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8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7098 , 7 pages
10.12677/Design.2023.84366

基于文化转译的鲁绣艺术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策略

刘佳,李皎然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收稿日期:2023年9月27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摘要

通过对鲁绣文化的提取与转译,捕捉鲁绣艺术精髓和审美创新点,为文化推陈出新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民俗艺术文创设计策略。本研究提取鲁绣艺术的艺术特质,从图案构成、色彩运用、结构技法、文化内涵四个角度剖析其符号语言,参考整理民俗艺术的文创设计策略,进而探究其具体文化转译路径,及鲁绣文创创新设计的方式方法。基于文化转译理论对民俗艺术的符号语言进行提取、转化、再生,打破固有传播局限,设计具有传统鲁绣精髓与现代审美取向相融合的文创产品。使鲁绣艺术在现代生活背景的互动应用之中焕发鲜活生机,为传统民俗艺术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创新思路。

关键词

鲁绣艺术,文化转译,文创设计,民俗艺术

Innovative Design Strategy for Lu Embroidery Art and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Cultural Translation

Jia Liu, Jiaoran Li

School of Art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Sep. 27th, 2023; accepted: Dec. 6th, 2023; published: Dec. 13th, 2023

ABSTRACT

By extracting and translating the culture of Lu embroidery, the study aims to capture the essence and aesthetic innovation of Lu embroidery art,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further enrich folk art and creative design strategies. The study extract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u embroidery art, and its symbolic language is analyz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pattern composition, color application, structural techniqu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order to refer to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strategies of folk art, we will explore its specific cultural translation paths and the methods of Lu embroide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Based o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the symbolic language of folk art is extracted, transformed, and regenerated, breaks the inherent communication limitations, and desig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ith the fusion of traditional Lu embroidery essence and modern aesthetic orientation. It makes Lu embroidery art rejuvenate in the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of modern life background, and provides practical design innovation idea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olk art.

Keywords:Lu Embroidery Art, Folk Art,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Cultural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鲁绣作为极具齐鲁地方特色的传统绣种,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博采四大名绣之长,又独树一帜,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为鲁绣平添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过去几年来,由于山东的轻纺织业低迷,加之各种新产品的不断创新普及,多种现代化机绣正试图取代传统手工刺绣,极大冲击了鲁绣的发展与传承。传统的鲁绣样式、风格内容创新不足,保护与传承鲁绣一直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文章将鲁绣艺术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鲁绣文化的提取与转译,捕捉鲁绣艺术精髓和审美创新点,为文化推陈出新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丰富民俗艺术文创设计策略,力争为艺术设计弘扬传播鲁绣文化拓宽思路。

2. 鲁绣艺术传承发展概况

(一) 鲁绣艺术传承发展现状

鲁绣在齐鲁女红中有着独特的地位,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渊源、政治、社会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在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成为山东省文化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是山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近年来,我国产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给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从而拓宽了消费群众的选择范围,鲁绣的生存环境因此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滞后,传统的鲁绣的审美格调、内容内涵相对保守,缺乏发展活力,无法适应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长此以往存在着淘汰风险。

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山东省政府大力扶持发展鲁绣,鲁绣文化逐渐步入发展快车道。譬如于2022年九月于泉城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同期举办的还有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两大会场,借助文化“两创”的推动和山东手造的加持吸纳年轻从业者。现正是促进鲁绣的创新应用,激扬鲁绣文化产业的黄金时期,对于齐鲁女红文化的传播乃至中国女红文化的弘扬都是机遇。

(二) 鲁绣艺术创新设计意义

在齐鲁悠久的文化历史浸润下,鲁绣艺术在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都绽放出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由于文化背景、地域划分等原因,鲁绣艺术在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态,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提炼、转化鲁绣独特的象征意蕴和文化内涵,通过文创产品设计整合,克服文化传播渠道限制,降低群众意识学习成本,优化用户体验,最大限度实现实用性、文化性、艺术性和继承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为增强文化认同的同时促进创意转化,设计将提炼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为鲁绣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为其他地区旅游业发展以及传统手工艺术传承提供一套具有实践意义的路径。

