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003 , 7 pages
10.12677/AP.2023.139458

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应用思考

王子越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7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8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7日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培育时代新人,增强群体凝聚力与认同感,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将心理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以此为背景,本文率先思考心理契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接着分析影响心理契约理论应用的因素,进而深入剖析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最终,在应用策略层面提出如何优化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心理契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the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iyue Wa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Jul. 27th, 2023; accepted: Aug. 28th, 2023; published: Sep. 7th, 202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signific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enhanc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nurturing the new generation for the era, enhancing group cohesion and identity, and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from psycholog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reak down barriers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achieve better educational outcomes.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is paper first consider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Then delves into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finally, at the implementation level, proposes how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Psychological Con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心理契约理论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是种心理层面的约定。高校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是指教育主客体双方抛开高校和法律规定,凭借教师与学生的主观期望,形成双方之间互相感知和认可的隐性协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创新的实效性。

2. 心理契约理论的内涵以及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由西方传入国内。近年来,心理契约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重视。大多数学者们注重心理契约应用的探索,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心理契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同频共振的关系,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2.1. 心理契约理论的内涵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作为一个新兴理论,最先出现在西方组织行为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其研究可以追溯到C·阿奇利斯(Chris Argyris),他在《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Psychological work contract, 1960)”(旷勇,2006)。美国另一著名组织行为学家Rousseau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关于个体与组织间交换协议中各项条款的信念(曹威麟等,2007)。目前国内学着对于“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基本认同其内涵,即心理契约指的是不在经济以及法律约定俗成的规定下,双方内隐的契约(王秀景,2018)。笔者认为,心理契约是一种双方非书面性的、良性互动的、非正式规定的心理期望,约定双方在相互感知并认可的基础上,形成的秘而不宣的隐性协议。现代社会处处存在着契约,心理契约功能强大,影响深远。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文本契约。充分研究心理契约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各个领域,有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基于心理契约的影响,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社会秩序也能得到很好的维持。

近年来,心理契约理论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大多数学者除了从内涵、形成过程、策略、意义等维度对心理契约进行理论研究外,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心理契约在制度管理和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心理契约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例如,孟祥凤根据“三学”融合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实践导学、理论教学、问题研学”,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契约建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孟祥凤,2021)。刘月秀运用心理契约理论探索了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刘月秀,2013)。顾红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心理契约的种类及特征,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策略(顾红,2011)。这些研究对带动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2.2. 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高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外,学生很难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传统文本契约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异化,缺少人性化关怀。在课堂考勤制度和“炒冷饭”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下,学生不思进取、逃课、作弊、攀比、抄袭、感恩意识薄弱等现象屡见不鲜。高校规章制度日益健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却未得到相应提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它的实效性也受到质疑。与制度及法规这种强制性约束相对的是更多注重软约束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从心理层面产生约束的效果,对行为进行引导规范。通过心理契约,可以化解很多硬性规定难以解决的矛盾,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增进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汲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思想,引入新理论,探索新方法(雷儒金,2012),这为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遵循。高校的心理契约,适用于思政教育者与学生双方之间,两者在抛离了经济利益关联性的情况下以教与学为纽带,能够很自然地存在一系列相互期望的主观信念,共同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首先,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进行引导,心理契约能够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助力。其次,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师生间互动合作,心理契约能够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从这一角度来说,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符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心理契约理论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契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基于此,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

3. 影响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和学生互相认知和接纳彼此的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责任感。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践应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推动或限制其发展和实施。

3.1. 思想政治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因素是直接关系心理契约理论能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到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理念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惯性因素尤为突出。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理念因素。思政教育者在开展工作时,其教学理念如何,会直接影响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践探索。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保持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理念,可以很大程度上为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践应用营造主动积极的氛围。反之,则会对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带来不同程度的制约。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职业惯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理念因素的主动性不同,职业惯性更多地呈现出被动性特质,尤其对于已经产生路径依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习惯了中规中矩的教学方式,对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不愿走出教学舒适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只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师生互动交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心理契约应用的效果。

