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8  No. 01 ( 2020 ), Article ID: 34359 , 7 pages
10.12677/ML.2020.81011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utumn” as an Example

Qian Hu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Feb. 6th, 2020; accepted: Feb. 21st, 2020; published: Feb. 28th, 2020

ABSTRACT

Metaphor has been defined as rhetoric for a long time. The book Metaphors We Live By, which was written by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proposed a viewpoint called “Conceptual Metaphor”. It shows that metaphor a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mechanism, is common in our daily life, and it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eason word “autumn”,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f concepts and metaphors of “autum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aly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mplicates in metaphor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Keywords:Autumn, Conceptual Metaphor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从概念隐喻看英汉文化对比

——以季节词“秋”为例

胡芊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0年2月6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21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28日

摘 要

隐喻长期以来被定义为一种修辞手段。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观点,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本文着眼于季节词“秋”,从认知角度对季节词“秋”的英汉概念及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其个性与共性之中隐含的英汉文化差异,讨论英汉概念隐喻的理解和表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秋,概念隐喻,英汉对比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隐喻,也称暗喻,是比喻的一种,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隐喻”一词的解释。从亚里士多德至今,隐喻一直都受到语言工作者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隐喻只被定义为一种修辞手段,看成是语言的一种诗意的想象与修辞性装饰的技巧,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而不是语言的结构形式。然而,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观点,推翻了隐喻理论的传统概念,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遍布语言、思维与行为中。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 [1]。

近年来,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词语的隐喻意义已经做出了一系列颇有意义的对比研究。薛忆沩(2000)从汉文化的角度讨论了概念隐喻的主要观点,并给出汉语例证 [2];胡壮麟(2004)从认知的视角,探讨了隐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隐喻的实质与理解,以及隐喻的应用和我国的隐喻研究 [3];黄乐丹(2006)从对英汉本体、方向、结构几个方面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地理和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4];秦耀咏(2002)从认知比较的角度研究了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和个性 [5];陈家旭(2004)分别从英汉人体、空间、时间、情感、颜色词几个方面对其概念隐喻进行了认知对比 [6]。大部分的研究主要涉及了颜色词、人体词、空间词、情感词等方面。而季节词在英汉双语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作为某种隐喻意义的载体而被使用的频率也非常高,并且在英汉双语中其概念隐喻只有部分对应。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英汉季节词的概念隐喻所作的对比研究还非常有限。对于季节词,唐瑛在《英汉季节词“春”之概念隐喻对比研究》一文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英汉语中“春”的概念隐喻,发现了“春”在汉语中的概念隐喻映射范围远远大于其在英语中的概念隐喻映射范围。

本文将着眼于季节词“秋”,从认知角度对季节词“秋”的英汉概念及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其概念隐喻映射的个性与共性,以及其中隐含的英汉文化差异,讨论英汉概念隐喻的理解和表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但存在于语言中,也普遍存在于日常的思维和行为之中。隐喻的实质是借由一类事物去理解并体验另一类事物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参照自己熟识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用已知的概念来对待难以定义的概念,从而形成一种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一种理解周围世界的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7]。

对于隐喻的理解,涉及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域:源域和目的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概念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经验。简单而言,就是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互映射。这两个概念域在相互映射之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体系,认知的基础在于“相似”,而发生这样相似的关联,则是由人大脑中的认知所决定的 [6]。人类的认知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主要是受到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不同语言的人类认知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语言存在了相似或不同的概念隐喻。因此,通过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语言中蕴藏的不同文化 [4]。

3. 英汉季节词“秋”的概念

3.1. 汉语季节词“秋”的概念

季节词“秋”在甲骨文中的形象,像一只长须长足的蟋蟀,借以表示天气转凉,蟋蟀鸣叫的季节,也有在蟋蟀形下加“火”作义符,表示谷物焦黄成熟,进而表示谷物成熟的季节 [8]。

