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063 , 7 pages
10.12677/ACPP.2023.129294

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考辩

朱垌烨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8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7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8日

摘要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引入了“文化”和“自然”的维度,构建了自己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将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引入到生态政治哲学领域,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指出其持续扩张性的内在本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他认为,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生态危机和经济,进一步主张将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提出了替代性的方案。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绿色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追求日益增强。奥康纳的思想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梳理了奥康纳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其进行辩证评价,阐述奥康纳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和理论缺陷,并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

关键词

奥康纳,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论

Debate on the Value of O’Connor’s Eco-Socialism

Tongye Zhu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Aug. 6th, 2023; accepted: Aug. 27th, 2023; published: Sep. 8th, 2023

ABSTRACT

O’Connor reconstructe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troduced the dimensions of “culture” and “nature”, and constructed his own eco-socialist thought. On this basis, he further introduced the idea of ecological socialism into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inherent nature of capitalist society’s continuous expansion inevitably leads to ecological crisis and economic crisis. He argued that unsustainable capitalism could not solve the ecological crisis and the economy, and further advocated a combination of ecology and socialism, proposing an alternativ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s,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have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pursuit of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enhanced. A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O’Connor’s thought has certai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mainly combs the internal logic of O’Connor’s eco-socialism thought, makes a dialectical evaluation of it,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defects of O’Connor’s eco-socialism thought, and analyzes its theoretical value and limitations.

Keywords:O’Connor, Eco-Socialism, Axiolog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向全球蔓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不断受到恶化的生态问题困扰。20世纪的生态理论和绿色运动不但没有缓解和阻止生态危机蔓延的趋势,相反,生态危机却在日益加剧。奥康纳基于这种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析与思考,深刻揭示了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并构建了其独具创新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以往的生态社会主义也注入了新的元素,从而为我们今天从全球性的视角对生态危机的克服和解决提供了诸多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肯定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历史的发展等客观因素,奧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辩证分析其思想的价值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和运用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来解决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

2. 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奥康纳肯定了马克思对于经济维度与政治维度上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局限,以独具创新的社会主义视角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

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质疑和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其理论具有致命的缺陷、是一次失败的、并非真实存在,更不能够帮助解释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在此种窘境之下,奥康纳坚定的站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他认为马克思对于经济维度与政治维度上的分析和理解非常深入透彻,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说服力,同时他也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局限,在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丰富其内涵,并以独具创新的社会主义视角对生态危机加以分析,将自然和文化特征融入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畴中,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首先,奥康纳丰富并发展了自然的观念。早在原始时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对抗,人类通过征服自然来获得满足其生存的生命物质和基本需要,这一时期由于条件和需求的限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的相对和谐。奥康纳认为马克思理论中的自然生态思想存在很大的发展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进行,因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1] 奥康纳进一步指出,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阻碍人类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当代并没有表现在生态危机上,马克思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资本主义的积累和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等人类社会内部的规律研究上,更多是对政治领域和上层建筑进行批判,忽视了自然界内部物质条件与生态的联系,“自然内的生态与物质联系以及它们对劳动过程中的协作所产生的影响,虽然没有被完全忽略,但相对地被轻视了。”( [2] , p. 286)因此,在奥康纳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停留在人与自然的技术决定论层面,虽然看到了自然系统存在于生产力中,却没有意识到自然系统也同样存在于生产关系中,在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时缺失了自然和文化的概念,对自然的理解表现的较为狭隘和片面。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人类开始主导自然,无限扩张的贪婪和欲望本性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始了无止境的占据和掠夺,这不可避免的给自然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类开始重新思考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才逐渐成为了时代所关注的焦点所在。

奥康纳基于时代的发展,在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理念合理性的基础上,不仅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也给自然理念赋予了新的理论解释。他认为自然系统作为生态学的主体和理论基础,应该从实践性的基本维度出发进行思考。奥康纳把自然植于社会形态之中,认为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价值联系,不仅如此,奥康纳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出发来理解自然,强调了自然具有独立性和目的性,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处于重要地位,自始至终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他认为自然系统不仅存在于生产力中,而且也内在于生产关系中,一方面,虽然自然系统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生产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构建自然系统的其他过程是不依赖于人类系统的,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会影响和制约人类生产力和生产过程的发展,人来对自然系统增长周期的控制也是建立在自然系统内在的发展趋势上。另一方面,人类社会、阶级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受到自然系统的影响。此外,奥康纳还强调了自然和生产关系的同一性,一旦生产条件遭到破坏,其后果不仅会因生产条件的不可持续性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不足,更会引发资本主义自我毁灭的危机,这进一步凸显了自然作为人类生产条件的重要意义。

