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 Research
Vol. 10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8170 , 10 pages
10.12677/AR.2023.104243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长护险制度均衡发展路径

——基于ISM模型

李佳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7日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现象,尤其是指在已经达到老年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不断增加,使得急需一种为老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以及为此服务提供经济保障的长期护理保险。因此本文从国家政府层面、机构市场层面、个体家庭层面等3个维度出发,得出影响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15个相关因素,运用ISM模型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路径,绘制出多层递阶结构图,分析因素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保障范围、照料减负、经办机构数量、服务质量、居住方式、家庭内部道德风险、以及需要长期照料的自我意识等因素是影响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表层因素;筹资机制、监督机制、个人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其他保障机制替代效应和个体年龄是中间层影响因素;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长护险,解释结构模型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Path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Aging

—Based on ISM Model

Jiarong Li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Received: Nov. 15th, 2023; accepted: Dec. 18th, 2023; published: Dec. 27th, 2023

ABSTRACT

Population ageing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older persons in the population, and in particular to the process of continuing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older persons in a population that has already reached old age.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hronic disease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that provides long-term car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as well as financial protection for such services.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ree dimensions: national government level, institutional market level, and individual family level, and derives 15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analyze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e paths by using the ISM model, and draws a multilayer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diagram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ctors such as coverage, care reduction, number of providers, service quality, mode of residence, moral risk within the family, and self-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long-term care are the superfic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the financing mechanism,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dividual health status, marital status, substitution effect of other protection mechanisms, and age of the individual are the intermediate influences; and the economic status and education level are the deep influences.

Keywords:Population Aging,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难题,截至2022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0,978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也从2012年的9.4%上升到了14.9% [1] 。且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失能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需求日益旺盛。然而,当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城乡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 ,因此探索人口老龄化视角下长期护理保险长期均衡发展路径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ISM模型旨在探讨人口老龄化与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推动长护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能够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负担,增进社会福祉做出一定的贡献。

2. 文献综述

从长护险的相关研究来看,目前国内关于长护险的研究主要分为四大主题:一是探讨我国建立长护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长护险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这不仅缓解了家庭照顾的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次,长护险的引入也将对医疗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在长护险的保障下,老年人在家中或者社区就能够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避免了因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此外,长护险还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护险的实施将刺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医疗保健、康复辅具等 [4] 。最后长护险在减贫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因病或年老而陷入贫困的人来说,长护险可以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减轻贫困人口的压力 [5] 。二是我国长护险的模式选择和制度设计研究。有学者提出建立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设想,依托于已有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采取过渡型和渐进式的长期护理策略 [6] [7] [8] [9] ,亦有学者提出政府应引导并委托专业机构负责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的运营管理 [10] ,同时对我国的长护险模式选择及制度设计进行多方面的深入探讨,包括保险性质、筹资模式及责任分担等方面。

三是借鉴总结国外长护险制度的经验研究。有学者认为日本实行全民社保模式具有筹资可持续、资金给付条件可控以及服务体系优质便捷的优势 [11] ,美国市场主导模式的商业护理保险具有多层次、多类型、政府主导托底、公私合作等优势 [12] ,德国实行社会互助与商业化风险转移方式相结合的双轨运行模式,在融资、受益条款、成本控制、质量保证等多个方面拥有良好而精密的制度设计 [13] 。四是探讨我国长护险试点城市中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不少学者以单一或多个试点城市为例发现长护险筹资过度依赖医保基金、筹资总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异大、人才供给不足和制度衔接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的护理保障体系、扩大参保人群覆盖面、统一筹资标准、逐步实现独立筹资、加强监管等建议 [14] [15] [16] [17] [18] 。关于长护险政策以及其筹资效率的评价,目前总体研究较为匮乏,部分学者运用DEA [19] 、SD模型 [20] 、PMC模型指数 [21] 、从政策工具 [22] 、政策文本实证分析 [23] 、定性比较分析 [24] 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评估,亦有学者从微观层面评估了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效果及其满意度 [25] 。

