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01 ( 2019 ), Article ID: 28493 , 7 pages
10.12677/ASS.2019.81010

Research on Means of Constructing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city

Song Li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Dec. 28th, 2018; accepted: Jan. 10th, 2019; published: Jan. 17th, 2019

ABSTRACT

Valuing learning has always been our Party’s fine tradition. In the phase of “new normal”,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has been placed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hat triggered a thriving learning boom, which deeply interpreted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to construct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Learning capacity is the heart and soul of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and the most essential competitiveness, which includes the motivation, perseverance and ability of learn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a better practicality use, we must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learning capacity to reinforce learning drive, promote normalized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strengthen practice to facilitate learning effects.

Keywords: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Learn, Learning Capacity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究:基于 “组织学习力”的思考

李颂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28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17日

摘 要

重视学习是我党历来的优良传统,伴随着当前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发展的时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问题被党中央摆在了突出位置,由此引发的蓬勃的学习热潮亦更深入地诠释了学习型党组织构建的必要性。学习力是学习型党组织的核心与灵魂,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包括党员应学的动力、能学的毅力和会学的能力。为确保发挥学习型党组织构建实效,必须要切实提升党组织的学习力,构建学习力系统,强化学习行为的内驱动力;推进常态化学习,健全持续学习的长效机制;强化学习实践力,提高学习成果的外化成效。

关键词 :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学习力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学习型社会”,到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到党的十八大将学习型放在“三型政党”首位,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彰显学习的重要性,提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全党和全社会的学习问题一直都被党中央摆在突出的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培养组织的核心学习力,将组织打造成为具备应学的动力、能学的毅力、会学的能力的学习型组织。

2. 责任与担当:“学习”行为及组织系统的内涵解读

2.1. “组织学习力”:系统下学习能力的观照

“学习”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现象,是人类作为万物灵长所独擅的能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因。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到社会的重视,《论语》中孔子便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侧重于静态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锻炼,侧重于动态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可以认为,学习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而“学习力”的概念是“学习”这一现象在更专业层次上的延伸,最早由美国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福瑞斯特于1965年初提出。他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非常具体地勾勒出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逐步由从属关系转变为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的关系 [1] 。可见,“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分为个人学习力和组织学习力。

在福瑞斯特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纷纷从管理范畴、各要素之间关系等对此领域展开研究并形成热潮,目前对于何为“组织学习力”还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概念定论。笔者结合学者们的观点,从方法论意义上对“组织学习力”进行了界定。笔者认为,“组织学习力”是组织为了应对动荡复杂的环境挑战,通过学习和运用“学习”的方法而获得组织行为变化,进而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能力。它不仅仅是组织学习动力、毅力、能力等与学习有关要素的综合体现,更是通过“学习”这种行为,提升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发挥团队学习的“创造性张力”,产生克服变化阻力、推进正方向发展力的强大力量,这才是“学习力”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2] 。

2.2. “学习型党组织”:政治视角下的学习系统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成人教育局负责人蓝格朗的“终身教育提案”,1968年,西方学者赫钦斯在《学习化社会》中对“终身教育”作了进一步分析阐述,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 [3] 。在这种研究氛围下,学习逐渐向组织建构的方向延伸。1990年,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次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化、系统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所需要的五项新技术,国内外研究动向开始由组织学习向学习型组织转变,这标志着管理学认识领域的一个重大革命。

国内关于学习型党组织的概念,是学习型组织和党组织概念的结合体。“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的下位概念,是应时代而生的,指党组织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能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念,具备“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学习意识,加强“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学习能力,进而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 。学习型党组织拥有全员学习、全面学习、全程学习的理念与机制,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载体。面对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党组织通过对这一理念与机制的消化与吸收,持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效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对党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十分重要。

3. 冲突与融合: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力构建的现实要求

3.1. 问题彰显党组织学习力构建的必要性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都很高。随着我国全面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新形势、新问题层出不穷,强化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就显得迫在眉睫,这就更需要广大党员积极主动学习各种新知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随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热潮逐步消褪,部分党组织学习情况不容乐观,最初的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逐渐弱化,学习计划难以真正有效落实,走过场,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这些都与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直接影响了党员学习力的提升。

首先,学习自主意识薄弱,时代感与互动性弱化。现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多停留在复制传统的“政党学习教育”层面,主要依靠建立一套外在约束管理机制来保证学习硬指标任务的完成,缺乏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同时,组织学习形式化、盲目化,集中于自上而下的宣讲灌输且内容单一、教条,形式死板、陈旧,无法满足不同群体党员的学习需求,互动性不强。溯其根源,主要在于内发力匮乏,加之外部激励机制也不健全,从而导致组织学习缺乏吸引力、渗透力,党员学习自主意识薄弱,被“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错误心态牵着走,尚未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真正转变。

