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2 No.04(2014), Article ID:14368,7 pages
DOI:10.12677/ML.2014.24018

An Interview Study of Cognitive Functions of Paro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 Semantics

Yuanyuan He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Sophiahyy@163.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Sep. 10th, 2014; revised: Oct. 12th, 2014; accepted: Oct. 19th, 2014

ABSTRACT

This study involved an interview of 4 readers of Horace Miner’s 1956 article Body Ritual among the Nacirema so as to investigat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parodies of similar type. Th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on a one-on-one basis, during which each interviewee answered 12 questions after reading the article. A frame-semantic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suggests that parody is not merely a rhetoric device but rather a special way for language users to construe things through manipulating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frames. Parodies like Body Ritual among the Nacirema facilitate readers’ reframing and frame-shifting during reading, which ultimately lead them to an awareness of the effect of language and frames on construal.

Keywords:Body Ritual among the Nacirema, Frame Semantics, Parody, Cognitive Functions, Interview

基于框架语义学的仿拟认知功能访谈研究

和媛媛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北京

Email: Sophiahyy@163.com

收稿日期:2014年9月10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12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19日

摘  要

本研究围绕Horace Miner 1956年的文章“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Body Ritual among the Nacirema)对4名读者进行了访谈,以考察此类仿拟作品的认知功能。访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访谈对象在阅读该文后回答了12个访谈问题。对访谈资料的框架语义学分析发现,仿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语言使用者巧妙利用语言和框架的关系认知事物的一种特殊方式。“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之类的仿拟作品有助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再框架化和框架转换,并从中意识到语言、框架对认知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框架语义学,仿拟,认知功能,访谈

1. 引言

仿拟是一种仿照既成的语言形式(即本体)临时拟创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即仿体)的修辞格式,传统上是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1] [2]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仿拟的认知性[3] -[7] 。以往研究虽也有对仿拟认知功能的专门探讨[6] ,但目前尚缺乏对仿拟实际影响个体认知的实证研究,且之前对仿拟认知功能的讨论多以仿词、仿语、仿句为例,忽略了仿篇的独特性及其可能有别于其他三种仿拟形式的认知功能。本文从框架语义学出发,通过一组访谈考察了一篇仿拟作品对读者认知过程的影响,旨在将仿拟认知功能研究推向深入。

2. 框架语义学与仿拟

Charles F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为考察人们头脑中和语言知识紧密联系的结构化百科知识提供了一种范式,从而将语言分析同认知现象的探究结合起来[8] 。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由概念组成的系统,系统中的概念相互联结,要理解其中的任一概念,则必须理解其所处的整个系统结构”[9] 。框架语义学从框架出发研究词义和语篇理解。Fillmore认为,在人的记忆中,特定的词语和特定的框架联系在一起,词语的意义只有参照框架才能被理解。以Fillmore提到的商业事件框架[9] [10] 为例,该框架包括购买者、销售者、商品、货币等框架要素及其相互关系,buy、pay、sell、charge等一系列动词均与该框架相联,理解它们的意义必须以理解整个商业事件框架代表的知识结构为前提。在语篇理解方面,框架语义学研究读者通过框架建构语篇整体意义的过程。Fillmore指出,理解过程中激活框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语篇中的词汇或语法结构直接启动(evoke)与之相联的框架,二是读者唤起(invoke)框架,被唤起的框架一般来自常识或读者掌握的百科知识[9] [11] 。此外,Fillmore还把人们藉由框架观察、思考和交流各种事物的过程称为框架化[10] ,并且认为“对同一‘事实’可以进行不同的框架化,将其表现成不同的‘事实’” [9] ,比如人们既可以用fetus也可以用baby来指尚未出生的孩子。

