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首页
期刊
数学与物理
地球与环境
信息通讯
经济与管理
生命科学
工程技术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化学与材料
会议
合作
新闻
我们
招聘
千人智库
我要投搞
办刊
期刊菜单
●领域
●编委
●投稿须知
●最新文章
●检索
●投稿
文章导航
●Abstract
●Full-Text PDF
●Full-Text HTML
●Full-Text ePUB
●Linked References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地理科学研究
, 2013, 2, 15-29
http://dx.doi.org/10.12677/gser.2013.22003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3 (http:/
/www.hanspub.org/journal/gser.html)
Eight Evidences Show Japan Was Separated from China
*
Guanghe Liang
1,2
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2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Email: lgh@mail.iggcas.ac.cn
Received: Mar. 14
th
, 2013; revised: Apr. 4
th
, 2013; accepted: Apr. 12
th
, 2013
Copyright © 2013 Guanghe Li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
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c trench genetic model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at first through wake analysi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islands, I give a separation mode and the migration path for Japan,
then give 8 aspects of evidence respectively from the landscape form, ridge distribution, geological formation,
geophysical and paleontology and ancient climate, ar
chaeology, the Sino-Japanese cultural fusion and Japa-
nese and Chinese gene contrast. All these show that the Japan mainland was separated by 4 parts and drifted
to the current position from different places. The three main islands (Honshu, Shikoku, and Kyushu) of main
part were from China (from the south of Zhoushan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to the coast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by 3 pieces resp
ectively. The fourth main island (Hokkaido Island) was from the posi-
tion of Pacific Ocean near the Guam in the past. This paper has denied
the final conclusion “Japan was de-
rived and separated from the Korean Peninsula” by Japanese authoritative geologists. Tokyo City located ap-
proximately near the current Taipei before the Japa
nese Islands separation. The Diaoyu Islands are the
by-products in the drifting and separation of the Japanese Islands.
Keywords:
Japan; Separation; Evidence; Wake; Diaoyu Islands; Drift; Trajectory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
梁光河
1,2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2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Email: lgh@mail.iggcas.ac.cn
收稿日期:
2013
年
3
月
14
日;修回日期:
2013
年
4
月
4
日;录用日期:
2013
年
4
月
12
日
摘
要:
基于作者提出的“板块运动轨迹所产生的海底堆积和深海峡谷”这一深海峡谷成因模式,首
先通过尾迹分析和大地构造演化历史给出了日本列岛的分离模式和运移轨迹,然后分别从地貌形态、
山脊走向分布、地质地层、地球物理和岩石学、古生物及古气候、考古、中日文化融合及日本人和中
国人的基因对比等给出
8
个方面的证据,证明日本分
4
部分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分离、漂移到当前位置。
主体部分
3
个主岛
(
本州、四国、九州
)
是从中国浙江舟山市以南至福建广东沿海分
3
片分别漂移到目
前的位置的,其第
4
个主岛
(
北海道岛
)
是从太平洋中的关岛附近漂移过去的。本文的结论否认了目前
日本权威地质学家所得出的“日本是从朝鲜半岛分离出来的”这个“定论”。日本列岛未分离前其东
京市大约位于目前的台北市附近。钓鱼岛等岛屿是日本分离漂移过程中产生的岛屿。
关键词:
日本;分离;证据;尾迹;钓鱼岛;漂移;运动轨迹
*
资助信息:本文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XDA08060000)
资质下完成的。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6
1.
引言
解释,这里有两个小盆地
(
东北小盆地和西南小盆地
)
同时形成。”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
北海道
、
本州
、
四国、
九州
4
个大
岛和其他
6800
多个
小岛屿组成
(
图
1)
,因此也被称为“ 千岛之 国”。日本
陆地面积约
37.79
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
无际的太平洋
,西临
日本海、东海
,北 接
鄂霍次克海
,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
国相望
[1]
。
也就是说
目前在日本得到公认的成因模式是:日
本是从朝鲜半岛以北以一个双开门式的模式分裂开
来并向东南漂移,到达当前的位置,并在双开门的同
时生成了日本海。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所得出的结论否定了过去
对于日本来自于朝鲜半岛东岸的权威说法,基于作者
提出的“板块运动轨迹所产生的海底堆积和深海峡
谷”这一深海峡谷成因模式
[4]
,首先从理论上和大地
构造演化历史说明日本列岛等众多岛屿是从中国分
离出去的,然后分别从地貌形态、山脊走向分布、地
质地层、地球物理、古生物及古气候、考古、中日文
化融合及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基因对比等方面给出了
8
个证据,证明日本是分
4
大部分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漂
移到目前位置的。主体部分
3
个主岛是从中国浙江舟
山市以南至福建沿海分
3
片分别漂移到目前的位置
的,其第
4
个主岛
(
北海道岛
)
是
从太平洋中的关岛附近
漂移过去的。本文的结论否认了目前日本权威地质学
家所得出的“日本是从朝鲜半岛分离出来的”这个“定
论”。日本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钓鱼岛等岛屿是日
本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岛屿。
日本在地
质构造上大致分为:西南日本区
(
分为外
带和内带
)
、关东地区、东北日本区及北海道
[2]
,分 别
大致对应日本的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
关于日本列岛成因的研究文献非常多,日本权威
地质学家
Yo-Ichiro Otofuji
于
1985
年在国际顶尖刊物
《
Nature
》上发表的文章“日本岛弧的古地磁推测日
本海的张开模式”将日本的成因及日本海的大地构造
演化做了权威定论
[3]
:
“日本海一边是大陆地壳
(
萨哈
林和朝鲜半岛都属于亚洲大陆
)
,另一边是带有大陆碎
块的活动岛弧。因此可以说,日本海的形成更可能是
由于大陆的裂谷作用,而不是海洋岩石圈的拉伸。”。
“来自日本岛弧的古地磁数值表明,自早中新世以
来,东北日本绕垂直轴逆时针转动了
47
度,而西南日
本则顺时针转动了
56
度。这种差异转动发生于距今
21~11
百万年之间。鉴于日本海是由两个相对扩张的
扇形小盆地组成的,我们这里提出一个‘双开门’的
模式,用以解释日本海弧后拉张的形成机制。古地磁
倾角表明,在日本弧转动之前,东北日本弧比西南日
本弧的古纬度要高,与当今的情况相似。根据下列限
止条件:本海的拉张可以用一个‘双开门’的模式来
2.
