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8 ( 2023 ), Article ID: 70099 , 6 pages
10.12677/ASS.2023.128575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漫瀚调保护与旅游活化 路径研究

张子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3年5月31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6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4日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作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竞相利用的文化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着形式单一、脱离生活等问题,限制了其多元价值的释放。漫瀚调非遗音乐承载着上百年来的蒙汉两族交流与融合,探讨漫瀚调的保护、传承和旅游活化等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意在明晰文化记忆下漫瀚调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旅游活化路径。研究发现:漫瀚调非遗旅游活化路径可以通过大型实景演艺开发、开发旅游节庆活动和发展非遗旅游体验项目进行旅游活化。

关键词

文化记忆,漫瀚调,非遗保护,旅游活化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Manhan Diao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 Theory

Ziqi Zhang

College of Tourism,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May 31st, 2023; accepted: Jul. 26th, 2023; published: Aug. 4th, 202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cultural resource to be utili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has problems of single form and detachment from life, which limit the release of its multiple values. Manhan Dia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ic carries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Mongolian and Chinese communities for hundreds of years, so it is significant to discuss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tourism revitalization of Manhan Diao.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anhan Diao under cultural memory and propose a tourism revitalization path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tourism revitalization path of Manhan Diao can be developed through large-scale live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festivals and tourism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on-heritage tourism experience projects.

Keywords:Cultural Memory, Manhan Diao, Non-Heritage Protection, Tourism Revitaliz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1]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2] ,它的传承发展对繁荣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准格尔旗漫瀚调音乐是当地居民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其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准格尔旗传统的公共文化产品,是蒙汉两族长期生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文化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参照系,不仅是身份认同和传承文脉的起点和落脚点。文化是国家自信的来源和底气,是每个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根本标识。记忆最基本功能是存储,而记忆的核心作用是再现,对于某一地方而言,通过保存世代相传的记忆可以达到文化身份认同的目的,同时在时空上提供一种共享过去、明晰现在、展望未来的全局意识。文化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在此意义上,它是由某地的多数人共享并向这些人传达的一种集体的,也就是文化的身份认同。

漫瀚调民歌是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非遗注重保护和发展,首先是保护,才有旅游活化发展。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对延续“非遗”的生命活力、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旅游资本的重视,在与旅游发展融合的基础上不断推出相关体验项目。其旅游活化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但目前对漫瀚调非遗的旅游活化利用方面研究甚少。以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漫瀚调为例,分析其遗产保护及旅游活化路径,以期在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为漫瀚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化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2. 文献综述

2.1. 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

20世纪2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学生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首次赋予“记忆”概念科学内涵,强调记忆的社会性,促成了记忆研究由个体生物学向社会学领域转向。他提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和记忆的社会框架,而个体思想将置身于这些框架内,并汇入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中去 [3] 。Luckmann看来,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扬·阿斯曼首次提出了文化记忆的概念 [4] ,从文化学视角下探讨了记忆的历时性延续,记忆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记忆是能够使人类形成身份认同的一种能力,人类自我是一种通过“时间之物”而建立的“历时性的身份认同”。哈布瓦赫关于记忆的系统化研究,使个人的记忆研究由个人到集体的转变,但是他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形成记忆的社会基础上,而强调了社会对记忆的结构,存在着群体联系而忽视了历史的延续 [5] 。

集体记忆作为一种文化实践丰富本土化的体验并达到身份认同的目的 [6] 。一些过去语义集体记忆通过文化形式(文本、仪式、纪念碑)和日常交流(复述、实践、纪念活动)在代际间传递,集体记忆的传递伴随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个体通过在社会中不断确认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自觉地将身份归属于群体,集体记忆是群体成员对自身所归属群体过去发生过什么的经验性知识,高度联结的或稀疏联结的集群网络成员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对于漫瀚调非遗传承人的集体记忆研究,目前在记忆理论和非遗研究中属于研究空白,亟待深入研究。正是在文化记忆的作用下,集体成员才能够对自身的文化身份进行准确的定位,建立文化的归属感,形成文化认同。

