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0  No. 03 ( 2022 ), Article ID: 55518 , 7 pages
10.12677/CnC.2022.103021

浅析庙会在传统文化活动中的社会功能

——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召庙会为例

张琳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2年8月1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27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5日

摘要

庙会是传达人与人之间内心信念的重要媒介,它是传统文化的文化活动,它具有特定的文化功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召庙会为例,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同时对了解庙会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询问,来掌握参与大召庙会的基本情况,并了解大召庙会活动背后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通过对大召庙会传统文化活动的“正、负”和“显、潜”功能分析,总结出社会功能对大召庙会具有推动发展和影响的作用,并对我国其他庙会传统文化活动的分析研讨提供有利的作用价值。

关键词

大召庙会,庙会活动,传统文化,社会功能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emple Fairs in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Taking Jokhang Temple Fair in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Linlin Zhang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Aug. 1st, 2022; accepted: Aug. 27th, 2022; published: Sep. 5th, 2022

ABSTRACT

Temple fair i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convey people’s inner beliefs. It is a cultural activ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s specific cultural functions. Taking Jokhang Temple Fair in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dop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at the same time, communicates with relevant personnel who know about the temple fair, so as to grasp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articipating in Jokhang Temple Fair, and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behind Jokhang Temple Fair activ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s of “positive, negative” and “obvious, lat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of Jokhang Temple Fair, it is concluded that social function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Jokhang Temple Fair, and provide favorable value for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of other temple fairs in China.

Keywords:Jokhang Temple Fair, Temple Fair Activities, Traditional Culture, Social Func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庙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之一,给民众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信仰层面上带来了较多相对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到,庙会组织也是一种社会组织,通常是指有意识地建立,以便达到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 [1]。但由于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民众们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如今的庙会已经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和商业化,庙会活动也不再单一,从中增添了多种文化活动,而不再像以前只有祭祀一种传统文化活动。众所周知,庙会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属于重要活动之一,不仅可以给民众们带来满足心理慰藉上的需求,而且在娱乐,交易等多方面带来文化传播效应。在这些传统文化活动中,可以得知庙会隐藏着的社会功能,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大召庙会为例,分析大召庙会传统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

2. 大召庙会传统文化活动现状

大召庙会是呼和浩特人民的盛大节日,时间上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六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在此期间,烧香拜佛的民众们络绎不绝。庙会的具体的酬神活动包括:请神迎佛;祭祀拜神;还愿;回宫。

2.1. 大召庙会传统文化活动状况

呼和浩特市大召寺,作有“银佛寺”远近闻名,并在此主持银佛的“佛教法会”。1578年大召被成功建立,拥有400多年历史,雄伟的寺院建筑、珍贵的文物、艺术作品、神秘的恰木舞蹈、佛教音乐等,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正如费孝所说的“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2] ,大召庙会是呼市民众们的重大节日,在每年的正月初六到元宵节期间盛大举办大召庙会,十分热闹。祈愿大法会每年的大年三十后第八天一直到元宵节就是正月十五,要举办为期8天的祷告和诵经文。在正月十四日上午是送巴令活动;晾大佛、跳恰木、转召是在正月十五日上午举行的活动。在此期间,当地部分民众会去参加大召庙会中的活动,而这种形式被称为“逛庙会”。大召庙会在蒙古地区具有大范围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分析大召庙会的传统文化活动状况。

2.1.1. 大召庙会酬神活动

每年的正月初六到十五这些天都是大召庙会举办活动的时间,这期间,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祈愿大法会固定时间是:祈愿大法会每年的大年三十后第八天一直到元宵节就是正月十五,要举办为期8天的祷告和诵经文。特别是在正月十四日和正月十五日这两天,他们要送巴令、晾大佛、跳恰木和转召。整个活动,信徒顶礼膜拜,争献布施,场面热闹,观看者云集如潮。把大召庙会的酬神活动划分为:请神迎佛;祭祀拜神;还愿;回宫这四个过程。

1) 请神迎佛

每当到正月十五的时候,大召寺就会举办晒佛活动。“晒大佛”也称“亮佛”。主要是请出被在寺庙里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让它吸收天地之日月精华,从而露在外面展示给人们的面前。一方面,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霉菌和蚊虫叮咬,更重要的是,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顿悟成道,涅磐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磐,从而达到让民众们弘扬佛教文化的目的,以及信徒向佛像表示敬意之情,沐浴佛恩。所晒的大佛是大型的唐卡,是用天然的颜料像绿松石,珊瑚,金子等画在布上,可以使颜色常年如新,不褪色。大佛是每个寺庙的镇寺之宝。大召寺的佛并不大,尺寸是一幅长2英尺,宽1.5英尺的迈达佛像,在高处挂起,被瞻仰膜拜供给人们。

2) 祭祀拜神(佛)

晾佛时,要在佛像前举行法会,有德高望重的喇嘛给主持诵经仪式,众僧诵经祈祷,演奏法乐。民众们会向大佛顶礼膜拜、敬献哈达,烧香请愿,布施钱物磕头,口中默默祈祷,以祭拜神灵,求得神灵庇佑。