背景资料
日本国自公元
1
世纪进入奴隶社会,
7
世纪进入封
建社会,
19
世
纪中期明治维新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二战战败后通过《和平宪法
》
,实行
以 天皇为国家象征的 君主 立宪制 , 经济实力
迅速提高。现在日本的国家理念为立宪主义、国民主
权、和平主义。日本人口超过
1.2
亿,
大和民族为主。
日本的科
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列,国民拥有很高的生
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1]
。
考古学和人
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东
北亚通古斯语族人、古代中原人、少量长江下游的吴
越人
、少 量
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逐渐迁移
到
日本融合衍变而来。从
1996
年开始中日两国考古
学、人类学和医学专家联合组成的中日人骨共同调查
团多次证实了以上的结论。还有一条移民路线是从中
国东部直接跨海到日本。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
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日本列岛上在
4
世纪后
才出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four major islands of Japan
图
1.
日本四大岛屿及东南西北极点示意图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现国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岛原来并不叫日本。
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
“八大
岛国”等。此外,在汉语中,
“
扶桑
”、“
东瀛”也是
日本国名
的别称。据《汉书》、《后汉书
》记载,中国
古代称日
本为“倭”或“倭国”
。公元
4
世纪中叶,日
本开始成为统一的国家,称为大和国。
日本列岛主要由晚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增生杂岩
组成,这些杂岩原来形成于东亚大陆边球
(
即
20
亿年的
扬子克拉通
(
华南
)
和
450 Ma
的弧前蛇绿岩
)
的俯冲带
内
[5]
。利用化石和放射性测年的研究已区别出一些主
增生杂岩,其中包括一些高
P/T
变质部分和次蛇绿岩。
这些增生杂岩之间明显地向洋变年青。这种增长方向
在西南日本可很好见到,那里存在几个不同单元,即
从日本海一侧到太平洋一侧:
400~300 Ma
的高
P/T
片
岩,二叠纪
(250 Ma)
增生杂岩,
230~180 Ma
的高
P/T
片岩,侏罗纪
(180~140 Ma)
增生杂岩,
100 Ma
的高
P/T
片岩,晚白垩世
(80 Ma)
增生杂岩,第三纪
(50~20 Ma)
增生杂岩。这些大地构造界线的弯曲地表行迹和普遍
的构造飞来峰及构造窗表明,这些杂岩包括高
P/T
片
岩,都表现为近水平
(
或平缓倾向北的
)
薄层构造单元,
即推覆体。因此,日本列岛形成为一个巨大堆叠推覆
体,这些推覆体在构造上向下变年青,直至现代南海
增生杂岩。在这种近水平的造山带内,构造上最明显
的是高
P/T
单元夹在低压单元间,如
10 Ma
的三波川蓝
片岩位于侏罗纪和晚白垩世葡萄石一绿纤石相增生
杂岩之间。琉球岛弧是双列岛弧,内带主要是古琉球
火山带,发现有中新世–上新世安山岩及著名的中新
世绿色凝灰岩;外带是琉球岛弧带主体,包括晚古生
代二叠系三叠系变质岩,中生代侏罗纪变质岩,白垩
纪至始新世发育了四万十地槽,
38 Ma
年前渐新世之
后的多次构造运动,包括中新世早期的下沉,中中新
世到晚中新世的隆起成陆,上新世下降发育岛尻海。
西北太平洋岛弧系列的物质特征表现为“沟一弧
一盆”的物质构成
[6]
:深海沟的物质主要是以洋壳与
陆壳为主的混杂堆积物和后期的深海沉积物组成;岛
弧的物质向大陆一侧主要为裂开的陆壳物质,由于板
块俯冲时两板块彼此运动而产生的刨蚀作用,向大洋
一侧主要为洋壳和陆壳的混杂堆积物。
3.
日本列岛分
4
块漂移的顺序和轨迹
基于作者提出的“板块运动轨迹所产生的海底堆
积和深海峡谷”这一深海峡谷成因模式和“大陆漂移
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很容易通过板块漂移
过后的尾迹分析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事侦探对
指纹和足迹的分析类似,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大致判
断嫌疑人的去向。
下图
(
图
2)
展示了日本列岛的运移路线和轨迹,日
本列岛是分四部分分别从不同的位置漂移到当前位
置的。日本北海道岛从其南大约
3500
公里的关岛附近
首先漂移到当前的位置,接着本州岛从中国的浙江沿
岸沿冲绳海槽一线
(
钓鱼岛附近
)
漂移到当前位置,而
四国岛紧跟着本州岛沿着一个十分奇特的多
Z
字型路
线
(
并转动着方向
)
漂移到位。最后才是九州岛从中国
广东的珠江口附近分离出去到当前位置。图中红线上
的
1
、
2
、
3
、
4
代表漂移顺序。
这个过程的动力机制是基于印度板块向北强劲
的漂移和碰撞产生了一系列的板块间的相互受力作
用。这是特提斯构造活动影响到我国和菲律宾海及太
平洋的一个具体反映。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的
运动带动了另外一个区域的大规模地质运动。
4.
日本列岛分块漂移的
8
大证据
4.1
证据
1
:地貌形态复原后吻合良好
作者将日本列岛分为
4
部分,分别是九州、四国、
本州和北海道。下图
(
图
3)
展示的是其主体的
3
部分的
Figure 2. The migration path, sequence and track of Japanese
archipelago (Revised from Google-Earth)
图
2.
日本列岛的运移路线、顺序和轨迹
(
据
Google-Earth
修编
)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17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Figure 3. The segmentation map of Japan’s 3 main islands
(Revised from Google-Earth)
图
3.
