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9388 , 4 pages
10.12677/ACPP.2022.116358

马克思自然观视阈下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关系研究

高飘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20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10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3日

摘要

马克思自然观是在扬弃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直观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形成的,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性,本文在分析马克思自然观形成的基础上,从自然视角、实践视角以及社会历史的视角深入分析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自然观,自然人化,人化自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ization and Humanized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Outlook on Nature

Piao Gao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Received: Nov. 20th, 2022; accepted: Dec. 10th, 2022; published: Dec. 23rd, 2022

ABSTRACT

Marx’s outlook on nature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sublating Hegel’s idealistic outlook on nature and Feuerbach’s intuitionistic outlook on nature,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revealing the initiative of human beings to transform natu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formation of Marx’s outlook on n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unity of natural humanization and humanized nature from the natural perspective, practical perspective, and soci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

Keywords:Marx’s View of Nature, Naturalization, Humanized Natur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马克思自然观形成的条件

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 [1]。”准确把握马克思自然观形成的条件,要分析其理论渊源和现实条件。

1.1. 马克思自然观产生的理论渊源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有机论自然观,以及费尔巴哈的机械主义自然观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影响较大。黑格尔在反对机械论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黑格尔看来,理念是外在的,它存在于自然之外,要用人类的哲学思维方式把握自然的发展规律,黑格尔对于哲学的研究受神学影响较大,他相信会形成精神的宗教。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研究应坚持在自然的本源基础之上,神学的自然观是应该被扬弃的。除此之外,费尔巴哈关于人本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了理论意义。对于自然观的研究,费尔巴哈将研究中心由主体转向外部的自然界及其人本身。费尔巴哈抽象的对象性理论实现了“自我”和“非我”的统一,但是费尔巴哈的自然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脱离了抽象的存在,对于自然观的研究紧紧停留在感性视阈内,可以说费尔巴哈的自然观是一种抽象的、机械的,马克思正是在认识到费尔巴哈这一缺陷的基础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出“人化自然”。马克思在批判这些观点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自己的自然观。

1.2. 马克思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条件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紧接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2],但是虽然人类在此之前依附自然、屈服自然的情况有所改变,自然状况也出现了恶化的情况。大变革时期,欧洲各国正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环境的持续恶化。在工业革命之前,受制于条件限制,人们的认知水平低下、生活范围小,人们对于自然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在那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保持这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走向纵深,科学技术迅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人类开始对自然界开始进军,由于人类的现实所需越来越多,导致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越来越多,已经超出了自然界能承担的地步。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更加肆无忌惮,最终生态环境遭到大幅度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愈发紧张。马克思在观察到这些之后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将关注点放在人类进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如何将处于底层深受压迫的工人阶级解救出来。

2. “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概念

马克思为了通过分析人与自然来揭示人的本质,进而提出了“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概念,其在整个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1. 自然人化

自然人化包含两方面,一是外在自然指客体世界应是被人所知的,才能够成为人类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二是内在自然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世界,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取对客体世界的审美情感和感性体验 [3]。通俗来说,自然的人化就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是指通过主体之于客体的实践,使客体从对象化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非对象化的主体,人类对认识的实践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之上。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在人类产生之前,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发展和演化,维持生态系统的运行,其自身不能直接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从自然界中诞生,并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开始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产实践活动,随着实践活动覆盖范围持续迈向纵深,由此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类为追求自身需要,使得自然不断被人类征服、改造。在对自然征服和改造的过程中,自然界逐渐成为人的主体的一部分,与人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自然的人化。

2.2. 人化自然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扬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践观,强调人在实践基础上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自然是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是人化自然,“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人的本质生产力量是物质生产劳动,是人超越动物的根本原因。劳动贯穿于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全过程,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是积极主动的。随着人类世世代代的不间断的活动,按照自身的需求,人类还创造出了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但是人类活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束缚,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要改造自然但是也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人的自然化过程中,虽然主体强调的是人,但是对于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人化自然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要求人们要更加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但是,这里所说的敬畏是在对自然更加了解,认识更加深刻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对自然的理性的尊敬。

3. 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关系

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要从自然、实践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正确看待二者的内在统一关系。

3.1. 自然的视角

自然界的天然形成早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虽然独立于人类存在,但是也会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由“猿猴”进化为由独立思维的人,不仅证明人类始终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而且证明了人类是在自然界中不断进化才成为了具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但同时,没有人类存在的自然界只是动物式的出自本能的发展,那么自然就不能称之为“自然”,人类与自然也就不存在联系。马克思从来不考虑没有人类的自然界,天然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对人来说是“无”。马克思没有只认同“人化自然”而否认“天然自然”,在马克思看来,随着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没有人类参与的自然界是抽象的。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不仅有着我们生存下来必须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包含着生产所必须的劳动工具,没有自然界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资料,人类是无法进行劳动创造的,并且正是自然界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了能够得以延续下来的物质来源。因此,自然界在给人类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对人类有着规制,总之,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是辩证统一的。

3.2. 实践的角度

马克思认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达成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大而逐渐提升的,人类加工改造自然的方式也是由一定的时代条件所规定的。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都是在人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自身具有能动性,将这种主观能动性施于自然界中,许多之前未被认识的领域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应建立在实践活动之上来考察,人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的同时,自身也发生着改变,人化自然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打上人类烙印的自然,自然人化就是人类在自然界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自然界的过程。要实现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统一,就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之前从未被人们所认知的领域会随着实践的深入,逐渐被揭露到人们面前,并且通过新的实践推动人化自然的不断演变,最终人类不再毫无控制的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的发展也会变得更加全面。同时,人的实践活动也会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结合起来,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3.3. 社会历史的视角

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世界,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里马克思就已将自然纳入到社会历史范围来考察。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类进行改造自然的唯一场所,基于此,对于自然的研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自然本身,要将自然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之中,从实践中真正认识到自然与人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然界本身是不会异化的,只有人类对自然实施积极主动的改造,自然界才会在被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被赋予“人”的属性。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前进的上升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于自然的认识是逐渐迈向纵深。马克思站在社会历史的角度上,以实践为理论基础,更加深刻的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看到了人与自然是双重改造、相互生成的关系,看到了实践是历史的发源地,历史是由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的社会历史,自然是历史活动的原材料,历史又是在人化自然界中得到确证,最终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实现自然界和历史的真正的统一,从根本上佐证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统一程度就是人的发展的与解放程度。将对自然的认识放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助于我们在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敬畏自然,以求达到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平衡。

文章引用

高 飘. 马克思自然观视阈下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关系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Naturalization and Humanized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Outlook on Nature[J]. 哲学进展, 2022, 11(06): 2086-208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358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37-338.

  2. 2. 弓璠. 马克思自然观研究[J]. 大众文艺, 2022(10): 100-102.

  3. 3. 柯维中, 张亚倩. 马克思自然观下探析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关系[J]. 品位∙经典, 2021(14): 22-24+11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