综合来看,关于长护险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基于ISM模型从人口老龄化视角探讨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研究相对单薄,本文将从此视角下探析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3. 长护险制度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所研究的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安养院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 [26]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专家的建议,本文从国家政府层面、机构市场层面、个体家庭方面等三个维度提取了影响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15个影响因素(见表1)。

Table 1.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表1. 长护险制度长期均衡发展影响因素

4. 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影响因素ISM模型构建与计算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简称ISM模型,由美国J.华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提出,是一种管理和决策支持工具,用于分析和理解复杂系统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层次结构。ISM旨在帮助决策者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识别系统中的关键变量。它能够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S,利用矩阵等工具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对S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处理,最终形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模型中可直观得到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27] 。ISM模型的具体建模步骤如图1所示:

Figure 1. Specific modeling steps of ISM model

图1. ISM模型的具体建模步骤

4.1. 建立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是用于表示图的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在图论中,图由节点(顶点)和节点之间的连接(边)组成,邻接矩阵用于表示这些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邻接矩阵A为17阶矩阵,其构成元素定义如下所示:

A = [ a i j ] 15 × 15

a i j = { 1 S i S j 0 S i S j i , j = 0 , 1 , 2 , , K

通过参考征求相关专家意见以及过往相关研究,得到邻接矩阵A,如表2所示。

4.2. 建立可达矩阵

可达矩阵(Reachability Matrix)是一种用于表示有向图的性质的矩阵。它描述了图中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关系,即从一个节点是否可以到达另一个节点。

Table 2. The adjacency matrix A

表2. 邻接矩阵A

可达矩阵是一个布尔矩阵,通常用于表示有向图。矩阵的行和列对应图中的节点。如果存在一条从节点i到节点j的路径,则可达矩阵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1;如果不存在这样的路径,则对应的元素值为0。基于此,将邻接矩阵A进行幂的运算,直至满足 A k 1 A k = A k + 1 ,则 R = A k ,从而得到如下的可达矩阵R,如表3所示:

Table 3. The reachable matrix R

表3. 可达矩阵R

4.3. 分解可达矩阵并进行层级划分

Table 4. Reachable set and antecedent set and their intersection table

表4. 可达集合与先行集合及其交集表

Table 5. Hierarchical decomposition

表5. 层次分解

基于:结果优先-UP型。

4.4. 构建层次递阶结构图

通过表4表5可以构建出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Figure 2. The explanatory structure model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图2. 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影响因素间的解释结构模型

5. ISM模型分析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影响因素体系可以分为5个层次(图2)。这5个层次反映了人口老龄化视角下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长护险发展的现实情况,可将其划分为表层影响因素、中间层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3个层次。其中表层影响因素直接影响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中间层影响因素间接影响,而深层影响因素则是根源性影响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5.1. 表层影响因素

表层影响因素对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具有直接性关系,主要包括第一层因素。第一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保障范围、照料减负、经办机构数量、服务质量、居住方式、家庭内部道德风险、以及需要长期照料的自我意识。

保障范围和照料减负对于长护险的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决定了其在应对长期护理需求方面的有效性。若保障范围覆盖广泛,涵盖各类护理服务和护理场所,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强长护险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促进长期均衡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目标之一是减轻个人和家庭在照料长期护理需要者方面的经济负担。若长护险能够有效减负,为受益人提供足够的护理服务和经济支持,将有助于增加人们购买长护险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保险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机构市场层面的两个因素对长护险的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均处于第一层。经办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对于长护险的长期均衡发展具有关键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经办机构参与,这些机构承担着理赔、服务提供等重要角色。若经办机构数量有限,可能导致服务供给不足、理赔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到长护险市场的稳定发展。且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受益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能够提升长护险的口碑和形象,吸引更多人参与长期护理保险,促进市场的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经办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共同促进长护险的均衡发展,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参与者的利益保障。

