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963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12802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对网络暴力的行为研究

——以《黑镜·全网公敌》为例

曲双悦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6日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多种媒介平台、社交软件也快速兴起。依托这些媒介平台随即产生了庞大的网络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分享日常,自由交流。但是由于网络空间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隐秘性低等特点,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困扰,网络暴力就是其中非常严重的例子。本文试图通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影片《黑镜·全网公敌》的主题,进一步分析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心理,为我们认识网络暴力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对于预防网络暴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黑镜·全网公敌》,传播心理学,社交网络群体,网络暴力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Cyber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Taking “Black Mirror: Hated in the Nation” as an Example

Shuangyue Qu

School of Media 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Received: Nov. 9th, 2023; accepted: Dec. 14th, 2023; published: Dec. 26th, 202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 variety of media platforms and social software using the Internet as a carrier have also emerged rapidly. Relying on these media platforms, a huge cyberspace has been created, where people can share their daily life and communicate freely. However,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yberspace such as fas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wide dissemination and low secrecy, it also brings some troubles, and cyber violence is one of the very serious exampl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and study cyber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combining with the theme of the film “Black Mirror: Hated in the Nation” to further analyze the psychology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ors and receiver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cyber violenc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cyber violence.

Keywords:“Black Mirror: Hated in the Nation”,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Social Networking Group, Cyber Violenc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黑镜·全网公敌》主题寓意

《黑镜》(Black Mirror)是由美国Netflix与英国Channel 4联合出品的短剧,曾被誉为本世纪最佳英剧,在艾美奖获得79项提名,其中21项获奖。《黑镜》就是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事件放大到极致,最后悲观收场,从而引发观众深思。其中,《黑镜·全网公敌》运用讽刺隐喻的艺术风格,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泯灭和情感的冷漠。该剧通过再现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网络暴力”问题,发出了对于当代社会现实的唾弃和声讨。

影片《黑镜·全网公敌》主要表现了网络暴力这一主题寓意。故事讲述了黑客通过利用人工蜜蜂随意残忍杀害人类,而这些受害者正是社交网络媒体上受到抨击最高的人。网友们为了满足感和快感,在受害者名字上随意打上“去死吧!”的标签,成为了他们夺命的选票。甚至在被害者死后,键盘侠们愈加过分,而是继续利用网络暴力,去“制裁”他们讨厌的人。最终网络暴力者也因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网络空间带来的“言论自由”,也让人们越来越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始作俑者和受害者。本文以《黑镜·全网公敌》为例,通过传播心理学的视角,旨在研究网络暴力中传播者接收者的行为特征,从而正确引导社交网络群体的集体行为,有效预防网络暴力的发生。

2.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对网络暴力的行为研究

2.1. 传播心理学

传播心理学是心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是把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应用于传播活动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探索参与传播活动的人在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陈锐,倪桓,余小梅,2020)。传播心理学作为传播学和心理学的延展,它研究的主要是信息传播活动过程中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由此,传播心理学主要是以信息传播活动如何在参与者的心理层面流转为研究重点,进而研究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心理现象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信息传播活动。尤其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繁荣,网络也逐渐成为信息传播活动的主要阵地。随着信息渠道和信息量爆发式地增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互动变得更加重要。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信息传播的客观性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言论自由”环境下被社交网络群体逐渐夸大歪曲的事实,发展成为网络暴力,对于传播活动参与者的心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2.2. 社交网络群体与网络暴力

2.2.1. 社交网络群体

社交网络群体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社交网络群体就是以虚拟网络为基础,依托互联网社交平台进行交流互动的所有人群。从狭义上来说,社交网络群体是因有共同目标或相似需求而在网络上进行聚集并交流互动的网络集群。在互联网新媒体构建的新型人际传播关系中,传播活动主体和场所的现实性逐渐被削弱,因此,作为传播活动参与者的社交网络群体也越来越表现出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等特点。

网络群体的现实身份被虚拟的网络“隐藏”起来,变得模糊不清。网络群体的多样性使得网络人群变得鱼龙混杂。而互联网的高开放性和强交互性导致这些网络人群更容易凭借着虚拟的身份,打着网络言论自由的旗号,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甚至是不当言论,从而对他人造成永久的精神伤害。由此,流通于社交平台之间的信息也不再完全具备真实性,而是逐渐充斥着网络暴力者的个人私欲及不满情绪,网络暴力问题愈发严重。

2.2.2.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通常指的是网络虚拟空间的暴力行为。一般来说,它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图片或视频,并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的行为(陈锐,倪桓,余小梅,2020)。网络暴力通常表现为人肉搜索、网络攻击性语言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人身权利。

网络传播是引发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网络空间和网络信息的虚拟性使得在现实社会伦理道德下约束下的人们逐渐忽略社会道德感,他们任意放纵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沦为网络暴力的助威者和引导者,甚至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报复社会的工具。

