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115 , 8 pages
10.12677/AE.2023.132077

“就业导向”下中职热门专业学生培育路径 整体优化研究

郭广帅,陈英葵*,李亚杰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1月2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8日

摘要

中职院校在就业为导向下仍然存在着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理论与实践结合困难、学生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现状问题。结合中职热门专业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一体化进行研究,发现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从系统性出发,在培养目标、招生计划、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等方面从多种路径进行整体优化。

关键词

中职,就业导向,现状,路径

A Review of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Students of Popular Mid-Level Vocational Majors under “Employment Orientation”

Guangshuai Guo, Yingkui Chen*, Yajie 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Jan. 2nd, 2023; accepted: Feb. 1st, 2023; published: Feb. 8th, 2023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employm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still ha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difficulties in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nsufficient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popular majo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society,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employment-oriented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optimize from a variety of paths in terms of training goals, enrollment plans, teaching modes, teaching teams and students.

Keywords:Mid-Level Vocational, Employment Orientation, Status, Path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自2002年“就业导向”理念提出以来已有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突出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实践困惑:就业与升学的矛盾、职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就业功能的矛盾、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功能的有限性等,这些困惑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2022年随着“职教20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重新修订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即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日渐增加,笔者对之前学者的研究作为基点并结合自己些许观点进行述评,并给出路径选择,以期能够丰富该领域实践。

2. 就业导向的内涵

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对于就业导向下中职热门专业学生培育路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就业导向的概念的界定,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归纳如下(见表1)。

Table 1. Explanation of employment-oriented connotation

表1. 就业导向内涵阐述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加工整理。

综合国内学者对就业导向内涵的解读,笔者认为,就业导向是指职业教育对人才整体就业规划的问题,涉及到政府、企业、院校、教师、专业和学生等若干个重要因素,通过整体的协调配合,完成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3. 中职热门专业就业导向的现状简述

自2002年“就业导向”理念提出以来,已有二十个年头。中职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实践困惑,如专业对口就业率偏低、理论与实践难以很好的结合、学生竞争力不强等困惑都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研究 [7]。

3.1. 就业导向下中职热门专业现状述评

3.2. 中职热门专业排名

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stitutions) (full-time students)

表2. 中等职业学校(机构)学生分科类情况(全日制学生)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通过表2我们不难看出,2020年全国中职院校各专业毕业生人数排名靠前的七位分别是: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交通运输类、教育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类。笔者从这最热门的七大类专业中选取了下面的几个代表性的二级专业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3.2.1. 中职信息技术类(计算机技术)

职业教育作为重点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教育,它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连。中等职业教育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中流砥柱,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当地就业 [8]。姜广艳在《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中认为,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对计算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游戏、影音、聊天等,缺乏更深层的了解和认识,相比与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学习,学生们更爱计算机所独特的娱乐功能 [9]。计算机作为中职院校的必修课程,教师主导性过强,没有根据学生的整体差异和最近发展区进行分层教学,学生缺少一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信息素养匮乏,仅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熟悉信息技术的原理、发展和变化趋势,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和学习态度不端正。中职计算机技术的教师在授课时,仅按部就班式教给学生信息知识与技能,缺少培养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3.2.2. 中职财经商贸类(财经专业)

当前我国中职财经专业的生源质量低下,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但很多家长仍然不了解中职教育,带着有色眼镜看中职教育,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就读。中职院校学生虽然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10]。此外,财会类实验设备严重不足,一些模拟做账软件、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等远达不到仿真要求,缺乏完整的会计数据实验系统,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

财经类专业需要贴合社会发展动态,对一些实验设备和软件进行更新,国内的中职院校除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及时更新相关软件和设备外,大多数学校不具备这个条件。加上相比学生本身基础条件欠优,学生只能使用相对落后的软件和设备接受相关实训,整体学习兴趣和热情大打折扣。除本身硬件设施欠优以外,多数中职财经类教师年龄偏大,虽然经验丰富,但是相关财经类软件操作不熟练,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不好的操作体验。综上,加大相关硬件资金投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教师年龄比例结构势在必行 [11]。

3.2.3. 中职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

机电专业属于比较典型的技术类专业,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企业对该领域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综合化,除了要求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原理知识外,还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操作能力。该专业就业方向宽泛,如机电产品加工、维护、销售、检查和现场操作等,因此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 [12]。现阶段影响中职机电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有:就业指导不完善,很多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规划时,过于敷衍理论,不注重实质性的内容,致使学生无法了解到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在中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方式陈旧,面对一堆冷冰冰的器械,学生们的积极性难以保持,而且学校的教学资源太差,设备更新速度缓慢,学生们不能及时的通过高新型机械去学习最新的技术,因此难以实现本专业的教学目标。

