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06 ( 2019 ), Article ID: 30859 , 8 pages
10.12677/ASS.2019.86135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n Purpose

Linghai Fu1,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CCU, Taipei Taiwan

2Strait Chenggong Institute, Wuyi University, Nanping Fujian

Received: May 29th, 2019; accepted: Jun. 13th, 2019; published: Jun. 20th, 2019

ABSTRACT

Purpo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and there has been a large body of studies on this topic in the western world.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levant studies of purpose from half a century ago,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purpos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structure of purpos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purpose and related concepts, introduces the main methods and tools for evaluating purpose, sums up the function of purpose in promo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 important effects in the optimal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finally, points out several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on purpose.

Keywords:Purpose, Origin, Development, Prospect

目的感研究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傅凌海1,2

1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台湾 台北

2武夷学院海峡成功学院,福建 南平

收稿日期:2019年5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20日

摘 要

目的感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西方学术界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文章整理了半世纪以来有关目的感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了目的感研究的起源,梳理了目的感的定义与结构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目的感与意义、使命感、目的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评量目的感的主要方法和工具,总结了目的感在促进身心健康和最佳发展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目的感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目的感,起源,发展,展望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相比其他心理学概念,目的感的概念在国内心理学领域相对比较陌生,研究成果也较稀少。但在西方有关目的感的科学研究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目的感的科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过一段缓慢发展时期后,随着本世纪初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有关目的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数量大幅增加。这些研究包括目的感的定义、结构、测量,及其在抵御负面身心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与最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本文试图对半个世纪以来目的感研究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介绍目的感在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在最优发展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并试图指出目的感研究几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2. 目的感研究的起源

目的感的科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痛苦和磨难的Viktor Frankl,认为持续而有意义的目的感才让他得以幸存。他发现对未来抱有积极目的和正向愿景的那群人,存活下来的可能性最大 [1]。比如:与挚爱的人团聚,有未完结的心愿,以及具有深刻的精神信仰等。

Frankl最早提出了无目的感是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他指出无意义感与厌恶、无聊、犯罪行为、成瘾及抑郁都有关系,并构建了以意义或目的为基础的理论与心理治疗取向——意义疗法。意义疗法有三个基本假设:第一是自由意志假设,即人们可以自由控制对生命事件做出何种反应;第二是意义寻求假设,即人们的首要动机就是寻求生命中的目的和意义;第三是意义恒长假设,即在所有生活情境中,生命都具有意义 [2]。

Frankl关于生命意义(目的)的理论和应用,使目的感的研究在1960年代达到了一波高潮。但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目的感的研究逐渐减少。直到本世纪初期,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关于目的感的心理学研究再次增长。与Frankl关注无目的感与消极心理现象的关系不同,积极心理学范式下的目的感研究更多关注目的感对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3. 目的感定义的演变与发展

在目的感被纳入积极心理学的模型和框架之前,目的感的概念和定义发生着不同的演变。目的感曾被认为是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混沌中寻求意义的方式 [3],演化中的一种适应性 [4],以及个人的终极目的或目标 [5]。然而大部分关于目的感的定义都包含了三个层面:投入、目标导向与个人意义感。

投入是目的感界定的第一个主要层面,指个人愿意投入时间、资源和精力达到他们确认的目标 [6],投入对目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目标导向是目的感界定的第二个主要层面,目的感代表着对某种目的或目标稳定而深远的追求。这种深远的目的可能是无法完全达成的,但是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向其迈进。目的感的第三个层面是个人意义感,不是所有的行为动机都有特别的个人意义,而目的感却与个人意义或重要性紧密相关。

除了以上三个公认的主要层面之外,自我超越因素也被许多学者纳入到目的感的概念结构中。如Frankl建议除目的感的三个成分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超越自我的成分,被称为灵性的或灵感的层面 [7]。这个层面不只是个体意义的目标,而是让个体与广大世界相关联,如为家人、社区或国家服务,积极参与超越自我的世界。

