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6 No.06(2016), Article ID:17904,9 pages
10.12677/AP.2016.66096

Beijing-Shanghai Differences in Ancestor Worship Underlying Folk Online Memorial Behaviors

Chao-Hsü Lee1,2, Folk Psychology Research Team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Jun. 12th, 2016; accepted: Jun. 26th, 2016; published: Jun. 2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ABSTRACT

The Chinese’s ancestor worship was surveyed by content analyses to online folk memorial behaviors from Beijing and Shanghai. By random sampling, 45 online memorials from Beijing and 45 from Shanghai at the Netor.com website (www.netor.com) were analyzed,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eijing and Shanghai were compared on the emotion expressions, mourners’ identities, mourning types and so on. At the en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ancestor worship in the two cities and the socio-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online memorials were concluded.

Keywords:Folk Psychology, Ancestor Worship, Online Memorial Ceremony, Mass Media Psychology

从民间网祭行为看京沪两地祖先崇拜的差异

李朝旭1,2,民间文化心理学研究组1

1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山东 曲阜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6年6月12日;录用日期:2016年6月26日;发布日期:2016年6月29日

摘 要

本文对京沪两地民间网祭中所表现出的中国人祖先崇拜进行了探讨。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调查了网同纪念网(www.netor.com)中属于北京、上海的各45个民间纪念馆,记录了这种新的祭奠方式的情感表达内容,祭奠人身份、祭奠方式等。比较了这两地祖先崇拜的差异,总结了这两地祖先崇拜的共同特点和网祭的社会心理功能。

关键词 :民间文化心理学,祖先崇拜,网祭,大众传媒心理学

1. 引言

尽管很多神话学家倾向于认为物神崇拜是宗教的原始形式,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祖先崇拜才是宗教的原始形式(Wundt, 1912) (陆丽青,刘瑶,2008) 。然而,这种以祖先亡灵为崇拜对象的原始宗教或民间信仰在当今的西洋文明中已经趋于消失。中华文化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祖先神是中国人所信仰的诸神中最可信赖、唯一不可亵渎的神灵。对于乡土中国人,祖先崇拜也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具有高度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准宗教的心理需求,并通过庙祭、墓祭、家祭、网祭等礼仪行为世代传承于中国的每一个家族。祖先崇拜观念之深在中国民间传统家庭中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例如,在鲁西南菏泽地区,新婚媳妇只有去婆家祖坟祭告之后,才能算作家庭成员,据当地民俗这样才能蒙受婆家祖上的福荫佑庥。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是不是真正的宗教,学术界尚存争议,但是它对中国人的影响却相当于基督教对西洋人的影响。经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具有如下特点:① 崇拜的是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祖先,具有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② 对祖先的祭礼是系统的、固定的、长期的行为序列,除逢年过节要祭祀外,家中遇事通常都要禀告亡灵,或求佑,或告慰等。③ 家族的后人相信祖先并没有真正离开他们,而是依然在后代身边,影响着后人。④ 祖先被神化,相信其祖先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能庇佑或惩罚后代族人,并能与之沟通互感。

