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5153 , 5 pages
10.12677/ML.2023.1111657

文体学视域下小说的翻译研究

——以《阿Q正传》为例

宋玉巍

菲律宾莱西姆大学研究生学院,菲律宾 八打雁

收稿日期:2023年9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30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3日

摘要

鲁迅的半白话文长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也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由于文章大量使用了古代汉语,这不但给现代中国读者带来了很大的迷惑,而且也使得国外读者在翻译后的英文上很难一窥其意。本论文以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阿Q正传》两个译本为例。对照杨宪益夫妇和威廉·莱尔的译本,基于文体学视角对《阿Q正传》语言风格下的词汇、句子、语言和思想方面探讨翻译后的文章对原文的审美价值和主题意蕴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鲁迅,《呐喊》,《阿Q正传》,文体学,翻译功能

Translation Study of Novel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tylistics

—Taking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s an Example

Yuwei Song

Graduate School, Lyceum of the Philippines University Batangas, Batangas, Philippines

Received: Sep. 28th, 2023; accepted: Oct. 30th, 2023; published: Nov. 13th, 2023

ABSTRACT

Lu Xun’s semi-vernacular novel The True Story of Ah Q is a famous pie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one of Lu Xun’s representative works. Due to the large use of ancient Chinese, the article not only brings great confusion to modern Chinese readers, but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for foreign readers to have a glimpse of its meaning in the translated English. This paper takes two translations of Lu Xun’s first novel,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ion of Yang Xianyi and his wife and William L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ed article on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thematic implic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article in the language style of The True Story of Ah Q.

Keywords:Lu Xun, Shout Loudy, The True Story of Ah Q, Stylistics, Translation Func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鲁迅为世人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丰富作品。其中,其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对鲁迅小说的翻译研究多囿于基本的字词层面,缺少一种系统的审视工具与考量方法 [1] [2] 。在现有的译本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下简称杨、戴)作为我国翻译界的泰斗人物,其所译的《阿Q正传》则更容易读懂 [3] ,所用的词汇也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现在流行的还有威廉·莱尔(William A. Lyell) (以下简称莱尔)的《阿Q正传》 [4] ,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很多中英互译的技巧,还能学习到英语常用的表达方式。本次研究通过对杨宪益和莱尔两个译本的翻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言、思想等四个层次分析了两个译本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现报道如下。

2. 文体学的意义内涵

文体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类型、形式、风格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通常会着重对语音、词汇、句法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了他们的分布和重复,在语音方面有没有押韵、重音分布和强弱;在词汇方面它的用词难易,词汇是否正式、是否新词,而词汇用意是用来是描述性或者批评性,是具体的还是一般的词汇 [5] 。从句法结构上看,其句式主要有省略、倒装、简单、复合、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段主要有:比喻、隐喻、转喻、拟人化、类比化、仿拟化、矛盾化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文体学试图揭示不同文学作品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首先,文体学可以帮助翻译者深入理解原文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通过对原文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翻译者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并将其转换到目标语言中。其次,文体学可以指导翻译者在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时提供参考。由于不同的文体有着各自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文体特征,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保持目标语言的文体效果与原文一致 [6] 。最后,文体学还可以帮助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解决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文学作品往往深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因此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传达原作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通过文体学的分析,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作品背后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在翻译中兼顾文学性和意义的传达。

中国文学长篇小说的翻译,除了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外,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原文的意思。杨、戴和莱尔的《阿Q正传》这两个版本的翻译都很接近原作,将源语改为译语,使读者阅读时有一种通顺、轻松的感受。《阿Q正传》中有不少笔墨,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科举制、浙江东边的民风民俗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也有许多与之时代相关的词汇、句子、语言思想,它们在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只起到修饰的作用,而在英语的翻译中却很难准确地传达出它们的意思 [7] [8] [9] 。接下来我将从《阿Q正传》中的词汇、句子、语言和思想角度来阐释。

3. 文体学视域下《阿Q正传》翻译分析

3.1. 词汇层面

文体学中词语的选择与文体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文体学角度来说选词不仅直接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文体风格,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作品最后表达的意义。比如:在面对群众演讲过程中时尽量使用一般的词汇,使听众能够理解,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而在一些会议等正式场合的交际、交流中多使用正式的,带有繁文缛节的词语 [10]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是在文化水平较低的交流,那么英语口语使用较多,如wanna,alrighty等。词语的正规与非正规、褒贬、简明与繁复、具体与抽象这些都属于文体学的范畴。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必须与原作的语言形式相一致,并与原作的语言形式相一致,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原作的意思。

原文: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绝不是神仙。

杨、戴译:The use of “legend” is impossible because Ah Q was no legendary figure. [3]