综上关于目的感概念与层面的研究,目的感至少应包含投入、目标导向、个人意义感、自我超越等四个层面。Damon等把目的感描述为一种长期的、前瞻性的意图,为实现对自我有意义、对自我之外的世界有影响的目标 [8]。在此定义中,包含了目的感的主要成分:1) 稳定且未来导向的意图(目标导向);2) 有意义的参与涉入的行动(投入);3) 对自我有意义的目标(个人意义感);4) 对自我之外世界的利他贡献或影响(自我超越)。此定义比较完整地涵盖了以上四个层面,得到了目的感研究者的广泛采纳。

4. 目的感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4.1. 目的感与意义

目的感从最开始就和意义紧密相连,早期的学者常常把目的与意义两个词交互使用,在他们看来两个概念是可以相互代替的。但随着目的感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逐渐发现并区分了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首先,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自我超越的层面上。意义是能让一个人的生命或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事物,一般不涉及超越自我的概念。而利他和超越自我是目的感一个重要成分。其次,目标导向层面是两者间第二个重要区别。目的感涉及到有意义的、广泛的人生目标,并且有指向性和方向性,而大部分意义的概念没有涉及目标导向,不存在方向性。

4.2. 目的感与使命感

使命感是个人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 [9]。目的感和使命感都包含对未来目标导向,都需要长期坚持的行动与投入才能最终完成使命或达到目标。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使命感强调对自我天赋或社会赋予的角色期望的寻找与实现,目的感不涉及天赋与社会期望的概念。其次,使命感的驱动来源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认同,而目的感不限于此,其动机可以是来自社会期望与实现自我的动力,也可以来源于其他更单纯的目的,如求真、向善、趋美等终极追求。最后,使命感本质上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而目的感不仅涉及自我实现的意义,也包含自我超越的意义和价值。

4.3. 目的感与目的

目的感与目的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目的是目的感的来源,具有目的感的个体必定受到某些具体或抽象目的的引导,并为目的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两者的区别首先体现在目的是目的感驱使行为指向的目的地或终点,目的感是为实现目的持有的信念、体验的情感和投入的行为。其次,目的可以是指近期可实现可随时调整的短暂目标,也可以是需历时较久才能实现的中长期目的;而目的感则指向较稳定、较长远的人生目的,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长久而稳定。因此,具有目的不一定拥有目的感,只有那些长期的、对自我或社会有意义的,并驱使个体投入其中为之努力奋斗的目的才能引发目的感。

5. 关于“目的感”的翻译

目的感在英文文献当中使用的是“Purpose”这个词,其直译成汉语就是目的,意图,原因等 [10]。但如上所述,目的感并不能等同于目的。为了区别目的感和目的不同,在部分文献中就用“Purpose in life” [11],或者“Sense of purpose” [12] 来代表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人生目的或目的感。但绝大部分英文文献并未做区分,直接使用“Purpose”一词来代表目的感或人生(生活)目的。为了在中文翻译上区分目的感(人生或生活目的)与目的,一般模仿国外文献的做法,加一个前置或后置语,翻译成“目的感” [13] 或“人生(生活)目的” [14] [15]。

本文取的是“目的感”的翻译,除了为了与目的加以区分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目的感”更能体现为达到目的而不懈努力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体现了目的感概念中的“投入”层面;第二,“目的感”是对人生目的长久而稳定的信念、承诺与体验,更能体现对人生目的的意识与感知;第三,目的感涉及个人意义与超越自我的意义,这些意义应当被个体的理解、感知或体验才有助于形成目的感,目的感是一种对目的和意义的意识状态。基于以上几点,本文作者认为相比“人生(生活)目的”,取“目的感”的翻译更能体现其定义的关键因素,更能表现其内涵的本质。

