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6 No.01(2018), Article ID:23034,7 pages
10.12677/ML.2018.61001

A Corpus-Based Study of Different Collocates of “from”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Shan Jiang, Zho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Nov. 26th, 2017; accepted: Dec. 7th, 2017; published: Dec. 14th, 2017

ABSTRACT

Based on image schema and conceptual transfer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means of retrieving collocates of “from” in WECCL and BNC corpus each, this research selects lexical collocates as the entry point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collocates of “from”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and analyz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of them.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re is great differences in frequently-used collocates of “from” between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The radical reason lies in that the conceptual category of “from” is distinct from Chinese preposition “cong (从)”,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conceptual transfer of the mother language. As a result, Chinese English speakers have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ual category of “from” and different us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Keywords:Collocates of “from”, Image Schema, Conceptual Transfer, Corpus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介词from的搭配差异研究

姜珊,杨忠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26日;录用日期:2017年12月7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4日

摘 要

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和二语习得概念迁移理论,以词汇搭配为切入点,通过检索WECCL和BNC语料库介词from的搭配词,对比我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介词from的常用搭配词及其异同,并分析造成这种搭配现象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介词from的常用搭配词存在很大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介词from的概念范畴与汉语介词“从”的概念范畴不同,发生了母语概念迁移,导致中国学习者对介词from的概念范畴的理解偏差和使用上的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针对英语介词的学习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 :From的搭配,意象图式,概念迁移,语料库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介词是英语中除冠词以外使用频率最高、最活跃的词类,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介词概念不是一一对应的,中国英语初学者的母语迁移现象较常见,这便造成了英语介词习得困难的现象。起初,一些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空间介词的习得,李佳、蔡金亭(2008)研究了英语空间介词(above, over, under, below)的习得 [1] 。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并探索二语习得中的英语介词迁移(李勤 2013 [2] ;潘琪&张毅2010 [3] )。基于二语习得概念迁移框架对英语介词习得的研究大多数都探讨了介词in, on, after (张会平&刘永兵2013 [4] ;李锡江&刘永兵2015 [5] )。这些研究以认知语言学或概念迁移为视角研究了常用的英语介词迁移,拓展了介词研究的视角,但对常用介词的研究并不全面,尚未探索介词from,with,into等的概念迁移现象。对于介词from的研究仅仅是从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及其认知域投射的角度的单一研究(彭卓2011 [6] ;朱晓静2010 [7] ),并没有与二语介词习得联系起来。目前的研究证明英语介词学习存在概念迁移现象和从意象图式视角分析介词概念的可行性,但尚未有研究结合这两个理论框架分析介词from。本文通过检索WECCL和BNC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搭配,分析其搭配词的异同并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迁移理论阐释引起差异的根本原因。

2. 二语习得中的迁移

王寅认为语言是在对现实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后形成的,既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基础性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感觉,知觉和互动体验之上,人们形成意象图式,即感性经验的抽象结构,经隐喻或转喻后形成范畴和概念 [8] 。意象图式反映了人们以不同方式识解和组织认知域内容的能力。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因素。认知心理学认为母语迁移除了指母语对二语的迁移,还是认知心理过程,把需要迁移的知识看作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图式,迁移的发生是这种认知图式在各种不同情形中的具体运用。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影响思维,语言的结构影响认知。不同的语言中隐含着的不同的文化概念和范畴影响人们对经验世界的认知分类,因此操不同语言的人思维和表现方式不同 [9] 。受认知心理学和语言相对论的影响,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从认知和概念层面探索语言迁移的本质问题并形成了二语习得概念迁移假说,Odlin主张人们在习得某种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某种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语言的概念范畴化方式,它们会影响另一种语言的习得,既可以是母语对二语的影响,也可以是二语对母语的影响 [10] 。由于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英语属于屈折性语言,语言类型学的差异导致这两种语言的本族语者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概念范畴。虽然汉语介词“从”和英语介词“from”的意思相对应,但它们的意象图式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即概念范畴不同。基于概念迁移假说,我国英语学习者依赖介词“从”的概念范畴,发生“从”的概念迁移,导致学习介词“from”时存在困难和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

3. 研究方法

3.1. 语料库描述

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库是WECCL (Written English Corpus Chinese Learners)和BNC (British National Corpus)。WECCL的语料取自国内9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作文,题目与文体多样,形符数100万,检索路径Z:\EFL\LEARNER\WECCL。BNC为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书面语9千万词次,口语1千万词次,形符数为1亿,网址:https://corpus.byu.edu/。

