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63718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4252

共青团服务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与探索

——以在常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

刘洋,李瑞东,宋丽纯,席雯嫣,刘哲宇,崔润华,顾现朋

常州大学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收稿日期:2023年3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10日

摘要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持续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青年作为就业创业的主体,面临的形势日趋紧张,尤其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许多青年毕业即面临着失业的窘境。课题组以在常高校共青团组织为研究背景,对共青团服务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进行系统调研,探索共青团如何运用多种方式服务高校学生就业事宜,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对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举措进行深度研究,并把所反映的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梳理归纳,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共青团,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实践探索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igh-Quality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erved b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aking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angzhou as an Example

Yang Liu, Ruidong Li, Lichun Song, Wenyan Xi, Zheyu Liu, Runhua Cui, Xianpeng Gu

School of Pharmacy & School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Received: Mar. 6th, 2023; accepted: Apr. 3rd, 2023; published: Apr. 10th, 202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act of COVID-19, the downward pressure on China’s economy is increasing,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s the main body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young people are facing increasingly tense situations, especi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resh college graduates year by year, many young people are facing the dilemma of un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in Changzho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team conducted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s service for high-quality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xplored how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uld use a variety of ways to serve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nducted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s service for youth employment initiative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s, and summarized the relevant problems and phenomena reflected, and propose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llege Students, High-Quality Employment,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单单关乎其个人,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进步。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复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重点强调,要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该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学生就业中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在团中央、团省委重点工作部署中,都明确指出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聚焦提供实际就业帮扶和提升社会化能力,抓实青年就业服务。

基于以上认识和分析,本项目在对常州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常高校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就业工作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就业认知、量化分析学生对就业政策的理解使用情况及就业政策的时效性、影响力,形成较清晰全面的调研数据,进而健全高校学生就业反馈机制及促进措施,在帮助高校学生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工作的治理格局,激发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创新的内在活力和基本动力。

2. 研究设计

2.1. 前期准备

就业是高校学生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同时也决定着青年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对共青团而言,聚焦高校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现实需求,为高校学生就业实践提供有效帮助和有力支持,是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的必然要求,是共青团服务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路径。服务青年就业对于共青团组织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主要从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透视、共青团组织服务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及共青团服务学生就业工作举措等内容开展研究。研究主要通过以下部分组成:

第一,梳理和归纳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就业问题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效,探讨当前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就业方面的重要性。

第二,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调研问卷等方式,着重分析在常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就业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第三,通过spa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样本结构分析,结合共青团组织服务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相关政策理论,得出在常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就业的工作特征与模式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2.2. 问卷设计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项目组结合线上和线下双路径,进行数据采集。线上主要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线下我们主要通过发放问卷、个别访谈等调研方式获取信息和数据,全方位了解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团组织的服务学生就业状况。

2.3. 问卷发放

以在常高校学生为主体,采用多阶段多层次的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了解其创业就业的需求和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满意度,以此分析当前情况下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工作的成效。

3. 调研结果及分析

3.1. 总体情况

参与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为在常高校学生,其中在参与调研的对象中,男性受访者占调研人数的40.99%,女性占59.01%,女性占比较多(见表1)。被调研对象的类型上,57.35%的被调研对象是应届毕业生,也是在高校参与共青团活动的主力军,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团组织举办就业创业类活动的主要参与的年龄层在和主要受众群体(见表2)。

Table 1. What is your gender

表1. 您的性别是

Table 2. What is your identity

表2. 您的身份是

3.2. 具体分析

超半数青年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偏向于严峻态度,其中,45.59%的青年认为就业形势严峻,41.36%的青年则认识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对于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仅占13.05%。从总体来看青年对就业状况感到迷茫和压力,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年就业的思想辅导和高质量岗位的供给亟需政府和社会的进一步努力(见表3)。

接下来对调研对象期望的工作单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是青年最想去的单位。青年最想选择的前4个就业单位类型,依次分别是“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自主创业”“外企”,分别占比43.57%、29.6%、10.29%、9.56%,而“私营企业”只有5.51%,从数据来看,选择进入公职系统单位的比例超过65%,说明青年更愿意选择公职系统单位,这也是如今考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见表4)。

工资福利、专业及个人兴趣和工作环境是青年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见表5)。其次才是工作稳定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符合了青年人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前景,才能把人才留住,因此必须进一步关注实际就业质量。

Table 3.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表3. 你认为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

Table 4. What is your ideal employment unit

表4. 你心中理想的就业单位是

Table 5. What are your first considerations in employment

表5. 就业时你最先考虑的因素是哪些

在就业指导的需求方面,近五成青年希望能够得到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创业心理的指导,其次是就业创业形式指导分析。可见,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创业心理在求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见图1)。

Figure 1.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f the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s the guidance on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young people

图1. 如果团组织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你觉得哪些工作最重要

4. 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1. 社会环境因素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青年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大部分青年对相关就业创业的政策存在了解不透彻、作用不清楚等问题,因此更不用说把有力的帮扶政策落实到自身。此外,部分对政策想要进一步了解的青年也找不到咨询和答疑的渠道,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共青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就业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共青团组织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政策宣讲的优势,引导青年对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多方面了解。 [1] (见图2)

Figur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odes of employment information released b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do you prefer