日本
3
个主岛分割图
(
据
Google-Earth
修编
)
分割情况
(
分割后的块体放在下面
)
,分割的依据是地
质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及地貌山脊特征。北海道岛的
来源将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给出答案。
然后将它们分别恢复归位到其分离漂移前的位
置,得到如下图件
(
图
4)
。本州岛原位置需要右旋
2
度
才能到达当前状态,四国岛从原位置需要右旋
31
度才
能到达当前状态
(
并不代表其漂移途中没有发生更大
规模的旋转
)
,九州岛需要右旋
8
度才能最终组合成图
中的形态。组合后各个地块地貌形态吻合良好,其中
九州岛部分块体插入珠江口,与香港市接壤。特别注
意的是台湾岛是后来漂移过来的
(
作者另文专门描
述
)
,因此四国岛重叠到台湾岛之上了。也就是说日本
列岛未分离前其东京市大约位于目前的台北市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缝隙,推测是分离过程中产生
的一些小碎块所致,位于目前九州岛周围的很多小岛
可能就是这些小碎块。
4.2.
证据
2
:山脊走向复原后一致性良好
基于全球地形图的截图,作者也做了恢复复原处
理,从如下图中可以看出,其复原后山脊走向和高程
一致性良好
(
图
5)
。
4.3.
证据
3
:地质地层复原后一致性良好
基于亚洲地质图的截图,作者也做了恢复复原处
理,从如下图中可以看出,其复原后地质层位和断裂
Figure 4. Landform restoration diagram of Japan’s 3 main islands
(Revised from Google-Earth)
图
4.
日本
3
个主岛地貌复原图
(
据
Google-Earth
修编
)
Figure 5. Landform recovery diagram of Japan’s 3 main islands
(Revised from the global topographic map)
图
5.
日本
3
个主岛地形地貌复原图
(
据全球地形图修编
)
及岩浆岩吻合良好。从细节上看九州岛上的老地层
Pz
与香港广州附近的
Pz
对应良好,而且主要断裂带方向
对应也非常好。特别注意的是对比中应忽略新地层如
N
和
Q
,因为这些地层很可能是漂移后新生成的,主
要对比老地层,本州岛和四国岛上的地层
K
和浙江福
建沿海的地层
K
吻合良好
(
图
6)
。四国岛上的元古期花
岗岩与福建沿海同期花岗岩吻合良好。本州岛南端的
飞来峰及飞弹构造可能是四国岛漂移后撞击并与本
岛拼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构造。
州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18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9
Figure 6. Geological structure recovery diagram of Japan’s 3 main islands (Revised from Asian geological map)
图
6.
日本
3
个主岛地质构造复原图
(
据亚洲地质图修编
)
4.4.
证据
4
:地球物理和岩石学给出了
更充分的证据
4.4.1.
古地磁证据
古地磁资料表明,在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时
期,日本在
10~15
度左右。当然华南也在往北走,但
没有日本走得那么多。这说明日本在白垩纪以前应该
在华南附近
[7]
。
4.4.2.
海洋热流值证据
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证实,冲绳海槽是一个典型的
新生代弧后裂谷盆地
[8]
。深部地震和重力、地热流反
演资料表明,海槽岩石圈和莫霍面均急剧变薄。岩石
圈在南部厚度仅
55 km
,莫霍面厚度最薄处仅
14 km
左右。地层、断裂、火成岩、天然地震、新构造运动
和地热流等现象均反映了海槽是一个年青的,正处于
裂谷鼎盛时期,至今还处于拉张阶段。冲绳海槽也是
一个地壳和岩石圈急剧变薄的地区。海槽最引人注目
的特点是热流值异常高且热流值高低相差悬殊,据日
本、美国、苏联和我国台湾测量的
200
多个热流点,
平均值约为
196 mW/m
2
,远大于大洋中脊及其它边缘
海的热流值
(
世界大洋的平均热流值为
60 mW/m
2
)
,成
为全球热流值最高的地区
[9]
。这说明日本列岛从中国
大陆分离出去的时间并不长。
4.4.3.
磁异常和重力异常证据
作者只收集到了冲绳海槽及邻区的磁异常分布
图。基于该实测的磁异常分布图,作者在磁异常上勾
画了深紫色的虚线和箭头
(
图
7)
,它们显示的是各个块
体漂移轨迹及方向,因块体运动产生深海沟引起岩浆
上涌或喷发,引起磁异常
(
通常为高值
)
。该运移轨迹
和基于板块漂移尾迹所的到的轨迹
(
图
2)
基本一致。另
外从布格重力异常图上
(
图
8)
也有非常清晰的显示
[10]
,
重力高表示洋壳减薄,密度高的物质上涌,是板块划
过洋壳所致。
4.4.4.
石油地震勘探和构造强度证据
从石油地震勘探和钻探资料发现,位于珠江口盆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Figure 7. The magnetic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Okinawa trough and adjacent areas (Revised from Gao Jinyao, 2008), dark purple
dotted
lines are trajectory of each block body
图
7.
冲绳海槽及邻区磁异常分布图
(
据高金耀等
2008
修编
)
,图中深紫色虚线是各个块体漂移轨迹
Figure 8. Space gravity anomaly of Okinawa trough and adjacent areas (from Gao Jinyao, 2008)
图
8.
冲绳海槽及邻区空间重力异常
(
据高金耀等,
2008)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0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地的惠州凹陷
(
中国海洋石油的一个重要产油基地
)
中
存在一个北东向的深切割峡谷,推测是九州岛漂移过
程切割所致。
何慧优
2011
年对大田–花莲地学断面进行了详
细研究
[11]
,该地学断面横跨作者给出的四国岛和九州
岛漂移的必经线路,如图
9
所示,其中的黑色线条是
该地学断面的平面位置分布,图中同时展示了何慧优
对该地学断面所做出的构造强度图。可以清晰地看
出,西侧
(20~150 Km)
的两个构造强度强峰值应该对
应四国岛的漂移路线上的切割带
(
路径
4)
,而
230~300
Km
的两个小峰值可能对应九州岛的漂移路线上的切
割带
(
路径
3)
。最右侧
(
东侧
)
的急剧上升部分对应台湾
岛的后期切割所造成的构造剧烈变化。
另外一条地学断面
D270
位于其北侧,其构造强
度图位于图
9
的左上角,该剖面也横跨作者给出的四
国岛和九州岛漂移的必经线路,只是其漂移路径发生
了变化,九州岛
(
路径
4)
应该对应
D270
地学断面构造
强度图中的最左侧
(80~140
公里
)
处的两个低峰值。而
右侧的两个峰值
(280~500
公里
)
对应的应该是路径
3
。
也就是说是四国岛的漂移路径。这说明九州岛比较
小、重量轻,其漂移产生的构造变化强度要小于四国
岛。
4.4.5.
