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10 ( 2023 ), Article ID: 73539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10530

基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子越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8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2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1日

摘要

大学生目前处于成长和探索阶段,正在经历身心逐步成熟、完善自我认知和加强社会适应的重要时期。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心理倾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如何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探讨影响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强调了从众心理可以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引导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并运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从众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Conformity Psychology

Ziyue Wa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ug. 21st, 2023; accepted: Oct. 2nd, 2023; published: Oct. 11th, 202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currently in a stage of growth and exploration, undergoing a crucial period of gra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maturation, self-awareness enhancement, and strengthened social adaptation. Conformity psychology, as a psychological tendency, is prevalent within the college student community. How to harness college students’ conformity psycholog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concern for higher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This paper takes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delving into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mergence of conformity psycholog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t analyzes the dual impact of conformity psych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lighting its potential as a potent guiding tool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orts.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proper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formity psychology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ir holistic development but also facilitate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ractic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objectives of such education.

Keywords:Conformity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从众心理传统上被认为是个人的弱点,代表在面对压力时难以坚持个人的信念和观点(Campbell, 1975)。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众也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因为它有助于加强与他人的关系,确保群体的和谐和凝聚力(Markus & Kitayama, 1991)。基于此,从众心理利弊并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背景下,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以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作为切入点思考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学生从众心理

谢里夫是首位进行从众行为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通过进行“游动错觉实验”揭示了从众现象的存在。鉴于谢里夫实验的一些不足,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Asch, S. E.)进一步进行了线段判断实验,提出了从众行为理论。阿希主张当个体面临集体压力或利益冲突的情境时通常会表现出从众倾向,即使多数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个体也倾向于跟随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是坚持独立的观点和判断(Asch, 1956)。谢里夫和阿希的开创性实验成为从众心理领域的两个经典实验,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实证基础,同时对后续的从众心理理论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和金融领域的国外学者开始对从众行为理论进行研究,然而在教育领域,国外学者对这一理论的关注和探索相对较少。但是他们的研究为从众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近年来,我国学界对从众心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从众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群体影响,放弃个人意见,选择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一种心理倾向。从众心理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化本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杜允,2012)。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常把从众现象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张敏,刘雪峰,郑福胜,2009)。

信息高度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有限,独立判断能力尚未成熟,稳定且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发生思维同向发展活动,因此大学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众心理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的从众现象在思想层面表现为权威认同、情感共鸣和舆论认知共振等;学习层面表现为课堂普遍沉默、课程选择趋同和学术观点追随等;生活层面表现为社交群体化、跟风消费和时尚共鸣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其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形成对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是把握潜在的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势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是亟需加以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在思想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积极价值观的时代新人,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发展规律且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引导他们的思想发展朝着健康和有益的方向稳步前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影响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显性的群体环境因素和个体素质与能力因素以及隐性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产生从众心理。

3.1. 群体环境因素

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一,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是由于群体环境的相似性。在研究人的社会学习时,班杜拉强调了替代性学习中的一个特定影响因素,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结果与自身情境相匹配来预测自身可能的结果(陈应娣,2013)。在相似的生长经历、教育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们共同经历着学业与就业压力、个人成长挑战、社交关系调适等方面的问题,在未来发展和生活方向上普遍面临类似的迷茫和困惑。在这种极其相似的环境之下,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其二,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是由于群体环境的压迫性。社会心理学家希曼认为个体在多个社会团体中具有从属性,并形成特定的次序表。排首位的团体将成为内在中心和参照标准,个体会将个人言行与该团体规范进行比对,判断行为是否合规,进而根据标准进行调整,确保与该团体保持一致(章士嵘,1998)。大学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这一群体中。每个个体之间都会建立关系,并遵循群体的行为准则。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大学生群体的内聚力比其他群体要高。在这样强大的凝聚力下,群体压力会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施压,使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的行为很难主观控制,从而导致了从众心理的形成。