个体家庭维度的居住方式、家庭内部道德风险以及需要长期照料的自我意识对长护险的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也均处于第一层。个体居住方式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有一定影响。例如,居家护理和机构养老的需求差异将影响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和选择。因此,长护险的保障范围应该与不同居住方式相适应,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个体对自身长期照料需求的认知和意识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若公众对长期照料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可能导致长护险市场的需求状况不佳。因此,加强长期护理知识普及和宣传,提高大众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推动长护险的长期均衡发展。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风险,如存在长者被滥用保险金等问题,可能导致一些人对长期护理保险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制度以防范家庭内部道德风险,有助于维护长护险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5.2. 中间层影响因素

中间层影响因素对个人养老金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具有间接性的影响,主要包括第二、三层因素。第二层影响因素包括筹资机制、监督机制、个人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其中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涉及保费的收取与投资运营。若筹资机制不合理,可能导致保费设置过高,限制了潜在购买者的参与意愿;或者可能面临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受益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因此,建立稳健、公平的筹资机制是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基础。另外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监管保险机构的经营行为,防范潜在的违规操作和欺诈行为。若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不信任,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强化监督机制,确保保险市场的透明度和诚信度至关重要。个人的健康状况也是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较差的个体可能更倾向于购买长护险,以备未来可能需要长期护理的情况;而健康较好的个体可能对长护险需求较低。因此,健康状况对长护险市场需求和风险的评估有重要影响。婚姻状况也是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已婚个体可能更倾向于为配偶或家庭购买长护险,以保障家庭利益;而未婚个体可能更加依赖长期护理保险来满足自身的护理需求。因此,婚姻状况对长护险市场的潜在需求有所影响。

第三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其他保障机制替代效应和个体年龄。其他保障机制,如家庭支持、社会救助、其他商业保险等的存在可能会对长护险需求产生替代效应,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市场需求。政府和保险机构应该根据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长护险保障,兼顾其他保障机制的存在,以实现长护险的长期均衡发展。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可能更加关注长期护理需求,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也会增强。因此,年龄作为购买长护险的重要因素,页影响着长护险市场的规模和动态。

综上所述,筹资机制、监督机制、其他保障机制的替代效应、健康状况、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因素都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长期均衡发展产生影响。政府和保险机构需要针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长护险市场的稳健发展,以满足老龄化社会对长期护理的需求。同时,公众也应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提高长期护理规划的意识,为个人和家庭的长期护理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5.3. 深层影响因素

深层影响因素对于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主要包括第四层、第五层影响因素。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是长期护理保险长期均衡发展的根本影响因素,它们对长护险市场的需求、购买力、保障范围和保险计划的设计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个体的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个体或家庭的购买力。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支付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并愿意购买更全面、高保额的保险计划,从而增加了长护险市场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状况较差的个体可能更加依赖长期护理保险来应对潜在的护理需求,因为个人负担可能相对有限。这将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长期的金融承诺,经济状况对个体支付长期保费的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若个体经济压力较大,可能导致购买意愿下降,进而影响到长护险市场的发展。经济状况的差异也会影响保险机构对不同客户群体的保险计划设计。较富裕的客户可能更倾向于购买定制化、高端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而经济条件较一般的客户可能更关注保费的实惠性。因此,保险机构需要根据不同经济状况设计灵活多样的保险产品。

第五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深刻理解长期护理的重要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可能更倾向于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可能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程度较低,需要加强相关知识普及,以提高购买意愿。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通常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能够更好地比较不同保险产品之间的优劣,从而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可能更加重视健康护理和长期规划,因此他们在面临潜在长期护理需求时,更可能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综上所述,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是长期护理保险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根本影响因素。政府和保险机构应该根据不同经济和教育水平群体的需求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产品,以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稳健发展,提高老年人和长期护理需求者的福祉。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和理解,推动长期护理规划的普及,为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6. 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长期护理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已成必然。在实现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多个维度的多因素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基于ISM解释结构模型,综合考虑了国家政府层面、机构市场层面以及个体家庭层面的15个因素,并对其对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取的15个因素均对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层面上的影响,分为表层、中间层和深层三个方面。表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保障范围、照料减负、经办机构数量、服务质量、个体居住方式、家庭内部道德风险以及需要长期照料的自我意识等因素。中间层主要包括筹资机制、监督机制、个人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其他保障机制替代效应和个体年龄等几个因素。深层次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因此想要实现长护险长期均衡发展需要国家政府、保险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政策,提供支持和引导,保险机构应灵活应对市场需求,设计优质产品,而公众则应提高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并积极规划未来的长期护理需求共同为老年人和长期护理需求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共同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文章引用