3.2. 思想政治受教育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教学对象是有着鲜明个性的一群大学生。无论是受教育者的性格因素,还是受教育者的认同因素,都会影响心理契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第一,受教育者性格因素。基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以及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他们追求的目标和所期待获得的回报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大学生群体很难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而隐含的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在没有凝聚力的健康群体氛围中难以实行。第二,受教育者对学校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因素。心理契约的实践运行依赖于学生对学校及教育者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与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增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认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高校学生之间才能建立良好的、合理的心理契约,才能实现心理契约理论应用效果的更大化。

3.3. 教学要求与效果评价

教学要求和效果评价同样是推进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教学要求因素。高等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要求如何、能否保持学科交叉及与时俱进的宏观发展态势、是否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更高的教学水平要求,都影响着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校方、院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要求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支持和不竭动力,而且也能为推进心理契约理论的有效应用起到不可或缺的监督作用;第二,效果评价因素。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一项需长期坚持并不断反馈调整的系统化工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举步不前。所以,效果评价的科学化、全面化十分必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引入科学化的效果评价方式,使得多元化主体客观参与其中,会让心理契约理论应用更加客观、更为高效。反之,如果效果评价呈现出相对缺失或不太科学的发展趋势,会对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性影响,不利于应用效果的达成,反而造成教育资源的相对浪费。

4. 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对于高校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引领的责任(杜雪娇,2015),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相当大的契合度。将心理契约理论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我们剖析心理契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价值。

4.1. 学科融合探索价值

随着教育现实和社会潮流的演变,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利用交叉学科理论来丰富指导理论,引入一种具有柔性和弹性的管理方法(王庆鸾,2014)。将心理契约引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展现出了极为鲜明的学科融合探索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承认两大学科客观差异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心理契约理论作为融合切入点,循序渐进形成融合探索规划,优化了心理学科与思想政治学科的融合路径,展现出彼此渗透、带动发展的良性运行趋势。

4.2. 理论联系实践价值

心理契约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得到充分验证后延伸到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教育领域。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应用中能够凸显出理论联系实践的核心价值。不仅如此,心理契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呈现出互补化的良性态势。首先,心理学理论联系思政教育实践。思政教育者巧妙地应用心理契约理论内涵,深挖理论亮点,丰富、创新教育模式,给予了学生更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学科学习体验。其次,强化实践佐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拓展心理契约理论应用领域,丰富应用场景,让这一心理学理论的现实适配性更强,凸显理论应用优势。

4.3. 时代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只强调道德规范和思想信仰的机械输出,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层面的需求和发展、缺乏对个体差异和多元发展的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教育日趋形式化。将心理契约应用于思政教育,更多关注的是政策和规定触及不到的隐性制约。首先,长期维持的心理契约能够通过心理层面根源性地激发学生心底深处的积极变化,用改变学生的心态的方法使学生成为与社会发展需求更相符的人才。其次,在心理契约理论的引导下,思政教育者与高校学生没有利益介入和权势施加的压力,两者之间在心理契约中承担的责任和期望是互相平衡的。因此,他们能够互相平等地交流和承诺,进而共同享受彼此之间的尊重。总之,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心理契约模式下的旷课、攀比、抄袭、上网成瘾等高校学生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德有所提高,高校逐渐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心理契约下平等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5. 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心理契约理论的彼此交叉融合,与应用策略的坚实支撑是分不开的。为此,思政教育者应通过积极践行高效沟通策略、合理激励策略、以生为本策略,在应用策略层面去优化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5.1. 践行高效沟通的策略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相互的信息交流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首先,可以建立“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到学生”的沟通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用心理契约理论内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到学生集体、学生个体的高效沟通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从相互尊重、互相接纳出发,循序渐进地拉近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距离,了解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个人期望,并根据学生性格差异情况灵活思考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践应用。其次,完善“从学生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沟通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发挥引导者、鼓励者角色,虚心听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意见与建议,增强沟通效果,最大程度地消除认知壁垒,以此建立较为稳固的心理契约联系,使得学生的个人诉求通过“从学生到思想政治教育者”沟通机制的持续化运行传递给思政教育者。在实际应用中,开设校长信箱、开展座谈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校领导深入一线交流等都属于无形的心理契约的应用。这些形式的沟通能够不断完善和调整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例如,以华南农业大学为首的一些大学,在多年以前就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了一门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并真实填写自己的未来规划。结合学生上交的内容,掌握并分析学生对未来地想法及规划,通过沟通不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刘月秀,2013)。这种心理契约的建立和调整,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2. 践行合理激励的策略

