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7  No. 04 ( 2019 ), Article ID: 31337 , 5 pages
10.12677/ML.2019.74055

A Study of the Catchword “Burning X”

Xiaofeng Qin1, Tiefan Li1,2

1School of Literature,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School of Literature, Huangs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Anhui

Received: June 27th, 2019; accepted: July 12th, 2019; published: July 19th, 2019

ABSTRACT

So far, the usage and meaning of “burn” have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namely, verbs, adjectives and morphemes. The morpheme usage of “burn” mainly shows that “burn” is attached to monosyllable or disyllable X to form disyllabic or trisyllabic words. This paper will mainly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burning”, “burning X” word-formation and word-creation, the meaning of “burning X” and its causes.

Keywords: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Burning”, “Burning X” Word Formation and Word Creation, “Burning X” Meaning, Causes

流行语“燃X”研究

秦小凤1,李铁范1,2

1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淮北

2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 黄山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7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2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9日

摘 要

目前为止,“燃”的用法和意义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和构词词素。“燃”的构词词素用法主要表现为“燃”附在单音节或双音节X前面组成双音节或三音节词语。本文将主要从“燃”的词义演变、“燃X”构词和造词、“燃X”意义和产生原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燃”的词义演变,“燃X”构词和造词,“燃X”意义,产生原因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词语诸如“燃蜡烛”、“燃灯”、“燃牛粪”、“燃草堆”、“燃香烟”等,在这些词语中“燃”是燃烧、引火点着的意思,整个结构属于动宾结构。此外还有诸如“燃起来”、“燃爆”、“燃炸”等词语,在这些词语中“燃”的语义可以理解为令人兴奋的、充满斗志的、非常受欢迎的、非常过瘾的,这种结构属于中补结构。而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和人们越来越追求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情感,“燃”的用法又发生了变化,开始作为构词词素组成新词。

由于前人对“燃”的用法的研究集中在探讨“燃”的形容词词性方面,对“燃”作为构词词素的用法分析得较少,因此这篇文章具有了存在的价值。同时“燃”作为构词词素组成“燃X”词语,以最简练的语言组合表达新的意义,这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符合现代年轻人追新求异的心理,所以“燃X”结构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语用价值,值得我们研究。

2. “燃”的词义演变

“燃”在《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的解释是燃烧 [1] 。1307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四版)中用“然”表燃烧,后来这个意义写作“燃” [2] 。322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七版)中,“燃”的意思有两种,分别是燃烧和引火点着 [3] 。1090这是“燃”用法的第一个阶段。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燃”开始被赋予形容词义 [4] 94-95, [5] 68-69, [6] 170-181,如例句“题材燃!” (《太仓日报》2016年10月14日)。“燃”作为形容词不仅可以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例句“这部电影超燃” (《今晨6点》2018年2月22日),还可以进入x不x格式,如例句“这样的世界杯,你说燃不燃” (《东方卫报》2018年6月15日)。这是“燃”用法的第二个阶段。

但是“燃”作为形容词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用法,构词词素。如例句“避免员工‘过劳死’日办公室放‘燃’曲” (《新民晚报》2017年7月12日)。“燃曲”是一个词,“燃”是构词词素。“燃”作为构词词素时,仍有形容词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燃”构词词素用法从其形容词用法发展而来,并进行升华,使“燃”更能迎合大众表达情感的需要。这是“燃”用法的第三个阶段。

动词“燃”、形容词“燃”和构词词素“燃”之间联系密切。葛本仪曾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提到“以词为基础形式就是指,新词的形成是以某一个原有的词为基础演变而成的。这种现象往往都是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条件的作用,在一个原有词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联想、引申、改造,甚至伴有着语言成分自身的变化和调整,从而演变出来一个新的成分,再经过社会成员的共同认可后,就形成为一个新词。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词,新词的音、义面貌及其结合情况,都可以追溯到旧词中去寻找依据” [7] 。58动词“燃”和形容词“燃”之间的关系是由动词“燃”的意义和“燃”的造字搭建起来的。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经常会围绕着篝火欢歌载舞,现在,在一些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这种做法。久而久之,经过联想和引申,火便成了欢乐愉悦的象征。人们由火联想引申到让人兴奋激动的事情,再经过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后,形容词“燃”由此产生。构词词素“燃”是以形容词“燃”为基础,经过人们的联想、引申,借鉴“燃”的形容词意义演变而来的,形容词“燃”的意义仍保留在词素“燃”中。

