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9  No. 12 ( 2019 ), Article ID: 33499 , 7 pages
10.12677/AP.2019.912242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Modification

Chenghui Tan, Fan Zhao, Qiqi X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Received: Nov. 21st, 2019; accepted: Dec. 10th, 2019; published: Dec. 17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bullying on campus, the urgency of correcting the deviant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has gradually emerged.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s refer to any thoughts and behaviors that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and may deviate from social expectations and violate laws or eth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is much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modifi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adolescent deviate behavior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Furthermore, combined with some empirical studies for different groups, 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especially the network deviation behavior.

Keywords: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Behavior Modification

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研究述评

谭成慧,赵凡,幸琪琪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1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7日

摘 要

随着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的迫切性逐渐突显出来。青少年偏差行为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能背离社会期望的,触及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关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了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同时结合近年来针对不同群体的实证研究,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控制,尤其是网络偏差行为的控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偏差行为,行为矫正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社会学将偏差行为(deviant behavior)定义为个体违反或偏离社会价值观的行为,也指触犯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也可称之为越轨行为(王园园,2017)。根据行为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偏差行为分为初级和次级偏差行为,前者偏离程度较低,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后者偏离程度较高,包含了所有违反法律或社会文化习俗的行为,会使行为主体遭受相应的惩罚和制裁(Rutter, Mercuro, Giller, & Hagell, 1998, 1998)。王明月(2019)将青少年偏差行为界定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能背离社会期望的,触及法律或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如吸烟、网瘾、作弊、辱骂、逃学旷课等不良行为,而诸如网络成瘾等行为又会导致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中表现出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李玉莲&刘衍玲,2017)。

Ayorinde和Adegboyega (2017)研究发现,由于身体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矛盾的情绪特征以及性欲的萌芽导致初中阶段成为青少年偏差行为频发的时期。外界的挫折和困境加之强烈要求独立的人格导致青少年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情绪得不到正确的表达和发泄。严重的将引发极端的性格缺陷,例如暴躁、狂妄、自大、孤僻等(苗乔乔,2016)。这些偏差行为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同辈群体关系以及亲子关系,进而引发学业适应问题,致使青少年产生自我怀疑,同一性混乱,反过来又加剧了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发展(杜光速,2018)。

校园欺凌现象近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青少年时期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阶段,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容易在生活学习中产生各种冲突和问题,难以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致使了偏差行为的产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的研究随之丰富起来。青少年时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使之更容易受到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行为,亟需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对青少年偏差行为进行矫正。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概述了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其次,简述了近年来常用的矫正方法;最后,结合近年来针对不同群体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控制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建议。

2.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因

2.1. 个人因素

苗乔乔(2016)指出青少年偏差行为形成的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自我同一性混乱,自我意识高涨以及归因错误等方面。进入青春期,虽然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但他们往往更注重自身情绪情感的表达,加之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多数个体难以很难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同时影响到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容易将自己的情绪自我中心性地错误归因于他人,以盲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其偏差行为的产生。

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导致其性格品质上的矛盾性、两面性,既细腻敏感又狂躁易怒,心智缺乏稳定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出现叛逆行为(杜光速,2018)。有研究者考虑到了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与环境适应,认为主观能动性较差的青少年更易出现偏差行为,进而导致在适应易变的环境以及解决各种成长困扰时出现问题,使得内心需要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加大了偏差行为发生的概率,在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恶性循环(王明月,2019)。

2.2.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以及是否存在家庭暴力都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其行为表现(费梅苹,2010)。家庭结构不完整、原生家庭或过于复杂的家庭结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青少年情绪情感上缺乏安全感或对自我的错误认识等问题;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同时容易引起夫妻矛盾进而引发亲子关系问题,影响青少年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冷漠不和的家庭氛围或家庭暴力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使其长期处于恐惧和压力的环境之中,容易导致偏差行为和严重的心理问题(王明月,2019)。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价值观,父母的行为举止,父母教养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杜光速,2018)。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会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父母的行为举止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对法律、道德规范和社会文化习俗能否有正确的认识,能否以正确的方式践行。此外谢夏莹(2017)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青少年行为表现。相比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溺爱型、忽视型、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行为发展,更有可能使青少年产生偏差行为。

