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8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72495 , 6 pages
10.12677/Design.2023.83204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设计研究

曹静文,周卫臣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8月10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5日

摘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众的艺术,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文化价值。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涵盖了人文关怀和社会文化精神,更强调以文化价值观为出发点的环境营造。城市拥有自身历史文化的积淀,与社会群众有着独特的集体记忆,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既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又能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文章以公共艺术的情感设计为基础,围绕情感记忆中的集体记忆,深刻阐释了公共艺术作为人和城市交流的媒介。城市公共艺术情感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满足人们当下情感诉求的现实需要,增强城市凝聚力。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情感设计,集体记忆

A Study of Emotional Design in Urban Public Art

Jingwen Cao, Weichen Zhou

College of Art & Desig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ug. 10th, 2023; accepted: Sep. 7th, 2023; published: Sep. 15th, 2023

ABSTRACT

Public art, as the art of the public, not only has artistic value, but also has more important cultural value. Modern urban public art covers humanistic care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spirit, with more emphasis on cultural valu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ities have their ow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posits, and have a unique collective memory with the social mass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creation of urban public art, which is not only a par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triggers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of the public.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motional design of public art, focusing on the collective memory in the emotional memory, and profoundly explains public art as 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 city. The study of the emotional aspects of urban public art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eeting the real needs of people’s current emotional demands, increasing urban cohesion.

Keywords:Urban Public Art, Emotional Design, Collective Memor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城市公共艺术是公众感知环境的媒介。城市公共艺术不止是城市景观的点缀,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公众的情感需要。公共艺术设计是在公共空间而不是私人空间里的设计,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是形形色色的人,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如何让公众介入设计,并与作品产生情感共振成为重要的课题。满足公众的情感需求已成为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建设在追求特色和创新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一旦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那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就会大大减弱。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中,除去考虑是否能够满足群体的审美需求也就是艺术性之外,还应要考虑设计中的人文因素。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挖掘城市文化以及潜在的集体记忆,设计出符合地方文化与审美,能够与群众取得情感方面联系的公共艺术作品。

2.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人文关怀

2.1. 大众参与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趣味性等特征。公共性是公共艺术中最显著的特征或者说是核心,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公共空间是完全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强调自由、创造、文化、多元化和互动。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应是大众能够参与其中,并与之产生互动的艺术作品。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师在创造物质公共空间环境的同时,应该考虑到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如果公众和艺术作品之间的空间和精神距离被打开,它将偏离公共性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从最初单一的雕塑和壁画形式逐渐向多个方向发展,呈现出多领域结合的特点。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如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能过做到更接近公众,更加强了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更具参与性和互动,丰富了公共艺术的新形式。城市公共艺术在强化地域特色、改造环境氛围、沟通传达信息、激励艺术涵养、散播人文情境、和谐美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正处于极其迅速的阶段,发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2.2. 公共艺术中的人文关怀体现

公共艺术的定义起源于20世纪中期美国的“美化城市运动”。政府引导艺术与城市的融合,以增强公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达到改善城市文化形象的目的。在发展早期,雕塑和建筑装饰是主要形式。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民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艺术仅仅“城市美化”作用已不能够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得到满足。20世纪末以来,我国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仍然有大量的作品仅仅只是装饰和填充公共空间,较少考虑公众情感、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 [1] 。因此,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城市美化的功能,而且更应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使其达到艺术与精神的协调统一,以彰显整座城市的亲和力及品味 [2]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链接。公共艺术与人文关怀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二者存在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人文关怀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公共艺术作品和设计师想要传达的情感。通过这种关怀,观众可以与公共艺术作品站在一起,获得情感体验,升华作品的精神文化价值,使公共艺术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可以成为公众人文关怀的媒介,聚集具有相同情感体验或记忆的人,实现公共沟通,缩短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图1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深圳人的一天》较好体现艺术作品对于人的关怀。设计师意在让最普通的市民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它是位于深圳市园岭居住区的一组采用翻模制法铸成的青铜雕塑群。设计师与记者们在1999年11月29日这一天以在深圳街头寻访的方式,找到对18个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者来代表深圳人的形象,创作完全依照他们当时的衣着和表情,意在反映深圳普通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公众在介入此组公共艺术时,或许会无意识地找寻自己的身影,感受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关怀。这组作品是人文精神得以彰显的生动体现,诠释出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现实社会价值及人文关怀,理所当然的,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Figure 1. A day in the life of Shenzhen people