3. “燃X”构词和造词

“燃X”词语有些是双音节名词,例如:

(1) 燃海!蓝海!(《浙江日报》2019年2月22日)

(2) 《如懿传》太丧了,我要看燃剧!——说说《创业时代》,Baby到底会不会演戏?(《扬子晚报》2018年10月18日)

(3) 2017 Audi Sport嘉年华“燃擎”上演。(《羊城晚报》2017年9月27日)

(4) 我真的越来越爱吃面条了,怎么办!燃面快到姐姐的碗里来吧。(微博用语)

(5) 当上燃王固然相当激动,但能看到自己爱的角色赢得如此多人衷心的尊重和肯定,2012年的燃战没有白参加,也相当有意义。(微博用语)

(6) 燃宝的大嘟嘟比她爸的车还拉轰。(微博用语)

(7) 燃菌,我不说话,有我的理由,为什么要让你知道呢?别逼我,不要认为我沉默,就代表我默认。(微博用语)

“燃X”词语也有些是三音节名词,例如:

(8) “燃”魅力(《北海日报》2018年12月2日)

(9) “燃”潮流(《成都日报》2017年11月24日)

(10) 燃小姐,对不起!自从在乐活大楼安了家,有吃有喝有得玩,忽略了你忧伤的表情。(微博用语)

(11) 7月27日,为期三天的苏宁“燃客城”正式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揭开神秘面纱。(《扬子晚报》2018年7月27日)

“构词法指的是词的内部结构规律的情况。也就是词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是构词法研究的对象,对每一个词都可以从构词的角度作内部结构分析” [7] 。89从构词法的角度看,上述双音节“燃X”词语因为由两个词素构成,所以属于合成词的范围。又因为“燃X”由前缀“燃”和词根X组成,所以又叫派生词。三音节“燃X”词语同样也属于合成词和派生词。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在三音节“燃X”词语中,前缀“燃”和由两个词根组成的词语发生关系,组成新词。例如“‘燃’潮流”,前缀“燃”和词语“潮流”一起组成新词,而不是“燃”和“潮”、“流”组成新词。

“造词法就是创制新词的方法。给事物命名的行为是造词问题,命名时使用的方法就是造词法问题。人们在造词时,可以根据本民族的语言习惯,掌握和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组成各种各样的新词。在组成新词的过程中,人们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为事物命名创制新词的方法,就称为造词法” [7] 。73词素“燃”构成新词时使用的造词法可以称为借鉴法。因为形容词“燃”的意义不仅能满足人们表达情感,达到交际的需求,而且“燃”作为构词词素组成的词语往往都是以最简练的语言组合表达新的意义,这不仅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而且便于使用,所以构词词素“燃”便借鉴其形容词义组成新词。

通过上面的例句,我们还可以看出“燃X”词语大都是表示称呼和指称事物的,且X都是名词性的,很少有动词和形容词性的,这是因为名词可以表示人或事物,而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的,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

通过对由词素“燃”组成的新词的分布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新词语主要是网络微博用语,这说明“燃”的这种新用法主要用于口语语体,在书面语体中使用的较少。

4. “燃X”意义

任何词语都是一个音义结合体,词语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和色彩意义 [8] 219-220。“燃X”词语的概念意义主要由X的概念意义承担,其色彩意义主要是具有强烈的褒义色彩,这种褒义色彩由词素“燃”承担,其从火然声,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经常会围绕着篝火欢歌载舞,现在,在一些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这种做法。久而久之,经过联想和引申,火便成了愉悦欢乐的象征。

在“燃X”词语中“燃”虽已然变成构词词素,但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其形容词义,“燃”的形容词义有:

1. “受人喜欢的”。如:

(12) 燃姐你看,这些评价肯定都是宁溪党写的。(微博用语)

(13) 对抗过劳死 办公室放燃曲(《东方卫报》2017年7月12日)

2. “激发斗志的”。如:

(14) 找到自己的“燃”点(《宿迁日报》2019年2月14日)

(15) 作为青年文化的“燃文化”,应该成为这个时代主流文化价值的体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9月17日)