中职院校的核心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机电类专业对操作本领的要求不言而喻,如何把复杂的加工制造原理知识和分解、拆装、制造技术高效的传授给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该专业领域处于十分火热的状态,其毕业人数、社会需求量、岗位选择种类上都远超其他专业,因此针对陈旧和枯燥的教学方式方法,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培养学生对加工制造的兴趣和热情,把学校教学和工厂实训实习紧密结合,扎根基础、扎根实践。

3.2.4. 中职文化艺术类(室内设计专业)

目前我国中职室内设计专业从表面上看拥有者较高的就业率,其实背后有着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中职的生源质量不高,招生门槛低,大多数都是中考落榜的学生,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差、习惯差、主动性不足,年龄较小,心理成熟度不够,难以适应实习期的工作环境 [13]。其次,学校仅仅在学生毕业前夕进行就业指导规划,并没有贯彻整个学习生涯,且规划针对性不强,没有根据每个专业学科的特点去精准规划。最后,室内设计中小企业比较多,内部的人事考核晋升制度不规范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涵盖领域广、综合知识要求高的专业,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软件操作本领、还要涉猎管理学、设计学、心理学、美学等相关知识,该专业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中职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和知识基础相对欠缺,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并且该领域用人单位存在着福利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社会保障度不高等问题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此外,中职学校对实习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不清晰、培养模式特色定位与高职、本科基本相同,并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校准,导致学生就业后岗位竞争力不强 [14]。

4. 中职热门专业学生培育路径整体优化

Figure 1. Traditional talent training roadmap

图1. 传统人才培养路径图

从上图1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到,招生、学生、师资、及就业四大维度是任何一种教育类型的四大模块,但传统中职院校针对该四部分的拆解分析并不清晰和精准,每一部分都存在优化的空间,笔者针对上图所简述传统中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优化:

4.1. 招生“三步走”

建议中职院校进行招生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进行宣讲时,着重讲解每个专业其就业形势和特点,如岗位性质、发展空间、福利政策等,让每个学生对该专业有个宏观了解 [15]。第二步;体验式选择专业,学校与企业深度交流合作,让学生有机会零距离的接触若干个不同的岗位进行入读前体验,感触最真实的工作职位内容 [16]。第三步:对学生进行开设专业的重点介绍,从中选择两三个感兴趣的进行“试听”,确定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某一专业就读,以此避免学生盲目的选择专业,导致以后毕业后不从事该领域或者日短择业 [17]。

4.2. 教学“模式定位”

学校建立面向人力资源市场的专业动态机制,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位 [18],目前,中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模糊不清,有些专业是以职业为设置依据的,例如护理学和烹饪学,有些专业设置是以通用技术为标准,如机电一体化、数控车床等等,但很多专业都存在专业定位脱轨,专业教学目标不清晰的情况,因此有必要进行专业定位调整,尽可能地按照职业来命名专业。信息不全导致目前中职院校很难根据人力市场来对专业和学生进行动态的调节,政府应该根据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和人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以便学校设置专业,以便能够强有力的推动就业导向下中职教学模式的完善。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定位专业,学校培养人才要切实的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去设计教学和实践,要以学生为本,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4.3. 育生“多位一体”

第一要从以往的关注招生和就业数量转向人才培养质量上,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科学的培养模式,招生人数再多,也会很难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 [19]。学校要逐渐推行职教终身教育网络平台,学生或者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标准进行网络学习,鼓励学生涉猎不同领域知识。第二鼓励学生获取多类职技证书,现在社会需要是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0]。第三企业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参与培养学生,学校大力加强与校外企业和社会的合作,行业企事业单位将学生的培养作为现代企业建设的组成部分,纳入本部门发展规划,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职业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4.4. 师资“多维度”培养

专业机构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推进中职院校发展和人才培育,及时汲取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经验,根据自己的情况取其精华,为建设学校和培育学生做好理论准备 [21]。中职院校要优化改革招聘制度和标准,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学历经验,更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文化素养,不仅要储备职业规划教师,还要有德育、心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师。对新入职的教师要进行全面的职前培训,涉及学校的理念、专业的设置、学生的情况等。中职院校要走出去和引进来,定期组织教师去优秀院校和企业进行学习深造,让一些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进行交流和培训。强化教师管理制度,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健全中职院校老中青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强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和专业带头人队伍的培养,严把教师质量关。