冲绳海槽的岩石学证据
孙嘉诗等人
1982
年的研究表明
[12]
:冲绳海槽中
Figure 9. Geosciences’ transect location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map of Datian-Hualian and D270
和
D270
地学断面位置及构造强度
图
9.
大田–花莲 图
分布有 得了
认为该
浮岩的成因应该是日本地块划过冲
绳海
世奎等人
1995
年的文章介绍说
[13]
:
1992
年
5
月
~1
行
大量的浮岩,在这一带进行的地质调查获
不少样品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岩石。虽然进行了一定
的研究。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岩
石外观很突出的特点是色浅
(
浅灰白
~
白色
)
,质轻
(
干
样比重为
0.5~0.7)
,性脆,疏松,均一,断面粗糙。
在电镜下观察具泡沫状气孔构造。状似海绵,孔洞互
通,因此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吸水饱和之后,比重大
于
1
。这也是它能沉于海底的原因。孙嘉诗的结论是:
这类岩石不是由岩浆直接冷凝而成的。其成因既和岩
浆有关又不是标准的岩浆岩。在成因上它与火山碎屑
岩有很多相似之处,是炽热的岩浆喷发到水中与气化
了的海水充分混合之后再沉积形成的。那些呈斑晶状
斜长石、辉石是在岩浆喷出地表之前就早已晶出,在
岩浆喷发到汽化的水中之后它们仍以固体状态存在,
并与大量的硅铝质迅速冷凝的岩浆再沉积在一起。这
样形成的岩石必然是疏松多孔,富含水,可以有大量
的
SiO
2
而无石英晶出,也只有这样才能造成斑晶与基
质岩性上的不一致。这类岩石与火山碎屑岩的区别是
前者为岩屑喷发到空气或水中再沉积形成的,而后者
是晶屑和岩浆喷发到水中与水汽混合再沉积形成的。
至于为什么同样是海底喷发有的与水混合而有的则
不混合
(
如基性岩的海底喷发
)
,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
解决。
作者
槽后,引发了岩浆的上涌和喷发,并遇水直接冷
凝而成,这个过程中刮蹭沉积物质参与了岩浆的混
溶。
翟
9
92
年
6
月对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区进 调查采样,
对拖网采到的新鲜的玄武岩样品做了斑晶矿物学及
岩石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冲绳海槽玄武岩的斑晶矿
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斜长石
(An =
69%~86%)
组成,副矿物有铬铁尖晶石和磁铁矿,因
而将样品定名为橄榄玄武岩。同大洋中脊玄武岩相
比,冲绳海槽玄武岩明显具有
E
型洋脊玄武岩的特征,
说明初始岩浆可能来自由于海槽扩张而隆升的地慢。
并得出几点认识:
1)
在冲绳海槽不仅分布有酸性火山
岩一浮岩,而且有玄武质岩浆的喷发活动。从样品的
新鲜程度和橄榄石斑晶没有任何蚀变现象看,玄武岩
应该是近期火山喷发的产物。
2)
根据矿物学和岩石化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1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学特征,可将冲绳海槽玄武岩定名为橄榄玄武岩,属
拉斑玄武岩系列。
3)
玄武岩初始岩浆来自隆起的异常
地慢。岩浆作用早期的结晶相依次为铬铁尖晶石、橄
榄石、斜长石和辉石。尽管发生了早期结晶作用,但
结晶分离作用不明显。
4)
冲绳海槽玄武岩与大洋中脊
玄武岩有相似性,这是冲绳海槽海底扩张作用的有力
证据。但从岩性上,又与火山岛弧的岩浆活动有一定
的可比性,这可能是冲绳海槽早期扩张作用的具体表
现。冲绳海槽属于过渡型地壳,其岩浆活动与大洋中
脊和成熟的弧后扩张型盆地相比有自己的特性。
作者认为冲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区玄武岩的矿
物学
5
:古生物及古气候证据
主要属于中生代时期的活化混杂
带,
很多,
1983
年
7
月,日本国立科
学博
内带
土来自中
国东
4.5.2.
古气候证据
“中国、日本晚更新世海
岸古
长度约
1900 km
,占全
国海
明中国东南沿海与日本西北沿海具有类似
的古
4.6.
证据
6
:考古证据
中日两国 果证明,日本绳文文化
(
约
始于
和岩石化学特征也说明是日本地块划过冲绳海
槽后,
引发了岩浆的上涌和喷发,这个过程中有刮蹭
沉积物质参与了岩浆的混溶,因此形成了异样的玄武
岩。
4.5.
证据
4.5.1.