由于心理契约使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所以,在这种双方相互信任的心理契约下,发挥合理的激励功能对于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了解、沟通和调研等方法,以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发展激励三个方面去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期望和合理需求(王姝,2014)。在实际应用中,物质激励包括奖品奖励和奖学金等物质回报,精神激励涉及表扬和认可等精神鼓励,而发展激励则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潜力和提供成长机会。这些激励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动力和提升对思政教育者的满意程度,从而加强了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纽带。其中,精神激励中的情感激励手段尤为重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过程主要是基于关系型的心理契约,而非简单的交易关系。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调动积极性的纽带作用。教育者只有通过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用情感去连接大学生内心深处、以心理满足和精神激励为出发点来实施激励机制,才能有助于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度,从而加强教育者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增加自身的教育经验,激发大学生的自律性和积极性,最终进一步提升心理契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心理契约在管理学方向应用的策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景,可以将其理解为在学校创造一种家庭式氛围,即教师和所有学生同甘共苦、命运一体的氛围。两者的情感互相支撑,教师满足学生被关心的需要,学生满足教师被信任的需要。例如,高校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团日活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双方之间的心理契约。

5.3. 践行以生为本的策略

以生为本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地位,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自觉追求创新的精神(韩雪,2015)。以生为本策略的践行是致力于心理契约理论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不断践行以生为本,优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首先,要有序实现期望相容。要想建立一个健康和合理的心理契约,思政教育者应深入了解大学生,并积极传递正面的信息,向他们展示积极的价值观,通过双方彼此理解、尊重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联系。在实际应用中,高校在招生简章上对学校的推广及宣传就是一种很好的契约联系。通过真实介绍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基本情况,使学生和家长对其有准确的了解,产生较为真实的心理期望。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者期望与学生期望的相通与差异上寻求突破点,并将学生为本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借助互相理解、相互接纳、师生认知内化等一系列递进性手段达成更容易被师生双方所接受的心理契约联系。其次,要尊重学生意志,因材施教。在大学生个体差异和内在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每个大学生都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和心理素质。思政教育者需要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人性化理解和关怀,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求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高校不同兴趣社团的开办以及选修课程的设置都属于产生心理契约的重要措施。通过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育措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益,实现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一思政教育目标。

6. 结语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心理契约理论的实践应用势在必行。在应用心理契约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时,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其优势,并同时关注影响心理契约应用的各种因素。在剖析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综合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践行高效沟通策略、合理激励策略、以生为本策略,使得心理契约理论更好地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文章引用

王子越. 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the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9): 3675-3681.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9458

参考文献

  1. 1. 曹威麟, 朱仁发, 郭江平(2007). 心理契约的概念、主体及构建机制研究.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 132-137.

  2. 2. 杜雪娇(2015).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3. 3. 顾红(2011).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教育探索, (4), 72-75.

  4. 4. 韩雪(20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5. 5. 旷勇(2006). 心理契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长沙大学学报, 20(1), 117-119.

  6. 6. 雷儒金(20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7. 7. 刘月秀(2013).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研究. 教育与职业, (12), 54-56.

  8. 8. 孟祥凤(2021). 心理契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学”融合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 (52), 85-87.

  9. 9. 王庆鸾(20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契约嵌入. 教育评论, (7), 93-95.

  10. 10. 王姝(2014).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1. 11. 王秀景(2018). “心理契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与应用. 思想政治课研究, (2), 62-6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