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9546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7767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启示

陈家姝1,蒲诗璐2,张宇波2,周菡晓3

1四川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四川 成都

2四川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四川 成都

3四川大学教务处,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3年6月18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8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7日

摘要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近年来国内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值得国内高校学习借鉴。本文从就业竞争力内涵、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结合国内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从设置个性化教学方案、引入多课堂联动培养机制、开发综合学科课程、促进创新精神培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五个方面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方式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The Enlighten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n Enhanc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Jiashu Chen1, Shilu Pu2, Yubo Zhang2, Hanxiao Zhou3

1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 Sichuan Unviersity, Chengdu Sichuan

2International Office, Sichuan Unviersity, Chengdu Sichuan

3Academic Affairs Offic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un. 18th, 2023; accepted: Jul. 18th, 2023; published: Jul. 27th, 2023

ABSTRACT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job market has been a practical problem faced by domestic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and some advanced concepts and experienc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re worth learn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actual employm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enhanc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five aspects: setting personalized teaching plans, introducing multi classroom linkage training mechanisms,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 subject courses,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spirit, and penet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Composite Talents, Innovative Talent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国内高校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具有与国内高等教育培养不同的模式和特点,培养效果也有明显差异。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实践为基础,结合了理论和实际的教育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有机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实习、志愿服务、国际交流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增强了多元化视野,为其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国际组织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是现代社会新型人才所必备素质的整合与体现。

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仍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相对薄弱。若能借鉴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实践项目、实习、创业项目等多种形式提升增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行动能力,则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不同角度提供给我们很多新的参考、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2. 提升国内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性

(一) 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所趋:当今的高等教育不再是封闭在象牙塔里的书本教育,教育是面向未来发展的事业,高校育人工作更要直面现实社会的需求和反馈,培养高学历人才的目标不能是生产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技术工种。

(二) 是提升中国高校培养质量所需:2022年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的世界550所高校中,中国仅22所高校上榜,其中11所进入世界前200名,5所进入世界前100名,2所高校上前10(分别是位居第6的清华大学和位居第10的香港大学) [1] 。这对人口总数占世界五分之一、高等教育占世界总规模20%的大国来说的确还有太大提升空间,这个排名情况提醒我们在大学生培养质量上需得下狠功夫。

(三) 是现实就业形势所迫:近年来,毕业生规模的扩大、经济调整和往届未就业生的累积,是导致国内大学生就业难的外因;然而,一些大学生自身核心竞争力不足,则是影响其顺利就业的主要内因。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和高校毕业生素普遍平庸的素质能力现状的矛盾突出,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同在,结构性就业矛盾压力较大。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高等教育培养环节和就业指导工作上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四) 是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方向:2023年初,ChatGPT的出现在国内教育界激起了不小的水花,国内教育界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培养出的单线思维人力已经无法与人工智能竞争,只能生产出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生产线上的零件。只有摒弃简单重复性的人性化教育,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让教育回归人性、让学科融合社会,才是解决未来教育困境的出路。

(五) 是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所需: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美国听证会上舌战群儒大杀四方,说明我国要培养和输出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管理人才、企业家和技术专家等新型人才,才能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中稳步发展,扩大中国企业的话语权,引领新一轮的国际发展。这是高校对接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

3.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能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用人单位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的核心之所在,是大学生所持有的核心能力和专长,具有区分度、不可替代性、专业性、跨界能力等特征。从短期看,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毕业生,能在就业市场上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及时占有有限资源,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而很快成功就业;从长远看,是大学毕业生是否能快速适应社会,并在某个领域和范围取得一定成就、甚至起到一定的影响力的关键因素。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最直观的体现。

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校园招聘白皮书》调查显示,雇主看重学生的能力依次为:沟通能力、专业知识、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稳定性、协作能力 [2] 。综合互联网上各方面信息,以及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多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当下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方面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艺、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适应力等。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艺可在、通过学校学习获得,而道德品质、敬业精神、责任心等都属于内在的个人素养,非分数考题能测试出来,同时,独立思考、创新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软实力也非课堂和书本所能教授。而这些基本素质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重点中几乎都有对应,这些也是国内外各类型用人单位选拔优秀人才的重点考虑因素。

除扎实的专业素养外,就业市场上还需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型人才,这不仅是国际组织所需人才,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必备条件。因此,具备一定教学科研水平的国内高校,可因地制宜地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思路、方式方法融入进人才培养方案中,弥补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更广泛、更有效的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实现毕业生宽领域、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4. 国际组织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