其次,学习驱动机制匮乏,短期化与碎片化并存。近年来,很多党组织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把学习当成一场宣扬政绩的表现活动、时髦词汇或是一项应急活动、短期工作,采取运动式的走过场行为模式,短期化现象风靡。加之党员学习缺乏钻研精神,浅尝辄止,倾向于单纯地追求表面文章和不讲实际的学习效果,人为地将学习目标狭隘化,碎片化现象严重。学习驱动机制匮乏导致广大党员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重视不足,是造成这类“形式主义”问题泛滥的主要因素。

最后,学习创新意识缺失,针对性与实践性不足。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完成学习的过程和任务,而在于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应用,用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会学习”、“为学习而学习”等不良现象,读死书、死读书,学用脱节,针对性和实践性差,学习创新意识缺失。党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问题倒逼意识,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引去有意识地学习,而将学习的成果单纯地定义在读了多少本书,搞了多少次集体学习活动,或者是发表了多少篇理论研究成果,致使学习的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不足。

尽管当前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问题不断,困境重重,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已经掀起了一股全国性的热潮,充分证实了各地各级党组织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参与打造学习型社会的认可。用学习指导实践,以学习推动创新,靠学习促进发展,正是学习型党组织存在的内在要求和动力源泉。

3.2. 现实突出党组织学习力构建的可能性

综观全世界的国家、民族、政党发展史,“学习”释放的正能量无处不在。民族的振兴与崛起、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政党的成熟与睿智,无不因学习而经久不衰;相反,因不重学、不善学而步步沉沦的组织亦成为血的教训。历史告诉世人,重学必兴、轻学必衰是成为“生存”于社会的“适者”的永恒不变之铁律。

进入新时代,“学习”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体现出了新的内涵和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指出,“好学才能上进。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在2014年5月召开的亚信峰会期间,习书记又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的思想观点。面对新时代、新方位、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这是对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也是党中央对党组织学习力构建的现实呼吁,使学习的战略布局不再局限于一个社会、一种组织,而进一步推进到了国家层面,促进了学习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多位一体、全面推进的新局面的形成。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起蓬勃的学习热潮,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在中央,如全国人大、国务院办公厅、国管局等部门积极开展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征文评选等活动,为广大党员干部创造“寓学于乐”的良好氛围;中组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开展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试点工作,由七所国内名校按照干部实际需求和各校学科优势,拿出“招牌”课程供学员选学,使广大干部在积极参与中实现自我提升。在地方,如江苏省领导干部学习会、浙江省委专题读书会等,每年都会集中一段时间围绕特定主题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以加强组织理论武装,推进组织科学发展;被授予“金坛市学习型党组织基层示范点”称号的江苏金坛收费站多年来始终按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坚持在“学”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做文章,在“干”字上见成效,积极以学习促发展,带动了全站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见,各地各部门党组织为满足自身需求,在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的探索上都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有力激发了各级党组织的学习力和创新力。这一“蔚然成风”的态势若能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一个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党组织必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全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4. 创新与引领:学习力视角下组织架构的路径探究

“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成就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一个人的生命在于学习,一个组织的生命更在于学习。学习力对于党组织而言,就如同树根之于大树,根深则叶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不断巩固“树根”,将学习内化为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追求,打造党员同时兼备应学的动力、能学的毅力、会学的能力,将学习内化为一门生存哲学、一种生活理念和一己精神追求。

4.1. 构建联动型学习力系统,强化学习行为的内驱动力

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有强大的动力系统作为支撑源泉,驱动学习行为的持续有效进行。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来看,内因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动力机制,即内生性动力机制,是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性的根本所在,具有高度自发性,与作为外推力和辅助力的外发性动力机制相辅相成,构成联动型动力机制系统。

党组织建设的内生性动力机制要求尊重党员个人学习需求,并以需求引导兴趣,丰富内容,创新载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学习作为一种行为科学,属于第五种需求即自我实现级别的最高层次需求。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就要满足党员的学习需求,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其能够不间断地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兴趣是关键 [5] 。因此,要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组织和党员不同发展阶段需求所在,以满足需求为诉求点,引导兴趣构建,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痛苦学”为“快乐学”。其次,要根据需求导向,结合组织及个人发展诉求,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学习内容范围。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打破宣讲灌输的固定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创新学习载体,灵活学习方式,积极打造学习型党建新信息共享平台。总的来说,就是要将学习内化为内在精神追求,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使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以及整个系统三个层次上共同得到发展,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 [5] 。