3) 还愿

当民众们在晒佛时许下自己心中的愿望时,事后愿望实现的时候都需要回到大召寺来诉说,亲自在神明面前酬神答谢,而答谢的方式则是心诚的礼拜神明,在此所需要供奉些瓜果,添些香油钱。

4) 回宫

在诵经仪式都结束以后,民众们也随之祈祷完毕,众僧们再用请神的方式抬回去,这便是酬神活动最后的环节——回宫。

2.1.2. 大召庙会娱乐活动

在大召庙会期间最重要的文化活动是以酬神表演和游神巡境为主,由此展开了以娱乐为主题的活动,更是抓人眼球,吸引人前去参观。在大召庙会上,人们不仅表达了对神的敬意,还带来了身心愉悦的喜悦,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解放。传统节日的出色的文化意义与时代的要素组合,很多娱乐活动的开展足可以表现民众们对大召庙会的热爱。

2.1.3. 大召庙会集市活动

在大召庙会期间,大召寺周围还会有各类商贩前来摆摊位做生意,所谓商业街的塞上老街那里的店铺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生意客流量要比平时好得多,这些商贩都是以大召为中心,庙会为重点展开的热闹活动,统称为集市活动。

3. 大召庙会的社会功能分析

大召庙会的社会功能主要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

3.1. 大召庙会的正功能

从莫顿分析视角来看,正功能是促进、支持和维持社会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稳定性的积极功能。在文化的系统中,大召庙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正功能是与社会中不同主要因素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后出来的,本文试图从3个层面来分析探寻,从中分析可能产生的积极有利作用。

3.1.1. 提升了酬神文化的“生活感”

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对于烧香敬神活动的直接作用的评价是:民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认为“不明确”看法的人达到一半人以上,约三分之一的人参加活动后,说自己的生活“改善了”。以上可分析出参加烧香敬神活动的民众的情况,从而得出提升了酬神文化的“生活感”。

Table 1. Did life get better after burning incense and worshipping God

表1. 烧香敬神后生活有没有变好

3.1.2. 促进了集市经济的“商业化”

可以从表2中看出,认为“可以创造刺激消费的商机”的人占50%,也就是说占据一半的人;认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人占了数据的四分之一,认为是“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上的需要”的占总体的20%。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大召庙会商业化活动的经济功能的期待,同时也满足了消费和日常生活需求的低层次刺激。从而促进了集市经济的“商业化”发展。

Table 2. Role of market trading

表2. 集市交易的作用

3.1.3. 增强了庙会作用的“多样性”

表3的分析可知,20%的人认为“要依靠心灵”,有40%的人认为“要丰富庙会的传统文化”,选择其他选项的比例均在5%至15%之间,然而,民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多样的,从道德教育和社会团结等多种功能不太引人注目,但可以看出增强了庙会作用的“多样性”。

Table 3. Positive impa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emple fairs in Jokhang Temple Fair

表3. 社会发展对大召庙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大部分人看来,从人们的评价来判断,大召庙会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有利的影响。这主要反映在社会和文化促进功能和个人心理慰藉功能,然而道德教育功能上,社区功能和经济商业功能并不突出。

3.2. 大召庙会的负功能

主要是指即干扰打乱、并打扰破坏社会的本身固有的系统,容易造成社会结构和关系之间的崩裂的功能。我们对负功能展开的探讨,那就可以放在固有的历史在线情境中来分析,大召庙会作为其中一种的传统文化,不可能一直都存在有利的影响方面,否则就不会经历社会发展及形式内容的改变了。

3.2.1. 造成了医药上的盲目追求

大召庙会由于跟其他的地区庙会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当作包含了医药方面的功能的事务。这种被人们所认知的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社会逐渐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中,它是一个不断进入各种领域的科学过程。对于大召庙会的民俗色彩主要与药师佛有关。每年过年后的阴历初八,即上午九点举行活动,所有的喇嘛僧人都会朗读药师佛的圣经。其目的是:使你的家人被祝福并保佑身体上的安全和健康,家庭上的幸福和快乐,赶走身边的“病魔”。在土生土长的上岁数的群体之中,药师佛的高大光环被称为具有极高的地位,药师佛的“光环”被上岁数的人说的更加神圣化,以社会医学的现有科学知识来说,这样的信念,特别是西方医学在不能确立自身神圣的地方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这样的相信理念,会被人们的内心治愈空间所填满占据。这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生活的传播是分不开的。这两种“药”的不和谐对抗,使构建科学支配的社会结构变得困难。不光是这些,这种现象出现的文化还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欺诈,即对科学主导的医疗的不信任,并盲目追求。

3.2.2. 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根据表4可以看出,由于大召庙会活动的负面作用,大多数人不同意它,而且3%的人认为它“破坏了社会氛围”有7%的人认为“危害了社会治安”,有15%的人认为“阻碍民众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认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占据了5%,认为“浪费社会资源”的人占9%的比例。有13%的人选择“使宗族变得强大”,有2%的人则认为“影响政府对民众的管理”,但有36%的人甚至认为“没有消极影响”。这可以说明部分民众觉得大召庙会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认为对社会具有破坏性的负功能。