此外,亲子互动以及亲子关系也会影响青少年对父母和家庭的认同。近年来有研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青少年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与其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产生与青少年同父母之间的依恋程度(或实际互动情况)有关,对父母依恋越深,与父母的互动越积极,偏差行为产生的风险越低(刘江,2016)。

2.3. 学校因素

青少年时期,学校生活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为他们创设了社会互动的情境。在学校生活中,青少年不仅会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老师以及同辈群体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以及奖惩机制都会影响青少年对偏差行为的正确理解,同时校园周边环境也会影响青少年对不良行为的模仿。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观念及自身素质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教育,决定了青少年的偏差行为能否得到及时的纠正(王明月,2019)。最后,刘江的研究证实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偏差行为有显著影响,同辈群体中偏差行为越多,青少年与之接触越多,产生偏差行为的风险就越高(刘江,2016)。

2.4. 社会因素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了转型期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行为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和网络传媒的影响。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关键问题是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的落后,整个社会文化习俗还未能适应经济和价值观念的革新。评价体系的欠缺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在不确定的处境中做出错误的选择。由于知识和阅历的缺乏,社会舆论和热点问题更容易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盲目地效仿他人的偏差行为。此外,社会文化也会影响青少年对社会互动和偏差行为的认识,在社会化过程中,文化对比以及文化冲突给青少年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影响其观念和行为的转变。近年来,社区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更加注重社区环境对心理疾病治疗以及行为矫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社区环境可以使得社区成员与社区建立起一定的联结,帮助社区成员明辨是非,改善生活质量。不良社区环境等亚文化会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导致其行为表现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更多的偏差行为(库少雄,201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和大众传媒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加快捷的信息获得渠道。但这也为青少年的教育增添了新的难题。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行为虽未触犯法律或导致犯罪,但网络的虚拟性为青少年的情绪发泄提供了方便,容易导致网络暴力、言论不当、侵犯他人利益等网络偏差行为,这种非理性化的网络使用行为即网络偏差行为(白雪静,2019)。由于网络偏差行为具有形式复杂、传播快速和信息虚拟等特点,更容易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青少年的偏差行为还有可能是上述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在考察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因时,既要重视上述因素各自的影响,还应充分重视它们的共同作用,以便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因有更全面的认识。

3. 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方法

3.1. 社会工作

随着20世纪初期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全国各城市都在尽力推动社会工作与本地区特点相结合,解决当地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一般认为主要有三种社会服务工作,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范会娟,2017)。个案工作是指按照个别化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小组工作是指将具有同种问题的个体组成小组,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解决问题;社区工作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调动社区的力量进行社会服务。随着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实践,在解决青少年偏差行为上提供了多种可操作性方案,促进了近年来社区工作的构建实施。

3.1.1.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形式为困境中的家庭或个人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的过程。它可以针对青少年不同的问题和特点,因人而异地去制定最符合青少年的介入方案,进而深入细致地去开展服务。因此,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去矫正青少年偏差行为具有可取之处(张丽莎,2018)。例如,通过评估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同时评估青少年周边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为青少年制定符合其特点的介入方案,进行定期的个案活动。但徐文清(2018)指出了目前青少年个案工作中的本土实践困境,包括实务过程和结构性困境,建议从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以及工作者角色等四个方面进行整合。

3.1.2.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为具有相似情况的人群开展的专业服务,在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矫正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同的偏差行为或相似问题的青少年,将吸烟群体、逃学群体、网瘾群体、校园欺凌群体找出共性进行分类,便可通过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谢夏莹,2017)。很多青少年由于在价值观上产生误区才会导致他们做出欺凌弱小的偏差行为,通过策划小组活动能够使他们了解彼此,加强互动沟通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理解他人,养成合作、互助的精神,在改善同学关系的基础上矫正其偏差行为。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青少年存在的共有偏差行为问题,因此在个性化和针对性上不如个案工作,因此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改善个性以及共性的问题。

3.1.3.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会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通过培养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强社区凝聚力(巨东红&邓玮,2009)。运用各种专业技巧营造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同时培养青少年亲社会态度。以社区活动为主要形式,搭建多种社区平台,如青少年辅导中心,社区阅览室,社区运动场所等,既服务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也涉及社区其他青少年。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有助于为青少年搭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全方位矫正和预防其偏差行为。由于针对的受众群体较广,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注重整体性的改善效果。