其次,奥康纳强调并凸显了文化的地位。文化不仅是一种动态的、广泛的概念,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历史长期创造和发展的产物,代表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历史,因此文化的发展是不间断的、非静态的。纵观历史,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理论都要从马克思那里进行溯源,但奥康纳认为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关于文化的思考,没有对文化进行系统完整的思考。在奥康纳看来,历史上所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仅是自然的,同时也是与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价值联系也需要引入文化因素。由此奥康纳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将文化的观念扩展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升和凸显了文化的地位。他认为要想克服技术决定论层面的局限,就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仅受技术水平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技术条件下不同生产力与合作方式的形成也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例如欧洲和日本由于存在文化差异,使得二者在技术水平大致相同的条件下,也会采用阶级合作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合作方式,这就是文化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的体现,不同的社会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规范等因素使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进而影响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以,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文化,如果其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代表性过于突出,将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历史和社会变革进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因此,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角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劳动协作进行解读,强调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维度和文化维度,在丰富和发展自然观念的同时,也提升和凸显了文化地位,将二者融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畴,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中自然和文化的特征,突出了自然和文化因素在解释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作用,构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生态联系。

2.2. 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贡献和超越

20世纪70年代,生态危机刚刚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这一时期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安德烈·高兹,由于生态社会主义尚处在形成阶段,这些学者并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将生态危机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对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揭露上,没有触及到生态危机的根源,对于未来的理想社会道路也没有充分的表述,因此这一时期的生态社会主义力量较同时期的绿色运动相比还相对弱小,被称为“万绿从中一点红”。到了80年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为主要代表人物,从多个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成因,将生态危机视为当代资本主义最严重的危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开始探索解决办法,主张生态危机的解决要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较为明确的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詹姆斯·奥康纳等人为代表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开始更加深刻的批判,奥康纳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积累的本质层面出发,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补充并超越了以往的生态社会主义,促使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从稚嫩走向成熟,“不仅推动了当代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造,而且比上一阶段更加强调生态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关系,更加强调生态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 [3] 。

首先,奥康纳革新并重构了新的危机理论。奥康纳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又进一步补充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范畴,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第二重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即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不仅没有解决生产过剩的危机,反而增添了新的生产不足的危机,深刻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全球性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资本的无限积累,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生态殖民主义,通过不平衡的发展方式造成全球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奥康纳对“双重危机”理论的揭示,为我们看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更加透彻与深刻,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根源的揭示也更加清晰和全面。

其次,奥康纳探索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他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行动,“正义唯一可行的形式就是‘生产性正义’;而‘生产性正义’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生态社会主义。”( [2] , p. 306)他批判了传统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认为生态社会主义应该更加关注“生产性正义”,并主张交换从属于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从属于具体劳动,号召生产要以需求为标准而不是以利润为目标,生产过程要追求质的满足而不是量的满足。此外,他还积极倡导新社会运动作为实现新社会的主体力量,要以推进国家民主化为政治目标,以保护第一为发展原则,并结合劳工运动开展自下而上的生态斗争,进而推动全球性和地方性的思考与行动。奥康纳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种种构想,蕴含着生态学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秀本质。

由此可知,奥康纳将生态学和社会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探索出了一条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体系——生态社会主义。与以往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相比,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更突破和超越了资本主义和以往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仅反思了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坚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不仅为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理论视野,更为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前提,对于我国更好的走绿色发展道路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具有积极地借鉴意义。

3. 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尽管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解释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也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和个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必然具有一定的缺陷性,不仅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也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3.1. 重构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不科学性