学习作为一种软任务,根植于组织所固有的文化结构之中,难有统一标准,也无最佳方式可言,但若没有制度的依据和保障,就缺乏约束力和评判标准。因此,学习型党组织构建要取得长效,就必须密切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动力发展轨迹,在内生性动力不足时及时启动外推力。激励机制作为一种外发性动力机制会产生强大的外推动力,使“外驱力”逐步转化为“内驱力”。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励促学。奖励对象要客观,指标要具体,结果要公正,兑现要及时,注意打破党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消极心态,最重要的是要将学习的成效作为一项考核,形成重视学习的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榜样作用,以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要建立学习效果动态考评反馈机制,以评促学。在内部,将已经建立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具体的量化指标纳入到党组织的综合考评体系及目标管理体系中,并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将考评结果反馈到组织和党员,激发党组织学习的内生性动力;在外部,让群众充分参与到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中来,发挥监督和督促的作用,树立问题意识,构建倒逼机制,以能否及时、有效处理好群众反映的问题为标准来考核学习成效,促使党员学习深入化、实效化。

4.2. 推进常态化学习进程,健全学习长效机制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知识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学习常态化、终身化已然成为创新时代的内在诉求,持续学习的长效机制尚待进一步健全。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更需要一颗恒心、一股韧劲和一份执著,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学习进程,在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中坚定责任、磨砺毅力。

要坚定学习恒心和韧劲。一方面,学贵有恒,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意志力的较量,源于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 [6] 。学习永无止境,学习型党组织的构建更是一个长期性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学习长效机制,促使党员常怀忧患之心和本领危机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制度的强制性促使党员将终身学习内化为政治责任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强化学习的钻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仅要有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并敢于迎难而上的恒心,更要有股“死不休”的钉子精神,摒弃对于知识“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狭隘理念,将学习内化为一种工作态度,戒除浮躁,静下心、坐得住,钻进书本、钻进实践、钻进群众,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促使学习行为持续不断地深入进行。

打造群体式互动学习,形成知识共享氛围。学习是所有组织生命的固有特征,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是人及社会组织的内在驱动机制决定的,但是学习行为必须依赖于特定的环境,这才能促使学习行为的产生及获取良好的学习效能。在学习型党组织中,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不是每个人学习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团队为基本学习单位,是团队化、组织化的全员、全面学习,具有鲜明的集体性和去个人化;不仅重视个人的学习需要和效果,更侧重学习的整体效用。因此,当党员个人学习毅力出现消褪迹象时,组织要想持续不断地推动学习行为产生,深化学习效果,应有意识地优化学习条件和氛围,发挥团队学习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群体学习带动个人学习。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组织学习做法,如瑞典学习圈(Study Circle)、微软公司的“学习三理念”、GE公司的群策群力项目等,都是值得借鉴的。

4.3. 强化学习性实践,提升学习成果的外化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能力。吉本斯等人在《知识的新生产》(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1994)一书中认为,社会正处在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知识生产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学科为导向转变为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更加强调知识的生产与应用相结合、研究结果的绩效和社会作用结合。构建学习型党组织要应势而行,除了具备强大的学习动力、坚韧的学习毅力,更要倚重培养党员出色的学习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亟待解决问题的呼声越迫切,增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诉求就越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认知过程。思考是学习的继续,是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是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无休止地建立一套套学习制度,而是旨在能够通过创造性地学习和经常性地思考发现问题、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学习的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地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使党员真正地将学习引向深入,切实打造思考型和创新型学习型党组织。

有效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能有效地将制度下的学习压力转化为自觉动力,然而,真正地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要提升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境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尤其是现今,深化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因此,除了发现问题,我们还要力争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自觉地把学习、提升能力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各项活动中,切实将学习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思路和举措,用学习力提升组织面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能力,这是我们将学习型党组织不断引向深入的不竭动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习能力也不能止步不前,它还必须在历史与时代的承继中提高,在思想与实践的统一中加强。在观念上,要坚持以全员学习、全面学习和全程学习的理念不断推动学习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各级党组织的学习需求、职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做到“因材施学”;在行动上,要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与思”、“学与行”的结合,将学习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新的认识。一个学习型党组织,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5. 结语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学会抛弃功利的色彩,不再被形式主义所绑架,才能让学习回归本来的意义。全党要不断增强组织学习动力、坚定组织学习毅力、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学习的潜在力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才能真正的引向深入。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研究”(214050A512)。

文章引用

李 颂.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究:基于“组织学习力”的思考
Research on Means of Constructing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city[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01): 62-6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1010

参考文献

  1. 1.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 郭进隆,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8.

  2. 2. 周艳春. 关于组织学习力的思考[J]. 管理观察, 2008(21): 132-133.

  3. 3. 齐卫平, 李春来. 国外关于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J]. 长白学刊, 2011(6): 32-36.

  4. 4. 陈彦彦, 齐艳娟. 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内在动力模式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1): 103-105.

  5. 5. 贲智勤. 学习型党组织的特征及动力机制构建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经纬), 2011, 9(24): 4-6.

  6. 6. 陈媛. 提升党员干部学习力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J]. 福建理论学习, 2010(8): 17-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