古生物证据
日本的岩石,
活化盖层和活化基底
[7]
。这些盖层属于哪种沉积
物和何时沉积的呢?在日本有放射虫岩石和复理石。
日本的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都含有放射
虫。在二叠纪时期,造成了放射虫硅质岩。这些盖层
主要是深海相的沉积。到侏罗纪和早白至世发育了复
理石相沉积。它们的年龄大多数是中生代的,表示活
化、变形与变质作用是从三叠纪到早白至世。在日本
海峡南岸,有一块前泥盆纪的基底,由片麻岩和花岗
岩组成,它是中生代时期没有活化的刚性基底。日本
的中生代造山带中的构造单元相当于我们的大树模
式中的树干和树根部分。它们也就是能造成中生代薄
皮构造的一个
Motor
。日本地质学家
A. Taira
和其他
人做了很好的古地磁工作。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从
130
到
70 Ma
,日本东部沿着一平推断层带从北纬
10~15
度运移到现在的位置。可能日本中央线
(Median Line)
西北的造山带也经过了这种数量级的向北运移。利用
这一结论可以推测三叠纪和侏罗纪时期日本是在福
建和广东的东南。
古生物的证据还
物院、自然历史研究所古生物学家小野庆一给我
国古生物学家叶祥奎来信
[14]
,并附来一化石龟类的
背、腹甲照片各一张。信中说,他将这龟鉴定为茂名
龟,请叶祥奎先生核实。经观察、对比,叶祥奎先生
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种龟是一种绝灭的属种,生活
在距今
70 Ma
到
30 Ma
年前。特产在我国茂名地区的
一套油页岩地层中,时代为晚始新世,距今约
40 Ma
。
日本晚三叠世地层集中分布于西南区的外带和
,在关东地区和东部日本区较为零星;北海道仅
个别点见及。在日本多处都有发现的双壳类和腕足类
化石与中国东南部特有的化石可类比
[2]
。
这些证据都充分证明了日本大部分领
南沿海一带。
黄镇国
1993
年在研究
沙丘之比较”一文中给出了如下中国和日本沿海
沙丘发育分布图
[15]
(
图
10)
。
日本沙丘很发育的海岸总
岸长度
7%
,总面积约
24
万平方公里。主要的沙
丘地带都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如秋田、庄内、佐渡岛、
玄海、吹上滨,绵延
6~40 km
,宽 度
l.3~3.2 km
,最 大
高度
15~77 m
。这些沙丘的时代包括更新世的和全新
世的,其中的全新世沙丘为
6000
年以来发育而成,
分为
3
期
(6000~4000 a
、
3500~3000 a
、
1800~500 a)
,
称为旧沙丘和新沙丘。晚更新世的沙丘称为古沙丘
田。中国的全新世海岸沙丘
(
包括沙堤
)
也是分为
3
期
(6000~5000 a
、
2700~2000 a
、
700 a
以来
)
,称为红沙
丘、黄沙丘、白沙丘。晚更新世的沙丘称为“老红砂”,
与日本的古沙丘相当。日本的古沙丘几乎都分布在日
本海沿岸,较发达的至少有
25
处。当然,这些地方
也有全新世的沙丘,但是,太平洋沿岸却只有全新世
的旧沙丘和新沙丘。中国的古沙丘集中分布在闽南
(
福
州以南
)
至粤东
(
陆丰
)
及海南岛,粤西沿海也有较广泛
分布。
这说
气候特征和相似的古沙丘物源岩石。这为日本是
从中国东南沿海分离出去提供了另外一个佐证。
考古学研究结
12
,000
年前
)
与中国红山文化
(
约始于
8000
年前
)
均为两国史前文化的代表,二者之间在文化形态方面
存在诸多类似性。基于考古学、古地质学等研究成果,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2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23
红土化古沙丘
非红土化古沙丘
钙质胶结古沙丘
0 300 km
Figure 10. Late Pleistocene Dune distribution of China and Japan (from Huang Zhenguo, 1993)
查两种文化存在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比较分析两种
华古今
习惯有大不同者,坐姿即其一
[17]
。华夏
自古的正规坐法是双膝并拢、双足在后、臀部坐在脚
跟上
图
10
.
中国和日本晚更新世古沙丘分布图
(
据黄镇国,
1993)
调
文化物质
与精神形态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两种文化
的类似性产生于同一基因,因始于
12,000
年前的冰川
溶化而导致异地生成,绳文文化源于红山文化,说明
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交流始于冰川溶化之前
[16]
。
中
。这种姿
势按现代观念可归入“跪”,但古代的
“跪”则特指直腰而臀部不挨脚跟。为了和现在的坐
法相区别,可以把这种古代坐姿称为“跪坐式”。跪
坐式在文字产生以前一定先已存在,原始汉字中宴饗
的饗字表现两人对坐而中间有食器,就是采用跪坐
式。这与日本人现在的坐姿何其相似,这说明日本人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很可能就是古老的中国人,他们继承了华夏古人的生
活习惯。
在东亚农耕文化圈中曾经有一个王朝在农耕水
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建立并发展了一种稳定持久的
文化
通江淮,
海道
拖网作业时,捞获多批古动物骨骼
(
最深
的大量中国铜剑、铜镜、铜牟,
在分
一。早在
1949
年,日本现代人类学权威
长谷
多种
学科
4.7.