根据联合国相关文件,联合国对职员的明确要求包括:3项核心价值(诚信正直、专业精神、尊重多样性)、8项核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规划与组织、责任心、创新精神、用户导向、持续学习、技术意识)、6项管理能力(领导力、战略视野、赋权增能、建立信任、绩效管理、决策能力) [3] 。为满足用人需求,欧美高校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具有高度的跨学科性、实务实践性、强调社会人文学科重要性等典型特征。如2019年QS世界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排名前三的高校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巴黎政治大学,他们设置的基础课的内容与世界性议题都高度结合,在实践教育教学方面,高度强调对政策制定的应用,对区域问题的分析、领导力塑造和谈判能力培养等需参与实践的内容。哈佛大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中心的课题、牛津大学训练学生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政治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巴黎政治大学则要求学生完成贯穿于本科三年的社会实践、要有国外学习或实习经历等 [4] 。因此有观点认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典型的“需求拉动”,作为人才需求方的国际组织通过招聘公告、官员履历表和相关文件透露人才选任偏好,而培养单位则根据服务对象所需培养对口人才 [5] 。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加快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探索步伐,培养目标强调塑造三个维度的能力——核心素养、专业基础、外语能力,培养层次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形式主要以开设实验班、举办专项培训班、组织讲座为主,大体来说有五种培养模式 [6] :在综合性大学中依托国际关系学科的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中依托外语学科的培养模式、外语类大学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理工科大学中依托外语学科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规模较小有学科特色的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可见,目前国内高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培养成果和理念尚未广泛应用于其他方面。

从培养效果来看,国内高校培养的国际组织人才离校后,由于各种原因,仅有少部分走上国际组织岗位,其他大多数在国内就业。以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毕业生去向为例,从学院官网可知,2019届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毕业生35.53%直接就业、28.94%出国留学、35.53%国内深造,就业单位涵盖政府机构、银行、媒体、各类企业 [7] ;2020届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家级媒体、国企央企等 [8] 。

据统计,我国高校在2015年派出了23名实习生及初级专业人员,2020年被录取的1096名相关人员被派赴76个国家的223个国际组织总部及办事处实习任职。我国推向国际组织的人员数无论是与培养数、还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比例都非常低。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中国青年学生在专业能力、国际组织胜任力方面仍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迁移能力薄弱、多元文化下的有效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不够、缺乏一定的全球视野、在实践中无法兼顾多样性等 [6] 。这些不仅是国内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同时也理念和模式的不健全,由此可见,我国培养国际胜任力人才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5.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对国内高等教育的启发和借鉴

联合国相关文件对国际组织人才素质的阐释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和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我们的培养方式方法,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5.1. 综合运用小班式、探讨式、沉浸式教学方法,设计精品教学方案

小班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小班式教学提供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案,促进学生互动、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探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沉浸式教学能够通过参与模拟实验、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活动,建立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在教学改革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2017年,时任四川大学校长的谢和平院士谈到:“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办法突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向——把加强人才培养放在核心地位。谢和平院士对人才定义为:高素质、强创新、宽视野、多学科知识面的“帅才” [9] 。为产出这样的“帅才”,高校就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改变,教学模式向启发式、探究式和师生深度交流与互动转变。此种课程改革方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教育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而非教学者和管理者需求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深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一大重要方向。但目前,很多高校由于师资和客观条件等原因,还不能完全变“大锅菜”式培养方式为“精品小炒”,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还需要继续探索。

5.2. 引入多课堂联动培养机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实践是知识转化为素质的中介。国际组织人才选拔非常重视候选人的实践能力,而国内就业市场上对求职大学生的实操能力也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需通过实验课、实地考察、实习实践等,加强专业学习的实践和应用环节,增强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从教学计划到学分鼓励等各方面入手,着实加强实习实践的比重,创新实践形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学校培养部门可与就创中心、对外联络部门等有丰富对外资源的部门紧密联合,将教学计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和活动有机结合,设立学分激励机制,与企事业单位、科技园、创新基地、地方政府合作,广泛开展个体鲜明、结合学科特点的系列社会实习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科技攻关、技术下乡、文化服务、挂职锻炼、勤工俭学等,探索和建立高等学校社会实践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就业择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培养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专业学习,有意识的调整知识结构、找到专业知识、可迁移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自身人生规划和就业预期。

以提高管理能力为例,联合国对国际组织人才提出的6项管理胜任力要求,主要表现为社会角色层面的自我认知和个性特质。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国内高校对管理胜任力等素质要求指标关注不足,特别在管理类、法学类等实践性较强的文科专业,亟待借鉴英美高校的案例式情景分析,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社会公共领域问题的解决方案,调动受训者在模拟行动中主动进行自我调适,快捷高效地帮助其积累实践经验,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找案例建立与理论的联系 [10] 。目前已有部分综合性大学建立了多重能力培养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浙江大学将理论性知识、探究性实验、过程性实践和深度型实习有机结合的4个课堂比较有代表性,值得借鉴 [11] 。

5.3. 开展多院系的学科门类合作,开发跨学科综合课程

从就业环境看,跨学科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学生呈现出更强劲的职业发展潜力。欧美高校培养国际关系领域人才培养的典型特征之一是:高度的跨学科性、实务实践性、强调社会人文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国内高校可以在关注行业与学科接口的基础上,适当扩大高校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将复合型与高度专业型人才培养有机统一,向“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目标培养大学生。

