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3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1282 , 6 pages
10.12677/ACPP.2024.132046

哈维“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研究

——以东莞市城市化转型为例

宋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收稿日期:2024年1月19日;录用日期:2024年2月19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27日

摘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周期性危机频发,不仅未能导致国家迅速崩溃,反而使其势力更为强大。大卫·哈维的“时间–空间修复”理论深刻解读了这一现象,该理论视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和维护国家稳定性的调控器。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时间–空间修复”理论来对抗新帝国主义的资本运作,东莞市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崛起的代表,其城市化转型既是时间修复的结果,也呈现了空间修复的策略。本文将以东莞市的城市化转型为例,深入研究哈维“时间–空间修复”理论在我国前沿城市的实际应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理论滋养。

关键词

时间–空间修复,全球化,东莞市

Research on Harvey’s “Time-Space Repair” Theory

—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Dongguan City as an Example

Jie Song

College of Marxism,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Jan. 19th, 2024; accepted: Feb. 19th, 2024; published: Feb. 27th, 2024

ABSTRACT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cyclical crises in capitalist countries not only failed to lead to rapid collapse, but also made their power even stronger. David Harvey’s theory of “time-space repair” deeply interprets this phenomenon, which is seen as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and a regulator for maintaining national stability. For today’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theory of “time-space repair” is also needed to counter the capital operation of new imperialism.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ise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Dongguan’s 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ime repair, but also a strategy of space repair.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Dongguan City as an example to deeply stud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arvey’s “time-space repair” theory in China’s frontier cities, and inject new theoretical nourishmen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ities.

Keywords:Time-Space Repair, Globalization, Dongguan City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东莞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也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东莞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来都相对较好。但是随着人力成本,物料成本的不断攀升,相比东南亚地区失去了明显的外贸优势,不得不进行产业转型和城市化转型,对外贸易发达,同时也带来了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问题。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以来,2023上半年,东莞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11亿元、2889.57亿元、2354.42亿元,同比增长3.4%、−2.5%、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9.57亿元,同比下降5.9%。作为一座制造业城市,第二产业下滑,主要是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产业转移等影响。上半年,东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4%,以上半年进出口为例,东莞市上半年外贸进出口61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其中,1~6月出口下降9.37%,6月单月出口下降幅度高达18.79% [1] ,经济指标呈现相对不理想态势。因此,东莞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哈维的“时间–空间修复”理论不谋而合。

2. “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时间修复

“时间修复”是指通过将资本投入在长期的、固定的投资项目或者用于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上,从而实现的时间性转移 [2] 。哈维指的是资本主义通过不同手段寻找解决危机的时间策略。这可能涉及股票市场、证券化、外部变革、货币资本、商品和劳动力的出口等方式来弥补在其他地方的不足。例如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或私营部门可能会投资于长期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桥梁、港口等。这些项目需要长期资本投入,但可以带来未来的经济效益。教育和研究,资本投入到教育和研究领域可能需要多年才能看到回报,但它们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促进未来的经济增长。医疗保健,投资于医疗设施、疾病研究和医疗保健体系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产生成果,但它们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健康状况,减少未来的医疗支出。外国直接投资,公司可能会投资于其他国家的生产设施或市场开发。这需要长期承诺,但有望扩大市场份额并实现长期回报。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策略,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股票并等待股票价格在未来增长,以实现资本增值。证券化,将资产(如房地产、贷款、债券)打包成证券并出售给投资者,以分散风险和提供长期资本等。

(二) 空间修复

“空间修复”具体来讲是指通过开发新市场、新生产能力和新资源,以及其他地域的社会和劳动可能性实现资本的空间转移 [3] 。资本试图寻求另一个空间,这一空间要拥有能够承载剩余资本转移过来的能力,为资本提供更加便宜的原料和劳动力。这一过程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需求,以维持和增加资本的价值。在这一空间修复的过程中,资本追求的目标包括多个方面。一是寻求市场扩张,资本试图进入新市场,以销售其产品和服务。这可以是国内市场的扩张或进入国际市场。二是生产能力增加,资本追求开发新的生产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可能涉及新工厂、技术升级或生产线的扩展 [4] 。三是获取资源,资本寻求获取更便宜、更丰富的原材料和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四是劳动力调配,资本可以在新地区寻找廉价的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这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工作力量重新分配。五是社会和文化适应,资本会适应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确保其在不同地区的经营成功。这可能包括定制产品、营销策略和工作文化。

总之,空间修复是资本主义系统的一种策略,通过开拓新的地理空间和资源,以满足资本主义体系的增长和积累需求。这一过程是资本主义系统内在的一部分,旨在寻找新的机会和潜在利润,同时也会对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3. “时间–空间修复”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实践