6. 目的感的评量

由于目的感是一个较复杂、多维度的、主观性较强的概念,如何准确地衡量它,成为了一个难题。尽管如此,研究者发展了一系列方法来评量目的感,包括测验法、访谈法、排序法、日记研究、历史文献回顾等。不同的学者根据其对目的感的理解和研究对象,发展出不一样的评量方法,以下简略介绍几种在实证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6.1. 测验量表

6.1.1. 人生目的感测验(Purpose in Life Test, PIL)

人生目的感测验是Crumbaugh和Maholick于1964年,在Frankl的目的问卷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6]。该测验以Frankl对目的感的定义为基础,测量个体给自己的经历赋予意义的努力程度,以及意义让个体感觉到其生活值得过的程度。PIL是由20个题项组成的自陈式量表,采取李克特7点计分方式,总分越高说明目的感越强。PIL是目的感测量使用最广泛的工具。

6.1.2. Ryff的人生目的感分量表

Ryff的人生目的感分量表使用广泛程度仅次于PIL。本量表是Ryff基于其对心理幸福感的定义及其6个维度(自主、环境掌控、个人成长、积极人际关系、自我接受和人生目的感)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其中人生目的感分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生目标越明确,目的感越强烈 [17]。

6.1.3. 人生意义问卷(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

MLQ是另一个广泛使用的意义测量工具。它有10个题项,分为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5题,分别测量“人生意义寻求”和“人生意义体验”两个维度,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分数越高代表人生意义水平越高 [18]。

6.2. 访谈法

访谈法一般用在质性研究中,可以对经验提供深入的描述,也可以在量化研究数据中发现更充实更具体化的结果,据此提出假设,并在后续的测量等量化研究中加以验证。在探寻目的感背后的动机和机制时,一般会用到访谈法。研究者通过访谈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追求个人意义的深层原因,这是量化测量难以做到的。但由于访谈法耗时耗资耗力,在目的感的研究中相对较少用到。

6.3. 排序法

为了解目的感的来源,DeVogler和Ebersole发展了排序法。他们首先让研究参与者从有关意义的文献中列出3个最重要的意义来源,并列举与这三个来源有关的具体经历。然后对这些意义来源进行分类,以了解各种意义来源的类型,确定目的感的主要来源类型 [19]。

6.4. 历史文献回顾法

Mariano和Valliant通过回顾曾在二战时期服役青年的健康档案与访谈资料,以了解他们自发性的目的感与超越自我的夙愿。通过回顾历史文献,研究者得到了许多关于二战青年一代人目的感本质的有趣发现 [20]。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是历史文献极其稀缺和珍贵,不易得到,需花费大量时间与资源去收集、编撰和整理。

7. 目的感对身心健康和最佳发展的作用

7.1. 目的感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Frankl就提出目的感可以抵御负面状态,促进健康。他认为目的感无论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帮助人们抵挡生活中的挑战,而无目的感却会让人产生无意义感,陷入“存在虚空”(existential vacuum)或“存在精神官能症”(existential neurosis),一种持续厌倦、冷漠和空虚的状态 [21]。他的理论得到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的证实,无目的感可以强烈地预测厌倦、自杀意图和行为,以及其他负面心理状态 [22] [23]。

此外,目的感也能抵御疾病等不良生理状态。如一项追踪研究显示拥有较高目的感的群体得老年痴呆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的机率要明显低于目的感较低的群体 [24]。另外一些研究发现目的感与促发炎细胞因子、心血管和代谢标志物有关,高目的感的个体具有较低的发炎反应,有良好的心血管和代谢标志物 [25]。这些研究证明目的感对抵御身体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积极方面来说,目的感还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大量研究发现目的感与主观幸福感、自尊、生活质量、积极情绪都息息相关 [15]。Zika和Chamberlain发现目的感与心理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个结果并没有随着参与者的年龄不同而变化 [26]。另外,目的感也能促进个体积极地参与正向的社会生活,研究表明目的感与一系列正能量的健康行为有显著相关,拥有目的感的个体比无目的感个体更多地参与亲社会活动,并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27]。目的感还能减轻不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潜在的负面影响,研究者指出目的感成为一个保护因素,以提高青少年对高风险成长环境不良影响的抵御能力 [28]。