有观点认为,“泛学科化”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摆脱了学科建制的束缚,更重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视野拓展,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能力上补短板,呈现出“通才型”人才培养导向 [5] 。以国际能源组织的人才培养为例:其职业起点是能源相关的专业领域,需要能源专业等理工科人才,但后续的胜任力培养却体现出明显的跨学科属性,如加入了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基础课,这些跨学科知识构成了专业领域管理人才的胜任力发展的认知基础。对这些跨学科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只求有用。从这方面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用社科思维驾驭专业知识,以全球胜任力框架规划职业发展 [12] 。由此可见,我们在国内理工科大学生培养上,也可探索实施理工 + 市场营销、理工 + 法律、理工 + 管理等跨学科教学,培养懂管理、懂经济、懂外语的理工科专业复合型人才。

在文科培养方面,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2019年3月23日题为“新文科、大外语,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发言中提到:高等外语教育发展要着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以小班制、精英化的培养思路,大力发展人文社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从跨学科、全方位与多层面的激活文科改革潜力,开辟如外语 + 法学、外语 + 经济、外语 + 传播、管理 + 心理、政治 + 管理等跨学科的发展。这段讲话给国内高校文科生培养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高校可开展多院系之间的合作,形成跨学科的文科类综合课程,同时借助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优质学习资源共享,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优质学习资源和科研成果。如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论毕业后走向何方领域,其在大学期间获得的知识储备和迁移性技能都能极大助力未来的发展。

5.4. 尊重并鼓励人才个性化发展,促进创新精神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性化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美国国家工程院提出工程学面临着十四大挑战,其中第十三项挑战是“提升个性化学习” [13] 。无论是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国家的发展,个性化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性人才培养和个性化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个性化教育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潜力;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个性化教育所倡导的;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力,并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出创新性人才;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又可以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因为创新性人才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在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两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只有在一个全面的支持体系下,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还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内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参考国际组织人才选拔的要求,我们需更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励学生对自身进行价值定位、并且及时总结出自身发展的不足,以主动自发的态度来面对更多、更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5.5. 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四个服务”,即: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当代大学生身上承担着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的重大使命。无论是个性化教育、创新型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都是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而教育的基础都建立在共性教育上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可更改的内容核心,也是共性教育的基石和准绳。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既要重视面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注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达到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和标准。

综上所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国内高等教育培养理念和模式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软实力”的有效参考路径之一,同时也对高校在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管理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组织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人才所必备素质的部分整合与体现。中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需要培养出大量能改变世界、引领人类进步方向的优秀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参考和借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做好比较分析,加快完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也是朝阳事业,任重而道远,高端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高等院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一些方式方法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更广泛地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

基金项目

四川大学“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GJYDYL-12)的资助。

文章引用

陈家姝,蒲诗璐,张宇波,周菡晓.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n Enhanc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 教育进展, 2023, 13(07): 4886-489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7767

参考文献

  1. 1. 查沁君. 2022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出炉, 中国大陆22所高校上榜[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1761373579009904&wfr=spider&for=pc, 2021-09-24.

  2. 2. 前程无忧. 2022校园招聘白皮书[EB/OL]. https://evp.51job.com/2022CampusRecruitment/mobile/index.html, 2022-07-12.

  3. 3. 范莉, 乔晓妹. 财经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微[J]. 外语学刊, 2021(5): 86-91.

  4. 4. 郑淳.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铁路行业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派出路径探究[J]. 世界教育信息, 2019, 32(15): 58-65.

  5. 5. 储昭卫. 中国特色的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特征、挑战与应对[J]. 高等理科教育, 2022(3): 99-107.

  6. 6. 贾烈英.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及借鉴[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12-15(003).

  7. 7.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2019届本科生毕业去向大数据出炉[EB/OL]. http://sir.uibe.edu.cn/xydt/xyxw/87327.htm, 2020-01-08.

  8. 8. 国际关系学院. 特殊之年的漂亮答卷——国际关系学院2020届硕士生毕业就业质量报告[EB/OL]. http://sir.uibe.edu.cn//xydt/xyxw/e36b75a070254292b11e83ca5d5ab882.htm, 2021-05-01.

  9. 9. 新华网. 建“世界一流大学”, 先办“最好的本科教育” [EB/OL]. http://www.chinatoday.com.cn/chinese/lianghui/2017/rwft/201703/t20170310_800090592.html, 2018-03-03.

  10. 10. 陈曦, 赵丹宁. 国际组织人才素质和能力解读与高校培养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51): 17-20.

  11. 11. 徐雪英, 李媛. 综合性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4): 126-134.

  12. 12. 郑世高, 范吉宏. 能源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建设全球能源治理微专业为例[J]. 科技风, 2022(4): 151-153.

  13. 13. 新华网. 美国国家工程院: 21世纪工程学面临14大挑战[EB/OL]. http://news.cctv.com/world/20080220/104577.shtml, 2008-02-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