由于网络暴力是一种畸形的网络信息传播活动,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暴力者也有着普遍性的心理原因。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面交流时,更倾向于称赞对方。而在网络空间里,没有了现实世界里的束缚,人们则更倾向于理性地讲述事实,对事情的看法更加冷漠。再者,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多是积极正向的信息宣传,人们逐渐产生心理疲惫并对这些正向信息信任感降低。正向信息的距离感会让人们更容易相信负面信息。

2.3. 传播心理学与网络暴力

传播心理学是传播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重点研究传受者双方之间的心理建构对于传播效果的作用(刘芝庭,2023)。其研究的是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心理现象及规律。而网络暴力行为本质上也属于信息传播活动,它的主体也是由不良言论的传播者与接收者组成的。由此,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网络暴力行为,能够精准把握网络暴力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从而有效预防网络暴力。

2.3.1. 把关人的后果游戏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勒温先提出来的(方建移,2015)。该理论表明,在信息传播活动过程中,传播者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的行为称为“把关”或“守门”,而信息的筛选者和过滤者称为“把关人”或“守门人”。

影片《黑镜·全网公敌》中,加瑞特·斯柯尔特就是整场“后果游戏”的把人,也是这场网络暴力的观察者和最终的幕后操纵者。他亲眼目睹了身边人因为网络暴力而割腕自杀,对于网络暴力群体怀恨在心,于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精心策划了一场“后果游戏”。网民们选出自己讨厌的人,发出他们的名字和照片 ,附上“death to”标签,最热门目标每天下午五点后就会被清除。网民们看似是随心自由地发表言论,选择他们讨厌的人,享受着参与“后果游戏”获得的快感和满足感。实则这一切都是在加瑞特的“把关”下进行的。

一方面,他利用大众的“道德感”和“正义感”,“把关”着游戏的顺利进行。比如他会在自己的每条推特上附上“后果游戏”的介绍片,利用僵尸号炒起话题热度,让网民不自觉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另一方面,他也“把关”着网络暴力行为的顺利进行。比如通过实时监控网络后台,如实杀掉每天投票排行第一的被讨厌者,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更加疯狂地陷入这场游戏的漩涡,成为网络暴力的参与者。由此可见,把关人的素养能够直接影响传播信息的质量和受众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

2.3.2. 注意过滤抓住受众眼球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是有关注意机制最易于理解的理论解释,最早是由布鲁德本特提出来的,后来研究者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发展(方建移,2015)。该理论是从认知主体即受众视角来进行分析研究的。伴随着互联迅速发展,人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人脑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注意过滤”就是一种信息加工机制,人们能够根据外界刺激选择一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被选择的这部分信息则进入大脑进行进一步加工,而被忽略的信息则被拒之门外。

影片《黑镜·全网公敌》中前三个被杀害的讨厌者,都引起了网络群体的强烈注意。首先,专栏作家乔·鲍尔斯因发表犀利文章批判“轮椅骑士”格温·马布里,两千多人签署请愿书要求解除她的作家职位。整个事件涉及到政府、残疾人、作家这几个极具社会代表性的因素,足以引起网络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强烈注意。其次,获得格莱美奖的著名说唱歌手塔斯克公开在电视采访中辱骂自己九岁的粉丝、克莱拉·米德斯在战士纪念碑前假装小便,前者是作为明星身份而不尊重粉丝,后者是作为公民不尊重历史。这些行为无异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力,符合注意的过滤规律。因此,消息一发出就迅速抓住了受众眼球。

2.3.3. 受众的媒介使用与满足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也称为动机理论,它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只有在满足低层级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指出,人们行为的根源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只有那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才会被驱使去行动。同时,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又会产生。

在影片《黑镜·全网公敌》中,广大网民之所以这么热衷于参与这场网暴活动,根本在于它满足了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就开始产生新的需求。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了自我表达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人们,在网络上却可以无限接近自己的愿望,比如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或者用自己的标准来“标榜”他人。在网友眼中,不管是作家、说唱歌手,甚至是总理,都没有达到他们心中所想的完美形象,因此他们基于自己所谓的“正义感”和“道德感”及他们心目中的完美人设来去评判、去指责他们,希望那这些不完美的人能够按照他们所想的去改正,从而满足网友们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在网民眼里,这场网络暴力甚至是善意的提醒,是正义且合理的。用马斯洛的话来说,“它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其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2.3.4. 群体性行为的心理机制

集群行为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罗斯提出来的。集群行为也叫作群集行为、群众行为或集体行为,它具有狂热性、自发性、非常规性等特点,在突发事件中极易引发人的非理性行为(方建移,2015)。集群行为大致分为初级集群行为与大众行为和现实集群行为与网络集群行为。前者指的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集群行为,如游行、抗议。后者指的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集群行为,如网络暴力。网络集群行为主要分为网络言语或行为表达,以及涉及到现实的群体活动。形成集群行为需要有几个相关条件:环境场所、社会失范、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相对剥夺。