3. 鲁绣艺术特质提取

无论是图案构成、色彩运用、结构技法乃至文化内涵,鲁绣艺术都能够直观反映齐鲁文化滋养下的地域魅力。

(一) 韵律协调的图案构成

鲁绣的图案内容丰富,作为齐鲁妇女情感联系的载体和消遣产物,其图案内容大都取自日常生活,常见选取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神话传说、书法墨迹为主要题材。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显著表现在其民族地域性——因受齐鲁发源的儒学思想影响,绣品图案线条简洁、构图工整、质感逼真,体现“刚毅、正大、朴实”的儒家精神。此外,鲁绣艺术善于以抽象再现或直接模仿的形式,展现清隽淡雅的水墨画写意效果,体现了鲁绣艺术均衡呼应、粗率中又见精微。

(二) 大开大合的色彩运用

在色彩的运用上,鲁绣艺术贯彻“大开大合”的显著特质,具有运用强烈对比的明艳色彩的审美特征,表现豪放无拘、忠厚直爽的民族气势。在鲁绣发展之初,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现状,比较看重色彩的“正色”感,如象征皇权的正黄色,又如黑色、蓝色、正红等 [1] 。后受西方艺术审美影响,多选用饱和度高、纯度高的色彩和对比色相进行搭配,包括大红、枣红、桃红、深蓝、天蓝、石青、娇黄、正黑等色彩 [2] 。刺绣色彩鲜亮明丽、对比强烈,充分体现出山东淳朴、热情的民间特色。鲁绣图案和色彩的搭配不仅表达了齐鲁妇女们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构成了齐鲁民俗文化的缩影。

(三) 灵活多变的结构技法

传统鲁绣艺术图案精巧、设色光鲜、技法多变,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还融入了欧洲抽纱刺绣的技法 [3] ,使得绣作肌理丰富,表现力强。作为历史记载上最早的绣种之一,其绣法也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更新,就如应际而生发丝绣——其为将人发与丝线结合施绣的技艺,因人体发色有黑、白、灰、棕等颜色,绣出来的作品色泽自然,将民间发绣的“白描”发展为“润色” [4] ,能够很好地展现水墨画的唯美意境。灵活多样的针法、道法自然的工艺造就了传统鲁绣虚实相生、跌宕遒丽、粗中见秀的艺术特征。

(四) 吉祥寓意的文化内涵

由于传统刺绣常作为承载祈福意趣及情感的手工艺术,传统民间鲁绣在审美基础上也具有谐音、象征、比拟的特殊意义。人们借助鲁绣祈愿平安、表达祝福,纹样题材不同,表达的寓意也不尽相同,如经典的莲花窝鱼图案谐音“连年有余”,来表达百姓年年衣食无忧、生活富裕的愿望;团簇牡丹象征富贵吉祥,生活殷实。除此之外,随着观赏性绣品的兴起,鲁绣作品还通过在绣品中加入书法,赋予绣品以寓意、表达祝福 [1] 。

4. 鲁绣艺术文创设计转译应用路径

“转译”是由语言学引申的词汇,本意指通过媒介语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特殊翻译行为 [5] 。文中所运用的“转译”,旨在基于民俗艺术精准解读,借助设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文化信息解析、提取、再加工,转换成为具有识别性的设计语言,探究设计带有民俗艺术基因的文创产品的方法路径。通过文化转译机制,设计师可以将无意象文化解码,运用艺术语言对其进行信息转换,形成可感知、具体的视觉符号,通过视觉思维指引人们的心理感受,从而深入其情感记忆,重建传统鲁绣艺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研究将分别从民俗符号、工艺技法、文化内涵角度分析民俗艺术文创设计中的转译路径,为鲁绣艺术文创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一) 融入现代审美的符号转译