3.2. 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被定义为在与大众平等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传播符合受众需求的个性化信息的大众媒体(黄圆圆,2017)。区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利用到了更多的网络媒介和信息处理手段,因此涵盖了更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新的传播作用,如支付宝、QQ、微信、微博、人机交互等。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偏差行为的矫正研究中,充分利用新时代的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发挥网络和信息技术在行为矫正中的积极作用。张南(2015)提出,通过网络以文字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具备隐秘、语言信息完整、多样、精确、记录完整、容易保存等特点。黄圆圆(2017)的研究中应用了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了其在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中的作用,坚持新媒体用于偏差行为矫正的原则,利用科学方法,成功保证了矫正工作的实施。

4. 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的实证研究

4.1. 流动人口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

巨东红和邓玮的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采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对流动人口青少年的偏差行为进行矫正,从多个方面提供社会支持,解决其在社会适应和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层面,群体层面和社区层面进行了干预介入。将学校–社区–家庭三者相结合,不仅解决了个体的逃学、叛逆等偏差行为,而且培养了教师的专业性和关注技巧,同时新增了不同类型的社区活动,对社区工作进行了辅导,研究结果初见成效(巨东红&邓玮,2009)。但未来研究还应该将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专业的干预人员以及全方位的支持系统作为解决流动人口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重心工作。

4.2. 城中村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

王江民的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对深圳市某城中村社区青少年的偏差行为进行矫正,介入之前收集青少年的背景资料,以便对介入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小组工作分为五次课程,在课程中,组员能够积极配合,互帮互助,并在合作中初步理解了行为评判标准,能够有意识地认识到偏差行为并愿意尝试改正。在小组课程结束后,学会了团结友爱,也能更积极地融入到班级学校中,促进了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王江民,2014)。因此,对于城中村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矫正应注重其观念的转变和正确认知方式的培养,同时提升父母素质,倡导父母融入到社区活动中,构建社区良好风气和文化。

4.3. 单亲家庭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

范会娟的研究基于ABC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采用个案工作的方式对单亲家庭青少年偏差行为进行矫正。针对个体的偏差行为主要表现在缺乏关爱以及错误的认知方式上,从家庭、社区和学校三方面进行干预。家庭层面主要采用了布置家庭作业,负强化以及“自我表达”需求训练等方法;社区层面主要采用了举办生日会,建立新友谊以及参加社区活动等方法;学校层面主要采用了职务任命的方法。结果有效改善了个体存在的偷窃偏差行为,解决了困扰该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偏差行为问题(范会娟,2017)。

张丽莎(2018)基于赋权理论和ABC理论,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对单亲家庭青少年偏差行为进行矫正。选取了10名单亲家庭的青少年,通过小组活动引导青少年进行帮助和自助,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改变其错误的认知和信念,通过赋权理论帮助其发现自身优势,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在活动过程中,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得到了部分解决,培养了其处理困境的自信心和能力,促进了他们的社会适应。可见,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对青少年心理造成的影响和困扰应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在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的同时,注重对其心理问题的干预和治疗。

4.4.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矫正

王苗苗,相青,常瑞华和宋玉萍的研究发现,男生的现实偏差行为和网络偏差行为都显著高于女生。这说明不仅在现实中要对男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更应该加强对其网络行为的监管。而现实中的生活事件会影响到个体的现实偏差行为和网络偏差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王苗苗,相青,常瑞华,&宋玉萍,2016)。说明对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矫正,不仅要加强日常生活中的网络道德教育,父母及教师的引导,同时要注重提高青少年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外部生活事件和自我控制能力两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改善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李玉莲和刘衍玲(2017)总结了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医学、心理和教育等干预方法,并着重强调了体育干预和教育游戏干预等方法,说明了行为矫正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和干预,发挥各方面可利用的优势。此外,网络监管机制以及社会打击力度都要进一步地提升,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提供正确的示范。