7.2. 目的感在最佳发展模式中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理学家过去专注于减少人类痛苦、缺陷和疾病的方法,而积极心理学提倡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们如何过上更充实、更富有成效和更有意义的生活。新的积极心理学范式孕育了有关人类最佳发展模式的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发展出了一些关于人类积极发展的实用理论,而获得目的感是其中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

Carol Ryff和Burton Singer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提出自我接受、环境掌握、正向关系、个人成长、自主和目的感的6因素模型,以上因素汇聚起来可以预测心理幸福感。其中目的感,是6个因素中对积极心理健康贡献最大的因素之一 [29]。

近期许多积极心理学理论同样认为目的感是人类最佳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例如,Seligman的“真实的幸福”理论确定了最佳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正向情绪、投入和目的感(或意义)。他认为,目的感是真实幸福最持久的因素 [30]。最佳发展的另一个相关模型行为价值(VIA)强调品格力量和美德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根据VIA的分类及因素分析,确定了四个因素:节制、智力、人际和超越。其中目的感属于品格的超越力量,在预测健康心理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31]。

目的感在人类最佳发展的各种概念模型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目的感是人类最佳发展理论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目的感研究展望

8.1. 目的感的评量方法

研究方法和评量工具是目的感研究最明显的缺陷之一。虽然研究者发展出一系列的量表与评估方法,但各种评估目的感及相关概念结构的测量工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都没有较完整地评量目的感的所有方面。如前所述,目的感较完整的定义包含了投入、目标导向、个人意义感、自我超越四个层面。目前大多数评量工具都只测量了目的感前三个层面,而第四个自我超越维度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评量。因此现有的目的感评估方法都没有全面衡量目的感所有这四个关键因素。

至于没有出现有效评量自我超越维度的工具,可能是因为很难用几个简短的调查问题就能反映其超越的目的,而且自我超越受到社会期望效应的影响较大,所测量出来的情况很可能与个体真实的行为相差胜远。尽管存在困难,但是设计一项全面、廉价、能够有效地测量目的感所有维度的工具,极其有价值。这不仅能弥补目的感评量工具的缺陷,也能突破访谈法、日记研究、历史文献回顾等其他研究方法的局限(如高成本、小样本、隐私问题和不完整记录等)。

8.2. 纵向研究

由于目的感使个体长期投入具有自我意义与超自我价值目的的活动中,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但现有的目的感研究主要还集中在横断面研究,很少有人对目的感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目的感的纵向研究可用于解决各种重要问题,如了解目的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是如何变化和发展的;青春期甚至更早阶段出现的目的感如何对成年及其之后产生影响;目的感的连续性与间断性如何影响身心健康与积极发展等。

此外,目的感的纵向研究还可以揭示目的感及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大部分横向研究都是相关性,或只是对因果关系的推测。而纵向研究却能够建立与证实因果模型与关系。虽然纵向研究既耗时又昂贵,但考虑到目的感在人类身心健康与最佳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对目的感的纵向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8.3. 反社会价值的目的感

从目的感的定义可以发现,目的感本质上是一个不带价值倾向的中性概念。目的感可以由符合社会价值的积极目的引发,也可以由一些反社会的负面目的引发。但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都侧重于正面的或至少是中性的目的感。因此,关于目的感的研究假设了一个积极的或至少是中立的目的。

由于社会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历史、社会机构和社会文化等,因此目的感性质的确认也应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为基础。在某一社会形态下,区分高尚与卑劣的目的,就可以探索消极目的感的作用。因为反社会的目的感并不能排除在目的感的研究之外,以便更加全面地理解目的感这个复杂概念结构的表现和运作形式。对于反社会目的感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些消极目的是由于什么因素引发的;它们是否源于积极的目的;它们的发展与什么样的早期经历有关;哪些因素或经历可以改变甚至重塑这些消极的目的感等。