(一) 东莞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

1、资本的空间转移

东莞市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崛起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外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纷纷将其制造业业务转移到东莞,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物流体系。这种制造业的转移促使东莞成为一个工业城市。外国资本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方式,将资本引入东莞市,用于设立工厂和生产基地。这些资本的空间移动有助于推动了东莞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东莞市政府积极引导资本的空间转移,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来吸引外资。这些园区提供了土地、基础设施和税收优惠,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东莞市的大量廉价劳动力是吸引资本空间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外资企业可以在这里雇佣大量的工人,降低生产成本。东莞市逐渐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外资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支持。这使得生产和供应更加便捷,进一步吸引了资本。东莞市的企业通过生产出口型产品,将其与国际市场接轨。这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并扩大了资本的空间范围,从而使东莞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总之,东莞市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和利用资本的空间转移,将外资引入并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这个城市的成功经验表明了资本的空间移动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2、寻找最优市场

东莞市产品的最优市场需要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和研究,具体的市场最优选择会取决于产品的性质、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因素。如果东莞市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有强大的需求,并且竞争对手相对较少,那么国内市场可能是最优选择。原因包括中国庞大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以及政府支持的国内消费政策。如果产品适合出口,那么可以考虑将其出口到国际市场。东莞市因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便捷的物流系统而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原因包括扩大销售渠道和多元化客户基础,以及利用外国市场的机会。

一些新兴市场可能对东莞市的产品有潜在需求,尤其是在技术、可持续性或高端制造方面。原因包括市场增长潜力和较少的竞争。如果东莞市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质量或独特性质,那么可以考虑进入高端市场。原因包括获得更高的售价和品牌价值。如果产品制造需要特定原材料,可以考虑将生产基地设置在附近的原材料供应地,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供应链效率。根据东莞市的地理位置,可以考虑进入周边地区的市场。例如,香港和珠三角地区可能是有利的市场。利用互联网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到全球范围内的在线市场。原因包括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和降低销售成本。

3、获取土地财政

东莞市获取土地财政的主要途径包括土地出让、土地租金、土地增值税等。东莞市政府可以通过拍卖、挂牌或协议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给开发商或企业,以获取土地出让金作为财政收入。土地出让金的金额通常取决于土地的用途、位置、规模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东莞市政府可以将土地出租给企业或个人,获取土地租金作为财政收入。土地租金的金额通常按照土地面积和租赁期限计算。当土地从原有用途变更为其他用途,或者土地的市值增加时,东莞市政府可以获取土地增值税作为财政收入。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和计算方式由政府制定。东莞市政府可以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企业或个人,并从中获得一次性支付的费用。这种方式适用于长期土地使用权的出售。在一些土地开发项目中,政府可以与开发商签订分成协议,分享项目的销售利润。政府从中获取一定比例的分成作为财政收入。当土地使用权期满或不再符合政府规划时,政府可以收回土地,重新规划和出让,从中获取收益。通过规划和开发土地综合项目,包括商业、住宅和基础设施,政府可以获取来自不同用途的多元化土地财政。需要注意的是,土地财政的获取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透明和公平。此外,政府也应该在土地利用方面做好规划,平衡土地财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城市的长期繁荣。

4、镇级经济博弈

在东莞市的经济博弈中,镇级经济与市级经济之间存在一些动态和竞争关系。不同的镇级政府会竞相争取外部投资和企业入驻,以获取更多的税收和资源。这可能导致税收竞争,各镇为了吸引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条件,这可能对市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产生影响。

镇级政府会争取市级政府的支持来改善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水电等。这种竞争可能导致一些镇获得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从而提高了其吸引力。不同的镇可能选择不同的产业方向和特色发展,以在特定领域脱颖而出。这可能导致某些镇在某些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但在其他领域可能较弱。镇级政府需要在土地利用规划上与市级政府协调,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规划的协调。这可能导致镇级政府与市级政府就土地使用权和规划目标进行博弈。镇级政府会努力吸引外来企业和投资,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这可能导致不同镇之间争夺企业资源和市场份额。镇级政府需要与市级政府协调政策,以确保符合国家政策和市级规划。同时,市级政府可能会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协助镇级政府实现经济目标。

总之,东莞市的镇级经济在与市级政府和其他镇之间的博弈中,需要谨慎平衡自身的利益和市级发展的整体利益。合作和协调将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而过度竞争可能导致资源分散和不协调的发展。因此,镇级政府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制定明智的发展战略。

(二) 东莞市时间模式的延伸发展

东莞市延长夜间经济时间可以促进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参与夜间消费和娱乐活动。延长夜间经济时间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多的经营机会,增加夜间消费,提高城市的经济活力。夜间经济的延长可能需要雇佣更多的员工来满足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夜间娱乐和文化活动可能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充满活力的夜间经济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市政府修改相关规定和政策,延长酒吧、夜总会、餐厅等娱乐场所的营业时间。同时,也减少一些限制,使夜间活动更加便捷。延长夜间经济时间需要更多的安全措施。市政府增加警力巡逻,提高夜间安全水平,确保市民和游客的安全。积极推动夜间文化和娱乐活动,如音乐会、文化展览、演出等,以吸引更多的人在夜间参与。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夜间经济的需求,为夜间经济提供适当的场所和空间。与当地企业和社区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夜间经济发展计划,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考虑。

综上所述,延长东莞市夜间经济时间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文化、安全和经济因素。合理的政策和规划可以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 大卫·哈维“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 “时间–空间修复”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名

