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0  No. 02 ( 2022 ), Article ID: 48577 , 6 pages
10.12677/CES.2022.102046

外语专业文化课程思政建设

——以《世界文明史》课程为例

郭云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收稿日期:2022年1月14日;录用日期:2022年2月3日;发布日期:2022年2月10日

摘要

文章围绕外语专业文化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世界文明史》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程教学与建设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策略与实践路径。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外语专业文化课程的教学应充分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能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的全方位、立体化外语教育建设。

关键词

外语专业,文化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Course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A Case Study of 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s

Yun G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Jan. 14th, 2022; accepted: Feb. 3rd, 2022; published: Feb. 10th, 2022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course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and taking the course of 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ategies and paths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pecialized cours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morality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ulture course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should fully explore ideological-political elements in curriculum knowledge system, renew teaching philosophy,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s, and innovate in teaching methods, thus enhancing their abilities i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Hopefully,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teaching, ability development and value construction could be realized.

Keywords:Foreign Language Majors, Culture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在此背景下,外语专业文化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入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通过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能力,实现外语教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 [1] 上的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符合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据此,本文以外语专业文化课程《世界文明史》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助力全方位、立体化的外语教育建设。

2. 教学理念与德育目标设计

外语专业文化课程是“以文化为核心概念凝聚起来的一系列相关课程” [2],是外语专业语言、文学、文化三个核心要素之一。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为外语专业本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强调了外语专业的“人文” [3] 属性,文化课程的价值因此得以进一步凸显。

外语专业文化课程主要分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跨文化三大类,包含在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之中。根据有关学者对各类院校文化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西方文化课程作为主体比较突出” [2],主要包括所学外语国家概况、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明史等课程。正是基于外语专业文化课程的性质和现状,有学者担忧可能存在着重“外国文化,尤其是以英语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轻民族文化现象” [4]。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文化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关涉到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因此的确不可小觑。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塑的关键时期,价值思维与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现代的等多维度的价值观冲突,势必会造成他们在价值选择上的混乱与迷失。因此,高等教育作为“现代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最重要的机制” [5],有责任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2020年4月25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外语教育的“根本”,倡导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外语课程的“思政新模式和协同育人新举措”,培养“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 [6]。外语专业文化课程,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主动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落实到具体的外语专业文化教学中,首先应避免“文化自我殖民”现象,确保本土文化自觉不被压抑,文化特性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树立文化主权意识;其次,在西方文化教学中同步跟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再者,通过不同课型之间的补充与互动,建立更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使学生能更为客观地看待世界各文明与文化,并通过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比较,认识、理解和尊重其差异性,形塑文化多元化意识。

《世界文明史》课程便是对以英美文化为尊的西方文化课程的有益补充。该课程从历史的视角,描述世界文明演进的基本过程,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晓世界史,能对文明的特点和演进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能对东西方文明的源头进行探索和解读;了解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人文思想,能用比较的方法、全球的视野来看待历史、审视人类文明,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能辨认和解释相关术语,具备熟练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连贯的英语表达能力,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中英文文献检索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在专业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所在的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过程中,着意增加了对课程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设计:

1) 了解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主要人文思想,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跨文化的角度反省本土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思考和评判外来文化,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好人文基础。

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对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探讨和研究,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加强对当代世界的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和走向,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3) 对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 在历史教育中穿插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熏陶,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中华文明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感。使学生在把握几千年世界文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为实现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而拼搏,使我们的栋梁之才能胸怀世界,放眼全球,敢于应对国内与国外的实际挑战。

通过德育目标的融入,外语专业文化课程对现实的观照得以凸显。在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交汇点上,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文化主权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都得到了有效形塑,体现了专业课堂主渠道育人的重要作用。

3. 教学内容及思政教育融入路径

《世界文明史》课程从文明演进的视角出发,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跨越各文明界限,系统探讨世界各文明的发生、发展、演变,以及它们的成就、特征与差异,内容涵盖地理、历史、宗教、艺术、文学、政治、哲学、法律、科学、建筑等各个方面,对于学生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 [3] 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相关学者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属性为引导”、“以学校特色为依托”的教学素材思政内容建设“三大原则” [7] 的指导下,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针对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了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摈除西方中心的视角,将世界各文明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观照,强调联系,而非排他;

其次,拨开繁杂的历史线索与事件,在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筛选、补充、重组和优化,力求在每一重大文明的框架内择取最能反映该文明特征的内容,将探讨的重点放在社会与文化维度上,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

再次,兼顾各文明的独立演进与彼此交融,通过增加中–外、东–西、古–今文明之间的互鉴,拓宽文化教学的视野与深度,增强对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与自信。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世界文明史》课程的思政内容建设,除了在原有教材知识体系中挖掘诸如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责任意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德育内涵之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思政教育的融入:

