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0  No. 07 ( 2021 ), Article ID: 43814 , 5 pages
10.12677/ASS.2021.107236

翻译硕士教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曹双飞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收稿日期:2021年5月25日;录用日期:2021年7月5日;发布日期:2021年7月12日

摘要

近年来,翻译硕士(MTI)教育虽然在我国经历了蓬勃发展,但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本文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就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以及专业硬件设施等方面为我国翻译硕士(MTI)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翻译硕士,教育现状,未来发展,思考

Some Thought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MTI Education

Shuangfei C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May 25th, 2021; accepted: Jul. 5th, 2021; published: Jul. 12th, 202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with a positive momentum, but there still are some deficiencies that can be found in its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staff.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fects in the above four aspec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TI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urriculum, teaching staff, practice teaching bases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Keywords:MTI, Curr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 Future Development, Thought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端翻译人才。2007年,教育部批准首批15所高校试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TI)。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MTI无论是在招生数量、招生规模还是培养水平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而长足的进步。《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MTI累计招生7万余人,毕业生约5万人。截至2020年,全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MTI)的院校已达259所 [1]。然而,尽管MTI教育促使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相对而言其仍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还是在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短板。我们应该正视当前阶段MTI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积极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MTI教育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2. 翻译硕士(MTI)

翻译硕士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根据教育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说明:MTI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2]。MTI学位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依据《翻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规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应掌握“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百科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四种知识,同时又具备“语言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百科知识获取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五种能力 [3]。MTI教育具有紧密结合翻译事业、突出培养翻译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技能培养等特点,这使得MTI具有广阔的实践应用前景,从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3. 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办学单位MTI专业的陆续开设和MTI人才的不断输出,业内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翻译教育工作者针对MTI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MTI教育行业的发展。但目前为止,我国MTI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设置脱节严重

传统的MTI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老旧,与数字化时代的翻译产业化需求严重脱节。在现有国家学科目录中,专业外语归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目录之下,翻译教学也只是外国语言或外国文学学习的一个下设方向,这对翻译专业的形成发展并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在此情形下,许多办学单位为了响应教育部设置MTI的号召,盲目开设MTI专业,但其课程设置却基本上多在沿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设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研究、翻译鉴赏等偏重翻译理论、语言知识等讲授型课程,缺乏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技术传播、翻译项目管理等反映语言服务行业新需求的课程。《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学校开设翻译技术必修课的比例仅为39.2%,开设翻译技术选修课的比例仅为23.4% [1]。

3.2. 教学方式陈旧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姚锦清曾经提出:“MTI专业笔译教学具有应用性、职业化的特点,不是外语专业中为了提高外语能力而进行的教学翻译,不是纯文学翻译教学,也不是传统学术性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 [4] 但目前为止,很多MTI教学完全沿用了外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大多适用于外语专业或传统学术性翻译专业下开设的翻译课程,具有封闭性和单向性的特征,其典型的运作方式多局限在教师在课堂对翻译的“理论”探索,或教师基于自身学习经验对翻译文本的“优劣”做出的评析,缺乏引导学生参与翻译互动与社会翻译实践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翻译技能并未能真正得到提高。

3.3. 师资力量薄弱

一支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专业翻译教学体系建构中的关键所在 [5]。目前,MTI师资分为老、中、青三个年龄段,青年教师虽大都具备翻译学科教育背景,但作为中坚力量的中老年教师却大多不是口笔译专业毕业或未接受过专业的翻译培训。他们多为从外国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转行而来,知识体系仍以理论为主,翻译实践成果相对较少,对MTI教学特点认知欠缺,难以达到MTI教学要求。此外,加之很多中老年教师对其他专业知识比较陌生,如计算机知识贫乏,不懂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的操作。《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针对翻译技术培训面临的问题中,缺乏合格的翻译技术培训师资的办学单位占了34.3% [1]。因此,真正具有MTI教学资质的教师资源十分短缺,这也大大限制了MTI专业的发展。

4. MTI教育的未来发展

4.1. 明确教育理念

不同于传统的外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翻译方向,MTI属于专业学位,与传统语言学硕士翻译方向的培养理念主要区别在于:传统语言学硕士翻译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在于掌握研究方法,熟悉翻译理论;而MTI的培养重点在于提高翻译实操能力,成为职业译员 [6]。MTI教育旨在针对特定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高端翻译人才。因此,MTI教育应该在培养理念上与传统意义上偏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区分开来。

4.2. 优化课程设置

1) MTI教育旨在培养语言服务行业所需要的高端翻译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需要充分满足语言服务业的行业需求和解决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凸显实践性。现如今,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在语言服务行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36.8%的语言服务提供方受访企业表示经常使用机器翻译。28.3%受访的语言服务从业者表示偶尔使用机器翻译。12%的语言服务需求方选择机器翻译的可能性为67%~99% [1]。因此,MTI教育应当紧密联系翻译产业,突出培养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课程的设置 [7]。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设置上将与翻译职业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语言学、翻译项目管理、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纳入MTI课程之中,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2) 将专业资格考试与MTI教育挂钩。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简称CATTI)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也是我国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立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在MTI创立之初,就有人提出将CATTI考试与MTI培养挂钩,使MTI职业化、应用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柴明颖就曾提出“口译的学生进行口译专业考试,笔译的学生进行笔译专业考试。学生的能力不应该仅由专业教师来评判,更多地应该由业界的资深译员来评判,以求获得符合业界要求的学生能力评估 [5]。但当前,MTI教育并未将通过CATTI考试作为MTI研究生的一项义务,也没有将其作为获得硕士学位的硬性条件。因此实际情况下,参加CATTI考试的学生人数并未达到预期,通过率并不乐观。《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考试累计报名135万人次,仅逾18.2万人次获得翻译资格证书 [1]。有鉴于此,MTI教育的未来发展或将可以考虑在课程设置方面加设有关CATTI考试的相关课程,用以培养学生考试技巧与能力,为学生日后步入职业翻译道路奠定基础。