2.2. 文化符号学

现代符号学诞生在 19 世纪,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的科学。皮尔斯对符号的定义是:能够被用来在某方面代表其他的任何物象(Echtner, 1999)。可见符号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凡是人类所承认的一切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符号。文化是一种以符号代代传递下来的一种意义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传统的继承观念 [7] 。透过文化的象征系统,人们可以彼此交流、延续、延续、发展对生活的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文化符号学是将符号学的理论应用于文化现象的分析,从符号的视角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产生与变迁 [8] 。每个符号体系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记忆与文化标志,在这个符号圈内,各个符号体系可以相互对话、交流、融合,正是这种独特的符号体系,才能让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 [9] 。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活化

国外学者对非遗研究起步较早,最早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非遗的概念、保护、截至评定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学界主要在民间音乐类非遗理论探讨与建构研究,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管理的经验性研究等三方面展开较深入的研究。与国外非遗研究相比,我国对非遗的研究开展较晚。国内学术界主要研究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传承、创新及地方实践。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承华对其保护的基本概念进行整理和概述,认识应该考虑如何在保护音乐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使民间音乐非遗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1989年,乌丙安首次提出了“民间文化”的概念,正是由于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启动,才标志着非遗保护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10] ,此时非遗保护处于萌芽期。处于探索期的遗产保护时期主要集中在非遗概念内涵界定和反思性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认知的提高,非遗的内涵也在得以完善。2005年至2015年进入发展时期,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数字化保护和经验性研究。2016年以来是非遗保护的总体深化期,国内外学者不断总结经验,吸收新方法对非遗保护进行跨领域和跨学科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国外非遗研究涉及的学科中,环境研究和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占据了重要地位,非遗纳入了文化生态服务系统和文化景观的评估体系中,非遗数字化保护领域已经趋向完整 [11] 。

“活化”一词最早来源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化学领域。人文社科早有借鉴自然科学的传统,“活化”概念最早被引入“遗产活化”领域 [12] 。旅游活化是呈现文化景观、促进原真性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活化方式,是对旅游资源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等内涵的深化和拓展 [13] 。在非遗旅游活化利用方面,国外主要侧重于非遗保护的研究,对旅游活化利用方面研究较少,相反在国内对旅游活化利用有较成熟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对于非遗旅游活化利用的研究包括有非遗保护和活化利用关系的研究以及非遗活化利用模式研究等 [14] 。对无形文化遗产或重要事件,活化是一个有形化、可视化重现的过程。非遗与旅游的碰撞,是一种有效的活态传承,合理的旅游开发能保护非遗的活态性,同时也有助于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许多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旅游开发的范畴,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意大利傀儡戏木偶等都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旅游产品 [15] 。

3. 研究区概况

3.1. 历史地理概况

准格尔旗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并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走西口”。在清末移民的历史大背景下,蒙汉艺术文化相互交流并融合在一起,以此产生出漫瀚调。漫瀚调是蒙古族和汉族群众艺术的结晶,象征着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准格尔旗当地目前以广袤黄河峡谷风景为底色,浓厚黄色文化为依托,当地歌种“漫瀚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品牌,打造黄河峡谷休闲度假型旅游目的地。准格尔旗位于黄河几字弯流域,是传统的黄河文化旅游地。

3.2. 社会变迁因素影响下的漫瀚调

由于清末借地养民政策,大部分汉族人民开始转移到准旗长期定居。准格尔旗基本上没有单纯的蒙古族聚居地区,大部分村落都变成了两族民众混居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强化两族文化的交往融合。汉族民间艺人依照本地区的传统短调再次填词边写,自然而然地将汉族文化融合在里面,漫瀚调油然而生。随着漫瀚调的传播,它的歌曲风格也到了大部分蒙古族群众和汉族群众的认可,所以在当地展开大范围的传播。在漫瀚调的历史发展中,主要来自于社会的变迁。漫瀚调与鄂尔多斯短调歌曲与晋陕地区的爬山调、信天游以及二人台等民间音乐艺术元素相结合。如今的漫瀚调已然成为准格尔旗当地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润,更离不开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环境。漫瀚调是准格尔旗当地社会文化的缩影,更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4. 漫瀚调非遗保护现状