仿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们巧妙利用语言和框架的关系认知、评价事物的一种特殊方式。仿拟的语义内容通常涉及两个框架:与本体相联的框架(即源框架)和与创作者通过仿体所欲表现的事物有关的框架(即目标框架)。由于仿体比照本体拟创而成,仿体中常常保留了本体的一部分语言特征,所以仿体通常可以将源框架和目标框架一起启动。以“风萧萧兮股市寒,钞票一去兮不复还”为例,该句的本体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源框架是荆轲刺秦,目标框架是股民炒股。仿体保留了本体的大部分语言特征,只是将其中的“易水”、“壮士”改成了“股市”、“钞票”,因此可将荆轲刺秦和股民炒股两个框架一起启动。创作者借荆轲刺秦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调侃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炒股而损失惨重甚至倾家荡产仍痴迷不改的社会现象。有一部分仿拟作品,创作者特意使仿体保留了本体几乎全部的语言特征而仅启动源框架,这会使读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暂时摆脱目标框架,直接通过源框架对仿体表现的事物进行重新认知,即对该事物进行再框架化。然后,创作者再通过其他语言手段,启发读者唤起目标框架,进行源框架向目标框架的转换。此类仿拟除了可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读者打破认知事物的常规框架化模式,在再框架化和框架转换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经验认识。本文作者选取了一篇具有以上特点的仿拟作品“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通过对4名读者的访谈,实证考察了此类仿拟的上述认知功能。

3. 访谈研究

3.1. “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

“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的作者是Horace Miner,该文发表于《美国人类学家》1956年的6月刊。Miner在文中描述了一个所谓的北美原始部落那西芮玛人(the Nacirema)一系列鲜为人知的身体仪式。其实,这篇文章仿拟了研究原生态宗教仪式的人类学论文。Miner以伪装的当代人类学家的视角,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框架的关系,把以美国人(American,即Nacirema反过来拼写)为代表的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描述成各种怪异奇特的魔法仪式,如刷牙成了口腔仪式、看牙医变为圣口仪式等等。Miner通过此文讽刺了本群体中心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反观自身文化和审视现代文明。

这篇仿拟作品的源框架是仪式1,目标框架分别是刷牙、看牙医、去医院等一系列用以认知现代人日常生活行为的框架,Miner在文中全面系统地使用了本体(即研究原生态宗教仪式的人类学论文)的语言形式,以文章第10段和第11段对口腔仪式和圣口仪式的描述为例:

“人人都奉行的日常身体仪式中包括一种口腔仪式。尽管这些人对自己的嘴巴呵护备至,这种仪式却有一种在外人看来令人作呕的做法。有人告诉我,仪式过程中要把一小束猪毛同某些魔粉一起塞到嘴里,然后用一系列非常程式化的手势动作把这束猪毛在嘴里弄来弄去。

除了个人的口腔仪式之外,人们每年要到圣口人那儿去一到两次。这些法师有一套令人叹为观止的法器,包括各式各样的钻头、锥子、探针和刺棒。法师用这些器具来施行口腔驱魔仪式,整个过程中信徒要遭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折磨。圣口人弄开信徒的嘴巴,用前面提到的那些器具,把每个可能是蛀牙造成的牙洞弄大,拿一些有魔力的材料填到这些牙洞里。如果没有自然形成的牙洞,就把一颗或几颗牙齿拔掉再把材料填进去。在信徒看来,这些圣事是为了遏制蛀牙和吸引朋友。虽然蛀牙还是出现,当地人依然年复一年地到圣口人那里去,由此可见这种仪式极为神圣和传统的特征。”2[12]

本文作者认为,读者第一次阅读该文时,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暂时摆脱各目标框架,直接通过仪式框架对现代人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再框架化。读者在得知文章是仿拟作品后,再读文章时就会有意识地进行框架转换,着力将文中各种身体仪式对应的目标框架一一唤起。整个过程可以帮助读者突破原有的框架化定势,增强对语言、框架和认知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限于篇幅,本研究重点围绕口腔仪式和圣口仪式展开访谈,考察“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的上述认知功能。

3.2. 研究问题

1) 访谈对象在第一次阅读文章第10段和第11段时,是否通过仪式框架对人们清洁牙齿和解决牙齿问题的行为进行再框架化?2) 访谈对象在得知文章是仿拟作品后,重读这两段时能否进行框架转换,唤起目标框架刷牙和看牙医?3) 访谈对象通过阅读该文是否对语言、框架和认知结果的关系有所认识?