3. “可爱的”。如:

(16) 妈妈接妈妈送的幸福生活:一燃妹妹生病了,奶奶去照顾妹妹,接送闹闹的任务就由爸爸妈妈轮流来完成了,昨天是妈妈接,今天是妈妈送的,闹闹很听话也很高兴,着实因为妈妈接送的时间太少了,妈妈常常为此而感到内疚,要工作,有什么办法呢,不过这也让闹闹更加珍惜平时妈妈接送的机会。(微博用语)

(17) 豆瓣有个活动,出卖朋友圈晒朋友照的大赛。燃妹儿整理了几张你们看下。(微博用语)

4. “热血沸腾的”。如:

(18) 尼玛,特别行动班全灭是什么情况?要不要这么霸道?完全燃血了啊!(微博用语)

其中“可爱的”这一义项是经过引申得到的,也是形容词“燃”词义扩大的表现。

5. “燃X”出现的原因

“燃X”词语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内因和外因。内因是词语的消亡。外因主要有三点:一语言在运用时会产生模因;二年轻人追新求异的心理;三汉民族重表征重具象的思维习惯的影响。下面将具体阐述“燃X”词语出现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周期,词语也不例外。词语一旦超过了生命周期,就要走向消失和消亡。但有时候词语的消失消亡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即它消失原有的词的身份,转而以某种词素的形式再次出现,和其他成分一起组成新词。当它以词素形式出现并且组成新词时,也就表现了它的顽强生命力。“燃”放弃动词和形容词身份,作为构词词素和其他词一起构成新词,这便是“燃”生命力顽强的另一种表现,也是“燃X”出现的原因之一。

语言中存在模因,语言在运用时会产生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模因又像一种病毒,人一旦被感染, 病毒将会寄生在他的头脑中, 改变被感染者的行为,久而久之,被感染者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染给其他人或是他的下一代。比如某个流行语,只要有人带头,人们就会不自觉地跟着模仿复制,形成人云亦云的模因现象 [9] 54-58。“燃X”便是一种模因,根据这种模因复制而来的词语如“燃文化”、“燃潮流”、“燃状态”等。这些流行语一旦有人带头使用,其他人就会跟着模仿复制,所以词素“燃”组成的词语大量出现。

任何新词语背后都存在着强大的交际需求,人们造词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交际需要。语言中的词就是在这种需求下,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每一个新词语的出现都有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客观事物的发展,或人们认识的发展,或出现了新事物和新现象,或语言自身的调整,都能提出创造新词的要求。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和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发展。这种发展反映在语言中,便是新词语的出现。所以“燃X”应运而生。除此之外,年轻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强,他们之间追新求异、攀比的心理更是助推了“燃X”的使用。

“燃X”的出现还和汉民族重表征重具象的思维习惯密切相关。汉民族重形象、重具体的思维在词语的命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汉语造词的重要特色主要表现在用具体实在和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作为词语的外壳。汉民族对形象色彩和视觉性强的事物有特殊的敏感性,这就使得在创造一个新词时表现出浓郁的形象优先的造词心理。因为“燃”属于形声字,其从火然声,火作为其形旁能让人产生视觉画面,所以它作为构词词素构造新词时,能够表现出很强的形象性。

6. 结语

“燃”用法的三个阶段不仅反映出“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也反映了社会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燃”作为构词词素的特殊用法虽然有其出现的外部环境,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其不足之处,即“燃X”广泛分布于口语语体,在书面语中出现的较少,未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燃X”能不能广泛应用于书面语体,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文章引用

秦小凤,李铁范. 流行语“燃X”研究
A Study of the Catchword “Burning X”[J]. 现代语言学, 2019, 07(04): 421-425. https://doi.org/10.12677/ML.2019.74055

参考文献

  1. 1.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M]. 第2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2. 2.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3.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4. 4. 安慧敏. “燃”字的形容词词性探究[J]. 学语文, 2018, 212(5): 94-95.

  5. 5. 白永霞. “燃”出高热度[J]. 语文建设, 2017(31): 68-69.

  6. 6. 张悦. “燃”字新义探究[J]. 青年文学家, 2018(12): 179-181.

  7. 7. 葛本仪. 现代汉语词汇学[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8. 8.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上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9. 9.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2005, 4(6): 54-6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