5. 未来研究展望

目前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种方法或某几种方法的结合,干预内容较传统,未来研究应该考虑在最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服务方案进行改进。基于此,对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研究表明,加强体育锻炼能降低青少年偏差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这种作用要通过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来实现(李娜,洪丝语,胡广富,颜春辉,彭聪,&许昭,2018)。说明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父母和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青少年自我控制的训练,多安排相应的活动;第二,增加积极的亲子沟通。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积极的亲子互动能帮助青少年以正确的认知方式进行思考。Murphy,Laible和Augustine (2017)指出父母通过沟通向子女传输积极的经验和思想,能够减少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第三,加强教师的监管作用。由于青少年时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性和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关注度,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并纠正青少年的偏差行为(Ertesvåg, 2016);第四,注重同伴的结交。同辈群体的偏差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和倾向,邓小平,徐晨,程懋伟和张向葵(2017)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早期和中期更易受同伴偏差行为的影响,而中晚期更偏向基于偏差行为的相似性选择朋友。这说明防止结交不良的同伴对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五,创设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目前尚未有研究从文化的角度试图对青少年偏差行为进行干预,然而,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不仅能为青少年创设积极向上的环境,也能培养其各方面的素养,对社会道德有更现实的认知。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教育,让青少年在文化中注重自身发展,有利于其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正。

因此,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控制应集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增加对德育的关注和自身素质的培养,构建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正确的教养方式和优秀的教育方法,通过视频和公开课了解更多青少年问题的干预方案等。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健康向上的风俗文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致谢

感谢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正念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KYCX18_2452)对本研究的支持。

文章引用

谭成慧,赵 凡,幸琪琪. 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研究述评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Modification[J]. 心理学进展, 2019, 09(12): 2019-2025.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12242

参考文献

  1. 1. 白雪静(2019).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产生与矫治策略. 新媒体研究, (9), 5.

  2. 2. 邓小平, 徐晨, 程懋伟, 张向葵(2017).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影响效应: 基于纵向社会网络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5(11), 1898-1909.

  3. 3. 杜光速(2018). 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B市Z中学为例. 硕士论文.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4. 4. 范会娟(2017). 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偏差行为矫正的实践探索——以深圳市Z社区居民个案服务为例. 硕士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5. 5. 费梅苹(2010). 偏差青少年边缘化过程的互动机制及行为逻辑研究. 社會科學, (2), 62-69.

  6. 6. 黄圆圆(2017). 新媒体技术在青少年偏差行为问题矫正中的应用. 硕士论文.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7. 7. 巨东红, 邓玮(2009). 流动人口子女偏差行为矫正的介入研究——基于厦门市J社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 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2(4), 14-19.

  8. 8. 库少雄(2016). 社会工作实务.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9. 李娜, 洪丝语, 胡广富, 颜春辉, 彭聪, 许昭(2018). 青少年体育锻炼及自我控制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辽宁体育科技, 40(5), 18.

  10. 10. 李玉莲, 刘衍玲(2017).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 心理学进展, 7(11), 1344-1353.

  11. 11. 刘江(2016). 父母依恋, 同辈联系与青少年偏差行为. 青年探索, (4), 52-58.

  12. 12. 苗乔乔(2016). 青少年偏差行为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48), 111-112.

  13. 13. 王江民(2014). 城中村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以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B社区为例. 硕士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14. 14. 王苗苗, 相青, 常瑞华, 宋玉萍(2016). 中学生生活事件, 自我控制与现实, 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6), 936-939.

  15. 15. 王明月(2019). 个案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研究——以S社工服务中心为例. 硕士论文.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6. 16. 王园园(2017). 生态系统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个案矫正探索. 硕士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17. 17. 谢夏莹(2017).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研究. 硕士论文. 合肥: 安徽大学.

  18. 18. 徐文清(2018). 青少年个案工作本土实践困境与模式整合. 社会科学前沿, 7(4), 361-371.

  19. 19. 张丽莎(2018). 单亲家庭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 硕士论文. 长春: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20. 20. 张南(2015). 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特点探究. 学理论, (27), 59-61.

  21. 21. Ayorinde, J. O., & Adegboyega, L. O. (2017). Perceived Causes and Incidences of Deviant Behaviour am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Kwara State. ATBU Journal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5, 41-49.

  22. 22. Ertesvåg, S. K. (2016). Students Who Bully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Support and Monitoring.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2, 826-850. https://doi.org/10.1002/berj.3240

  23. 23. Murphy, T. P., Laible, D., & Augustine, M. (2017). The Influences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on Bullying.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6, 1388-1397. https://doi.org/10.1007/s10826-017-0663-2

  24. 24. Rutter, M., Mercuro, N., Giller, H., & Hagell, A. (1998). Antisocial Behavior by Young People: A Major New Revie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