3.3. 访谈对象

由于“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为一篇英文的人类学研究论文仿拟作品,而且访谈也使用英文进行,这就需要访谈对象有较高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北京某综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专业的4名2012级硕士研究生(1名男生,3名女生)参加了访谈,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4岁,英语水平均为专业八级。本文作者分别向他们介绍了本研究,他们口头知情同意参加访谈。

3.4. 访谈过程

本文作者对4名访谈对象每人单独进行了一次访谈并做了录音,每次访谈平均用时约50分钟。首先,本文作者向访谈对象简要介绍了访谈目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等。接着,将“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打印稿现场发给访谈对象阅读。阅读结束后,访谈正式开始。正式访谈围绕12个问题展开,前3个问题与访谈对象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对那西芮玛人的总体印象有关。问答完这些问题后,请访谈对象先后回顾了文章第10段和第11段并回答:4) 这一段讲的是什么?5) 这种做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 你对这种做法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接下来,告知访谈对象文章是仿拟作品,请他(她)重读了第10段和第11段,同时在第10段划出“口腔仪式”、“一小束猪毛”、“魔粉”、“用一系列非常程式化的手势动作把这束猪毛在嘴里弄来弄去”等语句,在第11段划出“一套令人叹为观止的法器,包括各式各样的钻头、锥子、探针和刺棒”、“用这些器具来施行口腔驱魔仪式”、“拿一些有魔力的材料填到这些牙洞里”、“圣口人”等语句,然后回答:7) 这一段实际上在讲什么?8) 划出的语句实际上指的是什么?9) 这种做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最后,就以下问题进行了问答:10) 重读之后,你感觉作者的描述贴近现实吗?11) 如果贴近现实的话,为什么你一开始没能看出来(回想下你的第一反应)?12) 你从这次阅读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3.5. 访谈录音转写

全部访谈结束后,本文作者对采集到的访谈录音进行了逐字转写。转写时,以省略号表示双方在问答过程中出现的短暂停顿。转写完毕后,4名访谈对象的访谈资料依次分别为5675字、7658字、9054字和8436字。

3.6. 访谈资料分析

本文作者重点分析了访谈对象对问题4)至6)、7)至9)、10)至12)的回答内容,以对应解答三个研究问题。Fillmore指出,由于词语和框架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已经掌握这一联系的人的头脑中,它们可以相互激活:“人们在适当的语境下接触的语言形式会启动相关框架,框架的启动又会使与之联结的其他语言形式更易被使用”[10] 。因此,本文作者在分析访谈资料时,主要通过考察访谈对象使用的词汇来判定哪些框架被启动或是被唤起。

4. 结果与讨论

4.1. 再框架化

人们常通过一定的框架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以与该框架相联的语言形式描述该事物。如果完全使用与另一个框架相联的语言形式描述同一事物,则可能使人们暂时摆脱原来的框架,直接通过这一新框架对该事物进行重新认知,即对该事物进行再框架化。在本研究中,访谈对象一般通过刷牙框架和看牙医框架认知人们清洁牙齿和解决牙齿问题的相关行为。“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则完全使用了与仪式框架相联的语言形式描述这些行为,使访谈对象直接通过仪式框架对这些行为进行了再框架化。

访谈对象阅读第10段时,通过由rite、ritual等词启动的仪式框架对人们清洁牙齿的行为进行了重新认知,将其理解为一种仪式。在回答问题4)时,4人均提到“口腔仪式”并复述了相关过程。Fillmore指出,框架是一种轮廓图(outline figure),无须具足所有细节信息[10] 。语言使用者在语篇理解过程中,会从语篇本身、个人知识体系等处提取相关信息,为已被启动或被唤起的框架填充细节。仪式框架被启动后,有两名访谈对象还根据自己有关宗教仪式的背景知识,补充了该段并未提及的神灵、神秘力量等信息:访谈对象1提到该仪式中一系列动作的用意在于“好让神灵帮你”3,访谈对象3认为人们对这个仪式如此虔诚是因为“把那个……就是看不见的那个……那个power想得那个什么”。将清洁牙齿的行为再框架化为仪式后,访谈对象1觉得该行为“可笑”、“应当被废除”4。访谈对象2认为它是“迷信、有害的”5。访谈对象3提到“反正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就想快点过去”,“我就觉得后面太恶心了然后就过去”,“就是糟蹋自己身体的一种感觉”,“这是一种摧残”。访谈对象4讲到“他们这种仪式方式并不让我觉得神圣”6,“有点儿像中国的跳大神儿这种感觉”。

