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Vol. 11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4392 , 4 pages
10.12677/WLS.2023.112025

用心为学 作最好最真的文章

——兼评杜伟《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

武传阳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收稿日期:2023年2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24日

摘要

民间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专著《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采用黎汉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民间童话的概念,童话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关系,黎族汉族民间童话的类别与特色以及黎族汉族民间童话的源流与异变等课题,是当前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部力作。

关键词

民间文学,童话,比较研究

Study Diligently to Make the Best and Most True Article

—Comment on Du Wei's Comparative Study on Folk Fairy Tales of Li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Chuanyang Wu

School of Literatur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Feb. 21st, 2023; accepted: Apr. 13th, 2023; published: Apr. 24th, 2023

ABSTRACT

Folk literature contains rich national spirit,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culture. Comparative Study on Folk Fairy Tales of Li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this monograph explores a series of issues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se issues include the concept of folk fairy ta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iry tales and myths, legends and folk tales, the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 and Han folk fairy tales, and the origin and variation of Li and Han folk fairy tales. This monograph is a masterpiece in the field of folk literature research.

Keywords:Folk Literature, Fairy Tales, Comparative Stud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民间文学是先民们生产、生活最直接、最诚实的记录。在那个原始而壮阔的时代,人们如何认知自然、宇宙和人生,如何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处”,如何在迷惘中走过人生路,如何在威严的神前匍匐前行,这些命题的答案似乎都能在以神话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中找到。然而,民间文学有庞杂性、分散性的特征,对其概念、范畴的界定也有模糊性、多义性的现象,这就往往阻隔了我们对其喜爱和探寻的热情,也使得我们试图寻找先民足迹的努力变得异常艰难。海南师范大学杜伟老师的力作《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另辟蹊径,以黎族汉族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为基础,详细探讨民间童话的概念,童话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关系,黎族汉族民间童话的类别与特色以及黎族汉族民间童话的源流与异变等课题,向我们全面地、学理性地展示了民间文学丰富生动、可感可触的特质。本书显示了研究者系统梳理民间文学的努力和决心,采用了黎汉民间文学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研究者对民间童话研究倾注的巨大热情令人感佩。《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是当前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专著。

事实上,正如书中序里所指出的:“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其中蕴含着民族精神。”( [1] p. 1)“五四”时期,关注民间文学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民主运动的表征,是“礼失而求诸野”的具体表现。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寻根”的背景下,学界对民间文学作品做了大量搜集、整理和集成工作,为今天的民间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新时期以来,文化热重新兴起,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得到学界重视,民间童话研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关注点。因此,某种意义上,杜伟老师的民间童话研究是对新时期民间文学研究热点的一种回应。

2. 回应争议概念的表述界定

书中首先讨论的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一些存有争议的概念,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起源、范围、流传异变等内容的界定。

研究对象的庞杂性、研究范围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给民间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即呈现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局面。作为一部学术专著,《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首先要厘清的就是民间童话的起源、范围问题,这种探索与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该书对民间童话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民间童话讲述者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吸取适合儿童接受的素材的实际情况,指出民间文学中适合儿童、并被讲述者讲述给儿童的幻想性作品就应该属于“民间童话”的范畴。该书强调,“只要拥有丰富的儿童文学要素,如幻想、幽默、传奇的叙事故事,就会受到儿童喜爱,就可以纳入‘民间童话’的范畴”,“只要是适合儿童的,儿童喜爱的幻想、传奇或者幽默智慧故事,都可以归入民间童话的范畴”。由此该书指出——“民间童话是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故事”。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研究民间童话的视野,各民族早期流传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史诗故事等均被纳入到民间童话的范围,均是民间童话丰富的资源库。

当然,并非所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都可成为民间童话的内容,需要对它们进行一种适合儿童接受的“转换”,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对此,该书通过列举大量实例进行了较为清晰的论述,例如书中提到两个“傻女婿故事”,第一个故事《傻女婿拜年》充满性暗示,女婿对小姨子和丈母娘的调笑体现了民间的戏谑精神,讲述给成年人听无可非议,但讲述给儿童听是不适宜的;第二个故事《傻女婿拜寿》则对故事内容进行了转换、过滤,使其更加“洁净”,适合儿童听众接受。因此,作者指出,“即使神话、传说有神奇的夸张、丰富的想象,民间故事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从而吸引了许多儿童,也为民间童话提供了营养,但这只是故事中具有童话因素,并不是纯粹为了儿童创作的内容”。这种既注意到民间童话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又始终强调民间童话应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辩证态度,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观和开阔的学术视野。