鲁绣艺术形态具有多样的美感,对鲁绣艺术符号的转译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单个部件进行描摹后的复制粘贴,而是要尽量保留初始形态的特征,在提取的过程中需要融合现代视觉设计进行转化再生,有助于鲁绣艺术得活态传承。从鲁绣图案中提炼民俗符号时,需总结图案的传统语义,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归纳重塑成具有现代审美的图案。运用强调和弱化的形式美法则突出文创设计的重点和主题,在题材的选取上可以从传统的花鸟鱼虫入手,通过与多种瑞兽纹样结合,形成国风风格作为承载文化基因的初始形态。沿用曲直结合的几何构图,将其简洁化与明晰化归纳,其手法恰好与现代扁平化插画相适。

同时对主体表达应突出年轻化,创新塑造形象ip,如打扮时髦、复古,动态活泼生动绣娘娃娃,体现传统鲁绣艺术的基础上也传达现代年轻群体自己的时尚态度。以川剧变脸面膜为参考,作为成都川剧研究院“国宝联盟”计划的文创产品,其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川剧变脸脸谱作为主要图案元素,取自川剧中的经典扮相穆桂英、白素贞和貂蝉 [6] 。图1为川剧变脸面膜图案,提取脸谱面妆、角色发髻头饰等部分进行几何形归纳处理,设计师强化了线条走势与色彩对比,再生化繁为简的精确纹样符号加深视觉印象。此外在保留原形象特色的同时,将角色个性、剧情桥段转化为附属装饰元素,如貂蝉款的羽毛造型、白素贞款的蛇纹等,尽显角色温柔妩媚的气质与传奇色彩。

Figure 1. Sichuan opera face changing mask pattern

图1. 川剧变脸面膜图案

在色彩因子的解构与提取方面,应提取传统鲁绣的明艳强烈的色彩因子,延续水墨特色基因转译为虚实结合的渐变色彩,对色彩数值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修正,保留对比强度,降低色彩纯度,提高色彩明度,使提取出的色彩鲜明跳跃、和谐相生,更适配于现代审美。将转译完成后的符号元素重新构图编排,将国风插图融合西方排版模式,使鲁绣的符号特点通过适应现代审美的视觉形象转达。

(二) 融入现代技术的技法转译

工艺技法也是民俗艺术的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为避免传承失真,设计被要求保留并充分展示工艺质感与技艺精髓,从而达到良好的艺术推广效果。除了当下智能手法复刻的技艺过程,也可以将其工艺进行转译在实体文创中,如利用3D打印、私人订制等方式,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实现文创产品个性化、差异化设计,以适应现代审美与年轻人生活场景,促使传统鲁绣艺术融入生活日常。如图2以上海美术学院创新设计蓝染艺术文创“移花接木”系列产品为例 [7] ,其“移花”与“接木”的理念内涵就在于文化转译。作品图案的提取自蓝印花布传统纹样进行解构重塑和创新编排。图3为作品中蓝印工艺的体现,在技法上提取了传统印染工艺如吊染、扎染等方式,将图案转印于木材表面,既保留了蓝染艺术独特的水墨风格又实现了工艺技法的创新转译。除此之外文创应注重可以设计如长命锁、钥匙环、小香袋、枕头枕巾等相关文旅产品,进行旅游产品研发与营销,让鲁绣的文创产品设计与应用不再是只可远观的“收藏品”,而是可以逐渐走近寻常百姓家。

Figure 2. Design of Chinese creative coasters for “Shifting flowers and joining trees” series

图2. “移花接木”系列中文创杯垫设计

Figure 3. Blue dyeing process of the “Transfer of flowers and trees” series works

图3. “移花接木”系列作品的蓝染工艺

在元宇宙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文创载体为文化传承带来更多新思路。提取将鲁绣的织法、故事转译为新形态可视化信息,以此突破二维三维空间开发互动题材,将静态展示转换为动态交互,通过崭新的艺术体验搭建人与文化的密切联系,使传统鲁绣文化动起来、活起来促进鲁绣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