4.1. 政府大力支持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要积极推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1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22年,准格尔旗召开《促进漫瀚调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方案》座谈会,表示要契合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题,坚持守正创新和融合发展,坚持多元协同发展。

准格尔旗文旅局分别在布尔陶亥苏木、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准格尔召镇、迎泽街道、兴隆街道挂牌成立了6个漫瀚调传习所,进一步增强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的保护和传承。漫瀚调传习所的成立,为漫瀚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传承、创新、发展漫瀚调艺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地区文化生态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演出团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的传承单位,不仅担负着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普及和传承推广的责任,而且收集和整理了许多民间老艺人演唱漫瀚调歌曲的影视资料。将文化资源编纂成书,在文艺演出中将原汁原味的漫瀚调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4.2.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从诞生至今,漫瀚调一直在准格尔旗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研究准格尔的历史,可将漫瀚调作为重要的观照对象。随着社会发展,漫瀚调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其传承出现了严重断层。目前,对漫瀚调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需要进一步加强整理、研究、保护工作。

利用准格尔旗当地博物馆旅游资源,通过文物史料陈列和漫瀚调所用乐器以及声音等方式展示漫瀚调文化,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记忆场所,扮演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见证和记录的角色。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含有天然表演性质的”文化展演,因为它经由参观者通过符号、文本以及物件的重新构建而发生的想象和参与等感知体验。

4.3. 漫瀚调舞台化发展

随着旅游业艺术经纪发展项目和“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大量的传统民间“非遗”音乐也在跟随新形势,由非舞台化表演形式向舞台化表演形式转换发展。当前漫瀚调民族音乐表演领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况,一种是漫瀚调在原生民间音乐的日常空间表演层面,第二种在今天一些兼含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趋向的表演“组合”的民族音乐舞台表演中进行舞台化展演。漫瀚调民歌逐渐发展成新的形式,比如二人台、漫瀚剧、漫瀚调电影等,活跃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各级舞台上。发源于准格尔旗,由于不断的传播便流行于包头、土默特等炎黄流域一带。在准格尔旗当地,有漫瀚调艺术节,于1997年8月举办了首届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节,每三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九届漫瀚调艺术节。

5. 漫瀚调非遗旅游活化路径

5.1. 大型实景演艺开发

大型实景演艺即文化遗产旅游的建构主义模式活化。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走保护、传承、发展的路线,深度挖掘漫瀚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旅游产业成为核心诉求,以此打造当地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契合国家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打造当地文化品牌和产业品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进化,漫瀚调的展演形式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文化为核,创意为壳,以大众为根基,弘扬和发展漫瀚调非遗。可以依托民俗节事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活动,依托实景舞台剧进行旅游展演活动。将实景舞台剧看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化的形式,以表演艺术为支撑,以原生态的形式更生动的展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来吸引旅游者。大型实景舞台剧一般依托高质量的风景名胜区,以某一核心文化为主题,通过宣传成为旅游景区最吸引人的新型旅游产品。内蒙古黄河大峡谷景区位于准格尔旗,是漫瀚调发展实景舞台剧的绝佳场地。

5.2. 开发旅游节庆活动

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更加注重体验的质量。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漫瀚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之想当高的站位。当前背景下,文旅融合运作模式具体表现为文化旅游圈融合运作模式、项目开发融合运营模式、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吸引模式。漫瀚调旅游节庆活动可以选择气氛热烈、游客可参与性强并且可以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节庆、习俗、歌舞和戏曲等进行开发。积极培育准格尔旗乡村文化旅游节、那达慕大会、漫瀚调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将“旅游+”发展贯穿文化旅游节始终。针对漫瀚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表演,可以为其组织专业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队伍,定期在旅游地和旅游景区进行表演,比如传统的艺术表演晚会、小规模的演唱会等。文化旅游节庆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内容,要紧紧依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