3.2. 个体的素质和能力因素

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使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另一主要因素。首先,个体的心理素质会影响大学生们是否容易从众。如果个体自信程度不高,那么很难形成自己坚定的立场,往往会随波逐流地依赖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来改变自己的决策。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会削弱他们的自主性,还容易让大学生形成不良的从众心理和行为;如果个体缺乏责任心,那么就会不够重视自己的言行对自身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关注避免错误和遵循规定而忽略内心真实观点和个人意愿,盲目地认同他人的看法。长期稳定的环境导致大学生们责任意识的不足,在面对挑战时会表现出避难就易和回避责任的行为,进而加强了从众心理的形成。其次,个体的社交适应能力也会影响大学生们是否容易从众。个体的高社交能力使其更容易在群体中适应,出于维护社交连接、避免冲突和保持社会互动的顺畅和协调,他们倾向于遵循群体中广泛接受的观点,确保自己不受到批评或质疑,从而在社交环境中感到更加安全。因此,社交能力强的个体往往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愿意与他人保持一致,从而融入群体之中保持社交关系的良好状态。在大学环境中,大学生为了能更容易与同学建立友好关系,会主动采纳和接受他人观点,以维持他们关系的和谐。久而久之,这种社交状态会使其产生从众心理。

3.3. 文化因素

文化在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中充当指导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从众现象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模式有塑造作用。罗德·邦德和彼德·史密斯在跨足17个国家、进行133次试验后,发现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更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与此相反,在个人主义社会,人们体现出较少的从众行为(李颖,2004)。个人主义社会强调个体独立和自我表达,因此个体更愿意坚持自己的观点,从众行为相对较少。集体主义社会强调社会团结和共同利益,因此个体更倾向于追随群体意见,表现出较强的从众倾向。比如在中国,文化形态以家和国为核心。家国文化崇尚孝道和忠诚,强调对父母、君主和社会权威的敬仰与服从。这种观念促使人们追求稳定性、团结性,并倾向于与主流意见保持一致。同时,中国的文化中还讲究“中庸之道”,追求平衡与和谐。大学生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更倾向于选择服从权威,保持低调,不敢突出自己,更不愿破坏群体和谐。其次,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持续了数千年,导致中国人在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时会出现浓厚的集体意识。在中国,个体长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注重集体利益和群体荣誉感,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和国家有着极高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国内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并表现出从众的行为,其中更多的是积极与理性的从众行为。

4.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多方面的影响。从影响的性质上来说,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1. 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理性从众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健康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面向大学生的对象性活动,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理性从众有助于实现其个人的成长。学生在集体中通过相互倾听、分享和讨论,了解并接受集体中所共有的价值观念、规范和准则,可以从他人身上获得新的观点、理论和经验。这种正向从众可以拉动学生们的潜能,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从而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新时代新征程等积极思想舆论的不断传播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积极从众心理的影响,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相关内容,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理性从众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塑造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环境影响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互相渗透的现象(马元方,1988)。积极从众可以产生“群体效应”,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参与度,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凭借着群体效应,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群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从众效应发挥它增强凝聚力、放大集体优势的重要作用塑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从而能够出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比如,当优秀学生的卓越事迹在校园传颂时,学生们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会争相效仿,进而逐渐形成了尊崇先进、汲取楷模、弘扬榜样的集体环境。同样,负面示范也会被讨论,学生们会受到警示,从而避免了不良行为和思想的传播。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这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灵活和自然,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4.2. 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显现出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个体素质并激发积极性,加强个体对世界的认知和改造能力,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骆郁廷,2019)。盲目从众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轻则误己,重则误国。其一,盲目从众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全面发展。盲目从众会扼杀大学生的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石磊,刘蓉洁,2007)。比如,课堂之上选择沉默从众的大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观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评价和认可,导致原本具有的创新意识被削弱,逐渐失去创新的动力和热情。此外,盲目从众的大学生,在反复进行从众行为后,还会形成思维定势,变得麻木呆板。比如部分大学生们学习只关注考试及格而不追求更深的学习、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当作一种标识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屡发生,但是由于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这些行为常常被视为理所当然。其二,盲目从众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社会和国家责任感的缺失。大学生在历史上常常是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的推动力量,当大学生选择从众,社会的创新与进步力量就会被削弱,进步的步伐将变得非常缓慢。对国家来说,盲目从众更是不负责任之举。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这些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择盲目从众,将造成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新颖的思想、创新的力量和多样化的观点来应对挑战和推动发展,盲目从众对民族复兴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隐患。