李佳容.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长护险制度均衡发展路径——基于ISM模型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Path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Aging—Based on ISM Model[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04): 1812-1821.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4243

参考文献

  1. 1. 国家统计局. 王萍萍: 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EB/OL]. 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301/t20230118_1892285.html, 2023-01-18.

  2. 2. 马晓伟.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2022年8月3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EB/OL]. http://www.nhc.gov.cn/wjw/mtbd/202209/2ca97b572ee34a38819cceaf5207dd1a.shtml, 2022-09-03.

  3. 3. 景跃军, 李元. 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J]. 人口学刊, 2014, 36(2): 55-63.

  4. 4. 曹信邦, 陈强.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 2014(4): 102-109.

  5. 5. 戴卫东. 长期护理保险: 中国养老保障的理性选择[J]. 人口学刊, 2016, 38(2): 72-81.

  6. 6. 韩振燕, 梁誉. 关于构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必要性、经验、效应、设想[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4(3): 38-42.

  7. 7. 吕国营, 韩丽.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选择[J]. 财政研究, 2014(8): 69-71.

  8. 8. 赵曼, 韩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选择: 一个研究综述[J]. 中国人口科学, 2015(1): 97-105.

  9. 9. 曹信邦.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J]. 社会保障评论, 2018, 2(4): 75-84.

  10. 10. 盛和泰.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的运营模式选择[J]. 保险研究, 2012(9): 46-50.

  11. 11. 周加艳, 沈勤.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2005-2017年改革述评与启示[J]. 社会保障研究, 2017(4): 101-112.

  12. 12. 胡宏伟, 李佳怿, 栾文敬.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发端、架构、问题与启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5(5): 163-174.

  13. 13. 郝君富, 李心愉.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 制度设计、经济影响与启示[J]. 人口学刊, 2014, 36(2): 104-112.

  14. 14. 荆涛, 杨舒, 谢桃方. 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定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保险研究, 2016(9): 74-88.

  15. 15. 邓晶, 邓文燕. 长期护理保险第一批试点城市保险筹资方案比较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 10(8): 13-17.

  16. 16. 胡苏云.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践——上海案例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3(4): 84-92.

  17. 17. 李月娥, 明庭兴.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 实践、困境与对策——基于15个试点城市政策的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2): 97-103.

  18. 18. 吴海波, 邵英杰, 周桐.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研究——基于全国15个试点方案的比较[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10): 98-101.

  19. 19. 李亚娟, 郭培栋. 基于DEA的山东省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效率评价[J]. 老龄科学研究, 2021, 9(8): 31-39.

  20. 20. 张良文, 付思佳, 方亚. 基于SD模型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可持续性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中国卫生统计, 2023, 40(1): 62-67, 73.

  21. 21. 薛惠元, 张永高. 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PMC指数模型[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3, 16(6): 10-19.

  22. 22. 李运华, 姜腊. 地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9(1): 122-133.

  23. 23. 陈奕男.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现状、局限与优化路径——基于27份试点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6(2): 90-99.

  24. 24. 王啸宇, 张欢. 长护险制度设计评价与运行效果研究[J]. 公共行政评论, 2021, 14(5): 81-100.

  25. 25. 朱铭来, 申宇鹏, 李新平. 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效果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微观问卷调查数据的研究[J].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23(1): 44-68.

  26. 26. 荆涛, 阎波, 万里虹. 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界定[J]. 保险研究, 2005(11): 43-45, 51.

  27. 27. 周德群, 贺铮光. 系统工程理论[M]. 第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