4.3. 夯实师资队伍

1) 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据统计,人工翻译的日工作极限为5000字左右,而有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辅助,译员可以将工作量提高到日均10,000字以上,甚至在专业领域也能保质保量 [8]。陈炳发指出:“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已经成为新一代翻译的一项重要职业技能,作为以培养应用型高级翻译人才为己任的MTI教育,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9]。MTI教育要提高学生操作翻译软件的能力,就必须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培养熟练掌握翻译技术的专职教师,聘用专业背景突出、翻译实践能力强、且教学水平高超的人才;另一方面,定期邀请熟悉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操作的专家学者进校讲学,将校外讲座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形成一支集实践性和职业性等特点于一身的MTI师资队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实践能力。

2) 提高校外导师对MTI教育教学实践的参与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应改变传统外语教学以学历教育为主,主要培养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应以“职业能力”为本进行设计,真正实行课堂内外双导师模式 [10]。当前校外导师参与MTI研究生的培养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共识,但由于各种因素,校外导师参与的实际教学工作较少,发挥的实际作用也较为薄弱,有的甚至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并未付诸实践。因此,今后各办学单位应按要求建立一支主要由翻译行业或语言服务业专业人士构成的兼职教学队伍 [11],并将其与各办学单位实践基地相结合,多方位指导学生的实践及其项目研究,促进他们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4.4.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若想使MTI学生实践能力有跨越式提升,我们应当攻克目前面临的两个难题:一是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师资 [11]。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社会翻译实践才能得以提升。因此,MTI教育未来发展应完善有效基地建设,撤销不合格的基地,加强学生实习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使他们的实地专业实习发挥实效。此外,各办学单位还应结合当地地区特色以及办学实际情况,积极拓宽实践基地的行业和类别,使实践基地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具体而言,可以从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两方面来展开。一方面,学校可以与相关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学生也可以自行与心仪的实习单位进行洽谈沟通(前提是这类实习单位的资质需经过学校的认定同意);另一方面,在校内,学校内部的各种翻译实训平台,如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等,也可以分别按照MTI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结合MTI专业特点,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翻译实践环境和条件,进而提高实习质量与效果,锻炼学生的翻译实操能力。

4.5. 完善专业硬件设施

翻译硕士的培养不仅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在专业硬件配套方面也需要花大力气加强建设。针对口译方向,要求翻译硕士教学点具备:1)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室;2) 拥有大量的语音学习和练习材料,包括各种会议的原始语音和书面材料供学生使用;3) 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条件较好的单位要求有计算机辅助口译教学软件及资源。针对笔译方向,要求翻译硕士教学点具备:1) 现代化教学设备、较好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环境;2) 丰富的翻译工具书、翻译教材和翻译研究资料;3) 各种翻译教学和翻译应用软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12]。因此,各办学单位可以购买正规的计算机辅助翻软件,用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翻译项目的能力;此外,各办学单位还可以建立专门的资料室和语料库,购置专业词典、专业书籍、音视频资料等供本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5. 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MTI专业自开设以来,在我国经历了蓬勃的发展,MTI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而喜人的进步。但毕竟我国MTI专业建设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无可避免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以及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有待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我们坚信,随着各方有识之士的不断探索和创新,MTI教育一定能够探索出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且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培养大量的高端翻译人才。

文章引用

曹双飞. 翻译硕士教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Some Thought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MTI Education[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07): 1713-171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7236

参考文献

  1. 1. 中国翻译协会. 202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R].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0903/t20090319_82629.html, 2009-03-19.

  3. 3.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 4. 姚锦清.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与专业笔译理念[J]. 东方翻译, 2010(4): 8-11.

  5. 5. 柴明颎. 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中国翻译, 2010, 31(1): 54-56.

  6. 6. 穆雷.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模式探讨[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1): 77-82.

  7. 7. 穆雷, 王巍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 中国翻译, 2011, 32(2): 29-32.

  8. 8. 李丹, 刘芹, 禹一奇.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之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调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3(2): 118-120.

  9. 9. 陈炳发. 从公司的翻译业务发展需求看MTI的人才培养[C]//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 2010: 12.

  10. 10. 黄友义.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J]. 中国翻译, 2010, 31(1): 49-50.

  11. 11. 仲伟合, 姚恺璇. 从专项评估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问题[J]. 东方翻译, 2016(2): 4-9.

  12. 12. 仲伟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点的建设[J]. 中国翻译, 2007, 28(4): 9-1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