图2. 你更倾向于以下哪几种共青团组织发布的就业信息方式

随着数字经济和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我国的就业形态变得愈加丰富,它们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工作模式。灵活就业的新业态更能够受到他们的青睐,如通过平台开展线上带货、视频创作、咨询服务等就业模式。但灵活就业人员由于与所在平台并未签订相应的雇佣关系,因此应有的劳动权益往往不能够得到保障。虽然平台未能给予灵活就业人员稳定的报酬,也较少关心灵活就业人员的福利、社保医保和职业发展等问题,但仍然可以吸引诸多青年投身到这个行业当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其高收入和相对自由的就业方式。我国目前的就业保障体系主要依托明确的雇佣关系两方,而新业态的出现某种程度是出于该就业保障体系之外的,因此较难保障到新兴行业的青年群体,令该群体对于突如其来的风险和未来医疗保险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些现象在这几年的疫情常态化中显得格外突出,虽然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复工复产的举措,但大部分政策仅面向存在明确雇佣关系的劳动双方,而无法覆盖众多新兴行业的工作者。这也反映出我国现存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范围和保障深度还有待完善。

4.2. 就业青年个人因素

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部分青年由于缺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在面临就业时,会出现就业焦虑等情绪。为此,一些高校毕业生采取“慢就业”的方式来应对。但既然选择了“慢就业”,那就要顶住压力,抓紧一切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为自身争取最大的就业选择的余地。可是现实中,许多高校毕业生往往未能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自身能力,最终再次陷入“不就业”,更有甚者开始恐惧就业,这种现象尤其值得关注。 [2]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部分青年所具备的能力已经无法与现有岗位的要求相配对,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业。就业能力与就业水平直接挂钩,目前新兴行业的相关技术人才普遍严重短缺,而低端市场又不具有较高的就业吸引力,导致企业对于普通岗位的用人需求逐渐下降。疫情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了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局面出现,他们往往抱着退而求其次的心态去找工作,因此很难达到高质量就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目前较为普遍的有自我认知不清,就业期待值过高,理想与现实落差过大,存在“眼高手低”等现象,这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学校层面的就业指导辅导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在指导过程中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就业氛围,缺乏参与感等。还有一部分青年冲动创业,在不具备任何创业基础的前提下就投身创业,导致虎头蛇尾,甚至中途放弃 [3] (见图3)。

Figure 3. What kind of employment information do you want the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to provide

图3. 最希望团组织提供哪些方面的就业信息

5. 启示与建议

近年来,团组织在面对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构建分类引导制度,通过教育引导,把不同性别、地区、教育程度和个人意愿等因素的青年群体进行细致化分类,以实现青年充分就业创业效果的最大化。在推动高校就业创业上,共青团组织应继续发挥指导作用,为高校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理念,推动青年就业培训基地建设,拓展海外人才交流,提供企业工商管理、国际外贸销售、科技成果落地等前沿性服务。 [4]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架构下,共青团服务高校学生就业的方式也不仅限于社会资源这一单一渠道,还包括了政府扶持、银行机构、高校、行业组织等资源。为促进青年就业效率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还要不断争取各界多方支持,多渠道地协调社会资源,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进一步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扶持资金的渠道,积极与各银行之间针对不同类型的青年合理制定资金扶持方案,从项目立项、评估、可行性分析、审核、放贷、跟踪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建立详细考察指标。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发门槛低、流程快、信用高的资金扶持模式,通过协调金融机构提高青年小额贷款的额度、对创业贷款部分贴息以及利率下浮等政策,降低初创青年的创业本金,以健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为创业青年争取银行机构支持的同时,也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持久发展。

二是要努力建设青年活动阵地。可以在常高校和各行业协会为依托,建立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区域,整合开发园区、高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园等各类场地资源,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软硬件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团组织可以通过帮助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园区,提供理论指导支持,协助市场对接和项目落地,解决青年初创者初期的办公困难、经营不善等实际问题。

三是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对失业青年的基本保障措施。受疫情影响,待业青年若没有考虑继续求学深造就只能先行就业,而一旦就业遇到困境,日常生活将无法得到保障,团组织需要更多地了解这一部分青年的基本生活状况,同时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暂时性纾困政策,以减少失业青年的生活压力。 [5]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青年就业问题是民生工程,也是关乎每个人的现实问题,做好青年就业服务工作,让青年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社会发展。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团组织的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政治义务。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常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创新创业基金重点项目“共青团服务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与探索——以在常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202210292043Z)。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地方共青团组织角色承担的理论审视与路径探寻——以常州市为例”(项目编号:CDGZ2021008)。

文章引用

刘 洋,李瑞东,宋丽纯,席雯嫣,刘哲宇,崔润华,顾现朋. 共青团服务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与探索——以在常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igh-Quality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Served b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Taking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angzhou as an Example[J]. 教育进展, 2023, 13(04): 1589-159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4252

参考文献

  1. 1. 孙妍. 青年就业特征及变动趋势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22(1): 5-10.

  2. 2. 陈蓓丽, 曹锐. 城市失业青年群体特征及失业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延迟满足理论的解释[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6(4): 103-111.

  3. 3. 李晓庆, 刘威. 青年思想特点与行为模式的现实观照及反思[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0(2): 99-105.

  4. 4. 共青团中山市委课题组. 青年就业创业特点与青年工作对策——以中山市中职(技工)青年调研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 2016(12): 69-73.

  5. 5. 侯艺. 保就业背景下青年就业现状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20(9): 107-11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