影片中的“后果游戏”就是一种网络暴力行为,属于网络集群行为。第一,它具有环境场所—网络空间。片中的“正义表达”都是由社交网络群体在各自的社交软件上进行的。第二,被网暴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社会失范性。作家发表犀利文章批判残疾人、说唱歌手公开嘲讽粉丝、公民在展示纪念碑前做出不雅行为等,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社会道德,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可能会引发集群行为。第三,社会控制机制处于被动地位。面对“后果游戏”的恶劣影响,并没有相应的网络公关及时降低话题热度,出台相应网络规范政策及时制止网民的疯狂行为,而是任由越来越多的网民继续着这场网络暴力行动。第四,大众们不断增强的相对剥夺感。当人们现有的东西已经不能达到他们满意的程度时,就会有一种“相对剥离感”。网民们认为作家、明星、总理这些社会地位高的人们,本应该也具备完美的性格形象,但是现实中他们的行为暴露出其自身的缺点,让网友们产生了落差,从而形成了“相对剥离感。”综上,片中已具备了网络集群行为的四个关联条件,因此,网络暴力不可避免。

正如影片结尾女警官所说,“每个参加游戏的人才是他的最终目标。仇恨目标是诱饵,玩家才是真正目标。”俗话讲,害人终害己。伴随着悲情的音乐,所有参与“后果游戏”的网民都被杀害,他们最终也为自己的网络暴力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坚决杜绝网络暴力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遏制网络暴力的有效策略

影片《黑镜·全网公敌》中,幕后黑客加瑞特在“后果游戏”的声明中提到,“拜技术革命所赐,我们能不计后果地表达愤怒,提出控诉抨击他人,只有被迫了解科技赋予我们的力量,才能明白人的责任。”他多次提醒人们要面对自己言行举止带来的后果,但人们却乐在其中。他们是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助威者,但最终也成为了网络暴力的牺牲品。由此,我们必须积极采取行动遏制网络暴力行为,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3.1. 政府是网络的“把关人”

虽然网络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搭建的虚拟空间,但网络空间同现实空间一样,同样也需要治理和管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因此,政府应健全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制度规范,严密监控网络环境,发挥好“把关人”作用,及时控制网络舆情,从根源上杜绝网络暴力发生。2000年,我国颁布并施行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其中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不良信息。2022年,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从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依法从严处置处罚等方面提出了治理网络暴力的相关政策。

3.2. 媒体从业者的“注意过滤”

媒体从业者作为具有一定社会代表性的职业人群,应该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在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广大媒体从业者应该合理利用“注意过滤”,切忌为了流量和热度而发表一些博眼球、低层次的信息。媒体从业者应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出更多优质精良内容,正确引导大众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中央电视台高级记者梁培俊提出,“要初心不改脚踏实地,彰显新媒体人的时代担当。”哈尔滨日报记者牛宇琦以《薪火相传的中国力量》为题,与沙晨、魏磊等全国媒体同行,为观众分享自己的采访过程,真心感受,讲述他们采访记录中国人民启航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故事。这些优秀的媒体从业者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以及满腔热血,在理想和信念的感召下,在传媒领域中不断实现着自我价值。

3.3. 提升“集群”的自控力

尼采曾说过,“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网络旁观者或许早已无法脱身于所谓的娱乐游戏。因此,社交网络群体应该加强自身控制力和判断能力,不要被网络谣言、网络攻击性语言所诱导。“公众不应堕入‘共情陷阱’,提前预判结局,让情感主宰了理智(张宇然,2020)。”广大网民在面对网络平台轰炸式的信息时,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不过分窥视他人。同时,应降低期待削弱集群的“相对剥离感”,从而避免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近年来,国家网信办发起了“中国好网民”“网络安全宣传周”“护苗行动”等系列活动,旨在推动网络风气建设,弘扬正能量,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同时,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少工委等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创造性开展了校园好网民、职工好网民、青年好网民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4. 结语

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接收者的心理活动。通过把关人理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需求层次理论、集群行为理论四个理论具体分析了影片《全网公敌》中幕后黑客、广大社交网络群体在网络暴力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互联网的开放迅捷,让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失去了耐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敏感且暴力。在“正义”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最终发展成为网络暴力。因此,无论是社会、媒体还是个人,对于网络暴力现象都无法置身事外,只有正视问题积极面对,才能共同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文章引用

曲双悦. 传播心理学视域下对网络暴力的行为研究——以《黑镜•全网公敌》为例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Cyber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Taking “Black Mirror: Hated in the Nation” as an Example[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2): 6284-628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2802

参考文献

  1. 1. 陈锐, 倪桓, 余小梅(2020). 传播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2. 方建移(2015). 传播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3. 3. 刘芝庭(2023). 传播心理学视角下评测类短视频传播策略——以“老爸评测”为例. 传媒, (4), 71-73.

  4. 4. 张宇然(2020). 全网公敌: 数字全景监狱中的网络霸凌. 今传媒, 28(3), 63-6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