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8  No. 01 ( 2020 ), Article ID: 34198 , 5 pages
10.12677/CES.2020.81010

How to Realize Effectiv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Dongmei Xu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28th, 2020; accepted: Feb. 10th, 2020; published: Feb. 17th, 2020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is the basic stage for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and it is also the key period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language organization and thinking,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alize effectiv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uch as students’ lack of consciousness of problems, the lack of principal position, teachers’ emphasis on teaching and neglecting moral education, etc. 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such as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 thinking, guiding students to explore activel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infiltration and so on, so as to inspir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o take students as the foundation, realize effective teaching and realiz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Effective Teaching, Problem Awareness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许冬梅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1月28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10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17日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驾驭能力的关键时期,因而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实现有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学生问题意识不强、主体地位缺失、教师重教书而轻德育等教学现状,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重视德育渗透等有效建议,力求启发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本,实现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问题意识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小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会影响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提升,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一定影响。新课改下强调语文不仅仅是传承文化、学习知识的工具,也要促进学生人格、思维的形成,因而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对于落实“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 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关于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基本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特定时空内不低于标准水平的教学 [1]。“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有以下几大特征:

第一,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美好人格,较高语文素养的合格人才。语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而展开,旨在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而不仅限于语文素养。

第二,关注教学效益。崔允漷教授强调“教学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即经过语文老师的讲解,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听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内容,是否有感受到课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第三,重视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标积极倡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有效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的、有方法、有思考的进行自主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实现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3. 小学语文实现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效教学的对立面是“无效教学”,“无效”并不意味着没有效果,是指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专家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无效教学大约占50% [1]。目前小学语文当中的有效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思维僵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2]。思考是学生个体的独特思维,是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否则可能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技能。新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因而学生的思维训练相当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一方面,教师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害怕学生提出无法解答的问题导致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很少甚至不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而学生也忙于回答教师所抛出的一系列问题而无暇提出自己的疑惑。另一方面,中国绵延五千年的“尊师重道”观念,使得同学们不敢质疑书本、质疑老师,也害怕自己提出的问题遭到嘲笑和否定。同时低年级的小学生也由于经验、知识受限,还不会发现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能力较弱,习惯于“接受学习”状态,长此以往逐渐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权力,思维逐渐僵化,不再提出问题。

3.2.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学习兴趣不高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有情趣、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容易感兴趣的课程 [3]。但当前课堂现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没有被我们重视,许多教师备课时想教材,想专家评论却很少设想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又是怎样想的?要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大人的差异性还是很大的,而这样的课堂激不起学习兴趣,也引不来学生的主动性。尽管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但仍然有很多资历较老的教师会只根据自身的教案设计及授课节奏进行讲授,习惯于一根粉笔、一本教材讲到底,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不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会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活动中被动接受学习,失去自主学习的动力,逐渐丧失对语文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重教书,轻育人,忽视情感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念形成的领路人。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分数为王”,快节奏的生活让教育逐渐偏离了初衷,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学习成绩不仅成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也成了衡量教师水平的“一杆秤”。为了迅速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精神的关怀和感化,即重教书、轻育人,忽视了语文课标所要求的“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比如,在语文教材中常常有“感想类”的课后题,大部分教师认为处理这类课后习题耽误课堂时间,于是自行决断另作他用,剥夺学生发言机会。事实上这类题目的设置正是教师育人的最佳途径,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引导,使学生成为身心两健的人。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南通谈及语文教学时曾说过,“语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忽略了情感,这是寡情教学。”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避免出现这种寡情教学,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 小学语文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4.1. 鼓励学生发问,培养问题思维

首先可以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创设教学情境,让同学们敢想敢问。低年级的学生最开始会因为想要吸引教师注意,而提出各种各样、水平不一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热情,要让同学们实现“要提多少个问题”到“提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的转变。例如在学习《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时,同学们提出“作者为什么说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金色巴掌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没有急着一一解答,也没有否定太过简单的问题,而是让同学们自己去文中寻找答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同学们明白有些问题可以靠自己的学习就可解决,而后在语文学习中逐渐提一些有价值且精炼的问题。

