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Vol. 13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0612 , 12 pages
10.12677/ORF.2023.134371

21世纪以来我国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展望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郑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6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5日

摘要

社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基于终身教育视角进行社会教育研究还存在可探讨空间,本文通过对关于终身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已有的学术性文献的发文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突现词共现图等分析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合知识图谱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热点主题,发现热点主要有社区教育实践研究、国外社会教育经验比较研究、社会教育概念论证研究、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研究等四个方面,最后通过研究结论对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从国家、学校、学术研究层面等提出展望。

关键词

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热点主题,CiteSpace

Research on Soci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21st Century Review and Reflection Prospect

—Based on CiteSpace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Ying Z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Jun. 30th, 2023; accepted: Aug. 7th, 2023; published: Aug. 15th, 2023

ABSTRACT

Soci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but based on the lifelong education perspective of social education research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social education research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authors of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n social education research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he emergence of the word co-occurrence map, etc., and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mapping systematic combing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 topics, found that the hot spots are mainly community education practic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map, we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and analyze the hot topics of the research, and find that the hot topics mainly include four aspects: research on community education practic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foreign experience in social education, research on the conceptual argument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 society, etc. Finally, through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our outlook on the research on social educ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levels of the state, schools, and academic research.

Keywords:Lifelong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Hot Topics, CiteSpac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社会教育,该概念最初由日本引入至中国,1912年我国设立社会教育司,正式在官方文件上开始使用了“社会教育”一词 [1] 。民国以后,社会教育不仅成为国家的一种教育事业,而且成为一个学科研究领域。我国社会教育事业和理论研究稳步发展,随着“终身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教育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增长点,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在1965年12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举办的第三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终身教育”概念首次正式亮相,不久后1970年《终身教育引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终身教育理论。自此,终身教育理论得以发展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2] 。终身教育也于1993年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成为一项基本国策,1998年1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了“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并提出要“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社会教育是每个人一生都必须经历的教育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可谓终身教育 [3] 。社会教育与终身教育理念可谓是融合相成的,学界认为自21世纪始为社会教育的发展期 [4]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这对人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人们打破一次性教育的观念,将终身教育视作为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因此,社会教育作为贯穿人类一生的一种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开始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完善,以终身教育作为理念展开社会教育研究已成为了大势所趋。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学者社会教育进行了研究,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基于终身教育视角进行社会教育研究还存在可探讨空间,社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关于终身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已有的学术性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热点,并结合突现词历史曲线图与相关文献预测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的研究趋势,通过研究现状及趋势对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提出反思与展望。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即一种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作为研究工具。该软件运用可视化的方式检索并能够可视化图谱展现某一领域的热点关键词、研究进展和前沿等,帮助研究学者做文献计量分析。鉴于CiteSpace软件在特定领域文献集合中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计量分析,生成清晰且直观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较为直接科学地反映出一定范围内的学术研究动态,是撰写研究综述中得力的一项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综述研究的写作当中。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主题 = 社会教育AND主题 = 终身教育,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搜索范围期刊级别设定为“北大核心”和“CSSCI”,检索发表时间设置跨度为21世纪至今,即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共检索到454篇中文期刊论文。为确保检索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在初筛出的文章中再次进行人工手动筛选,进一步剔除了新闻稿、会议纪要、宣传稿等非学术文献,且根据题目、摘要及关键词等作为判断依据,刨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确定使用447篇中文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3. 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3.1. 发文作者分布

启动CiteSpace软件,并新建项目,在node types区域将需要呈现的数据设定为作者Author,时间跨度为2000~2023年,设置好相关参数并运行CiteSpace,即得到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见图1)。从图中可以直观了解到其中字号越大的作者名即为文章发表数量越多的,但整个图谱的网络是有些零散的,各作者节点之间的联结距离较远,说明该研究领域作者合作较少,通过CiteSpace进一步分析可知,21世纪以来,吴遵民、侯怀银教授在致力于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的研究,发文量相较多,分别为8篇与7篇(见表1)。

通过作者分析,我们能了解到在此领域有长期多量研究的学者,清晰研究的相关背景。吴遵民教授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要研究方向有:学习社会与社区教育研究和当代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据表1可知,其21世纪以来首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年份为2003年,到2023年仍在致力与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均有发表高质量文章。其次发表较多文章的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侯怀银教授,近年来,发表了多篇相关社会教育的论文,探讨了社会教育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社会教育学科建设问题,终身教育概念及与其相关概念的解读、终身教育体系建构问题等,文章为终身教育及社会教育研究者提供了较为充实的学习及借鉴意义。