图1. 深圳人的一天

3. 集体记忆引导下的城市公共艺术

3.1. 城市公共艺术与集体记忆

在城市公共艺术中体现集体记忆是人们当下的现实需要与精神追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孕育出独特的城市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历史文明的积淀,使得城市与市民拥有了相互重叠的集体记忆。公共艺术是对城市居民集体记忆的凝聚,“集体记忆”一词最初来自瑞士哲学家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研究,而在公共艺术中,“集体记忆”是指具有同质性与相关文化价值取向的群众对过去事件的共同记忆,同时,它也暗含了对未来某一时刻的潜在记忆 [3] 。集体记忆是一座城市与生活在城市里的群众的共同语言。在当代,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公共艺术成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体记忆被摒弃在外,市民对城市的集体记忆逐渐模糊甚至缺失。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应该要考虑情感因素,让身处城市中的人感受到文化归属感与记忆中情绪的共鸣,而不是逐渐被边缘化 [4] 。因此,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值得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属于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设计师们注意到设计中地域性与民族性的重要,在设计作品中添加“特色”,但是缺乏对城市,对民族,对集体的深入了解与探讨,对旧物质一味堆砌或滥用,缺少对集体记忆的正确认识与把握 [5] 。现如今,大众们对城市景观也感到越来越陌生,尤其是新生代“零零后”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于城市文化,只能从书本上,或长辈回忆中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公共艺术不仅能够唤醒集体记忆还能够重新构建集体记忆。城市公共艺术需要让观看的群众感受作品到情感上的共鸣,让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现实需要相融合,才能够体现出人情味儿。

3.2. 集体记忆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传递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媒介塑造着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也能够支持国家、社会与市民认同。集体记忆运用在城市公共艺术中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情绪感受,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悲和喜。城市公共艺术中悲感记忆的表现能够唤醒群众记忆中的苦难并加以反思。悲感的记忆一般分为人类行为的作用或由非人类行为导致。人类行为因素包括情感和经历方面导致的悲剧还包括人类发展过程中战争引起的人或物的毁灭。而非人类行为也就是自然因素像是自然灾害,时光流逝带来的遗憾等等。无论是爱情的悲剧,抑或是家国人生的悲剧,通过城市公共艺术表现出悲感记忆并不是单纯让人哀切过去,而是在回到苦难的记忆之后,反思过去,抚平创伤勇敢面对痛苦,从而更加珍惜现在。它是艺术对人类情感的代谢与补偿。因此,悲感记忆的研究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是重要的一环。

吴为山先生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创作的大型组雕,以雕塑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当年的残酷场景,直击人心,唤起人们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当年遇难同胞的悲切与同情。华裔设计师林璎设计的如同裂痕一般的越战纪念碑更是体现了对人的关怀,见图2。她说:“在一场战争中,最应该被珍视,被记住的是人”。这座纪念碑的意义也就是让最不易从悲伤情绪中走出的士兵亲人通过时间慢慢愈合,并走出伤痛。在今天,这件作品依然打动着人心,在作品面前,人们会反思战争,追忆逝者,珍惜当下,祈愿和平。

Figure 2.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图2. 越战纪念碑

喜剧记忆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现代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种精神映照下的社会行为,它不仅仅包括物理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还强调艺术的孵化作用和生长性,并力求对城市文化品格、城市活力以及城市人文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推动。

带有喜剧记忆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轻快的,是能够能够使人放松精神,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快的。如图3沈阳市街道上仲马的公共艺术作品《秧歌神韵》就较好地体现了城市与市民共同的欢喜的集体记忆。扭秧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当地居民喜爱的舞蹈形式,舞姿较为欢快且动感十足,富于生活情趣。作品是写意的六个雕塑人物,运用剪纸的艺术方式,造型简洁,形象生动。雕塑作品落成以后,吸引了众多市民的视线,甚至许多市民在作品面前与作品“共舞”。设计师从群众出发进行创作,表现出鲜明的城市特色,极其符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