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家族中最基本的信仰活动和观念。祖先崇拜的观念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观念就像荣格所说的社会潜意识,数千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这种祖先崇拜的民间信仰在历史的长期积淀中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一个民族标签,成为中国人(尤其是汉族、苗族人)与外族人相区别的标志之一。中国人祖先崇拜观念深厚,所以古代的中国人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礼仪也颇多 (金尚理,2003) 。过去中国社会的性质从基层上说属于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便是人们以农为生,离不开土地,靠土地生活,世代定居于此是他们的常态。人们生于斯,死于斯,终老是乡,安土重迁 (费孝通,1998) 。这可以说是人们每到传统的祭奠节日便到祖先坟前拜祭的一个环境基础。但是,从物质生活背景方面,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大,人们离开故土在外打拼。这在客观上使一部分人失去了在祭奠时日返乡祭祖的客观基础。从历史文化背景方面,由于依次受到“五四运动”、“文革”、改革开放等三种历史因素的冲击,中华正统文化一度由官方形态转向民间形态得以存延。从科学技术背景方面,正如计算机技术曾在20世纪90年代给北美传统丧葬礼仪带来技术创新、网络服务渐渐取代牧师 (Thomas, 2001) 类似的情形,中国也在近年出现了网祭这种新型祭奠方式。网祭,即网络祭奠,又叫“网上祭奠”、“网上祭扫”或“网上纪念”,就是指在互联网这种虚拟的环境下,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祭奠形式来祭奠祖先。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完成如平常生活中一样的祭奠。比如可以为亲人献花、酹酒、上香等等。这种祭奠方式方便快捷,既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快节奏,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心理,因此网祭为很多中国人所使用。虽然网祭是模拟传统祭奠,但是它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并非与传统祭奠完全相同。目前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民间文化心理学旨在研究“主要存在于中下层社会的非官方主流、非学院式、非典籍规定的行为模式及其背后蕴藏的信仰和观念” (李朝旭,宋璐,姜璐璐,2008) ,从2007年6月13日民间文化心理学研究组在曲阜成立之初他们即对网祭的特点、社会功能及其所反映出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地域差异进行初步探索 (李业敏,2007;李成,2007) ,以便于学界更好地认识网祭,希望网祭能更好地为国人服务,提高国人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也是践行前辈“研究中国人特有而重要的现象” (杨国枢,2005) 之心理学志业理念。2008年5月发生四川大地震,国家设立全国哀悼日并发起了“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更加凸显了这一新型祭奠形式所具有的独特心理安抚功能和重要社会调节功能。

2. 方法

2.1. 取样

为了消除四川大地震对于网祭行为的影响,从网同纪念网(http://www.netor.com/)上随机抽取北京、上海两地的各45个纪念馆在震前的一年内(2007年4月6日至2008年4月5日)的所有留言、图片和其他访问信息。要求纪念馆必须是付费的,且由晚辈为其同族祖先(父母等)建立,并剔除功能不全的免费馆,剔除官方性质的名人馆与公祭性质的纪念馆。

2.2. 设计与步骤

先抽取有代表性的纪念馆进行分析,确定好分析维度。然后收集取样馆内的留言、图片信息、祭奠人署名等信息。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留言的内容及其表达的心理含义进行分类记录。比如将“斯老:上午好!好久没来看望您老了,今天我休息,刚刚忙完家务,就来看您老了!您老还好吗?”概括为问候看望;将“这是一个思念长辈的日子,就像这满满的花朵,我们对您的思念从来都是这么满满的”概括为思念怀念;将“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想起你们,感谢你们!在这个世界上,是你们给了我生命,没有爹妈就没有我!世上最亲的是你们,爹妈永远活在我心里!我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概括为感恩倾诉;将“亲爱的爷爷,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您能继续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身体健康远离疾病。”概括为求佑求助;将“今天是中元节,我在这里遥祝您老天国一切都好!”概括为祝福祝愿;将“衷心感谢您的亲人朋友长期以来关照!谢谢您的亲人朋友长期以来经常看望我的父母!”概括为友馆致谢;不属于以上六类的归为“其他”。

把祭奠节日宏观上分为日常祭奠、中国节日祭奠、西洋节日祭奠和生卒祭四类。

在此将祭奠方式进行了归类,并据此统计了所有馆的祭奠方式。

现实生活的祭奠人往往是族内后辈子孙,身份比较单一,但是网祭则祭奠人身份较多,是网祭的一大特点。笔者将其分类进行了统计。

采用Microsoft记事本、Microsoft Excel 2003、SPSS for Windows 11.5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

3. 结果

通过对北京、上海两地区各45个样本馆的分析得到了祭奠节日、具体节日、祭奠方式、情感表达内容、祭奠人身份的频数信息。

3.1. 祭奠节日的频数信息和差异分析

经检验北京、上海两地在祭奠的节日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χ2(3,N = 9231) = 78.26,p < 0.001,进一步做配合度检验:

日常祭奠结果为χ2(1, N = 6980) = 18.66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沪 > 京。

中国节日结果为χ2(1, N = 1533) = 31.12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西洋节日结果为χ2(1, N = 392) = 13.11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 。京 > 沪。