1) 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提升文化敏感度

例如,在介绍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概貌时,结合“珠峰重测”的热点事件,通过对比中外主流媒体对珠峰的英文表述,探讨两种命名背后的历史与文化维度,从而引申到对珠峰重测事件的政治与文化意义的解读,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介绍苏美尔文明时,引导学生分析所谓的“近东”是离谁“近”?在谁之“东”?通过对“近东”、“远东”这一系列政治地理术语的思辨,启发学生辨析概念背后的“欧洲中心论”,从而正确认识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在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言与文化的敏感度。

2) 通过中西文化比较,增强文化意识

例如,介绍古希腊哲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苏格拉底与孔子在思想学说、生平著述、后世影响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在拓宽学生学术眼界的同时,通过补充经典文献的阅读,尤其是中华优秀典籍的阅读,强化中国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同样,在介绍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儒家、法家学说时,也可以通过与约翰·洛克、托马斯·霍布斯等在政治哲学方面之论述的比较,引导学生从文明互鉴中,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影响力;在介绍古希腊神话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进行对比,反观中西文化传统中“和”与“争”、“德”与“力”、“礼”与“约”、集体与个体等方面特质的不同以及在历史长河中持续发挥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而积极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3) 运用中国话语理论,提升文化自信

例如,在介绍古印度宗教文明中佛教这一板块时,由一本汉学家的著作《佛教征服中国》为引,启发学生思考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是“佛教征服了中国”,还是“中国征服了佛教”?引导学生运用“变异学”这一源出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来探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异,并通过这一中国本土文化吸收、接纳外来文明突出而成功的范例,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外来文化。

总之,作为专业课程,《世界文明史》在内容建设上应着力凸显外语学科的人文属性,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还要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用经典题材透视外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用热门话题反映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

4. 教学模式改革与团队建设

外语专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总体来说应当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及交互式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型学习者转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者。由于“00后”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使用手机、电脑开展学习,因此本课程较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化网络平台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传统课堂,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式(project-based)、任务式(task-based)、交互式(interactive)课堂。同时,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用系统性思维推进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水平的提升。

就《世界文明史》课程而言,主要采用线上线下、课堂内外、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依托移动互联网和“超星学习通”教学信息化平台,将教学环节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注意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古埃及文明》节段为例:

1) 课前准备阶段

设计课前讨论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非洲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并阐述其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通过对学生完成情况的分析,删繁就简,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组,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依据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具体融入方法的设计工作。

2) 课堂教学阶段

运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五步”教学法,重点及难点内容详讲,辅以启发、探讨、合作等方式进行互动式讲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高课程育人意识。例如,在对古埃及法老的性质与地位进行充分阐释的基础上,让学生将集军、政、神权于一体的古埃及法老与现代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在头衔、任期、行政权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古–今对比,拓展认知思维。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认同现代民主制度。

3) 课后拓展阶段

通过“学习通”平台布置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事件;鼓励学生组建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当今国际局势与中国实际,开展古–今、东–西、中–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思考和评判外来文化,并提出挑战性或批判性问题。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变革,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问题意识。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海报展示等课堂活动,还可以相互激发,拓宽人文视野,增加对当代世界的了解,形塑有容乃大的世界观。在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道德情操、理想信念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推动了教学目标的更新、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受益的同时,也对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思政建设的外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人文素养,还要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修养、意识和思政能力。这需要外语教师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高中国历史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紧贴社会实际设置议题的能力” [8],也有赖于课程教学团队的合作共建和集体攻关。中南大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注意在专业课任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人员之间搭建共建平台。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人员的加入,无疑有助于保障思政项目做到政治站位足够高,知识传授足够准,思政教育足够细。跨学科的共建与合作,有助于深入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高校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5.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明对话的新形势下,外语专业文化课程应充分发掘和发挥育人优势,在中–外、东–西、古–今互鉴中,加深学生对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包容心态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并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规划人生,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打好人文基础,为祖国建设准备好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

中南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以史明志、鉴古通今——《世界文明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KCSZ065);中南大学教学学术研究项目:“新文科视域下专业文化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究”。

文章引用

郭 云. 外语专业文化课程思政建设——以《世界文明史》课程为例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Courses for Foreign Language Majors—A Case Study of 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s[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02): 255-26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2046

参考文献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 3号) [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0-06-01.

  2. 2. 张卫东, 冯梅. 基于调查分析的英语专业文化课程体系构建[J]. 教学研究, 2019, 42(5): 89-93.

  3. 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 4. 杨维东. 外语教育中存在的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及应对[J]. 外语教学, 2015, 36(5): 73-76.

  5. 5. 钟新文. 青年懂中国, 才能接好棒[N]. 人民日报, 2014-09-06(004).

  6. 6.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7. 7. 徐锦芬.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 外语界, 2021(2): 18-24.

  8. 8. 陈法春. 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6): 12-1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