3. 论证民间童话的分类问题

民间童话的类型,曾被许多儿童文学研究者关注。例如周作人在《童话略论》中将童话分为天然童话(亦称民族童话)和人为童话(亦称艺术童话)两类;赵景深将童话分为民间的童话、教育的童话和文学的童话三类;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将民间童话、创作童话和幻想小说归入到儿童文学一类等等。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该书并没有拘泥于已有的论述视角,而是将其纳入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范畴,指出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以来,大量的民间童话一直被视为文言小说的一部分,散落于民间故事中,没有被作为民间童话进行专门的研究。书中进一步指出,从卷帙浩繁的典籍文献里搜寻、鉴别出民间童话,或者从民间搜集口头流传的民间童话故事,使其成为民间故事研究学科体系中重要一环,在今后是一个十分艰巨的重大使命。这种对民间文学研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书中随处可感。

民间童话是在民间故事的广泛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汉族很多民间童话两千年前就通过文字进行了记录,历代的笔记小说和诗歌中对民间童话也有记载、创作和改造。大量文献表明,汉族民间童话对其他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形成、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汉族与其他民族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缺乏足够的关注。该书力图在此方面有所探索,其立意之一便是通过汉族、黎族民间童话的辨析来区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变异的脉络。例如对“两兄弟”故事类型的研究,该书不仅注意到其在许多民族的传统民间童话中都有体现,即以一个故事核为中心,包含了众多类型——“狗耕田型”、“卖香屁型”、“长鼻子型”、“猴洞得宝型”、“太阳山型”、“含金石型”、“偷听动物之言而发迹型”、“神仙赠宝型”、“石门开型”等,更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将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放置在汉族、黎族民间童话比较研究的宏观视野中进行,以汉族的《夜明珠》《蛇郎》、黎族的《大南和二南》《宝筒》为例,进行深入的文本比对和流播情况比较,使得我们对民间童话在各民族之间流传与异变等问题的认知变得更为直接而感性。

4. 注重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

该书不仅在理论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在民间童话作品、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更是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对汉族、黎族民间童话的比较研究,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慎重而大胆的分析。

书中首先指出:“所谓民间故事类型,是指一则民间故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相当广泛的地域中流传、扩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异文,因为构成故事类型。”( [2] p. 12)进而指出,汉族民间故事的记录、流传,除口头流传之外,作者特别强调了历代文言小说的价值,指出“绝大多数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有关的作品,都出自历代的文言小说,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国古代、特别是汉族的民间童话故事类型,首先见于各种文言小说”( [1] p. 40),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笑林》《博物志》《搜神记》《搜神后记》《幽明录》《异苑》,隋唐五代的《启颜录》《河东记》《广异记》,宋辽金元时期的《梦溪笔谈》《夷坚志》《辍耕录》,清代的《聊斋志异》《志异续编》《客窗闲话》等等。该书在分析了AT分类法、阿法纳西耶夫分类标准等优缺点的基础上,以童话的题材和内容为坐标,把中国民间童话分为五个类别——创世童话、自然童话、爱情童话、风物童话和寓言童话。这种划分方法可能使得一部分童话故事具有了双重甚至多重“归属”,但无疑为不同民族间同类题材童话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便利。

当然,该书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对民间童话概念的界定,尽管书中指出了“只要是适合儿童的,儿童喜爱的幻想、传奇或者幽默智慧故事,都可以归入民间童话的范畴”,指出了民间童话应具备的根本属性是儿童性、幻想性、传奇性,这是在一般意义上对民间童话所做出的经验性的描述和归纳,依然未能说明民间童话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的根本区别,在书中后续论述汉族、黎族民间童话的特点、相互之间的区别以及民间童话的源流与异变的过程中依然时不时地表现出将民间童话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混为一谈的传统惯性。专著结语部分,在归纳概括汉族黎族民间童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时,将其归结为爱国主义和民本思想;同时将民间童话中的英雄主义、抵御外族侵略、反抗暴政、同情弱者、无私互助等内容归结为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显得有些简单化了,未触及民族精神的根本特质以及各民族“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这些,恰恰也是当前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同仁们所共有的困惑与困难。目前,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边界争论、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与视野的选择等等问题均有较大的学术争鸣的空间。杜伟老师的《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一书在此方面勇于探索创新,不畏做争鸣的标靶,值得赞赏。

恩格斯在《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中关于民间故事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酸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但是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也就像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达恩顿所言:“童话是一种历史文献,它记载的不只是广泛人类经验的基本要素,且是每个时代特殊的详情,也表达人类集体无意识和集体想法的真理。”( [3] p. 92)一个民族在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的过程中,也在培育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汉族和黎族民间童话是民间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哺育和塑造着一代代儿童和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正如专著文末所言,汉族和黎族的民间童话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源流关系交织在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中。汉族童话博大精深,黎族童话精致秀美,两个民族的童话都充满着神奇的原始艺术魅力,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章引用

武传阳. 用心为学 作最好最真的文章——兼评杜伟《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
Study Diligently to Make the Best and Most True Article—Comment on Du Wei's Comparative Study on Folk Fairy Tales of Li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J]. 世界文学研究, 2023, 11(02): 142-145.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3.112025

参考文献

  1. 1. 杜伟. 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

  2. 2. 祁连休.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

  3. 3. 高宣扬.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