4.5. 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双方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选择匹配企业岗位要求的学生组成“学习班”,并且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订单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校,企不对称的选择问题”。支持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加强企业参与学生的培育。企业与学校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可以有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连接,通过深化校企在专业的设置、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过程的合作,使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逻辑链”。强化协同育人模式,强化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招生、教学、实训实习、择业就业,双方根据产业需求和人才需求形成具有特色化、多样化、科学化的“协同育人模式”。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行业企业要求,主动应对产业发展变化,精准服务国家产业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推动产教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5. 结语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全方位与企业、社会、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实现的,只靠学校是不行的,只靠社会也是不行的 [22]。本文从中职院校的外部延展性、内部延展性和内外互通性去分析就业导向下中职院校的招生、教学模式、教师、学生现状和趋势,目前国内中职院校整体上存在学校规模小,投资效益低,人才流向不合理、就业服务面窄等综合问题,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法的改革和职教20条的颁布,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地方政府思维的转变以及资金投入的增加,说明了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相信随着国家的强盛和进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中职院校所存在的就业问题会日渐优化,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会得到提升。

基金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2022KCZS015);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市场营销)建设点项目(教高厅函[2019] 46号)。

文章引用

郭广帅,陈英葵,李亚杰. “就业导向”下中职热门专业学生培育路径整体优化研究
A Review of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Students of Popular Mid-Level Vocational Majors under “Employment Orientation”[J]. 教育进展, 2023, 13(02): 474-48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2077

参考文献

  1. 1. 申群喜, 杨国民, 李瑞清. 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与实践取向[J]. 职业教育研究, 2007(7): 11-12.

  2. 2.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4(18): 19-24.

  3. 3. 朱桃福. 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4(2): 45-47.

  4. 4. 蒋乃平.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基本特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30): 20-21.

  5. 5. 王亮. 以就业为导向: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J]. 开放导报, 2004(5): 107-109.

  6. 6. 余祖光, 冯大军.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J]. 职教论坛, 2003(13): 13-17.

  7. 7. 关晶. 国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借鉴[J]. 职教通讯, 2002(8): 55-57.

  8. 8. 刘海鹏. 浅谈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吸引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27): 21-23.

  9. 9. 姜广艳.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 职业, 2020(2): 39-40.

  10. 10. 林玉秀.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市场营销教学探讨[J]. 职业, 2018(28): 86-87.

  11. 11. 叶丽青.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 职业, 2013(14): 113-114.

  12. 12. 陈家敏. 中职财经专业的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J]. 农家参谋, 2018(4): 196.

  13. 13. 马晓红.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30): 100-101.

  14. 14. 黄彩娟.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9(8): 62-63.

  15. 15. 宋杰. 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16. 16. 张琴. 基于就业导向探析中职英语高效教学[J]. 职业, 2018(25): 90-91.

  17. 17. 董仁中, 石伟平. “大职教观”问题探微[J]. 职教通讯, 2017(3): 5-8.

  18. 18. 王茵. 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2015.

  19. 19. 黄炎培. 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4: 426, 431-433, 492.

  20. 20. 姜舒文, 喻琴, 姜璐.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及学业规划初探[J]. 职教论坛, 2016(29): 32-37.

  21. 21. 刘黎明. 中职生职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鲁东大学, 2018.

  22. 22. 张威. 沈阳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9.

  23. 23. 申群喜, 杨国民, 李瑞清. 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与实践取向[J]. 职业教育研究, 2007(7): 11-12.

  24. 24.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4(18): 19-24.

  25. 25. 朱桃福. 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4(2): 45-47.

  26. 26. 蒋乃平.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基本特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30): 20-21.

  27. 27. 王亮. 以就业为导向: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J]. 开放导报, 2004(5): 107-109.

  28. 28. 余祖光, 冯大军. 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J]. 职教论坛, 2003(13): 13-17.

  29. 29. 关晶. 国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借鉴[J]. 职教通讯, 2002(8): 55-57.

  30. 30. 刘海鹏. 浅谈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吸引力[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27): 21-23.

  31. 31. 姜广艳.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 职业, 2020(2): 39-40.

  32. 32. 林玉秀.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市场营销教学探讨[J]. 职业, 2018(28): 86-87.

  33. 33. 叶丽青.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 职业, 2013(14): 113-114.

  34. 34. 陈家敏. 中职财经专业的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J]. 农家参谋, 2018(4): 196.

  35. 35. 马晓红.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30): 100-101.

  36. 36. 黄彩娟.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9(8): 62-63.

  37. 37. 宋杰. 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8. 38. 张琴. 基于就业导向探析中职英语高效教学[J]. 职业, 2018(25): 90-91.

  39. 39. 董仁中, 石伟平. “大职教观”问题探微[J]. 职教通讯, 2017(3): 5-8.

  40. 40. 王茵. 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保定: 河北大学, 2015.

  41. 41. 黄炎培. 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4: 426, 431-433, 492.

  42. 42. 姜舒文, 喻琴, 姜璐.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及学业规划初探[J]. 职教论坛, 2016(29): 32-37.

  43. 43. 刘黎明. 中职生职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烟台: 鲁东大学, 2018.

  44. 44. 张威. 沈阳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9.

  45.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