证据
7
:中日文化融合证据
中国古代传说,东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
,就把那里称作
瀛洲
小国
(
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
)
,后
来,
[18]
。它就是拥有起源于河南的龙山文化,并于公
元前十七世纪建立起来的殷王朝。文化勋章获得者、
文字学家白川静先生说,由于殷王朝过于古老,也许
在日本难以找到相对应的古代王朝作为与之比较的
对象,但殷与日本非常相似。在稳定的农耕社会的基
础上会诞生怎样的文化和国家呢?这在分析一个典
型史实上是十分重要的观点。殷文化后来影响到江南
一带,甚至波及到东北亚地区并传入日本。
舟山——古称珠山,亦称瀛洲,地处祖国东部沿
海
[19]
。其东濒大海,西控甬沪,南引闽粤,北
辐辏,是华东地区的重要门户。舟山历史悠久,
从现有出土的文物及相关史料考证,舟山历代是通航
日本、朝鲜的重要港口。科学家对古代地质地貌的测
定,证实了我国在第四纪末次冰期,也就是距今约
20,000~15,000
年前,海平面下降将近
150
米左右;当
时整个东海大陆架包括台湾海峡,大都露出海面,成
为相互连接的陆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可以从陆
路到达沿海的各个岛屿。在距今
9000
年左右,冰川
逐渐融化,海水升涨,沿海大陆架又成了汪洋大海,
从此,大陆上的古人类必须借助于水上航行工具,才
能到达与大陆分离的岛屿,包括舟山群岛、台湾本岛,
日本诸岛及南洋各岛屿等。在定海区马岙镇唐家墩新
石器时期遗址中,考古工作者从出土的陶片中发现已
经炭化的稻谷。著名考古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毛昭
晰曾亲临该地考察后,在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日本的
水稻栽培技术是从中国江南地区舟山传入”的新观
点,这一观点在日本考古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20]
。
以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福永光司为团长、天理大学教授
金关恕为副团长的“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曾多次来
舟山马岙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果称:“日本弥生时
期的稻作文化和
(
舟山
)
马岙关系密切,是中国大陆经
这里传入日本”。
2001
年,在定海册子、普陀虾峙、岱山渔山等海
域内,当地渔民在
一次在海深
96
米处获得,总数约
130
余件
)
。舟
山市博物馆于
2002
年
9
月将这批古动物骨骼送北京
有关专家鉴定,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究所祁国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康兴
研究员、美国人类学博士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何传坤
教授的考证,它们分别是
40,000~10,000
年前的大型
动物:古棱齿象牙齿、德氏水牛下颌骨、犀牛下颌骨、
糜鹿部分头骨等四种古生动物骨骼,上述这类动物骨
骼均属更新世晚期。
据日本中日文化史学家木宫泰彦的研究资料表
明,在日本北九州发现
布区域上以北九洲为中心,依次为对马、伊豫、
土佐、赞歧、纪伊等地,证实了这一条“北海道”航
线的存在。
1923
年
9
月,在日本冲绳那霸市域岳贝冢
距地表
0.3
米处,发现一枚战国时期的“明刀”
,这是
迄今为止在日本境内发现最早的中国古代货币。由此
推断,从燕国或辽东半岛出发的海船,曾经到达日本
的冲绳。
日本古人类的起源,是人类学领域中经久不衰的
研究课题之
部言人博士就从人种性状的角度提出日本绳文
时代
(
即新石器时代
)
人来源于华南的观点
[21]
。
应骥在
2002
年的文章中从民族学、民俗学、历
史学、考古学、体质人类学、遗传学、语言学等
的不同角度,探讨了日本大和民族起源问题
[22]
,
提出绳文人源于我国古代越系民族
(
属南亚人种
)
,弥
生人中的外来系弥生人源于东夷中未西迁的氐羌系
民族先民
(
属北亚人种
)
,绳文系弥生人源于东夷中的
濮系民族先民
(
属南亚人种
)
的看法。
瀛洲。
有的渔民出海到达过日本列岛
。实际是古时候的瀛洲就是我们现在位于浙江省
杭州湾的舟山市。日本古称东瀛,就在舟山市的东边。
可以想像,古人没有动力船,渔民依靠人工小木船,
其航程应该不会很大,这是否可以说明当时的日本九
州岛还没有飘离很远,因此渔民可以到达所谓的“瀛
洲”。
日本国的起源于约公元
1
世纪
[23]
,日本各地共有
100
多个
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到了公元
4
世纪,在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4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
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
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于是,经过了漫长
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
确切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
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
660
年建
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
2
月
11
日,因此
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
古代
)
绳文时代:从
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
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
1
万年前至公元前
3
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当时,人们数人或
10
人一户居
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采集为生,构成了
没有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弥生时代:公元前
3
世
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传入九州北
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
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
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
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古坟时代:公
元
4
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
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各个地
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
4
世纪,大和政权吸收了大陆的高度物质文明;到了
5
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
(
归化人
)
带来了铁器生
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土木等技术,同时已开
始使用中国的汉字。
6
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
传入日本。
7
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
“大化改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
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
9
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
10
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绳文时代、弥生时代,日本有语言,但尚没有文
字
[24]
,根据中国的文献《后汉书
·
东夷传》记载,公元
57
年
过与
析研究后认定——日本人种的源流主要来自中
国大
,
位于福冈的小国——委国,向后汉朝贡,得到
汉光武帝所赐金印——“汉委奴国王”印。是迄今为
止知道的最早传入日本的汉字。此金印后来在福冈县
志贺市出土。让人们确切地知道了在公元
3
世纪以前
汉字就传到了日本。据《古事記》记载,应神天皇时
期,百济的学者王仁携带《论语》十卷,《千字文》一
卷到达日本。有人推测此时汉字开始作为文字系统传
入日本。从这些古籍中的记载可以推测,大和时代汉
字的使用领域得到扩大。此后日本进入“汉风”时期,
全面学习中国古籍,日本文字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薛育宁
2012
在“日本汉字音对古代汉语促声调的
保留——以闽南方言为根据的考察”一文中说
[25]
:“通
闽南方言的对比可知,入声字的日本汉字音因韵
尾
−
k
、
−
t
、
−
p
的日语化表记,导致塞音消失,入声字
固有的促声调也随之消失。但是在汉语词中,日本汉
字音还以入声字尾音音节促音化的方式有条件地保
留了入声韵尾的近似音值,从而保留了促声调,而这
种保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
了日本人与中国东南沿海的渊源。
4.8.