5.3. 发展非遗旅游体验项目

充分利用非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遗文化旅游。规划设计推出一批非遗学习和旅游体验路线,引导旅游者在非遗旅游中感知蒙汉两族的优秀传统民歌音乐。同时,推动休闲生活与非遗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非遗文化。就漫瀚调音乐而言,通过发展旅游业,把漫瀚调音乐作为相关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或者一个独立旅游“产品”,带动人们对漫瀚调民歌的认知和关注。在旅游景区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漫瀚调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搭建传播展示平台,从而将传承人推到广大社会观众的前面,让更多的旅游者接触、认识并喜欢上民歌。结合其他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新媒体整体性传播,漫瀚调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民间舞蹈、民俗文化、民间故事和歌谣密切相关。在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保护和传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和相关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6. 结语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这是文化旅游融合的核心理念。漫瀚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方向,能对当地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极大助力。漫瀚调的旅游活态发展首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让广大民众了解并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是民族文化与其特定表现符号的结合,民族旅游产品多以展示、表演等形式为主,属于一种文化符号。漫瀚调作为诞生于蒙汉杂居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文化建构。其次,能够有效拓展旅游项目渠道,体现出旅游项目的文化性和地域特色性,为当地旅游行业以及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活化发展存在密不可分并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后,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多元化培养,注重多种形式的人才管理,比如传唱精英培养、表演人才培养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需要凝聚多方的力量和智慧合理开发和正确布局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漫瀚调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传统中走出创新,从娱乐中走出科普,从体验中走出传承,从本土中走出传承。本文不足之处在于对漫瀚调非遗文化与旅游结合现状认识不够深入和具体,结论依据文献及访谈文本结果分析而来,因此不能完全保证客观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尝试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田野观察,再加入新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更加科学严谨。

文章引用

张子琪.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漫瀚调保护与旅游活化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Manhan Diao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emory Theory[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8): 4220-422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8575

参考文献

  1. 1. 刘菲. 文化符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J]. 东岳论丛, 2014, 35(7): 147-150. https://doi.org/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4.07.053

  2. 2. 杨洪林. 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境遇与公共文化重塑——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考察中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8(1): 64-68.

  3. 3. 莫里斯∙哈布瓦赫. 论集体记忆[M]. 毕然, 郭金华,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81-95.

  4. 4. Luckmann Thomas. (1983) Remarks on Personal Identity: Inner, Social and Historical Time. In: Jacobson-Widding, A., Ed., Identity: Personal and Socio-Cultural, Humanities, Adantic Highlands, 67-91.

  5. 5. 陶东风. “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 文艺研究, 2011(6): 13-24.

  6. 6. Bajc, V. (2006) Collectivememory and Tourism: Globalizing Transmission through Localized Experience. Journeys, 7, 1-14. https://doi.org/10.3167/jys.2006.070201

  7. 7. 彭丹. 旅游符号学的理论述评和研究内容[J]. 旅游科学, 2014, 28(5): 79-94.

  8. 8. 金艳春, 朴润绪. 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边境地区民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 30(3): 90-96.

  9. 9. 康澄. 文化及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M].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 30-86.

  10. 10. 乌丙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55-60

  11. 11. 申彦舒.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启示[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 38(1): 62-66.

  12. 12. 高璟, 吴必虎, 赵之枫. 基于文化地理学视角的传统村落旅游活化可持续路径模型建构[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 39(4): 73-78.

  13. 13. 薛芮, 余吉安. 基于地方品牌建构的乡村文化旅游活化路径[J]. 经济地理, 2022, 42(6): 198-205.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22.06.020

  14. 14. 高寿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绍兴为例[J]. 对外经贸, 2013(6): 76-78.

  15. 15. 飞龙. 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6): 59-6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