(三) 注重应用场景的内涵转译

文化元素作为一种设计符号,他的可塑性是无限的。设计师可以将传统元素转化为适应现代的艺术语言与周边的环境和人产生联系,实现产品与人的良性互动,赋予其新的价值意义。鲁绣文创延承其基于吉祥寓意的文化内涵,适宜发挥礼品价值。而传统绣品作为吉祥表达的载体,过于正式且极易损毁,受限于现代社交环境的应用传播。作为当代吉祥文化的伴手礼,应基于用户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情感诉求,转化鲁绣艺术载体形式,建立新的吉祥意象,使产品与消费者情感相关联。图4为中国设计智造中的纸艺磁石贴。设计者保留传统剪纸艺术的文化元素与吉祥意象,运用现代工业技术为纸艺文化提供保护,加强了纸艺作品的稳定性,降低保存难度,从而使纸制艺术于居家、公众环境都可以实现轻松安排、展示与分享。

Figure 4. Paper art magnet stickers in China Design intelligence

图4. 中国设计智造中的纸艺磁石贴

同时在转译文化内涵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彰显地域性的民俗符号与极具感染力的故事融合创作出具有体验价值的设计,跨越时空限制满足感知文化魅力和情感共鸣的需求。同图5在川剧面膜的设计中,作为现代文创产品,将川剧的图形色彩利用现代材料以及生产技术应用于面膜之中,不仅为产品增添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趣味性,两者同作用于面部也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产品应用情景的关联,在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的新媒介与新工艺中得到文化的超越。

Figure 5. Relation between mask and mask application context

图5. 面膜与面具应用情境的关联

5. 结语

鲁绣艺术以韵律协调的图案结构、大开大合的色彩运用、灵活多变的结构技巧和吉祥寓意的文化内涵,承载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无穷魅力。基于文化转译理论对民俗艺术的符号语言进行提取、转化、再生,打破固有传播局限,增强传统民俗艺术亲和力,其设计的文创产品既秉承鲁绣艺术精髓,又不囿于传统的樊篱,使鲁绣艺术在现代生活背景的互动应用之中焕发鲜活生机,为传统民俗艺术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创新思路。

注释

图1来源:https://weibo.com/1855335174/HxsPDDIyb?refer_flag=1001030103_

图2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J8PGKE05149GE3.html

图3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J8PGKE05149GE3.html

图4来源: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2eb31040000000012039ee4

图5来源:https://weibo.com/1855335174/HxsPDDIyb?refer_flag=1001030103_

文章引用

刘 佳,李皎然. 基于文化转译的鲁绣艺术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Innovative Design Strategy for Lu Embroidery Art and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Cultural Translation[J]. 设计, 2023, 08(04): 2980-2986.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366

参考文献

  1. 1. 张馨元, 李群英, 张丽华. 非遗鲁绣技艺传承与文化探究[J]. 艺术百家, 2021, 37(6): 186-192.

  2. 2. 许崇岫. 鲁绣的演变及影响——从威海地区的刺绣看鲁绣的传承与发展[J]. 管子学刊, 2007(4): 123-126.

  3. 3. 殷航. 鲁绣设计元素的提取及设计应用[J]. 服饰导刊, 2021, 10(6). 92-95.

  4. 4. 宋爱华. 非遗鲁绣在济南[J]. 走向世界, 2023(28): 52-55.

  5. 5. 刘媛霞, 殷俊. 基于文化转译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数字文创设计[J]. 包装工程. 2022, 43(10): 326-334.

  6. 6. 朱庆祥, 刘晓彬. 基于文化生态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22, 43(20): 373-382.

  7. 7. 金懿诺. “非遗”赋能设计, 这样的东方生活美学正在惊艳世界[EB/OL]. https://wenhui.whb.cn/third/baidu/201903/20/250767.html, 2019-03-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