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7 No.08(2018), Article ID:26350,5 pages
10.12677/ASS.2018.78177

The Enlightenment of “Metaphor”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Middle School

Shan Wei

School of Marxism,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Received: Jul. 24th, 2018; accepted: Aug. 3rd, 2018; published: Aug. 10th, 2018

ABSTRACT

Metaphor is a rhetorical device often used in writing; Metaphor permeates our way of thinking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Metaphor can make the expression of languag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icity and vividnes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Based on the metaphorical approach,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ve both the natur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so there is a lot of language lively, vivid, and even use a lot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the textbook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re common in textbook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metaphor in textbooks and the use of metaphor in teaching is helpful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words:Metaphor Teaching, Middle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Method

“隐喻”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魏姗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收稿日期:2018年7月24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3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10日

摘 要

隐喻是在写作中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更是渗透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隐喻可以使语言的表达兼具简洁而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基于隐喻的手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思政课既有德育的性质又有智育的性质,所以思政课的课本中有很多语言比较活泼、生动,甚至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隐喻的表述在课本中就很常见。重视课本中隐喻的表述和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隐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隐喻教学,中学政治,教学方法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隐喻的定义

从传统意义上讲隐喻是修辞学的一个术语。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对隐喻的解释为:隐喻,比喻的一种,不用“像”“似”“如”等比喻词,而是用“是”“就是”“成为”等词语。传统意义上的隐喻观都是将其作为语言层面的修辞手法,以相似性为基础强调借用一事物形象说明另一事物。

现代隐喻理论明确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现象。例如,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于语言里,而且渗透在思维和生活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 [1] 现代隐喻观将隐喻定义为在彼事物的暗示之下认知此事物。“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今天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修辞学中与明喻、夸张、顶针等并列的一种修辞手段,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在教学活动中的隐喻就是教师或者教材编写者进行巧妙发挥或者创设符合情境的隐喻,让学生在彼事物的暗示之下认知和感悟此事物,从而对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3]

2. 隐喻的功能

2.1. 使语言的表达兼具简洁而生动形象的特征

“简洁而生动是语言使用者们所不断追求的表达效果。它使得语言高效而充满活力。” [4] 隐喻艺术最显著的一个功能就是它的生动形象性,因为使用隐喻艺术的目的就在于使得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具体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此外,在对新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时,把新事物的特征和学生已经熟悉的旧事物相联系可以使学生心领神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教材中写道,“我们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妖艳。”生命是美好得、脆弱得,在这里作者把生命比喻为花朵,简洁而生动地说明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激发起同学们珍惜生命,努力生活,让生命尽情发挥光彩的信心。再例如:“形形色色的植物给大地披上了色彩斑斓的外衣。”在这里,作者把植物比作是大地的外衣,描绘出我们地球生命的丰富多彩。说明了植物对于我们美丽地球的重要性。简洁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构成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世界因为生命而更加丰富多彩。

2.2. 隐喻语言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与原理的表述,这些概念、原理除了普遍意义上的科学性、逻辑性之外,有一些枯燥性。隐喻作为一种人性化的语言,它能够弥补语言那种枯燥冰冷的缺憾,使得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经济生活》中提到“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而为了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教材中把二者表述为根与叶、源与流可谓是生动、形象。学生都理解,没有根给叶子提供养分叶子不可能茁长成长,没有源头的活水,支流就不会成为涓涓小溪。而把两者结合起来,学生更容易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隐喻手法的使用使得充满理性的理论“活”了起来,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隐喻语言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有言“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知识虽然是做真人的基础,但是也要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充满隐喻艺术的课堂中,学生们可以由已知事物引申到未知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散自己的思维。

例如:《经济生活》中提到“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为了说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教材中把分配和交换表述为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这样的表述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分配和交换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分配和交换这个桥梁和纽带如果不能很好的发挥运转作用,那么社会再生产的环节就不能很好的进行。“桥梁、纽带”生动而形象,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3. 基于隐喻的教学方法探究

在中学政治教材中隐喻的现象广泛存在,隐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教材中隐喻的重视、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3.1. 隐喻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 思想性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隐喻作为一种诗意的言说方式,如果放弃了内涵上的思想性,一味地追求形式的贴近生活、语言的形象生动,就只是在放纵思想的懒惰、平庸、乏味而已。因此,思想性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隐喻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