生卒祭结果为χ2(1, N = 9231) = 15.36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3.2. 具体节日的频数信息和差异分析

经检验北京、上海两地在祭奠的具体节日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χ2 (20, N = 2251) = 75.51,p < 0.001,进一步做配合度检验:

寒衣节结果为χ2(1, N = 81) = 6.59 > χ20.05(1) = 3.84,差异显著。京 > 沪。

劳动节结果为χ2 (1, N = 76) = 12.02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冬至结果为χ2(1, N = 124) = 26.14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沪 > 京。

圣诞节结果为χ2(1, N = 86) = 4.67 > χ20.05(1) = 3.84,差异显著。沪 > 京。

在其余节日上,两地之间差异都不显著。

3.3. 祭奠方式的频数信息和差异分析

经检验北京、上海两地在祭奠的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χ2(9, N = 9231) = 248.98,p < 0.001,进一步做配合度检验:

上香结果为χ2(1, N = 1154) = 42.78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点烛结果为χ2(1, N = 1381) = 8.90 > χ20.01(1) = 6.64,差异非常显著。京 > 沪。

冥币结果为χ2(1, N = 83) = 6.07 > χ20.05(1) = 3.84,差异显著。京 > 沪。

点歌结果为χ2(1, N = 203) = 54.76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超度结果为χ2(1, N = 222) = 12.43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特殊节日结果为χ2(1, N = 9231) = 20.79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献花结果为χ2(1, N = 3784) = 89.32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沪 > 京。

两地在酒食祭上没有差异。

3.4. 情感表达的频数信息和差异分析

经检验北京、上海两地在祭奠的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χ2(6, N = 9231) = 885.83,p < 0.001,进一步做配合度检验:

感恩倾诉结果为χ2(1, N = 1426) = 469.77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祝福祝愿结果为χ2(1, N = 1786) = 31.14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问候看望结果为χ2(1, N = 2467) = 11.00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沪 > 京。

思念怀念结果为χ2(1, N = 3142) = 304.33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沪 > 京。

在求佑求助和友馆致谢上没有差异。

Table 1. Beijing-Shanghai differences on memorial date

表1. 北京上海两地祭奠节日的差异

Table 2. On memorial festivals

表2. 具体祭奠节日

3.5. 祭奠人身份的频数信息和差异分析

经检验北京、上海两地在祭奠的身份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χ2(8, N = 9231) = 532.61,p < 0.001,

Table 3. Categories of sacrificial offerings

表3. 祭奠方式

Table 4. Categories of affective expressions

表4. 情感表达

Table 5.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ad

表5. 祭奠人身份

进一步做配合度检验:

孙辈结果为χ2(1, N = 577) = 11.04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友馆结果为χ2(1, N = 2377) = 158.74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京 > 沪。

兄弟姐妹结果为χ2(1, N = 337) = 200.27 > χ20.001(1) = 10.83,差异极显著。沪 > 京。

夫妻结果为χ2(1, N = 162) = 5.69 > χ20.05(1) = 3.84,差异显著。沪 > 京。

其他身份没有差异。

4. 分析与讨论

4.1. 祭奠节日差异

京沪两地民众在中国节日期间进行祭奠的频数明显多于西洋节日。祭奠者在祭奠节日选择上的本土化以及民族延续性心理由此可见。

表1我们可以看到,京沪两地都是日常祭奠次数最多。这反映了网祭的方便快捷性。然而,两者又有区别,在祭奠节日这个维度下,两地有显著差异。

上海人日常祭奠次数多于北京人带有了一种日常问候的意味,这可能反映了上海人心目中的祖先更像是一个还健在的、富有亲和力的、和蔼的亲人。他们认为祭奠是一种时常性的拜访与看望而不一定非在具体节日的时候才祭奠。

北京人的中国节日、西洋节日和生卒祭的祭奠次数都显著多于上海人,可能是出于自己比较传统的祖先崇拜观念,对祖先更加敬畏与仰重。他们可能认为在这些节日祭奠祖先是必须的,而且北京人还将这种祭奠习惯推广到了西洋节日中。