Figure 1. Co-occurrence mapping of issuing authors

图1. 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Table 1. Information on authors of major publications (2000~2023)

表1. 主要发文作者信息(2000~2023)

3.2. 研究机构分析

在node types区域将需要呈现的数据设定为机构Institution,时间跨度为2000~2023年,运行CiteSpace,即生成研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从图中可以发现整个图谱的网络较为零散,但图谱运行的范围较宽,该领域内主要研究机构较多,有众多专门的研究机构。如大学内的终身教育研究所、教育学院,或是广播电视大学,还有各省市社区的终身教育研究委员会等。其中,高等教育机构和开放教育机构是开展相关研究的主阵地。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图2. 研究机构分布

从机构发文数量来梳理(见表2),2000年以来发文数量较多的研究机构分别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等。其中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门有设社会教育研究方向,培养较多研究方向为社会教育的研究生。同时,首届社会教育论坛也于2017年由山西大学组织展开,至今已成功召开两届会议,对于社会教育领域的研究贡献较为突出。而教育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优势专业,其作为研究型大学有着较好的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研究基础和能力。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开放大学)作为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部分,是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下设有福建省终身教育服务中心、福建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数字福建终身教育大数据研究所等,致力于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的研究,21世纪以来也贡献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他研究机构通过图表可以了解到多为各省市的电大、开放大学和大学内的教育研究所,具有相关良好学术研究基础的研究机构以终身教育为理念,契合时代所需,做好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研究,积极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社会助力。

Table 2. Information on maj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2000~2023)

表2. 主要研究机构信息(2000~2023)

3.3. 研究趋势分析

使用CiteSpace的burst detect功能能够在快速时间内发现出现较频繁或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根据burst words的词频变化来对研究领域的前沿与趋势进行一个判断,图3则为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关键词突变情况。该领域共有TOP3关键词,分别为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可以看到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方向和内容还是体现在将社会教育视为学校以外的一种非正规教育,主要聚焦在社会教育下的分支领域(如图3)。

Figure 3. Keyword emergence map

图3. 关键词突现图

社区教育的突现强度最高(6.02),最早于2001年便出现,紧接是成人教育,主要突现强度表现在2007~2013年。通过知识图谱的预测“终身学习”出现的时间相较晚,在2023年将还是一大研究热点。

4. 21世纪以来我国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

利用CiteSpace软件能够通过对研究主题的关键词词频、关键词的突现性的分析探测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具体运行步骤为,在CiteSpace软件面板当中,将功能界面设定时区跨度(Time Slicing)为“2000~2023年”间隔(YearsPer Slice)为1,切片阈值Top为50,并应用Cosine算法,在网络节点类型( Nodes Types)区选择关键词Key Word,设置好相关参数后运性则可通过操作得到图4图5,即为我国21世纪以来在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及聚类分析(200~2023年)。

图5可知,不同大小的聚类折射出21世纪来我国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研究领域为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包括对韩国、日本等社会教育发展较好的比较研究、成人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城乡社区、治理效果、经验启示等标签词的研究,社会教育已开枝散叶,其中可研究的领域谓是百花齐放。这其中社区教育作为社会教育范围当中一项教育实践 [5] ,成为21世纪以来社会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热点。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knowledge map

图4.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Figure 5. Keyword co-occurrence clustering analysis

图5.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为了解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在聚类分析图谱的基础上又计算了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相应值在表3中呈现(见表3)。

图4图5表3中能了解到研究内容表现出相互交叉的特点,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的研究主题和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元性,呈相互联结状。通过知识图谱与图表的分析,可以将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分为以下几点。

Table 3. Summary of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clustering tables (2000~2023)

表3.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汇总(2000~2023)

4.1. 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检索到对在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中相关社区教育的论文多为政策性建议、案例分析与总结陈述类的文章。从21世纪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为响应这一计划,学者们对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发声,这个时期,社会教育研究的交流平台不断丰富。最早武汉广播电视大学的马玉琦(2000) [6] 提出将电大教育与社区教育需要相结合。中国电大教育和社区教育面向21世纪共同的发展目标应当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利用电大的特点与优势为社区提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张康康(2002) [7] 叙述图书馆社区教育在学习化社会中的深远意义,图书馆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此后,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平台也被广泛重视并研究,如博物馆、美术馆、电影教育等;21世纪在社区教育实践研究上从关注社区教育的实践载体开始再到研究具体实践案例从而进一步提出政策性建议,如学者李倩舒(2020)基于常州市“互联网+社区教育”的进行现状调查,在资源建设、社区教育范围以及激励机制三方面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8] ,侯怀银、宋美霞(2022) [9] 在《终身教育视野下的社区教育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中指出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发展社区教育,能够有助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大力建设好“终身学习型社区”,助力营造出“终身学习文化”。社区教育的实践研究是21世纪以来的研究热点,整体上在实践案例和政策建议研究上篇幅占比较高,但整体上对理论运用的关注度不够,较少聚焦于某个理论领域并形成持续突破和创新 [10] 。