Figure 3. Yangko charm

图3. 秧歌神韵

4. 城市文化记忆的情感表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人们生活上饱受压力,急需精神上的慰藉,城市公共艺术的情感受到关注。然而,城市公共艺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文化装饰”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艺术反映人们心中的文化精神。它的存在目的不仅要填满公共的物质空间,而且要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放置公众的情感观念,以日常生活中的美的形式影响公众的精神世界,增加城市归属感 [6] 。人们对居住空间的环境需求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每个人都想生活在一个有温度、情感和美丽的城市里。

城市依靠记忆而存在,生活在城市中的群众对自己成长和生活的环境有自己的理解,有着关于城市的文化记忆。人类依靠这种集体记忆来维持种族的过去、住区的兴衰以及城市的兴衰。

图4“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是对城市文化记忆情感表达的非常具有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作品位于北京地铁站内,设计团队紧抓“记忆”这个关键原点,通过艺术的方式将代表北京生活和文化特色的老物件封存于一个个琉璃制成的方块之中。在物件的选取方面,充分让群众参与进来,使用拼贴的手法将4000余个琉璃块组成了老北京特色的生活场景,并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扫描二维码就能够获得物件信息及背后的故事 [7] 。南锣鼓巷作为北京老城区的核心,体现了北京的胡同文化。老城区内,消失院落、被毁坏的建筑、被遗忘的物件,无不蕴藏着一段难忘的往事。“北京–记忆”的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单元体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出来,用剪影的形式表现了老北京特色的几种人物和场景,如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都勾起了人们对北京的美好记忆。“此时作品已经成为了有着独立灵魂的记忆载体,这个记忆载体承载着无数单体记忆,又在传播与展示的过程中不断与更多的观众建立联系,催生出新的记忆” [8] 。

Figure 4. Beijing·memory

图4. 北京·记忆

5. 结语

公共艺术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城市公共艺术不应成为孤立的装点,而是应该让生活在城市里的群众感受到公共艺术带来的美的享受与温情。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下,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应该要体现出社会与公众的情感交流。不一定大喜大悲这么强烈的情绪,给公众带来的情感波动能够在公共艺术发挥潜在的价值。设计师应该最直接地深入群众,着眼于大众心理,既敏锐又细腻地从市民文化中抓取灵感与题材,再以作品呈现给群众,必能滋润社会人心。通过公共艺术作品,出发记忆,引起人与城市的共鸣,是当今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目标。

注释

图1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iRpK-tZ4ijGQlMw6ZMwdA

图2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ygeKpQCq9nYPcPde0o-aQ

图3来源:https://news.sina.com.cn/c/2005-10-02/09247087053s.shtml

图4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eyiXDjvaR63cSV3tkxU1EQ

文章引用

曹静文,周卫臣.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设计研究
A Study of Emotional Design in Urban Public Art[J]. 设计, 2023, 08(03): 1687-1692.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3204

参考文献

  1. 1. 王冲. 从表征到建构: 公共艺术视野之下的城市文化传达[J]. 美术观察, 2022(2): 76-77.

  2. 2. 陈敏. 试析人文精神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以城市雕塑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 2012, 32(1): 235-237.

  3. 3. 金婷. 公共艺术中悲剧记忆的审美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19.

  4. 4. 吴抒玲, 游琳玲. 唤醒集体记忆的城市公共艺术[J]. 建筑与文化, 2021(5): 128-130.

  5. 5. 谭杰. 内生衍变: 城市公共艺术价值构建的新逻辑——一种当代的视角[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3(3): 152-157.

  6. 6. 李木子. 论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隐喻功能[J]. 艺术百家, 2013, 29(1): 219-221.

  7. 7. 陈朔. 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设计[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6): 73-74.

  8. 8. 武定宇.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探索性实践——“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的创作思考[J]. 装饰, 2015(1): 112-11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