同样,访谈对象阅读第11段时,在rite、ritual的提示下,通过仪式框架对人们解决牙齿问题的行为进行了再框架化。回答问题4)时,访谈对象1提到“人们去找圣口人往嘴里放一些圣物”7,但他不理解这么做能获得什么“精神支持”8。可见,他期待文章提供与仪式框架的核心要素之一——预期状态9——有关的信息,但却没有得到。访谈对象2在回答中提到了“rite”、“身体仪式”、“口腔仪式”。访谈对象3指出讲的是“拔牙”,但觉得“就是跟刚才那个一样,就是放头发那个,这两段,真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在触犯这个magic”。可见,她所说的“拔牙”其实是仪式框架中的动作10这一要素,并且认为该动作其实有违那西芮玛人尊崇的魔法信条。访谈对象4答到讲的是“口腔仪式”11。将人们解决牙齿问题的行为再框架化为仪式后,访谈对象1觉得这种做法“难以置信”12。访谈对象2认为圣口人使用的材料“不科学、不安全”13,使用的器具“不专业”14。访谈对象3讲到人们不应受信仰的驱使来决定要不要拔牙。访谈对象4也觉得圣口人的器具“十分……原始”15,认为这种做法“不是为了治愈,不是为了让蛀牙……预防蛀牙”16、“没有效果”17、“也许是盲目的”18

4.2. 框架转换

访谈对象回答完问题6)之后,本文作者揭晓了“谜底”——Nacirema即American,“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其实是仿拟作品。这些新信息正是Coulson提到的“开关”(disjunctor) [13] ,提示访谈对象进行框架转换,即对语义进行重新分析,对概念进行修订和更新。访谈对象在重读第10段和第11段时,对工作记忆中原本以仪式框架组织的语义内容进行了重新分析,努力实现向目标框架的转换。

回答问题7)和8)时,只有访谈对象4一眼看出第10段讲的是刷牙,划出的语句分别指的是刷牙、牙刷、牙膏和刷牙动作。访谈对象1起初答到“用什么牙线之类的东西”,后来看出口腔仪式其实是刷牙,并进而找出了其他语句的实际所指。访谈对象3一开始推测该段在讲“吃快餐”:“bundle of hairs想成薯条,然后这个magical powders就是那个番茄酱”。当问她吃薯条时是否会把薯条放在嘴里动来动去,而且提醒她“一小束猪毛”等语句的实际所指均应和她想到的情境中的事物一一对应时,她才看出是刷牙,并找出了口腔仪式对应刷牙的各个部分。从以上两名访谈对象的回答可以看出,在进行框架转换的过程中,他们先是唤起同口腔仪式存在某些抽象共性的框架,自发或在本文作者的提醒之下,将这些框架中的要素和关系同口腔仪式的相应要素和关系进行对照,最终把与口腔仪式共性最多、框架要素和要素间关系吻合度最高的框架确定为目标框架,实现框架转换。

访谈对象2则未能实现向刷牙框架的转换。回答问题7)和8)时,她提到了美国政府:“他们那个比如说总统上任啊,就先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就好像是magical powders”。当被问到第10段哪些具体描述让她想起了美国政府的这些做法,她的回答是“根本就不管用嘛,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可见,与访谈对象1、3不同,访谈对象2并没有关注口腔仪式和其他框架本身的抽象共性,而是把她对口腔仪式和其他现象的个人评价作为基础,展开泛泛的联想,因此最终未能唤起Miner使用的目标框架。