4.2. 国外社会教育经验比较研究

社会教育最早滥觞于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后续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不同地域中发展出的社会教育自有其各异的发展特点。如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主要基于社会教化而开展社会教育,日本主要基于老龄化社会而发展社会教育,北欧国家则主要基于福利社会而开展社会教育 [11] 。我国社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还多将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在学校教育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形式,未形成同样有独立地位的教育研究领域,基于此,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也在不断通过比较吸取国外经验以期摸索发展我国社会教育路径。最早是2002年在我国核心期刊《比较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关于北京与东京校外教育的比较研究。作者指出,东京的校外教育属于社会教育领域,注重的是青少年社会化与个体个性的发展,但北京校外教育则属于一种基础教育,更注重的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增长 [12]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确立的背景下,中国校外教育同样必须跳脱出以往的窠臼,构建好一个更为开放与多元的校外教育体系。随后众多学者也意识到当下基于国情我国社会教育的这一问题,开始针对国外社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涉及日本、韩国等。研究学者们关注日本终身教育政策与立法问题等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13] ,学界聚焦韩国大学终身教育政策进行研究 [14] ,在韩国终身教育体制和大学教育终身教育机构的模式和特点的探讨中的比较研究中提供高参考价值 [15] ,为中国大学终身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4.3. 社会教育概念论证研究

社会教育在理论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概念边界不清晰问题,社会教育究竟是一种“补充教育”、一种“教育影响”亦或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下的一种“系统教育” [3] ,简单来说,社会教育是要在有教育功能的社会场所下对全社会成员开放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但这个教育方式和教育场所究竟界定的范围在哪一直是学界热议不断的话题,目前关于社会教育概念在中国知网中被引最高的分别是侯怀银、张宏波(2007)的《“社会教育”解读》(被引:173)及龚超、尚鹤睿(2010)的《社会教育概念探微》(被引:64)。他们主要是对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社会教育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将不同视角的观点进行分类,并得出综合定义,在此研究基础上,后续学者也随着我国国情与政策的发展,对社会教育概念不断进行着概念解读与内涵拓展。

4.4.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研究

终身教育是切实保障学习型社会得以实现的方式方法,《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已明确引领终身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的核心就在于,终身教育包容性、公平性的实现需要各方力量的汇聚,要持续发展创新,使全民都能获得并享受终身学习、共同学习和终身教育等的机会和权利,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成为研究热点。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新时代,研究学者重点强调了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反省与思考 [16]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应明确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也是实践终身教育且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17] 。要通过多种教育场域的联通来保证多元主体之间的共生协作,用“多力驱动、多环交融”来明确学习型社会发展观,回归终身教育和社会互动、学习型社会建构和人的发展。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18] ,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关于终身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已有的学术性文献的发文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突现词共现图等分析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合知识图谱系统对相关研究热点主题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主题上,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研究结合紧密度仍需加强。尽管社会教育在研究上备受关注,但其更多地被视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种外延或补充,而非独立并行的教育系统,要清楚的问题是社会教育与家庭和学校教育并不相同。应进一步强化社会教育在整个国民素质提高中的作用,明确社会教育,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职责。为推进社会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步伐,需要对国家、政府、社区、个体等各方的责任进行合理划分,同时应将社会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制中去考虑,以促进社会教育的深入开展。

第二,在发展经验上,应以“学习化”为导向来促进社会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为了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我们需要更多地挖掘本土特色经验,并在研究领域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力。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关注于终身教育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索。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学习型社会,其中包括构建一个服务于全体国民的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有效地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实施学分银行、认证终身学习成果以及评估和发展学习型组织等方面,这些都是理论和实践上需要改进的领域,我们需要借鉴、引进和吸收国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形成对人类社会教育的深刻思考。我国目前的社会教育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

