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9245 , 4 pages
10.12677/ACPP.2022.116348

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谢涵宁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14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4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摘要

“以和为贵”作为儒家的经典思想,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秉持“性善论”的“亚圣”孟子,在继承了孔子家庭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坚持家庭仁和,以仁求和,并围绕孝悌展开,回归德性本质,建构了儒家德性伦理思想体系,将道德伦理推向新的高度。对孟子家庭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其内在意蕴,旨在更好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人伦的文化品质,传承中国先哲追求永恒价值的探索精神,彰显伟大先哲人生智慧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孟子,儒家,家庭伦理,仁和

Research on Mencius’s Family Ethics Thought

Hanning Xie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Received: Nov. 14th, 2022; accepted: Dec. 4th, 2022; published: Dec. 19th, 2022

ABSTRACT

As a classical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harmony is precious” is a valuable spiritual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Mencius, the “sage of Asia” who upholds the theory of “goodness of na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family ethics thought inherited from Confucius, insists on family benevolence and harmony, seeks harmony with benevolence, and focuses on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duty, returns to the essence of virtue, constructs the Confucian moral ethics thought system, and brings moral ethics to a new height. The study of Mencius’ thought on family ethics an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inner meaning aims to better grasp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human ethics in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inherit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ers in pursuit of eternal values, and to highlight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great philosopher’s wisdom of life.

Keywords:Mencius, Confucianism, Family Ethics, Hirohito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孟子家庭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每一个哲学思想的诞生都来源于一定的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反映了当下的政治与经济状况。孟子身处于诸侯征战的春秋战国。世道急剧变化,动荡不安,正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经济背景上,虽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业与手工业发展起来,但由于诸侯割据,战争频发,各国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民苦于劳役,生活水平低下。经济政策的转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制度。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弱,各诸侯纷纷而起,为争夺土地展开斗争。此时荒地也遭到大量的开垦,变成了私田,井田制遭受到严重破坏。二是商业政策。早在商周时期,国家便支持推进商业的发展,但随着从事商业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农民弃农投商,这也逐渐威胁到了君王的政治统治。因此国家制定并采取不同的政策去鼓励百姓们进行农业生产,以此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并下令对那些不参与农业生产的人进行衣食住行方面的限制。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加以天灾和沉重兵役劳役,百姓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实践与生活实践中去,终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政治背景上,宗法制、分封制已变得支离破碎,名存实亡。社会矛盾凸显,其中不乏有新兴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新兴地主内部之间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以及没落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随着各诸侯势力的增强,他们已不再满足自己的封号,便自改为“王”。此时,官僚制度也转变为军功爵制,部分国家开始出现了郡县制。另一方面,平民庶人受到了重视,能够开始参与国家的政治中去。

在文化背景上,不同于夏商周的“礼不下庶人”,随着士阶层的地位逐渐提高,慢慢出现了私学。在春秋末期,孔子率先创办了私学,招收平民百姓为弟子,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学在民间”也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以“仁”为思想核心,主张“爱人”,提出了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思想,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快速发展。

纵观孟子家庭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诸侯割据征战,百姓叫苦不迭,孟子想要改变眼下的社会困境,他将视野瞄准了孔子的仁者爱人伦理思想。“仁者无敌” [1] 显然可以成为救世良方。

2. 孟子家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性与德性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始终是中国古代哲学所关注的话题。《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 孔子并没有明确点明“性”归于善还是恶,只是认为人性最终会受到后天行为习惯的影响。直至孟子出现,赋予人性以“善”的独特内涵,并建立了儒家史上的首个“性善论”学说。孟子认为,在家庭的“五伦”之中,孝悌最为根本,它将仁、义、礼、智等儒家经典的道德规范囿于尊敬孝顺父母、敬重爱护兄长之中。诚然,在孟子的眼中,“孝”乃至高无上,国有君王也不可与之比拟。作为家庭伦理思想的核心要义,孝悌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古来统治者只有坚持这一先决条件,国家才能兴旺繁荣。众所周知的尧舜便是实施仁政的典范,而其中的制胜关键便是孝悌。

仁,亲也,从人从二。何为仁?何以仁?我们从“仁”的字体构造便能体会到“仁”所表示的是一种互不驳斥,携手并进的关系,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和谐友善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仁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爱人便是对“仁”最清晰的阐释,也是“仁”的核心内容,孔子关于仁的内容都是以“爱什么人和怎么去爱人”为切入点展开的。在古代,爱人,最直接的解释便是爱自己的宗族,爱与自己血脉相通的父母。对自己父母的亲亲之爱始终是孔子“仁”思想的根本所在。孟子也很好的继承并传播了孔子这一思想,将仁的本质定义为血浓于水的血亲之爱,将子女与父母之间自然的情感与道德准则所紧密联系起来,将仁的落脚点放在孝顺与供养父母之上。因此,孟子主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强调孝悌的伦理对于仁、义等个体道德的基础作用,把孝悌的家庭伦理本位化。

3. 孟子家庭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成熟性和系统性,高度契合着当代道德价值体系,为后来学者在研究人性与德性修养方法上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深刻的哲学启迪。在如今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分析孟子以性善论为思想基础的家庭伦理思想,挖掘个体德性与家庭关系的内在联系并灵活运用于现世,有利于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美美与共”的氛围。

3.1. 滋养人品德性,提高道德素质

当今社会变化万千,物欲横流,充斥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多重矛盾,此时人们内心的平静淡泊便显得难能可贵。因此,亟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提高自我道德素质。孝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思想,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美德,它将道德的本源根植于人心,将人性之善落实于亲情人伦之上,能够有效达到净化人性、滋润人心、安抚灵魂的效果。

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以“仁”去阐释“礼”,以“孝”作为最深层次的根源,将美德与伦理相结合,伦理与规范相呼应,是一种系统性、缜密性的思想逻辑,对我们加强自身道德意识,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3.2. 推进道德建设,加强规范意识

礼的产生是为了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今社会,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孟子的家庭仁和理念重视血脉亲情。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庭和谐有序、有礼有节,是孟子所一贯推崇的。家庭之血脉亲情,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慰藉,更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富足的精神文化来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作上的竞争压力之大,而家庭作为我们温暖的避风港,能够在我们脆弱的时候给予安抚和关爱,同时也能够提供情感宣泄。亲情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生命维系,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呵护与珍惜。这种家庭关系的有效维持,依赖于道德伦理的规范,而不是法律所强制的。因此深入领悟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辩证看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的观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能够有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成员的规范意识。

3.3. 厚植家国情怀,促进社会和谐

孟子将孝悌作为自己家庭伦理思想的核心要义,他从性善论出发,始终坚持人心本善,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之心。对于家庭关系的处理上,他提出了慈、孝、友、恭、别的说法,这不仅对于家庭伦理体系的建构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也隐性阐明了家与国之间的内在联系。家与国两者是相连的,国家的安定有赖于家庭的安宁,孝悌能够维系家庭的稳定。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助于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厚植自身的家国情怀,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项目基金

江苏大学第21批大学生科研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21C072)。

文章引用

谢涵宁. 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
Research on Mencius’s Family Ethics Thought[J]. 哲学进展, 2022, 11(06): 2032-203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348

参考文献

  1. 1. 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

  2. 2.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176.

  3. 3.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29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