重读第11段后,访谈对象1、3、4均看出该段实际上讲的是看牙医,并找出了文中语句的实际所指分别是:牙医用的诊疗器械、治疗口腔疾病、补牙和牙医。访谈对象2依然没能实现框架转换,她虽然一开始认为讲的是“怎么治你的牙”,但却没有在此基础上继续寻找圣口仪式和治疗牙齿的对应部分。

4.3. 对语言、框架和认知结果之间关系的认识

访谈对象1认为Miner的描述并不贴近现实。从下文引用的该访谈对象对问题10)至12)的回答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了语言对认知结果的影响:由于Miner在仿体中没有使用读者对日常生活行为进行框架化时常用的框架,也没有使用启动这些常用框架的语言形式(“不是这些活动真实的样子”、“不是平时用的那种描述现代生活的词”),而是使用了启动其他框架的语言形式(“一些描述原始人怎么生活,他们行为的残忍和野蛮”),结果“误导”读者将现代生活再框架化为“原始的环境、原始的场景”。此外,访谈对象1还认识到了语言的局限性(“我们不应当局限于那些词汇”),意识到了语言之外“一般画面”、“原型”、“实际的做法”的存在,以及对所有这些进行再框架化的可能性(“怎么以另一种方式描写它们”)。

访谈对象3、4觉得Miner的描述贴近现实。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原有框架化定势的影响,她们一开始无法从身体仪式中看出现代生活。访谈对象3提到“我可能一……一开始就把自己限定在是描述一个文化上面,而不是一个现代活动,也不是一个日常活动”。访谈对象4讲到“根本没有……没有想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只是关注在遥远的地方的这个民族,也许是一个落后的地方,保留、奉行各式各样这么……陌生的仪式”19。这次阅读经历使访谈对象3认识到不同的框架会影响人们对相同事物的认知和评价:“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我们能对相同的事物得出不同的看法”20。访谈对象4意识到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总是出于个人的视角,基于原有的框架化定势,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从来觉得自己……以一种……感觉自己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但实际还是很主观的,还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是有点自私的读者的感觉”。

上文提到,访谈对象2起初并未实现框架转换,后经提示才看出讲的是刷牙和看牙医。她在回答问题11)时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联想到美国政治:“我以为它暗指了一些事情……暗指了美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事情,比如,非常……嗯……像政府之类的敏感的话题”21。可见,她未能实现框架转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对讽刺作品的刻板印象,认为这类作品多有关政治类敏感话题,因而没有具体关注文章本身如何引导读者对现代生活的理解,因此也就无法深刻体会语言和框架对认知结果的影响。

4.4. 小结:仿拟的认知功能

语言对现实的表现是一个从外部世界经框架再到语言符号的过程。创作和理解“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之类的仿拟作品需要人发挥认知能力,改变认识事物的原有框架化模式,对事物进行再框架化。这类作品的生成机制可概括为类推比例式a:A:a’ = b:(B→)A:a”。其中,a为某一客观事物,A为人们常用来认知a的框架,是仿拟的源框架,a’为可以激活A的语言形式,是仿拟的本体。b为创作者通过仿体所欲表现的事物,B为人们常用来认知b的框架,是仿拟的目标框架,B和A存在一定的抽象共性,仿拟时被A替代,→代表了这种替代关系,a”为仿体,同样可以激活A。具体而言,“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的产生过程即为:某族群特定行为:仪式框架:有关某族群宗教仪式的人类学研究论文 = 现代日常行为:(刷牙、看牙医等框架→)仪式框架:“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读者在理解这类仿拟作品时,先由仿体在其头脑中启动源框架对作品内容进行语义分析。遇到“开关”(见4.2小节)之后,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语义重新分析,以框架之间的抽象共性和框架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吻合度为基础,尽力实现源框架向目标框架的转换,转换成功的话就能最终认识到仿体实际表现的事物,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整个过程会启发读者对语言、框架和认知结果的关系进行反思并产生新的认识。

5. 结语

以上,本文作者从框架语义学的视角出发,围绕“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对4名读者进行了访谈,实证考察了此类仿拟作品的认知功能。本研究发现,仿拟是人们巧妙利用语言和框架的关系认知、评价事物的一种特殊方式。诸如“那西芮玛人的身体仪式”之类的仿拟作品有助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打破认知事物的常规框架化模式,进行再框架化和框架转换,并从中认识到语言和框架对认知结果的影响。

致  谢

作者感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所高一虹教授对本文初稿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陈望道 (2002) 修辞学发凡.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

  2. [2]   王希杰 (1991) 修辞学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

  3. [3]   陈香兰 (2007) 仿拟理解与转喻思维的异同. 外语学刊, 5, 28-33.