3.2. 搭配

搭配是词语间的共现关系,经常一起出现的词语间具有一种期待关系。以介词from为中心词,左右索引跨距分别为4,通过AntConc软件索引出WECCL语料库中from的搭配。在BNC页面上索引from的搭配时,在section选项下勾选ignore spoken,以使对比的两个语料库都为笔语语料库,更具可比性和准确性。再以from为关键词,左右索引跨距各为4检索from的搭配词。统计两个语料库中from的前5个常用搭配词出现的频次及频率。分析介词“从”和“from”的概念,即它们的意象图式,由此再分析两个语料库中介词from在每个常用搭配中的意象图式,比较其意象图式的异同。

4. 结果与讨论

4.1. WECCL和BNC中介词from的常用搭配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统计出的WECCL和BNC语料库中介词from的常用搭配词如表1表2。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5个最常用的介词from的搭配词完全不同,下文将结合语料库中关键词from所在的索引行的句子,分析介词from在每个搭配中的意象图式。

4.2. 介词“从”的意象图式

根据新华字典,介词“从”意为“自,由”,表示起点,指住所,时间,来源,范围等的起点,不

Table 1. Collocates of “from” in WECCL Corpus

表1. WECCL语料库中from的常用搭配

具备移动或前移之意。其意象图式如图1

4.3. 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

4.3.1. 介词from的动态意象图式

介词from表示空间领域概念,即两个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from作为介词的基本义项是表示某人/某物出发的地点或方向,某人/某物的来源 [11] 。其意象图式如图2,射体TR是空间结构中的凸显部分,LM是参照点,观察者以LM为基点来确定TR的原始空间位置,TR从原始位置点出发向着LM的方向前进。

4.3.2. 介词from的静态意象图式

from的动态意象图式是一种动态追溯关系,而静态意象图式侧重于体现动态图式中的静态位置。如图2,射体未发生任何位置变化,主要表示的是射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静态位置,介词from强调的是TR与LM之间的距离。

介词from的静态空间语义不仅可以表示事物间的实际距离,还可以表示事物间的抽象距离。From

Figure 1. Static space image schema of “cong”

图1. 介词“从”的静态空间意象图式

Figure 2. Dynamic and static space image schema of “from”

图2. 介词from的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意象图式

Table 2. Collocates of “from” in BNC Corpus

表2. BNC语料库中from的常用搭配

的静态意象图式与汉语“从”的意象图式相同,即两者概念范畴相同,母语概念范畴正迁移,因此我国英语学习者容易习得并能广泛使用,在WECCL语料库中体现为far away from和far from的大量使用,如:

1) For example,you work in a city far away from your parents. (WECCL)

2) Most of them are far away from their home. (WECCL)

3) It is a good suggestion but it is far from enough. (WECCL)

例1,2中from的静态意象图式表示物体间的实际距离。射体分别为city, most of them,地标为your parents, their home。例3中from表示两者间抽象的距离,it即suggestion为射体,enough为地标。

4.4. 介词from的认知域映射

From的意象图式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意义的认知整体,不仅可以映射到空间域,还可以通过映射被扩展运用于其他抽象的认知活动,同时词的意义也通过映射发展了隐喻意义。一些常见的方向性隐喻往往利用的就是某些事物的物理基础与某些心理体验之间的相似。束定芳认为这种隐喻往往可能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对某些事物的信仰或某一特定文化对某些事物的特殊认识,即概念隐喻 [12] 。然而,汉语介词“从”不具有认知域映射的概念,与“from”存在概念范畴上的差异,因此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介词from时会发生概念迁移,往往忽略或很难习得“from”认知域映射的概念。

4.4.1. 对象域映射

介词from的动态空间概念可以映射到对象域,原来表示“某人/某物出发的地方或方向或来源”等空间方位的概念就转变成了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或活动的起始对象”的概念,从而具有“送、给予或传送某物的人”或“制造某物的原料,该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有所改变”等语义。其隐喻映射图式如图3

如:4) A lot of foods we make from wheat flour often tend to be very high in calories. (BNC)

5) Students learn from the teacher. (WECCL)

例4中wheat flour是射体,foods是地标,from表明食物的原料是小麦。例5中teacher是射体,students是地标。From的动态空间语义映射到对象域表示“制造某物的原料”的用法在WECCL语料库中出现0次,表示“给予或传送某物的人”仅以learn from的形式出现72次。此概念在BNC语料库中是以make from的形式出现的。这说明中国学习者对from的对象域隐喻映射使用过低,并且在搭配词的使用上与本族语者存在较大偏差,可见中国学习者对此概念范畴习得困难,因为汉语中与from语义相对应的“从”没有同样的对象域映射,表达原材料的使用时用“由,用”。