4.2. 具体节日差异

在这个维度下,我们发现京沪两地在列出的所有节日中都有祭奠,两地在这一点上具有一致性。两地在大部分节日如春节、清明等的祭奠上并无差异。而且春节、清明和中秋节这三个节日在北京与上海中都是祭奠次数最多的三个节日。这些都说明网祭也具传统性的特点,即在传统节日期间拜祭祖先。这也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是北京在寒衣节和劳动节的祭奠次数上显著多于上海;而上海在冬至、圣诞节上的次数显著多于北京。这说明在节日方面,北京人比上海人受到更多的本土传统文化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政治力量的影响,上海更多受到西洋文明影响。

冬至拜祭祖先的习俗在北京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已不太常见,但在我国闽台和江南吴越地区还有冬至祭祖习惯,在这些地区有“冬至大如年”、“亚岁”、“肥冬瘦年”的说法 (胡朴安,1923) 。上海地处此文化圈内,可能受其影响,因此表现出与北京的差异。

4.3. 祭奠方式差异

中国人的祭奠是受其祖先崇拜观念影响的,他们往往认为祖先虽在另一世界,但是依然能够享用来自人间的祭品。所以中国人的祭奠方式有很多,通过祭品表达了晚辈对先祖的种种感情。

表3中我们发现献花是这两地使用次数最多的,虽然献花是民政部屡次倡导的文明祭扫方式,也是网同纪念网站首选方式,但它毕竟不是中国人传统的祭奠方式。上海比北京更多使用献花反映出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互动。

上香、点烛、冥币以及超度等都是十分传统的祭奠方式。他们具有独特的灵性沟通意义。只在特殊节日才使用的祭奠方式,比如中元节的点灯,九九重阳节的插茱萸等,也是中国传统的祭奠方式。同样北京人在这些方面较上海人更多使用。

4.4. 情感表达差异

中国传统的祭奠不仅仅是后人为祖先献上祭品让其享用,祭奠人实际是在借祭奠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情感。网祭也同样如此,祭奠人通过留言,表达自己对先人的情感。

如前所述,北京人的祖先崇拜观念比较传统,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祖先具有神奇超凡的能力,能庇佑或惩罚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所以北京人多在祭奠时与祖先感恩倾诉自己内心的“敬”,对他们致以祝福祝愿,仰望他们在另一世界过得更好。从前文祭奠节日差异中我们发现上海人认为祖先更亲近,和蔼一些,因此上海人更多地借网祭表达心中对先人的“爱”,这体现于日常的问候、看望、思念怀念。

4.5. 祭奠人身份差异

表5我们可以看出网祭中最多的是儿女。这反映了中国人祖先崇拜的血缘特点。但是网祭又具有独特的特点,祭奠人的身份还有友馆和访客。从表5可知友馆是祭奠人身份中祭奠次数仅次于儿女的,也对其他纪念馆进行祭奠,这与传统的祭奠人身份有所不同。这种友馆来访的频数已经成为一种国人历来看重的“人气”资源,代表着馆主后人的荣耀。但这尚不能理解为传统的公祭,而仅是网民内部的人际支持。

上海的祭奠人身份是“兄弟姐妹”、“夫妻”的祭奠次数显著多于北京;北京的“祖孙”、“友馆”身份的祭奠次数则显著多于上海。似乎是昭示上海人更看重横向的同辈关系,而北京人的祖孙代际关系更融洽,且外人支持更广。

4.6. 两地民众网祭中祖先崇拜心理的共同特点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京沪两地民众虽在以上几方面中表现出差异,但其祖先崇拜心理依然显现出一些共同特点:① 在中国节日期间进行祭奠的频数明显多于西洋节日;② 清明节、除夕/春节、中秋节祭奠频数明显多于其他节日;③ 祭奠方式较多选择献花、点烛、上香、酒食;④ 情感方面多倾向于表达问候看望、思念怀念、祝愿祝福;④ 祭奠者身份多为儿女、友馆。