  4. [4]   吕煦 (2008) 仿拟修辞的认知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105-109.

  5. [5]   么孝颖 (2007)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仿拟修辞格生成的认知本质. 外语研究, 4, 21-25.

  6. [6]   徐国珍 (2005) 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 修辞学习, 5, 32-35.

  7. [7]   徐国珍 (2006) 仿拟行为的认知结构及认知过程. 语言研究, 1, 23-26.

  8. [8]   Cienki, A. (2007) Frames,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and domains. In: Geeraerts, D. and Cuyckens, H.,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70-187.

  9. [9]   Fillmore, C.J. (1982) Frame semantics. 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Ed.,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Hanshin Publishing Company, Seoul, 111, 122.

  10. [10]   Fillmore, C.J. (1976) Frame semantics 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Conference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Speech, 280, 25.

  11. [11]   Fillmore, C.J. (1985)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Quaderni Di Semantica, 6, 222-254.

  12. [12]   Miner, H.M. (1956) Body ritual among the Nacirem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3, 504-505.

NOTES

1有关仪式框架及其框架要素的解释见框架网项目(FrameNet Project)相关网页
https://framenet.icsi.berkeley.edu/fndrupal/index.php?q=frameIndex

2原文内容为“The daily body ritual performed by everyone includes a mouth-rite.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se people are so punctilious about care of the mouth, this rite involves a practice which strikes the uninitiated stranger as revolting. It was reported to me that the ritual consists of inserting a small bundle of hog hairs into the mouth, along with certain magical powders, and then moving the bundle in a highly formalized series of gestures. In addition to the private mouth-rite, the people seek out a holy-mouth-man once or twice a year. These practitioners have an impressive set of paraphernalia, consisting of a variety of augers, awls, probes, and prods. The use of these objects in the exorcism of the evils of the mouth involves almost unbelievable ritual torture of the client. The holy-mouth-man opens the client’s mouth and, using the above mentioned tools, enlarges any holes which decay may have created in the teeth. Magical materials are put into these holes. If there are no naturally occurring holes in the teeth, large sections of one or more teeth are gouged out so that the supernatural substance can be applied. In the client’s view, the purpose of these ministrations is to arrest decay and to draw friends. The extremely sacred and traditional character of the rite is evident in the fact that the natives return to the holy-mouth-man year after year,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ir teeth continue to decay”.

3原句为“let the spirit to help you”.

4原句为“I think it’s ridiculous”, “It should be abolished”.

5原句为“superstitious and harmful”.

6原句为“as to how they do it they doesn’t strike me as holy”.

7原句为“it’s people going to holy mouth man to have some sacred substance put into their mouth”.

8原句为“I can’t understand what is this spiritual support that they have for going to these people for going to this mouth man”.

9见脚注2。

10见脚注2。

11原句为“mouth ritual”.

12原句为“I think it’s unbelievable”.

13原句为“not scientific not safe”.

14原句为“unprofessional tools”.

15原句为“very… barbarous”.

16原句为“Actually I don’t think it’s for cure it’s not to make the decayed teeth… stop it from decay”.

17原句为“not effective”.

18原句为“maybe blind”.

19原句为“Simply didn’t… didn’t think about what’s… what happen in our real life just concentrate on the people in a faraway place maybe a backward place and holding or exercising practicing all kinds of so… unfamiliar rituals”.

20原句为“Through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we… we can view the same differently”.

21原句英文部分为“I just… I… I don’t think it’s so easy. I think it implied sth… implied sth existing in the American society like very…嗯… sensitive topics like government”.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