介词from的基本静态空间概念也可以映射到对象域,表示“分离、除去”或“区别两人、两地或两事物”等语义,其映射图式如图3。from的静态空间语义为“表示两地间的距离”,当语义被映射到对象域时,侧重点就落在了与“谁”有距离上,这种距离可以是真实空间的距离,也可以是抽象空间的距离。如:

6) Anything, apart from get away from tractors for a bit! (BNC)

Figure 3. Image schema of object domain mapping of “from”

图3. From的对象域映射意象图式

7) If you have removed a paper from one of the folders... (BNC)

8) It is different from our native language. (WECCL)

9)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children from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ECCL)

例子6,7中anything和a paper为射体,get away from tractors 和one of the folders为陆标,from的语义映射到对象域,例6意为“除去”,即任何事情除去远离牵引车。例7意为分离,即从资料夹中分离出一张纸。例子8,9中it和children为射体,our native language和playing computer games为地标,from被用来区别it与our native language,分离孩子与玩电子游戏。我国英语学习者虽然习得了from的对象域映射,但from的搭配与本族语者的搭配大相径庭,我国学习者大量使用prevent from (36.0%)与different from (8.1%),而本族语者大量使用的apart from (16.1%)与remove from (4.2%)在WECCL语料库中出现0次,因此学习者要多关注本族语者的搭配规律,丰富from映射到对象域时的表达手段,同时使表达更准确地道。

4.4.2. 逻辑域映射

介词from的动态空间概念为“某人/某物出发的地方或方向,某人/某事物的来源”,隐含了“源头”的含义,当该语义映射到逻辑关系域时,表示空间方位的概念就转变为表示原因、动机和立场等概念了。其隐喻意象图式如图4

如:10) He derived no real enjoyment from smoking. (BNC)

11) Tug was suffering already from the lack of training... (BNC)

这两个例子中,enjoyment与Tug为射体,smoking与lack of training为地标,from的语义被映射到了逻辑关系域,from分别表明乐趣的来源和受苦的原因。from的逻辑域映射在BNC中以derive from和suffer from的形式出现频率合计为14.7%,而在WECCL中仅以suffer from的形式出现了5次,仅占0.55%,不是from最常用的搭配。可见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这一映射的理解存在困难,因为汉语“从”并不存在逻辑域映射的用法,表达原因的语义时使用“因为,由于”表达。

5. 结论

本研究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的介词from的常用搭配词存在很大差异。from的静态空间概念范畴与“从”相同,发生母语正迁移,我国学习者对此概念使用较广泛。from可从空间域映射到认知域,而“从”不具备这一映射现象,造成我国学习者对from此类用法习得困难和使用过低以及与本族语者较大的搭配词差异。概念范畴系统的异同是二语学习者概念表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的结论对外语教师改进介词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大启示。教师应多阅读有关搭配词和语义韵的研究,积累常用词汇的常用搭配和常出现的语境,并在教学中强调词语搭配与用法,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准确性和地道性。同时,教师应有介词迁移和概念学习的意识,善于引导学生比较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异同,增加学生的隐性知识。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如看英语电影等增加学生与新概念接触的机会,使学生掌握地道的英语,发展英语语感。

Figure 4. Image schema of logical domain mapping of “from”

图4. From的逻辑域映射意象图式

致谢

本研究是在导师杨忠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没有杨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地为我的文章进行修改和改进,就没有这项研究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和论文,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研究的最终写作。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文章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

文章引用

姜 珊,杨 忠.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介词from的搭配差异研究
A Corpus-Based Study of Different Collocates of “from”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J]. 现代语言学, 2018, 06(01): 1-7.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8.61001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李佳, 蔡金亭. 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J]. 现代外语, 2008(2): 185-193.

  2. 2. 李勤. 语言迁移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介词研究[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4): 56-61.

  3. 3. 潘琪, 张毅. 英语介词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J]. 理论界, 2010(10): 154-156.

  4. 4. 张会平, 刘永兵. 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以常用介词搭配与类联接为例[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4): 568-580.

  5. 5. 李锡江, 刘永兵. 英语介词习得与概念迁移探究——以介词in为例[J]. 外语学刊, 2015(6): 23-29.

  6. 6. 彭卓, 英语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其语义的隐喻性延伸[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1(5): 628-630.

  7. 7. 朱晓静. 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其认知域投射[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8): 82-84.

  8. 8.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3-15.

  9. 9. Whorf, B. (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lf. John B. Carroll.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10. 10. Odlin, T. (2005)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and Conceptual Transfer: What are the concepts?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5, 3-25.

  11. 11.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 第4版增补本.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592 -593.

  12. 12. 束定芳.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98-10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