其次,要传授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养成批判质疑的习惯,让同学们会问能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题目、中心思想、关键词、写作手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运用对比提问、观察提问和分析综合提问等方法,就作者的写作手法或文章常识性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提出质疑,不鼓励和主张绝对的标准答案及权威,让同学们意识到针对一个观点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并养成质疑的习惯。

最后,注重思路创新,避免思维僵化,让同学们想问善问。例如在学习《丁香结》时,首先询问同学们对于本文“有什么疑问和想法”,启发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去寻找问题,让其思绪处于活跃的状态,而不是一味接受老师的提问,或者全程听老师讲。另外向同学们再次提出问题:“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三段写丁香花后再写丁香结,这样写的深意在哪里,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地方进行改编和创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同学们也来当一回“小作者”。

4.2. 创设多元情境,引导主动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是结合情境案例帮助学生更快记忆所学内容,并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课内外资源,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运用音乐图片创设情境、巧用提问创设情境等。例如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等功能,为学生创造更加感同身受的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课文学习中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注意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4]。高段六年级同学在学习《七律·长征》这篇离现代00后很远,很难感悟的诗文,可以让同学们观看电视剧《长征》《飞夺泸定桥》等电视剧的片段,让同学们了解战争背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最后配乐朗诵全文,升华同学们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还能强化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低段一年级同学在学习《大还是小》时,首先以一个绘本故事导入:小杰今年六岁了,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小,让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小杰到底什么时候感觉大,什么时候感觉到小。其次在学习过程中,也可问问同学们是否跟小杰一样,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以图文故事配乐开始新课学习,介绍小杰的日常感悟,既吸引同学们兴趣,又贴近小朋友心理,引导他们去感受自己的生活,传递积极价值观。

4.3. 重视德育渗透,发挥榜样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部对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小学德育应当在热爱学习、孝敬父母、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向学生进行渗透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首先自身把握到情感实质问题,再通过自身相应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传达给学生,发挥情感导向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采用讲解分析法、榜样示范法、情感熏陶法、美读训练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我们不光要进行知识方法的传授,还要“养育学生的生命”,用知识和情感“两条腿”走路。

在《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上,围绕“毁灭”这一主题。先让同学们走近圆明园,接着让同学们走进圆明园,最后让同学们走出圆明园。以“情感”贯穿全文,引起所有人深思:“圆明园”究竟象征着什么?圆明园被毁掉的是什么?它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既有信息的获取,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还有价值观的引导与树立。“走近–走进–走出”式教学就不仅是文本阅读资源的丰富与扩大,也不仅是思维空间的拓宽与伸展,更是民族品质、民族精神的滋润与升华 [6]。

4.4. 提高教师素养,增强专业技能

语文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进行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师自身要做有效工作。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和相机引领。

陈晓端与Stephen Keith教授在对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之后,得出“有效教学总是与教师对教学实践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的反思密切联系在一切” [7]。崔允潡教授也曾说过,世界上不可能有“说话像演说家,写字像书法家,上课像表演家”这样完美的教师,但是我们可以要求自己都去按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个性创新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8]。

首先要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眼光不能仅限于小学语文教材,一方面要深研中华文明,涉猎世界经典,关注教育动态;另一方面还要学习有关心理学、生理学、教法等教育科学类知识。其次增强专业技能,在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观摩优秀教师,深入思考与践行,做好每一堂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最后反思写作,实现自我突破。做教育的研究者和终身的学习者,不断探究如何更好的有效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力图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

文章引用

许冬梅.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How to Realize Effectiv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08(01): 62-6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1010

参考文献

  1. 1. 金旭英.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 2. 殷旺.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提问[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11): 143.

  3. 3. 张莉. 小学语文目标驱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学, 2012.

  4. 4. 庄钟慧.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J]. 教育评论, 2008(3): 168.

  5. 5. 高雪花.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10): 120.

  6. 6. 郑百苗. 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圆明园的毁灭》课堂[J]. 小学教学参考, 2005(13): 4-7.

  7. 7. 陈晓端, Stephen Keith. 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8): 56-60+71.

  8. 8. 崔允漷. 有效教学: 理念与策略(下) [J]. 人民教育, 2001(7): 42-4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