2) 适度性

滥用隐喻无疑会消解教育理论的认知力和严密性。“隐喻在缔造知识的同时也可能扭曲知识,所以我们不是不要逻辑,而是期望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诗性的融合,既要有教育术语的清晰准确,又要有教育隐喻的创造想象。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和相融,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智慧人’而不仅仅是‘知识人’”。

3) 形象性

“隐喻借助联想的思维机制,通过描述已知的、熟悉的事物的某种特性来说明未知或抽象的事物,具有生动形象性的特点。例如在朱裹的《观书有感》一诗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借用源源不断流动着的湖水这一具体景象来隐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鲜活的思想的抽象理论。” [6] 隐喻可以对自然生活中那些具体生动的形象进行类比和暗示,从而将难以言传的抽象之物较为具体的表现出来。抽象的理论只能对同类事物的本质进行描述,无却法把握和表达生命活动的丰富性、具体性和多样性。在德育中倡导形象性的原则,就是为了让干枯乏味的理论变得具体丰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价值和魅力,也使得教育过程更易于接受。

3.2.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隐喻能力

“教师基于认知观从广义的视角来看待隐喻有利于深化其对弥漫着隐喻的各种文化的认识,更有利于其将隐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7] 教师应该加强对隐喻理论的理解,并且对于课本中教科书编写者使用的隐喻性表达要能够识别出来并且发掘出其背后蕴含的知识性与情感性。例如在部编版的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特别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一课中,将古典用语“格”返本开新,从“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让学生体会和认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教师如果对于传统古诗词发掘的不深刻就体会并且传达不出古人的那种精神情怀,更不用说学生能从这一隐喻表达中由古及今达到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对隐喻理论有了了解之后,在使用隐喻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学生所熟知、了解的源域来说明理论知识。学生们并不喜欢被老师霸占地满满当当的课堂,在使用隐喻时要注意课堂教学节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教师要坚持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教师在解读教材进行讲授时要避免过于知识化和去知识化两种倾向。隐喻的运用就能跟好的把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事物去解释理论知识。教材中有很多以学生生活中的事物为源域来说明理论知识得。比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在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初中时代是学生求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学生正出于人生中充满幻想的花季,这一阶段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把“十字路口”这一学生生活中的源域来说明“中学阶段”可谓是生动、形象。学生们都遇到过面临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情况,都知道选择的对错对于结果很重要,这样学生在内心也就知道了中学时代在人生阶段中的重要性。再比如在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中谈到“让友谊之树长青”,把学生非常了解的“树”与“友谊”相联系,学生们都知道“树”的长青需要我们浇施肥细心呵护,对待“友谊”我们也需要敞开自己的心扉,体会朋友的需要,认真关怀对方,并且还需要我们持续的行动,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友谊才能长存,友谊的树才能长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识别出教材中的隐喻,辨别出源域和目标域。一起体会教材中隐喻中所蕴含的美感。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有的隐喻学生难于理解,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步骤理解,带领学生认真体会,对于隐喻的讲解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联想。教师要运用隐喻时要恰当一定不能忽视知识本身的科学、准确。教师讲授的内容真实、准确才能提高自身的威信,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才能唤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敬畏之心。对于隐喻的讲解要科学恰当,方法的使用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和教师本身的特点。讲课的语言要规范准确,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要求,表达准确,条理清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辨识隐喻的技巧和方法,授之以渔,把握认识的规律,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组织好隐喻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理解隐喻和运用隐喻的能力。

4. 结语

本文从隐喻的传统意义与现代隐喻观出发,介绍了隐喻的定义并且指出教学活动中的隐喻的含义。介绍了隐喻可以使语言的表达兼具简洁而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最后,指出隐喻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应用的原则和教师运用隐喻的教学方法。

文章引用

魏 姗. “隐喻”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Metaphor” to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Middle School[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07(08): 1214-121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8177

参考文献

  1. 1.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 2.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 3. 李如密. 课堂教学艺术新论[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

  4. 4. 范青.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喻现象及其教学方法探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5.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01).

  6. 6. 张军慧. 隐喻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7. 7. 高维. 教学隐喻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