在《说文解字》中“秋”字是这样释义的:“秋,禾谷熟也。从禾,龟省声。”反映了古代人们农耕文化的观念。随后,人们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知和思维规律,通过不断联想,使“秋”由单一的“禾谷熟”义引申出了诸多词义。

首先,直接引申出的是“收成”之义。禾谷成熟,各种作物也相继成熟、收获。《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这里的“秋”就是收成、收获的含义。

而这个各种作物成熟、收获的时期,被古代先民成为“秋”,由此引申出“秋天、秋季、一年中第三个季节”的意义。在古代的农耕社会,农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秋”又可特指“秋天成熟的庄稼”,赵树理《田寡妇看瓜》中曾写道“快收完秋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意义。

由“秋季”的意义又直接引申出“一年的时间”,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古代农耕社会的先民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时期,以部分代整体,引申出“年”的意义。例如“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都是取自于“年”义。“秋”还引申出“一个季度,三个月的时间”之义。在此基础上,由于秋季能否有收成直接关系着古代人们的生活是否有保障,因此“秋”对于古代先民来说非常重要和关键,由此引申出“某一时期,某一时刻”之义,多指关键的时期或时刻,例如“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 [9]。

秋天本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但在万物收获之后,草木枯黄、花木凋零,自然界的万物开始呈现破败不堪、零落萧条的景象,因此“秋”又引申出“破败、萧条”之义,宋蒋捷有词云:“飞莺纵有风吹转,奈旧家苑已成秋。”草木凋零、万物萧瑟,使人心生愁绪,由此又引申出“悲愁”义 [10]。

此外,“秋”还引申出了“飞翔的样子”之义。《汉书·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在五行说中,五行以金为秋,五色以白为秋,五音以商为秋,方位以西为秋等等 [11]。再经过汉语构词不断复合深化,派生出很多带有典型文化色彩的词义。总结“秋”字的义项和引申义,如表1所示。

Table 1. The meaning and extens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autumn”

表1. 汉语“秋”义项与引申义

3.2. 英语季节词“秋”的概念:“autumn”&“fall”

十四世纪晚期,“autumn”一词在英语中的形式是“autumpne”,来源于十三世纪法语中的“autumpne”,也有说来源于拉丁语中的“autumnus”,“*auq-”是词根,意为“drying-up season (枯竭的季节)”,在古英语中喻为八月。

在古英语中,季节“秋”一直都用“harvest”一词来表示。直到十六世纪,autumn一词才以如今的形式出现,并取代了harvest来表示秋天,这个季节在英国是从八月到十月,在美国则是九月至十一月 [12]。

“autumn”一词的释义是:秋,秋天,秋季,例如:“The leaves turn brown in autumn. (秋天树叶变黄)”。也可作为定语,autumn colors,weather,fashions,用来形容秋天的色彩、天气、流行式样。也可比喻衰退期,衰老期,例如:“in the autumn of one’s life (在暮年)” [13]。

在美国英语中,秋天还有另一种表示:“fall”。“fall”一词出现于十三世纪,最初意为建筑物的坍塌,从高处坠下,从较高处下降到较低处等等。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用fall来表示秋天的含义,现在普遍出现在美国,一开始在英国也很常见,是由“fall of the leaf (树叶落下)”简化而来 [12]。

“fall”作为名词主要有七种含义:1) 落下、跌落、降落、掉下,例如:I had a fall from a horse(我从马上跌下来了);2) 表示某物降落的数量,例如:a heavy fall of snow (一场大雪);3) 表示价值、数量、强度的降低:a steep fall of prices (价格暴跌);4) 指政治方面的失败、垮台: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罗马帝国的灭亡);5) 秋天:in the fall of 1970 (在1970年的秋天);6) 堕落、变坏:a fall from grace (失宠);7) 瀑布:Niagara Falls (尼亚加拉瀑布)。“fall”作为动词也有多种含义:1) 落下、跌落、降落:the leaves fall in autumn (秋天树叶掉落);2) 突然降临、来临:a sudden silence fell (突然静了下来);3) 表示倒下、倒塌:Many trees fell in the storm (那场暴风雨中许多树都倒了);4) 垂下、低垂:His beard fell to his chest (他的胡须垂到他的胸前);5) 数量下降、强度变弱:prices fell on the stock market (股市行情下跌);6) 向下倾斜;7) 失去地位、阵亡、沦陷;8) 犯罪、堕落;9) 占据某位置;10) 进入某种状态、变成;11) 发生、适逢;12) 被说出 [13]。