奥康纳虽然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自然和文化的特征,突出了自然和文化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批判马克思关于自然的理解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偏差。奥康纳多次提到马克思没有将自然系统纳入生产力的范畴,认为马克思更多关注的是将自然界内在于生产力,看成人类生产关系以外的对象来考虑的,很少对自然本身进行研究从而缺乏了对于“自然生产力”的描述。然而事实上,马克思始终认为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分化于自然并且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始终优先于人类社会,马克思不但十分注重自然生产力,也重视自然系统的地位和价值,他不仅肯定自然生产力的作用,也没有忽视自然对人类的自主性作用。马克思曾多次在著作中提到:“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 [4]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将自然的再生产和经济的再生产相结合进行研究,认为不论经济再生产具有怎样特殊的社会性质,总是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密不可分的,“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经济的” [5] ,再生产过程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能动性作用,也体现出了自然的客观独立性。可见,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自然生产力”这一概念来阐述自然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对“自然条件”、“自然生产率”以及“自然的再生产”等概念的广泛阐述也表达出了自然生产力层面的思想,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生产给自然带来破坏的批判,我们必须肯定马克思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自然生产力的重视。

奥康纳始终认为马克思缺少了一种生态学感受性,事实上马克思并没有忽视生态问题,马克思早在《巴黎手稿》中就从生态视角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异化思想,在《资本论》中也曾批判了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以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为目标的,生态危机并不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因此,奥康纳只单纯地看到马克思缺少生态思想显然是片面的。由此可知,奥康纳虽然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但他并没有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科学的解读,从而也就没有全面的分析马克思关于自然的理解,必然对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解缺乏科学性。

3.2. 对生态危机影响的过分夸大

奥康纳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这虽然深刻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对人类解释当代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我们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方面,奥康纳夸大了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的地位。奥康纳承认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的作用,但是他认为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更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应该成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虽然凸显了生产条件的地位,但实质上也弱化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自人类社会出现后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矛盾,而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决定了其他形式社会矛盾的出现和发展,其他形式的社会矛盾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论,奥康纳提出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这一时期的特殊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积累异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问题日益尖锐,也就是说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本质上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导致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不变的,第二重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

另一方面,奥康纳在夸大第二重矛盾地位的同时也夸大了生态危机在社会变革中的影响,不仅将第二重矛盾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还过分强调了生态危机的作用,认为由于资本积累而引发的生态危机应该取代经济危机,应该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积累本质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一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而发展,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而生态危机虽然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生态危机根本上还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危机在当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能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生态危机从属于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展加剧了生态危机严重程度。因此,奥康纳将第二重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将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过分夸大了生态危机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做到辩证的认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关系,这不仅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混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3.3. 对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的乌托邦性

奥康纳对生态社会主义理想诉求的构建,虽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但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实现途径和运作模式等实践层面,却没有作出具体的阐述。

奥康纳倡导新社会运动要作为实现新社会的主体力量与劳工运动结合,汲取绿色斗争的经验掀起一场全球性的绿色运动,从而实现全球性生态革命的社会主义变革。但他把希望寄托在全球性和地方性的思考和行动中,强调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倡建立“第五国际”。纵观当今世界,只有少数国际环保组织是从全球性的利益出发组织运动的,而多数组织首先关注的还是本国的利益以及地区和团体的利益,现实世界不同的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这一客观事实,使各个国家在涉及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时,往往是从本国的利益出发的,对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多为敷衍了事,对于各国在全球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也一直存在推诿现象。因此,奥康纳倡导的“第五国际”只停留在了理论层面,想要得到行之有效的实现实际上非常困难。奥康纳对于如何进行国际性的合作、如何组织起不同形式的运动以及如何进行社会变革等方面却没有给出一个坚实可靠的方案,对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应该承担怎样的环境责任和义务以及解决生态问题上的现实能力等方面也没有做出客观的研究。“第五国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容易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掩盖全球性生态殖民主义的事实,用其作为推行环境利己主义的工具,继续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生态危机,逃避对全球环境治理应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欠发达国家的干预和制裁,从而加剧自然资源的掠夺和自然环境的污染。

4. 结语

奥康纳对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的出发点虽然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没有具体的通往生态社会主义的落地方案,对于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后如何进一步运行也没有阐述,使得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乌托邦世界。但是这也为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也有助于我们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构建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生态道路。

基金项目

2022年上海市社科规划年度课题一般项目“‘双碳’背景下上海建设生态宜居人民城市的重大举措研究”(项目编号:2022BKS004)。

文章引用

朱垌烨. 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考辩
Debate on the Value of O’Connor’s Eco-Socialism[J]. 哲学进展, 2023, 12(09): 1763-176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9294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6.

  2. 2. 詹姆斯∙奥康纳. 自然的理由[M]. 唐正东, 臧佩洪,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38.

  3. 3. 郑国玉. 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52.

  4.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60.

  5. 5. 马克思. 资本论: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398-39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