在20世纪80~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发生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持续繁荣,与马克思主义早期对资本主义走向的一些预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时期,这种差异引发了许多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活动,他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激烈的抨击。即便是一些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者,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也难免感到对信仰的动摇,甚至有些左派学者将他们的希望寄托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理想,却面临着悲观主义的论调。然而,在这种动荡的时刻,一些像大卫·哈维这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未放弃,而是积极投身于对抗那些反驳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大卫·哈维通过提出“时间–空间修复”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能够幸存至今的原因。他认为,资本主义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和不断寻找新市场、资源的方式进行修复,但他同时指出,这种修复策略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最多只是推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大卫·哈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表现得十分乐观。他强调,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往往与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有关,而他个人的研究方向则更紧密地关联于像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自信地表示,“共产主义崩溃的影响与我绝缘”,突显了他在理论研究中的独特优势。这种信心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同时也显示了他在理论层面对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深刻洞察。在这个时代的挑战面前,大卫·哈维展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坚韧和自信。大卫·哈维曾经表示“共产主义崩溃的影响与我绝缘” [5] 。

(二) 构建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在大卫·哈维看来,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历史的关注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对空间的关注相对较少。然而,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的演变,最新的变化已经使得仅仅依靠历史唯物主义难以全面而透彻地分析现实。出现的不平衡地理发展、帝国主义等问题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大卫·哈维试图将空间作为一个积极的因素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野中。他提出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这是一种辩证的、不加限定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固定不变的、封闭的观点有所不同。通过这一方法,大卫·哈维不仅从独特的空间视角分析和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而且突显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者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为何资本主义能够长期存活至今。从一个方面来看,大卫·哈维的空间视角为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框架。他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以来困扰的问题,即资本主义如何适应并生存至今。通过对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为理解资本主义在不同地域中的演变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角。另一方面,尽管在马克思的观点中并非完全没有空间思想,大卫·哈维的研究将其中隐含的空间维度凸显出来。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扩展了其研究领域,增强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卫·哈维的工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引领其从“历史唯物主义”向“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理论体系,也使马克思主义更具适应当代社会变革的能力。

(三) 为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大卫·哈维的时间空间理论对中国城市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哈维的时间空间理论为理解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他强调资本主义的时间空间修复策略,揭示了城市作为资本积累的场所如何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哈维的理论有助于解析这一过程。他的观点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城市的空间重组、城市化的时间轨迹以及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受到全球化和资本主义逻辑的影响。哈维强调资本主义的剥夺性积累,对中国城市发展产生了警示作用。他的理论揭示了全球化进程中不平等发展和地理差异的问题,这对于中国城市间和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具有启发性。哈维不仅批判资本主义的不足,还提出了替代性方案,如辩证乌托邦。这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鼓励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更多考虑社会公平、可持续性和居民参与等因素。时间空间理论的应用可以引导城市政策更科学、更有针对性。政府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中的时间和空间问题,更好地引导城市规划和发展,以实现更公平、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总之,哈维的时间空间理论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同时也启发了关于城市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的政策思考。这一理论框架有望在中国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城市发展朝着更加可持续和人本主义的方向前进。

5. 结语

在东莞市城市化转型的实践中,哈维的“时间–空间修复”理论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用以解读和分析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时间修复,东莞市在面临产业转型和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长期、固定的投资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事业,实现了资本的时间性转移。这一策略帮助东莞市在困境中寻找发展机遇,维护了城市的稳定性。

同时,空间修复在东莞市的实践中得到具体体现。通过吸引外资、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制造业,东莞成功地实现了资本的空间移动。这包括外国投资者和跨国公司将制造业业务转移到东莞,以利用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便捷的物流体系。东莞市的企业通过生产出口型产品,将其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拓展了资本的空间范围,使东莞成为国际化的城市。在时间模式的延伸发展方面,通过延长夜间经济时间,东莞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活力。这不仅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经营机会,增加了夜间消费,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夜间经济的延长也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知名度,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东莞市在城市化转型中成功运用了哈维的“时间–空间修复”理论,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双重修复,实现了城市的稳定发展和国际化竞争力的提升。这为其他中国城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同时也为哈维的理论在中国背景下的应用提供了实证基础。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时间–空间修复”理论,将有助于更科学、更可持续地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

文章引用

宋 杰. 哈维“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研究——以东莞市城市化转型为例
Research on Harvey’s “Time-Space Repair” Theory—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Dongguan City as an Example[J]. 哲学进展, 2024, 13(02): 302-30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2046

参考文献

  1. 1. 李秀中. “万亿城市”半年报: 长三角快于珠三角, 西安增速为何滑落[N]. 第一财经日报, 2023-08-14(A06).

  2. 2. 孙舒悦. 大卫∙哈维“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3. 3. 唐旭昌. 大卫∙哈维的“时间-空间修复”理论[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3): 22-25.

  4. 4. 戴维∙哈维. 新帝国主义[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 5. 吴敏. 英国著名左翼学者大卫∙哈维论资本主义[J]. 国外理论动态, 2001(3): 4-7, 2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