产等各种资源活动。

5. 结论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稳步进行。与此相对应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最近十年的人地关系研究中,可以观察到人地关系视角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践启迪。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就是回应人地关系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乌拉特后旗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困境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方面着手分析得出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体现在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间的不协调发展中,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继而恶性循环。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 依法保障荒漠戈壁生态用水、3) 发挥牧民传统生态智慧与技能、4) 严格杜绝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和掠夺性开发矿产等各种资源活动。响应国家自治区的号召,生态治旗,积极探索牧区绿色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优化牧区人地关系的路径实现国家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资助

乌拉特后旗精准扶贫工作调研项目基金资助(112-22K00473)。

文章引用

哈布日,海 山.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牧区人地关系优化研究——以乌拉特后旗为例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Pastoral Area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ake the Wulatehou Banner for Example[J]. 地理科学研究, 2021, 10(02): 47-53. https://doi.org/10.12677/GSER.2021.102007

参考文献

  1. 1.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 1991, 11(3): 7-12.

  2. 2. 阿荣, 佟宝全. 人口密度空间化模拟研究进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4): 44-47.

  3. 3. 乌音嘎, 呼格吉勒图, 海山. 锡林郭勒盟牧区牧业人口承载量研究——以两个嘎查为例[J].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6(2): 72-78. https://doi.org/10.12677/GSER.2017.62009

  4. 4. 于存海, 葛根高娃. 内蒙古新牧区建设中的人口发展问题分析——对近年来牧区系列调查研究的综合思考[J]. 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0(1): 94-97.

  5. 5. 苏日嘎其其格. 基于人地关系优化的内蒙古牧区贫困化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6. 6. 海山. 探讨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真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193-202.

  7. 7. 唐吉斯. 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牧区人地关系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8. 8. 海山. 内蒙古草原牧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研究[C]//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2.

  9. 9. 海山. 内蒙古牧区人地关系演变及调控问题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广州: 中山大学, 2008.

  10. 10. 李泉. 甘肃草原牧区发展的难点问题剖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0(7): 3-6.

  11. 11. 程钰, 任建兰, 徐成龙. 生态文明视角下山东省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11): 121-127.

  12. 12. 陈洪波, 潘家华.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12(5): 13-17.

  13. 13. Roy, M. (1995) Ecological Democracy. South End Press, Boston.

  14. 14. 李茜, 胡昊, 李名升, 张殷俊, 宋金平, 张建辉, 等. 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 2015, 37(7): 1444-1454.

  15. 15. 《乌拉特后旗志》编纂委员会. 乌拉特后旗志[M].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5.

  16. 16. 王铮, 张丕远, 周清波. 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J]. 地理学报, 1996, 51(4): 329-339.

  17. 17. 王守春. 地理环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再认识——关于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批判的反思[J]. 地理研究, 1995, 14(1): 94-10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