4. 英汉“秋”概念隐喻之对比

4.1. 共性分析

汉语的“秋”、英语的“autumn”和“fall”都是汉英语言民族用来表示季节的词语。在两种文化中,“秋”都是一年中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度季节,树叶变黄,万物成熟,农民开始忙于收割。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相似的季节性表象,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对于“秋”的概念认知必然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其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文化中形成的映射也必有共性存在。

最直接的概念映射就是“收获、成熟”。《荀子·王制》中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从古至今,汉语中秋天一直被认为是收获的季节。而在英语中,在autumn出现之前,harvest一直是秋天的代名词,harvest正是收获之义,在一些英语国家始终保留着一些节日用以赞美秋天,庆祝丰收。

秋季万物在成熟之后,也逐渐开始凋零,因此“秋”用于人时,用以比喻“成熟期、渐衰期”,喻指成熟稳重的中年。林语堂的文章《论年老——人生自然的节奏》中是这样描写人生之秋的:“……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的叶子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但是略带忧伤与死亡的预兆。其金黄色的丰富并不表示春季纯洁的无知,也不表示夏季强盛的威力,而是表示老年的成熟与蔼然可亲的智慧。生活的秋季,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 [14]。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概念映射,如the autumn of one’s life,用来表示人已入中年。在电大英语专业泛读教材第五册中有这样的句子:He married again; and for once the autumn and the spring-he was 74 and she was 35-combined into the harmony of a perfect union.在这一句中用autumn来喻指人生的衰老 [15]。同时“秋”和“fall”也都可以隐喻“衰落”之义。

此外,汉语“秋”还可以隐喻“年”的概念,柳宗元有诗云:“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也可和“春”字联用,所谓“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其中的“春秋”就表示一年。而英语中也有同样的用法,如several falls ago表示几年以前 [13]。

4.2. 个性分析

虽然英汉语中“秋”的概念隐喻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得双方在对事物进行概念化时必然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英汉语中“秋”的概念隐喻也会出现不同的隐喻投射范围。

金色的秋天,往往给予人的应该是丰收的企盼和喜悦,虽然汉语中也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展现秋景优美、表示心情喜悦的诗句,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文人眼里,看到秋风的萧瑟、草木的凋零、一派肃杀景象,更多的是将“秋”与“悲”、“愁”联系在一起,抒发悲秋伤感的情绪。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正是看到秋日的落叶枯草的清秋之景,感慨时光匆匆、生命将尽的悲秋之情 [16]。《红楼梦》中林黛玉也有“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之句,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等等。秋愁一直是文人墨客反复描写的主题,诉说思乡情、离别情,以秋来映射悲愁的概念。

相对而言,在英语中虽然也有用秋来喻指忧伤悲凉,不乏描写秋天的悲愁情绪的诗歌作品,但是英语文化更多的是对秋天的赞美,以“autumn”来映射“宁静、平和、优雅”。英国诗人雪莱是这样描写秋天的:There is a harmony in autumn, and a luster in its sky, which through the summer is not heard or seen. Fallen leaves lying on the grass in the November sun bring more happiness than the daffodils (译为:秋天有一种和谐的美,天空如此绚丽,经历了夏天,这种绚丽才被绽放出来。落叶在十一月的阳光照射下撒在草地上,带给人们胜过水仙花的快乐)。优美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和谐宁静。英国诗人John Keats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呈现了秋日不同时段的景色,歌颂了秋天的美好、富足: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With fruit the vines that round the thatch-eves run;/To bend with apples the moss’d cottage-trees,/And fill all fruit with ripeness to the core;/To swell the gourd, and plump the hazel shells,/With a sweet kernel; to set budding more,/And still more,/later flowers for the bees,/Until they think warm days will never cease,/For Summer has o’er-brimm’d their clammy cells [14]。由此可见,在英语文化中,秋天更多的是映射到宁静、和谐、美好的概念。