Table 4.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emple fairs

表4. 社会发展为庙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3.3. 大召庙会的显功能

显功能是指社会行为者能够期待、有意识地进行、明确地表示、观察的功能。

3.3.1. 提高了娱乐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被调查者占97%相信,大召庙会的游玩愉快的活动具有愉悦身心、增强了人们关系之间进一步沟通的功能,仅有3%的被调查者相信不会有积极效果。大召庙会的娱乐活动被大部分人都认可了,同时人际沟通的功能也被提高了起来。大召庙会活动被呼市土生土长人叫做“看热闹”或“逛庙会”,可以看出人们的主要想法是,参加活动的快乐氛围,在热闹中获得幸福和喜悦的感觉。大召庙会还给人们在一年工作疲惫中开了个“小差”,从中有机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民众在其中进行大规模交流聚集的同时,也能提高大召庙会活动的娱乐水平。

3.3.2. 促进了文化传播

在早些年间,大召举办庙会的显功能,主要表达了一种在民众之间的相信和崇拜。在通过时代不断把历史过去更替后,相信和崇拜的功能可以看得出被减弱了,但它出现在一种文化要素中,被人们一代代传了下来,尤其是建于在1578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化功能可以得到突出明显的变化,在政府主导的光环影响下,其文化的功能被充分的强调。目前对呼和浩特市来说,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非“佛教文化”莫属了。

大召庙会更是展示呼和浩特地域文化的一个平台,通过举办大召庙会的形式扩大了“佛教文化”知名度,不仅提高了当地的风俗文化的软实力,而且促进了大召文化的大众交流和认知的普及。

3.4. 大召庙会的潜功能

潜功能在默顿的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探寻一般人不能发现的功能和不能理解没有意识到的机能是对社会的特殊贡献。

在帕森斯“整合” [3] 中,虽然能说明大召庙会自身在社会开发过程中维持活力的理由,但是在说明大召庙会和外部社会环境时,明确了理论上的缺失不足。为了保证庙会本身固有的协调统一,并要完成与外面世界的更加有利的联系关联。这样有利的联系是默顿在环境中的存续,也就是它在潜功能的主要原因。大召庙会的潜功能是在大召周边地区建立文化社区,作为文化链接使用。这一功能不仅能延续大召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构建地域文化、维护地域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方法 [4]。作为大召庙会的潜功能,它不仅明显指向内部规范,更重要的是,作为产生规范的机构,大召庙会与外在的环境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社会规范。这种规范既与庙会规范统一,又与之不同。大召庙会不仅加强了区域情感而且维系了地区的和谐和互助。而这种潜功能是大召庙会本身以及庙会的参与者本身所没有意识到或难以认识到的,作为生活在这个文化社区的个人,他们支持长期传承下来的文化规范,主要在平时生活的实践做事。

4. 结论

庙会随着时代发展,文化活动也在逐渐现代化,多样化和商业化,从而给民众带来心理上的需求以及文化上的传播。通过对大召庙会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社会功能的不同类型,对此大召庙会中的社会功能还需更深的研究。本文通过运用莫顿的功能分析视角来对社会功能进行划分,从不同角度对大召庙会分析研究。从而推动当地的发展和经济上的繁荣,给大召庙会提供有力依据和研究贡献。

首先,在大召庙会活动的功能当中,人们主要支持正功能,但这种说法并不是很理想。呼市民众把大召庙会作为重要的节日举行,大召庙会活动主要以“人”为核心进行的,具有更强的意义,在传统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中突出的集市交易活动,只能作为辅助和支援性的活动而存在。

其次,在大召庙会负功能分析中,从医药方面和庙会活动分析得出,民众们对大召庙会的负功能认识及认可度不高,是因其负功能对改善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存在一定障碍。还有部分人认为,大召庙会的负功能作用对人们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最后,在大召庙会显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在这样的文化状态下,不同的因素也逐渐加入到里面来。娱乐活动作为庙会文化的拓展而来的方式,本身其属于正功能范畴不构成显功能,因为活动娱乐逐渐扩大和增加,慢慢的当成了庙会的主要领导的活动中的一项。当然,经济活动开始威胁作为主要功能的文化功能时,它们从中就会开始一连贯的战斗,甚至经济强大的席卷力可能会吞噬文化 [5]。在对大召庙会的潜功能分析可以得出,大召庙会不仅加强了区域情感而且维系地区团结和谐,但民众对活动的日后发展趋势判断比较模糊。

综上所述,对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庙会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研究,将会推动人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对我国地区不同的庙会传统文化活动的研究提供借鉴,而且带动更多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的开发。

文章引用

张琳林. 浅析庙会在传统文化活动中的社会功能——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召庙会为例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emple Fairs in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Taking Jokhang Temple Fair in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J]. 国学, 2022, 10(03): 121-127.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2.103021

参考文献

  1. 1.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2. 2.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 3.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 著. 社会行动的结构新版[M]. 张明德, 夏遇南, 彭刚,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2.

  4. 4. 孔繁星. 现代化进程中陕西关中药王山庙会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5. 5. 张东蕴. 农村庙会的社会学研究——以湖北省M地东岳庙会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