证据
8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基因对比
据日本长谷部言人等对数万名日本人头型和血
型的分
陆沿海地区的吴越系民族
[26]
。谢忱 在
2010
年的文
章称:今日的常州人中,应该还会有季札血统的周、
吴后人,他们的血液中应该还会有羌族人以至西戎牧
羊人的遗传因子。尽管因年代久远且经常与其他族群
交融,其祖先的血份含量已是微乎其微,但毕竟与羌
人是同一个祖先——西戎牧羊人。至于周吴后人与日
本大和民族的关系则是周吴族系的外衍问题。大和民
族是周吴族系的一个分支,二者也是同一个族源——
西戎牧羊人。早在《晋书
·
倭人》中,就是记载:
“倭
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自谓太伯之后。”《梁书》、《北
史》等史籍是也有类似文字。倭人为日本人古称。带
方是朝鲜地名,由带水而得名。带水即汉江,带方郡
故治在平壤西南。所云“日本”在带方东南大海中,
与实际方位相符,“一衣带水”之说或源于此。元代
时日本僧人中岩园月在《日本记》中说:“日本皇室
为吴太伯后裔。”清代时日人松下见林在《异称日本
传》中说:“吴之时,其国王姬姓亡命日本,是日本
开国之始。”又据日本长谷部言人等对数万名日本人
头型和血型的分析研究后认定:日本人种的源流主要
来自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吴越系民族。可以认为,越
国于公元前
473
年灭了勾吴国,勾吴部分遗民亡命到
了日本,成为日本民族的主体之一。去日本的勾吴姬
姓王族成为日本皇室的祖先。比之秦始皇派方士徐市
(
福
)
率领数千童男童女登临日本之时
(
公元前
219
年
)
要
早
250
余年。所以,吴仲雍既是勾吴族系之祖,也是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5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日本大和民族之祖。大和民族虽由几个民族混血而
成,而以吴系民族为主流。关于大和民族的“和”
,
罗祖基先生认为:“和”由氐人之一支周而起。周人
是农业民族,“和”源于耕稼文化。以口傍禾,禾为
饮食之源。禾的生长需要雨水、阳光,要求晴雨适当。
“一阴一阳”之道,就是和。“和实生物”
,
“和”为
万物生长之源。“和”的学说源于《礼记
中庸》
:“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西戎牧羊人那里跑出来的氐羌族,到从黄帝那
里跑出来的后稷、古公,又从太伯、仲雍那里跑出来
的吴
羊亦声。”章炳麟先生认为:“羊
又孳
3
个块体从
中国东南沿海分
涉及位于日本北部的北海道
岛,
就解释了图
2
中其漂移的十分奇特的多
Z
字型
中可以清楚地显示块体
B
的地
图所示,这说明板块漂移
后在
目前不容易厘定。但从江涛
等人
季札
和日本大和民族,他们身上的
DNA
是否还有
相同之处,已遥不可知,有待于科学进一步探索、验
证。而他们之间的文化和历史烙印,随着考古资料越
来越丰富,包括常州人在内的勾吴族源的源流脉络也
必将越来越清晰。
《说文解字》对“羌”字的解析为:“羌,西戎
牧羊也,从人从羊,
乳为羌
……
羌又孳乳为姜。”“氐地之羌”
即氐族,
西戎牧羊人为氐、羌族共祖,也是以后周、吴二族的
远祖。氐羌同族,炎黄一家。黄帝虽居氐地,实为“氐
地之羌”。至于周族始祖弃,是黄帝的姬姓玄孙,因
他母亲“履大人迹而有孕生子”,被他父亲帝喾“认
为不祥而再三弃之,不见害而终于收养,故名弃”
。
弃又名后稷,稷是以务农见长的部族,后稷是稷部族
的君长,稷部族即周部族,后稷应是弃当上了“农师”
以后的称呼。有人认为,“姬”是舜赐给弃的别姓,
似乎弃本来无姓,他与黄帝姬姓的血统无关。即使如
此,他的母亲是姜族有邰氏之女姜嫄。姜者羌也,弃
的母亲具有羌族的血统,是无可置疑的。由此,我们
可以梳理出常州季札族源的脉络:西戎牧羊人→氐
族、羌族→少典、有蟜→黄帝、嫘祖→帝喾、姜嫄→
弃
(
黄帝的玄孙、周族之祖。后稷时期约
19
世
)
→不
(
后
稷之后,到太王古公约
12
世
)
→太伯、仲雍
(
勾吴之祖、
大和民族之祖。到季札
20
世
)
→季札
(
其侄孙夫差为勾
吴亡国之君。一说夫差为日本皇族之祖。至今约
2500
余年
)
。
5.
北海道岛的来源
上面给出了日本本土
离漂移出去的证据。没有
它又从哪里来的呢?下图
(
图
11)
从板块漂移的尾
迹说明,在日本本土
3
个块体漂移之前,北海道岛和
库页岛可能是一起从南部的关岛附近
(
马里亚纳海沟
处
)
一路北上漂移到当前位置的
(
图中块体
A)
。另外一
个块体
B
也应该是从南部漂移到当前位置,其尾部留
下的印迹也非常明显,日本海是否是这个板块划开的
一片水域?
图中还清晰地看到了四国岛漂移中旋转留下的
扫尾痕迹。这
路线
(
并转动着方向
)
。
如果上面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么它们在地质图上
也应该能得到体现
(
图
12)
。图
层和断裂带分布等等与其西部明显不同。其西侧
的地层以
J
、
Pt
等老地层为主,而块体
B
以地层
K
为主,
断裂带走向也明显不同,西侧断裂呈北东向,而块体
B
内部断裂呈近南北向。
在琉球岛弧区域地震分布图上也显示了这些地
块的运动轨迹
(
图
13)
,如下
洋壳上留下了刮痕和深沟,这些洋壳薄弱区域会
引发地震和火山喷发。
另外,本文并没有过多地涉及日本板块分离漂移
时间问题,因为这个问题
2012
年在“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凹陷带长江凹陷含
煤层系”
[27]
一文中对位于东海陆架的瓯江凹陷中的沉
Figure 11. Wake figure of Japanese Islands and the Hokkaido Is-
land after drift (revised from the global topographic map)
图
11.
日本列岛及北海道岛漂移后尾迹图
(
据全球地形图修编
)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6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27
块体
A
块体
B
Figure 12.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Japanese islands a
nd the Hokkaido Island (revised from the Asian geological m ap)
相进行了详细研究
(
该凹陷位于四国岛和本州岛漂
南段的一条深海地震勘探剖面
(
图
14)
,
。由于这种深切割,以至于大量的岩浆喷发。从图
从地貌形态、山脊走向分布、地质地层、地球物
、古生物及古气候、考古、文化融合及日
本人
图
12
.
日本列岛及北海道岛区域地质图
(
据亚洲地质图修编
)
[28]
积
移的必经
之地
)
,结果显示该盆地中只有第四系沉积物
才属于海相地层,下面较老地层基本上都是海陆过度
相和河流相及浅湖相地层。这有助于我们推测这个盆
地最后被划过的时间,从这个沉积相推断四国岛和本
州岛分离的时间应该不会大于
1.75 Ma
,这是非常新的
一个年龄值了,这和日本与中国的考古历史及文化交
融现象是吻合的。如果能对该区第四纪沉积物进行更
精细的测年,也许会有助于我们给出更准确的日本分
离漂移时间。
从冲绳海槽
也可以看出在深海沟处第四纪沉积厚度达数千米
中也可读
出,切割是发生在第四纪的事情,是否如此,
有待更多的资料充实验证。
6.
