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8  No. 05 ( 2020 ), Article ID: 38043 , 5 pages
10.12677/ML.2020.85096

浅谈“云”的类词缀化

符祖歌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收稿日期:2020年9月22日;录用日期:2020年10月7日;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4日

摘要

“云”作为实词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在汉语中早已有之。“云”在“云X”格式中词义虚化,脱离本义,成为类词缀。“云”一般只能放在词根之前,与词根组成“云X”结构,其中的“云”的意义可能是从云的缥缈、若有似无给人的虚拟感,占据超大空间的超大规模感,以及能够由小水滴聚成大云团的高扩张性这些特点与互联网的特点对应地引申而来的。在“云X”的语境框架下,能够出现的词逐渐增多,其能产性较高且有继续增加的潜力。通过分析发现,“云”这个类词缀的产生,是由语言接触、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心理作用、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类词缀,意义虚化,成因

On the Quasi Affixation of “yun”

Zuge Fu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Received: Sep. 22nd, 2020; accepted: Oct. 7th, 2020; published: Oct. 14th, 2020

ABSTRACT

As a notional word, “yun” is a basic word in Chinese, which has existed in Chinese for a long time. In the form of “yun X”, the word meaning of “yun” becomes virtual, breaking away from its original meaning and becoming a quasi affix. Generally, “yun” can only be placed before the root and form the “yun X” structure with the root. The meaning of “yun”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ethereal nature of the cloud, the virtual feeling if there is nothing, the super large-scale sense of occupying a large space, and the high expansibility of small water droplets gathering into large clouds,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In the context of “yun X”, the number of words that can appear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its productivity is high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yun” affixes is the result of language contact, social progress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and other factors.

Keywords:Quasi-Affixation, Deification of Meaning, Causes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类词缀“云X”的确立

1.1. 相关概念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1982)中开创性地使用了“词头”和“词尾”这一组相对应的名称,并对这组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是“常用于组成组合式复合词的成分(近似词尾)”。吕叔湘先生又注意到,汉语里有很多语素不是地道的词缀,但差一点可以算是前缀或后缀,所以提出了一组“类前缀”和“类后缀”的概念。“类前缀”和“类后缀”在语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还会作为词根出现,加上这个“类”字来区别那些完全意义上的词缀 [1]。

对类词缀的研究在此之后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不同的学者对类词缀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位。张静(1980)在《新编现代汉语》中区分了“典型词缀”和“稍有实义但正在虚化的词缀”。任学良(1981)在《汉语造词法》中提出把意义虚化程度还不够深的构词成分称作“准词头”和“准词尾”,认为这种词头词尾都不具备词汇的意义,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构词成分,并且在书中提到,这些词头与词尾具备了表示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这两方面的作用。沈孟璎认为,类词缀都会产生某种附加意义,并且词汇意义都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虚化。一个词根词缀化了,就会有广泛的构词潜力,从而派生出一批新的词语,使一群词的词义都产生相应的变化 [2]。

学者们对类词缀概念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即位置固定,具有能产性,意义虚化等。其中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意义虚化,这个意义通常没有收录在词典中 [3]。新兴产生的类词缀,例如“盲X”“X精”“X党”“X控”等等,这些类词缀与别的词构成新词,并且让新词都带上某种相同的意思或感情色彩。

1.2. 类词缀“云”的判定

为了判断“云”是否可以作为类词缀,我们将一一考察“云”的使用情况,看它是否符合类词缀的几个特点。

1.2.1. 位置固定

位置固定也就是指类词缀只能固定出现在其他语素的前面或后面,是定位语素。汉语的词根通常是不定位语素,但词缀通常是定位语素。“云X”结构中“云”作为定位语素,出现的位置不自由,具有位置固定的特点。作为类词缀,“云”一般只能放在词根之前,与词根组成“云X”结构,可以称之为类前缀,如“云购物、云课堂、云计算”等等。主要有两种组合,一是类前缀“云” + 名词,例如“云电视、云手机、云平台、云课堂、云班会、云媒体……”这种组合出现时间较早,在2006年之后陆续出现,且在早期占主要地位;二是类前缀“云” + 动词,例如“云鼓掌、云合唱、云拥抱、云比赛、云阅读、云备考、云旅行、云看展、云毕业……”这种组合在2019年之后迅速增长并且数量逐渐超过前者。需要注意的是,位置固定只是判断词缀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判断词缀的唯一依据,因为并不是所有出现位置固定的语素都是词缀 [4]。

1.2.2. 能产性

类词缀有较强的构词能力,类词缀“云”符合具有能产性的特点,在“云X”的语境框架下,能够出现的词逐渐增多。“云”作为类词缀,真正受到社会关注的时间还不长,检验其能产性还需要更多时间,但已经初见端倪。由“云计算”引发的“云硬件、云平台、云服务”早已有之,2019年“云课堂”被广泛使用后又出现了“云拥抱、云鼓掌、云相见、云看展、云毕业”等等“云X”结构的新词。“云X”的结构表义简明,易于模仿与类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与生活的深度交融,相信未来还会出现大量以“云”为类前缀的词语。