8.4. 跨文化和文化研究

除了目的感的性质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目的感的内涵、特征、作用在不同种族、社会和文化中可能也存在差异。迄今为止,只存在少数目的感的跨文化研究,而且集中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目的感普遍性之间的差异程度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许多东方文化,目的感和意义感在美国民众中更为普遍 [32]。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目的感存在重要文化差异。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目的感是什么,如何运作,目的感结构中哪些方面具有普遍性,哪些方面具有文化特异性,并且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目的感在更广泛的群体中的发展模式,都需要进行跨文化和文化研究。

8.5. 目的感的培养

鉴于目的感与身心健康和积极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只有相对较小比例的年轻人具有目的感 [33],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如何培养和促进目的感发展的研究。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显示通过相对简单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影响年轻人发现生活目的的概率 [34]。除此之外,大多数关于如何培养和支持目的感发展的研究都是理论性的。理论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与现有的实证结果相吻合,这表明目的感在实务中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但仍需要直接关注目的感在特定环境中的实证研究。如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如何根据理论研究的建议,鼓励孩子反思与讨论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培养具有远见的目的感;在学校里,教师、行政人员和辅导老师如何把目的感的培养融入日常的教学、管理与活动中,形成学校的文化之一,而不是偶尔的一两次干预活动等。对于目的感培养的实证研究是将来极其有价值的拓展领域之一。

9. 总结

目的感的研究起于上世纪50年代战后创伤恢复的氛围,兴于本世纪初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其定义、结构、评量和功能都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深入而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目的感的研究从关注其应对负面心理与环境方面的作用,到促进健康、幸福和人类最佳发展,其重要性不断提升。未来对目的感的研究可以从全面的评量、纵向研究、反社会价值目的感、跨文化与文化研究,以及目的感的培养等方面着手,进行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其研究成果或将在健康、心理、教育、商业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章引用

傅凌海. 目的感研究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n Purpose[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06): 981-98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6135

参考文献

  1. 1. Frankl, V.E.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Pocket Books, New York, 154-159.

  2. 2. Frankl, V.E.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Revised and Updated. Beacon Press, Boston, 49-61.

  3. 3. Korotkov, D. (1998) The Sense of Coherence: Making Sense out of Chaos. In: Wong, P.T.P. and Fry, P.S., Eds., The Human Quest for Meaning,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hwah, 3-26, 51-70.

  4. 4. Boyd, B. (2009) Purpose-Driven Life. American Scholar, 78, 24-34.

  5. 5. Damon, W. (2008) The Path to Purpose: How Young People Find Their Calling in Life. The Free Press, New York.

  6. 6. Bronk, K.C. (2012) A Grounded Theory of Youth Purpose.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7, 78-109. https://doi.org/10.1177/0743558411412958

  7. 7. Crumbaugh, J.C. (1977) Manual of Instructions for the Seeking of Noetic Goals Test. Psychometric Affiliates, Munster. https://doi.org/10.1037/t65856-000

  8. 8. Damon, W. (2003) Noble Purpose: The Joy of Living a Meaningful Life.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Radnor.

  9. 9. 百度百科[K/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BF%E5%91%BD%E6%84%9F, 2019-04-12.

  10. 10. 剑桥词典. 剑桥大学出版社[K/OL].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E6%BC%A2%E8%AA%9E-%E7%B0%A1%E9%AB%94/purpose, 2019-04-12.

  11. 11. Bronk, K.C. (2014) Purpose in Life: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Optimal Youth Development. Springer, New York. https://doi.org/10.1007/978-94-007-7491-9

  12. 12. Hill, P.L., Turiano, N.A., Mroczek, D.K. and Burrow, A.L. (2016) The Value of a Purposeful Life: Sense of Purpose Predicts Greater Income and Net Wort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65, 38-42. https://doi.org/10.1016/j.jrp.2016.07.003

  13. 13. 王玉珍. 青少年目的感经验之探究[J]. 教育心理学报, 2018, 49(3): 437-459.