结论
理和岩石
学
和中国人的基因对比等
8
个方面证明日本分
4
部
分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分离、漂移到当前位置。主体部
分
3
个主岛
(
本州、四国、九州
)
是从中
国舟山市以南
至福建广东沿海分
3
片分别漂移到目前的位置的,其
第
4
个主岛
(
北海道岛
)
是
从太平洋中的关岛附近漂移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Figure 13. Th 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of Ryukyu Island Arc zone
(Revised from UGSG1900-2007 global seism
ic Map)
图
13.
琉球岛弧区域地震分布特征
(
据
UGSG1900-2007
年全球地震图修编
)
Figure 14. The seismic profile of southern part of Okinawa trough
过去的。本文的结论否认了目前日本权威地质学家所
得出的“ 定论”。
本文是在远在加拿大的祁凤茹老师的不断鼓励
特此对她表示真诚的感谢!感谢时尚沙发
(
revised from Hanbo, Zhao Jinhai, 2008)
图
14.
冲绳海槽南段地震勘探剖面
(
据韩波,
赵金海等
2008
资料修编
)
日本是从朝鲜半岛分离出来的”这个“
日本列岛未分离前其东京市大约位于目前的台北市附
近。日本板块曾经和古华夏板块连接在一起,钓鱼岛
等岛屿是日本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岛屿,作者推测钓鱼
岛应该是板块漂移过程中的刮蹭沉积 岛或者遗撒物。
7.
致谢
下写成的
,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8
日本从中国分离出去的
8
大证据
制造
[1]
关大掌柜
.
日本
[URL], 2013.
.htm
本晚三叠世生物群及与中
03, 1: 39-42.
弧的古地磁推测日本
,
沈耀龙
.
日本板块造山理论研究历史和日本列岛
弧系列成因的探讨
[J].
地质论评
,
科学进展
,
新生代盆地成因机
J].
海洋
探与中国地球科学
[M].
大洋钻探项目组
.
上
春国
,
张涛
,
谭勇华
.
冲绳海
槽弧后张
成因的探讨
意义
[J].
海洋与
465
湖沼
, 1995,
日本晚更新世海岸古沙丘之比较
[J].
热带地
论坛
, 2006, 5: 1-10.
古代中国文化
[J].
2): 32-40.
6: 12-19.
/
question/309217207.html
春
:
中国优秀硕
会科学版
), 2012, 9:
008www.cz001.com.cn/culture/changzhou/2010/1119/18
报
, 2012, 31(3): 77-81.
文
, 2008.
(
深圳
)
有限公司梁广举先生提供的图像技术服
务!感谢中国知网、美国
google
公司、中国百度网络
公司提供的快速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http://baike.baidu.
com/view/1554
[2]
陈金华
,
曹美珍
,
小松俊文
.
日国
[1
的对比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
[3]
Yo-Ichiro Otofuji,
林金录
.
从日本岛海
[20
的张开模式
[J].
地震地质译丛
(1986-1)
译自
Nature, 1985, 317:
603-604.
[4]
梁光河
.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
[J].
地球科
学前沿
, 2013, 3: 86-96.
[5]
矶崎行雄
新的地质构造体划分
[J].
海洋石油
, 1993, 1: 1-42.
[6]
宋传中
.
西北太平洋岛
1993, 1(39): 1-8.
[7]
许靖华
.
华南大地构造及其与日本的联系
[J].
地球
1989, 1: 22-27.
[8]
赵金海
,
东海中
.
制和演化
(
下
)[
石
油
, 2005, 1: 1-10.
[9]
金性春
.
大洋钻
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995.
[10]
高金耀
,
汪俊
,
杨
裂构
41
造及其动力机制讨论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 23(4):
1001-1012.
[11]
何慧优
.
中国东海卫星重力异常与深部岩石圈结构的对应分
析
[D].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硕士论文
, 2011.
[12]
孙嘉诗
,
莫珉
.
冲绳海槽浮岩
[J].
海洋地质与第
四纪地质
, 1982, 3: 24-35.
[13]
翟世奎
,
干晓群
.
冲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区玄武岩的矿物学
和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
26(2): 115-123.
[14]
叶祥奎
.
日本发现茂名龟
[J].
化石
, 1984, 1: 11-11.
[15]
黄镇国
.
中国、
理
, 1993, 13(1): 1-12.
[16]
王秀文
.
日本绳文文化源于红山文化之假说——兼论中日史
前文化交流
[J].
东北亚
[17]
林沄
.
古人的坐姿和坐具
[J].
中国典籍与文化
, 1993, 1: 1-10.
[18]
北室南苑
,
高慧
.
从日本的祭祀中看到的
友声
, 2006, 1: 1-5
9]
盛观熙
.
古代舟山与海上丝绸之路
[J]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 2012, 8(
]
耀天
.
日本学者在连云港考察水稻起源
[J].
农业考古
, 1989,
1: 7-8.
[21]
李志伟
. “
日本最早的居民源自华南
”
为何得以成说
[J].
社会
科学家
, 1998,
[22]
应骥
.
日本大和民族探源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
学版
), 2002, 2: 31-37.
[23]
wqq25933255.
日本国的起源
[URL], 2007.
http://zhidao.baidu.com
[24]
刘岚
.
浅谈汉字在日本的演变及现状
[D].
长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吉林大学
), 2010.
[25]
薛育宁
.
日本汉字音对古代汉语促声调的保留——以闽南方
言为根据的考察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
5-10.
[26]
谢忱
.
常州人、羌族、大和民族
[URL], 2010.
http://2
75.shtml
[27]
江涛
,
张莱
.
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凹陷带长江凹陷含煤层系
[J].
地质科技情
[28]
韩波
.
东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地质构造研究
[D].
青岛
:
中国
科学院研究生院
(
海洋研究所
)
博士论
Cop
yright © 2013 Hanspub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