5. 利用从众心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教育者应借鉴心理学理论,通过学科交叉将心理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有效利用从众心理,使其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工具,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5.1. 发挥榜样人物的引导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君亮在《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中强调了在大学生中开展“传、帮、带”工作,旨在为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李君亮,20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方法,创造更多让大学生与优秀同龄人接触的机会,引入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典型人物作为榜样来开展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模仿欲望。比如,在大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校友励志故事,邀请杰出校友定期回校为学生传授经验等方式都能起到发挥榜样人物的引导示范作用。同时,老师、辅导员和班干部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做好示范,为大学生提供无声的榜样力量。以北京理工大学的毛二可老师为例,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尽管已年迈,但依然坚韧不拔地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在校园中奔波,献身于科研和教育事业。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众多学生,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耿潇逸,2016)。这种方法有助于在大学生中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成功的路径和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更高的标准,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5.2. 重视群体教育导向作用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利用学生集体的力量成功改造了一批流浪犯罪青年。通过实践,他提出了通过集体来进行教育的原则,强调塑造正面的集体环境可以影响个体的发展和改变其行为(王淑霞,李月云,2010)。群体凝聚力会增加个体的从众压力,使个体更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群体中从众心理的相互渗透,并将其作为教育切入点,借助群体力量引导大学生逐渐调节其心理和行为,使其更好地融入群体并相互促进,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学术研讨会等有益的、健康的团体活动来加强集体影响,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大学城为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校园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岳麓山这一独特的资源组织大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也可以组织环境保护活动共同维护景区的整洁,从而形成良好地群体氛围,促进大学生群体的规范作用(耿潇逸,2016)。这种方法有助于构建健康的大学生群体,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广泛性,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积极的社会公民,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5.3. 利用新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新媒体舆论导向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更是一种价值观传递的过程,对社会和个体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大学生作为敏感且特殊的群体,对社会议题有着高度的关注。创造一个正面的舆论环境对于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非常重要。胡蔚涛在《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兼容性特质,采用新媒体辅助教学方式,积极推动网络思政教育,以提升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胡蔚涛,200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密切留意舆论动向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舆论主导地位,灵活运用新媒体等渠道,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建立恰当的舆论导向。具体可以利用主流新闻网站以及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公开课和讲座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共鸣,提升教育内容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以某大学的实例来说明,该校创立了一个名为“校君会”的组织,通过将同学们关注的网络热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进行主旋律教育。这一举措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并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岳恩莉,2020)。这种方法可以优化传统的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6. 结语

从众心理对处在行为塑造关键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影响深远。研究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思政工作者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深入了解,采取更科学、更灵活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引用

王子越. 基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Conformity Psychology[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0): 4213-4218.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0530

参考文献

  1. 1. 陈应娣(2013). 基于从众心理驱使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11), 160-162.

  2. 2. 杜允(2012). 论从众心理对学校德育建设的助推作用. 教学与管理, (33), 41-42.

  3. 3. 耿潇逸(2016). 班级非正式结构群体中的学生地位分层研究. 教育探索, (3), 29-33.

  4. 4. 胡蔚涛(2006). 大众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5(4), 9-12.

  5. 5. 李君亮(2011). 从众心理: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创新与创业教育, 2(3), 65-67.

  6. 6. 李颖(2004). 青少年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教育评论, (1), 29-32.

  7. 7. 骆郁廷(2019).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 8. 马元方(1988). 试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4), 66-69.

  9. 9. 石磊, 刘蓉洁(2007). 试论理性从众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理论导刊, (3), 81-83.

  10. 10. 王淑霞, 李月云(2010). 运用群体心理效应创新地方院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现代交际, (2), 79-80.

  11. 11. 岳恩莉(2020).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12. 12. 张敏, 刘雪峰, 郑福胜(2009). 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现代教育科学, (7), 123-125.

  13. 13. 章士嵘(1998). 心理学哲学. 社会科学出版社.

  14. 14. Asch, S. E. (1956). Studies of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I. A Minority of One against a Unanimous Majorit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70, 1-70. https://doi.org/10.1037/h0093718

  15. 15. Campbell, D. T. (1975). 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Biological and Social Evolu-tion and between Psychology and Moral Trad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0, 1103-1126.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30.12.1103

  16. 16.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98.2.22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