4.7. 研究启示

网祭是一种新生的祖先崇拜的表达方式,它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

① 发扬孝的传统美德,培育孝亲观念。对逝去祖先的祭祀,与为祖先尽孝有相通之处。并且对祖先的恭敬之情也会扩大至对在世的父母亲人的尊重、孝顺。同时晚辈在与长辈一起进行祭奠先人的时候也会培养其对长辈的尊重之情。丧葬祭念也被发现是孝道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 (范丰慧等,2009)

② 培养正确生死观、荣辱观。在祭奠中,祭奠人能清楚地感到自己与祖先的血脉关系。祭奠者是家族的一员,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液,自己就是家族的延续。从族群繁衍的背景中反思个体生命的意义,既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又体验到自己的重要。从而,对于生死、名利得失与荣辱的看法,将会有更加深刻的体悟。

③ 心理上的安慰寄托功能,具有满足心理安全需要的作用。网祭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图片、声音这些多媒体信息都能在网络中使用,这比传统的祭奠更加生动。而且它不受时空限制,更加便捷灵活。通过祭奠人们可以宣泄自己对逝去的亲人的感情或者向他们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感受,这些对自我的心理调适有很大益处。

而且人们还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来自他人的心理支持。特别是2008年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数据。短期爆发的这样重大创伤性事件,人数众多,创伤之大,个体心理咨询恐一时难以发挥作用。这次网络公祭就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遇难同胞的家属可以感受到全国人民对他们的关心与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祖先崇拜是带有鲜明中国特点的心理活动,推进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不能不研究这一现象,时代在不断发展,中国人的网祭正是在发展的社会与传统的文化交织之下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代表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所以系统地揭示网祭的特点及其内在心理机制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嬗变具有重要意义。网祭与祖先崇拜是一个现今还没有深入开展研究的民间文化心理学领域,笔者只是从京沪两地的纪念馆中随机抽取有限样本对网祭中所隐含的祖先崇拜心理进行了初探,结果难免会有偏颇之处,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予以检验与印证,并且对于不同地域祖先崇拜心理的差异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讨。

5. 结论

虽然互联网跨越时空,但民间网祭仍然具有地域文化差异,例如,本研究中发现京沪两地存诸多不同,北京人“敬”祖宗,上海人“爱”祖宗,前者的祖先崇拜甚于后者。

网祭不同于传统祭祖形式的地方在于,它是个体本位,而非家族本位的。日常祭奠多于节日祭奠,反映了网祭更加便捷。

民间网祭的四种主要形式是献花、酒食、点烛与上香,表现出时新与旧俗共存局面。

作为民间网祭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据,祖先崇拜并未随着中国大陆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推进而趋于消失,即便是在京沪两现代化大都市中也顽强存在。

致谢

本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间文化心理学的发凡及专题研究”(批准号:15YJA190002)中期成果,此外还部分受到第4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478)的资助;特别感谢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本科生郭勤一(考取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硕士)和张晗(考取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两位同学对本文的实质性贡献。

文章引用

李朝旭,民间文化心理学研究组. 从民间网祭行为看京沪两地祖先崇拜的差异
Beijing-Shanghai Differences in Ancestor Worship Underlying Folk Online Memorial Behaviors[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06): 738-746.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6096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范丰慧, 汪宏, 黄希庭, 史慧颖, 夏凌翔(2009). 当代中国人的孝道认知结构. 心理科学, 32(3), 751-754.

  2. 2. 费孝通(1998).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3. 胡朴安(1923). 中华全国风俗志. 上海: 广益书局.

  4. 4. 金尚理(2003). 疑神宗教与人伦理性.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41-46.

  5. 5. 李朝旭, 宋璐, 姜璐璐(2008). 揭开当代中国人秘密的面纱. 心理研究, 1(6), 36-44.

  6. 6. 李成(2007). 从网络祭奠看北京人的祖先崇拜心理. 学士论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7. 7. 李业敏(2007). 从网络祭奠看上海人的祖先崇拜心理. 学士论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8. 8. 陆丽青, 刘瑶(译) (2008). 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Wundt, W., 1912)

  9. 9. 杨国枢(2005). 中国人的心理.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0. 10. Thomas, R. M. (2001). Folk Psychologies across Cultur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9-23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