  14. 14. 兰公瑞, 李厚仪, 盖笑松. 人生目的: 一个能预示积极发展的心理结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12): 2192-2202.

  15. 15. 王枫, 钱艳, 叶剑辉. 医学生生命意义感、生活目的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8): 1253-1257.

  16. 16. Crumbaugh, J.C. and Maholick, L.T. (1964)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entialism: The Psychometic Approach to Frankl’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 200-207. 3.0.CO;2-U>https://doi.org/10.1002/1097-4679(196404)20:2<200::AID-JCLP2270200203>3.0.CO;2-U

  17. 17. Ryff, C.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1069-108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7.6.1069

  18. 18. Steger, M.F., Frazier, P., Oishi, S. and Kaler, M. (2006) 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the Presence of and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 80-93.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53.1.80

  19. 19. DeVogler, K.L. and Ebersole, P. (1980) Categor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aning in Life. Psychological Reports, 46, 387-390. https://doi.org/10.2466/pr0.1980.46.2.387

  20. 20. Mariano, J.M. and Vaillant, G.E. (2012) Purpose among the “Greatest Generation”.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7, 281-293. https://doi.org/10.1080/17439760.2012.686624

  21. 21. Frankl, V.E.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Pocket Books, New York, 167-171.

  22. 22. Dixon, W., Heppner, P. and Anderson, W. (1991) Problem-Solving Appraisal, Stress, Hopelessness,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a College Popul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8, 51-56.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38.1.51

  23. 23. 谢杏利, 邹兵, 黄中岩. 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目的、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10): 1482-1485.

  24. 24. Boyle, P.A., Barnes, L.L., Buchman, A.S. and Bennett, D.A. (2010) Effect of a Purpose in Life on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7, 304-310. https://doi.org/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09.208

  25. 25. Ryff, C.D., Singer, B. and Love, G.D. (2004) Positive Health: Connecting Well-Being with Biolog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Biological Sciences, 359, 1383-1394. https://doi.org/10.1098/rstb.2004.1521

  26. 26. Zika, S. and Chamberlain, K. (1992)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83, 133-145. https://doi.org/10.1111/j.2044-8295.1992.tb02429.x

  27. 27. Damon, W., Menon, J. and Bronk, K.C. (2003) The Development of Purpose during Adolescence.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7, 119-128. https://doi.org/10.1207/S1532480XADS0703_2

  28. 28. DuRant, R.H., Cadenhead, C., Pendergast, R.A., Slavens, G. and Linder, C.W. (1994)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Violence among Urban Black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4, 612-617. https://doi.org/10.2105/AJPH.84.4.612

  29. 29. Ryff, C.D. and Singer, B.H. (2008) Know Thyself and Become What You Are: A Eudaimonic Approach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9, 13-39. https://doi.org/10.1007/s10902-006-9019-0

  30. 30. Seligman, M.E.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Free Press, New York.

  31. 31. Park, N. and Peterson, C. (2006) 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9, 891-909. https://doi.org/10.1016/j.adolescence.2006.04.011

  32. 32. Steger, M.F., Kawabata, Y., Shimai, S. and Otake, K. (2008) The Meaningful Lif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Levels and Correlates of Meaning in Lif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 660-678. https://doi.org/10.1016/j.jrp.2007.09.003

  33. 33. Bronk, K.C., Finch, W.H. and Talib, T. (2010) The Prevalence of a Purpose in Life among High Ability Adolescents. High Ability Studies, 21, 133-145. https://doi.org/10.1080/13598139.2010.525339

  34. 34. Bundick, M. (2011) The Benefits of Reflecting on and Discussing Purpose in Life in Emerging Adulthood.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132, 89-103. https://doi.org/10.1002/yd.43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