由于秋日的天空清明澄澈,汉语中的“秋”又用来隐喻“清明澄澈的样子”。

例如秋水、秋波、秋月、秋高、秋露等词语,还有望穿秋水、秋水盈盈等成语。

此外,“秋”还有“西方”之义,古人认为西方之神实战杀戮收敛威力,因此还隐喻处与刑事律典相关的概念,例如秋决、秋审等词语。“秋”也常常映射与祭祀狩猎有关的概念、与宫廷科举有关的概念以及与赋税征战有关的概念,例如:秋祭、秋社、秋榜、秋征等等。另外,秋还隐喻“关键时刻”,例如“危机存亡之秋”。这些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都是并不具备的。

由此可见,汉语和英语文化中“秋”的概念隐喻有所不同,汉语文化中“秋”的概念隐喻投射范围要大于英语文化中“秋”的投射范围。

5. 概念隐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汉英季节词“秋”的概念隐喻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它们都是在季节本身的自然景象、时令特征的基础上,加以人的认知情感而形成的,通过一个经验来理解另一个经验,其差异主要是由于汉英两民族具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沟通,了解文化的差异、熟悉双方民族词语的概念隐喻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误解,产生误会。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了解文化的过程。通过对语言词汇的概念隐喻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4]。

概念隐喻体现了人们的隐喻思维模式,甚至是整个民族的认知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解英汉概念隐喻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背景,通过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来加深对外语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并加深对外语文化的了解 [17]。

6. 结语

概念隐喻就是借用一个概念去理解另一个概念。通过对英汉“秋”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发现汉语“秋”的概念隐喻映射的范围与英语中有所不同,汉语的映射范围要略大于英语的映射范围。了解英汉“秋”的概念隐喻差异,有助于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对文化内涵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时,更好地运用文化中的共同点和差异,因势利导,有利于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文章引用

胡 芊. 从概念隐喻看英汉文化对比——以季节词“秋”为例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Autumn” as an Example[J]. 现代语言学, 2020, 08(01): 76-8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0.81011

参考文献

  1. 1.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2. 2. 薛忆沩. 概念隐喻理论与汉文化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2): 32-36.

  3. 3.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 4. 黄乐丹. 从概念隐喻看英汉文化[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2(4): 73-75.

  5. 5. 秦耀咏. 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比较[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3(2): 121-123.

  6. 6. 陈家旭.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 7. 唐瑛. 英汉季节词“春”之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6(9): 163-164.

  8. 8. 庄建灵. 英汉“秋”语词理据小考[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3(1): 111-113.

  9. 9. 李文凤. 汉语季节词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11.

  10. 10. 禹向丽. 季节名词“秋”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意义[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 25-26.

  11. 11.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12. 12.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allowed_in_frame=0&search=autumn

  13. 13. 霍恩比.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 第四版: 增补本. 李北达,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14. 14. 周玲. 语用视角下的“秋”与“Autumn”的语义对比分析[J]. 武夷学院学报, 2013, 32(3): 40-43.

  15. 15. 黄建华, 黄蓓莺. 从A Winter-Spring Romance谈起[J]. 英语自学, 1994(2): 19-21.

  16. 16. 陈全. 秋与愁——从语言学角度看“愁”的文化含义[J]. 文学教育(中), 2011(8): 89-90.

  17. 17. 张少云. 概念隐喻的理解与表达——兼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5): 95-9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