第三,在理论研究方面,终身教育与社会教育还是多元且复杂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无成熟统一的观点。对于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两个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研究,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论证。目前学界对“社会教育”这一术语使用各有分支,有必要进行统一规范。需要对社会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入思考,探究社会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本质和特有属性,更为重要研究的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如何协调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当前国家治理的背景下,对于社会教育的性质、历史、比较、实验、政策和改革等方面的合理规划,以及如何开展社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等问题,仍存在一定的研究不足 [19] 。现有文献中缺乏相关教育学理论的结合和应用,缺乏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还需要引入量化研究方法来推动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

5.2. 展望

首先在国家层面,应当进一步将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纳入国家行为的范畴,并建立起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在学术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近年来备受关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了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国家要制定并颁布《社会教育促进法》,确保其拥有独立的财政来源 [20] ,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还需明确社会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等内容。建立和完善社会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政府为主导,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将社会教育视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使其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将社会教育纳入国民素质建设范畴 [21] [22] ,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教育网络,使之成为促进全民学习的有效手段。

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应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实践,形成中国式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学校应秉持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以终身教育为指导,积极推进社会教育实践,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要求,这三个方面被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因素和内生变量,需要进行整体性统筹考虑。在21世纪初期,我国社会教育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在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如何将社会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贯通,且实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 [23] 。

再者在学术研究领域,应积极促进终身教育下的社会教育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框架。新时代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也是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对我国社会教育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缺乏长期深入研究的学者,独立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因此,要想构建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就必须加强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应该高度重视社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推动其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研究,探索符合终身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特点的理论视角,同时引入多样的研究方法,以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范畴体系。

文章引用

郑 滢. 21世纪以来我国终身教育视角下社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Research on Soci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long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21st Century Review and Reflection Prospect—Based on CiteSpace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J].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04): 3687-3698.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3.134371

参考文献

  1. 1. 侯怀银, 张宏波. “社会教育”解读[J]. 教育学报, 2007(4): 3-8.

  2. 2. 侯怀银, 王晓丹. 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J]. 教育科学, 2021, 37(5): 2-11.

  3. 3. 龚超, 尚鹤睿. 社会教育概念探微[J]. 浙江社会科学, 2010(3): 80-85+71+128.

  4. 4. 陈娟, 李艳莉. 我国社会教育研究七十年: 回顾和展望[J]. 成人教育, 2020, 40(4): 8-12.

  5. 5. 侯怀银. “社区教育”解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0(1): 133-139.

  6. 6. 马玉琦. 电大教育要与社区教育相结合[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0(2): 9-13.

  7. 7. 张康康. 学习化社会与图书馆社区教育[J]. 图书馆论坛, 2002(2): 33-34.

  8. 8. 李倩舒. 区块链助力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常州市“互联网+社区教育”的现状调查[J]. 成人教育, 2020, 40(7): 32-36.

  9. 9. 侯怀银, 宋美霞. 终身教育视野下的社区教育发展: 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 现代教育管理, 2022(12): 16-26.

  10. 10. 崔珍珍, 王甲乐, 赵新元.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热点的文献可视化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 2021(1): 66-75.

  11. 11. 郭建斌, 侯怀银. 近十年我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进展、问题和趋势[J]. 终身教育研究, 2022, 33(5): 13-19.

  12. 12. 曾晓洁, 司荫贞. 北京与东京校外教育的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2(11): 55-59.

  13. 13. 马丽华, 娜仁高娃. 日本终身教育立法的思想脉络和价值取向——基于《终身学习振兴法》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41(17): 51-60.

  14. 14. 李秀珍. 韩国大学终身教育政策分析与启示[J]. 成人教育, 2018, 38(12): 87-93.

  15. 15. 李之文, 李秀珍, 孙钰. 韩国高校终身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 2014(12): 32-37.

  16. 16. 张钧. 新时代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省思[J]. 成人教育, 2019, 39(4): 1-5.

  17. 17. 李文淑, 李家成. 以共同学习赋能终身教育的未来——来自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的观点[J]. 中国远程教育, 2021(2): 59-65+75.

  18. 18. 朱成晨. 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省思[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10): 41-46.

  19. 19. 侯怀银. 中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J]. 教育研究, 2008(12): 39-43.

  20. 20. 侯怀银. 社会教育: 不宜是补充[J]. 中国德育, 2013, 8(2): 12-15.

  21. 21. 侯怀银. 学习型社会呼唤社会教育[J]. 教育与职业, 2008(13): 20.

  22. 22. 侯怀银, 原左晔. 乡村振兴呼唤乡村教育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2): 50-62.

  23. 23. 侯怀银. 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研究[J]. 教育科学, 2022, 38(5): 23-3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