1.2.3. 意义虚化

类词缀的词义产生了虚化,在词语结构中的意义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判断类词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意义虚化。虽然意义虚化了,但是类词缀的意义不会脱离基本义 [5],《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云”有三个同形同音词,“云1”的三个义项分别为① 说(人云亦云);② 表示强调(岁云暮矣);③ 姓。“云2”只有“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简单来说就是天上的云,这一个义项。“云3”的两个义项分别是① 指云南(云腿);② 姓 [6]。对比筛选之后,我们认为类前缀“云”应该是从“云2”虚化而来的。

不难发现以“云2”为词根的“云豹、云鬓、云锦、云梯、云崖、云游”从构词上来说都是偏正型的,词根“云”修饰它后面的词根,给人一种形象感。其中“云豹、云鬓、云锦”中的“云”表示“像云一样的”侧重云朵的形状;“云梯、云崖”中的“云”表示“高耸入云”侧重云的高;“云游”中的“云”表示“行踪无定”比较偏重云的动态。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利用网络,统筹资源,从而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技术。“云”其实就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性说法。“云技术、云硬件、云计算、云平台、云邮箱”中的“云”可能是从云的缥缈、若有似无给人的虚拟感,占据超大空间的超大规模感,以及能够由小水滴聚成大云团的高扩张性这些特点与互联网的特点对应地引申而来的。

总之,“云X”具备位置固定,具有能产性,意义虚化的特点,由此可见,“云X”结构中的语素“云”已经虚化为了类词缀,已经具备类词缀的主要特点。

2. 类词缀“云X”的成因

2.1. 外来词的影响

中外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也是类词缀“云X”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当今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国的语言文化输出加速,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其文化影响。这一点具体表现在语言上,从“云X”类词缀的产生就可以看出。除了由汉语词根演变而来,类词缀“云X”的产生也受到了外族语言的影响。2006年美国谷歌推出“Google 101计划”,并提出了Cloud technology的概念 [7],汉语将其意译为云技术,之后才有更多“云X”结构的出现。

2.2. 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语言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的现实状况。2006年“云技术”的概念提出以后,企业试图把此技术运用于已有的设备和活动中。2009年以后开始出现“云电视”“云手机”等以“云”为产品来源和途径的大众化产品,并且不断发展完善。之后又逐渐出现“云课堂、云班会、云媒体”这样的词语。

随着5G技术等网络技术的提高,以网络为途径的各种娱乐和商务活动有了更好的体验,年轻人的社交和娱乐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在此背景下,人们的各种需求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满足,于是“云看展、云毕业”成了热门话题;像“云蹦迪、云唱歌、云观影、云购物”这样的“云娱乐”活动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选择,为线上平台带来巨大活跃流量;“云拥抱、云鼓掌、云相见”也成为一种新潮的社交方式并且为大家所熟知……各种新场景、新模式正在“云端”火热进行,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云时代”。“云X”被人们广泛了解且运用,人们开始借助“云”这一已有的语素来表达新的概念和意义。

2.3. 有利的传播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繁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微信、QQ等使交际的方式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表达环境;微博、抖音、搜索引擎等各类新媒体使得语言的传播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于是“云课堂、云旅行”这样的词语产生之后被快速地传播和推广,人们以此为语言材料进行模仿创造,又衍生出新的词语,渐渐地,“云X”在广泛的使用过程中为人们所接受,甚至将来有可能由一般词汇进入基本词汇。

2.4. 求异心理与求变心理的作用

马彪先生认为“词缀选择的多样性是求异心理与求变心理的作用” [8]。人们在交流和互动时更偏好采用新鲜的表达方式,人们接触到新颖的词汇之后,常常可以快速理解其中的意思,并在自己的生活中灵活运用。说话者用这样新潮的词语来增加其语言的幽默性、提高心理的时尚感,也就促成了新的类词缀的产生。例如,“在网络平台进行招聘”可以说成“云招聘”、“通过网络的连接,隔着屏幕拥抱”可以说成“云拥抱”,这样仿照“云计算”一词创造出来的新词语,用“云X”表达在网络上搭建的某种事物,或通过网络进行的某种活动,显得说话人更加新潮有趣,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2.5.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与类推机制

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人们都倾向于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在当下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类词缀恰好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即省力原则,可以提高人们沟通的效率,所以得以快速推广。例如,用“云班会”来代指“在网络平台开展班会”,就避免了语言的繁杂,达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提出,大多数人在创造和使用新词语的时候往往用已有的结构和材料,不断地用类比的方式进行创新。例如,人们仿照“云计算”一词,保留“云X”替换后面的语言单位,从而造出了“云班会”、“云合唱”、“云购物”等词语。

文章引用

符祖歌. 浅谈“云”的类词缀化
On the Quasi Affixation of “yun”[J]. 现代语言学, 2020, 08(05): 710-71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5096

参考文献

  1. 1.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41.

  2. 2. 沈孟璎. 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4): 93-99.

  3. 3. 王洪君, 富丽. 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 语言科学, 2005, 4(5): 3-17.

  4. 4. 宋珍珍. 论“精”的类词缀化现象[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9, 32(3): 44-48.

  5. 5. 曾立英.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 2008(4): 75-87.

  6.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 第七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7. 7. 王金金. 云计算服务模式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8. 8. 马彪. 汉语状态词缀及其类型学特征[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