莱译:But then… accounts of Daoist monks who live forever… [4]

在此描述中,杨、戴译与莱尔对“神仙”一词的译法有所不同,“神仙”一词在我国指的是神和仙,是对人类信仰中具有种超凡力量的超自然体中的最高者或宗教中的人物的一种称呼。在中国传说中“神仙”与在西方信仰中的“神”、“耶稣”等同为信仰,但是具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因此要将其翻译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戴的译文,用的是“legendary figure”,这个词用的是“传奇人物”这个词,这个词的译文并不是很清楚,但却让人觉得很亲切,也很好理解。莱尔在翻译的时候,用了“Daoist monks who live forever”这样的字眼,在中文看来“永生的道教和尚”。显然莱尔并没有完全理解“神仙”这个词,因为他觉得“神仙”是道教中才有的东西,所以,他将“神仙”这个词写得太过狭隘,认为在道教中具有超凡力量的人才是神仙,容易让人误会。因此杨、戴译的译文表现出了更强的原作对神仙的描写,也更加符合原作的语言风格。

3.2. 句子层面

文体学在通常的叙事结构中有叙事文体学,是探讨人类叙事经历的学科。叙述者是根据故事的线形过程来组织语言,构建故事情节,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叙述者也会采取特定的方式来强调所要表现的内容 [11] 。《阿Q正传》中所使用的讽刺手法,不但表现为语言形式,而且表现为叙事手法。从更广的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叙事手法,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风格”,它的重点不是如何体现叙事风格,而是作者的风格创作了什么样的叙事场景。这一层次的研究重点是对叙述视角、叙述次序和叙述重心的考察。

例2:

鲁迅: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

杨、戴译:Leaving his sentence unfinished, Ah Q took to his heels as fast as he could, followed by a huge fat black dog. [3]

莱尔译:Before he could finish, a black dog was lunching toward him and Ah Q broke into a run. [4]

这句话讲述的背景是阿Q为了生计,到禅院去偷萝卜,当老尼来阻止他时他开始耍流氓。但刚说到一半他就逃之夭夭了。看到这里读者们可能会想他为何只说了一半就走了,莫非是做贼心虚?到了最后,作者终于说出了真相,那就是大黑狗在追他。作者的这个叙述顺序完全颠覆了读者对它的习以为常的认识,它先是有果然后是有因,画面感非常强烈,读者首先看到的是逃跑的阿Q,然后是肥大的黑狗。这也符合鲁迅的风格,他用活灵活现的手法把阿Q遭遇强敌时的狼狈模样,描绘得淋漓尽致。杨、戴译的作品保持了这样的叙述次序,并保持了原作中的镜头感与悬疑,“took to his heels as fast as he could”这句话把“拔步便跑”说得栩栩如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莱尔译文似乎是在叙述顺序上做了一些合理的改变,在开头就把阿Q给说出来了,这样就失去了原文的悬念,降低了对于场景再现的生动性,有损原文的审美价值的传递和主题的阐释。

3.3. 语言和思想层面

所有能够使语言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均可置于文体学的研究范畴内,对于语言和思想的表现存在着多种方式,按照叙述者介入程度的差异,间接引语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从而达到引导别人的话语,让读者发现其中的深意 [12] 。《阿Q正传》是一部具有独特特色的讽喻性小说,其中,运用无限制的间接引语,是作者运用无限制的间接引语,以达到巧妙的反讽效果的方法之一。

例1:

鲁迅:谁知道这一晚,他很不容易合眼,他觉得自己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有点古怪:仿佛比平常滑腻些。不知道是小尼姑的脸上有一点滑腻的东西粘在他指上,还是他的指头在小尼姑脸上磨得滑腻了?……

杨、戴译:This evening, however, he found it very hard to close his eyes, being struck by something odd about his thumb and first finger, which seemed to be smoother than usual. It is impossible to say whether something soft and smooth on the little nun’s face had struck to his fingers, or whether his fingers had been rubbed smooth against her cheek. [3]

莱尔译: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tonight he wouldn’t even be able to get his eyes shut? There was something very strange-he could feel it-going on in his index finger and thumb of one hand. Could it be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soft and smooth on that nun’s face that had somehow rubbed off on them? Or could it be that he had somehow rubbed his finger and thumb smooth on her face? [4]

这段话背景是阿Q在调戏完小尼姑后那天晚上,就再也睡不着了,他感觉到自己捏着她脸颊的手有些滑溜溜的,这是身体上的感觉,还是精神上的感觉?作者在这里巧妙地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了“小尼姑的脸”上,这样叙述者就会联想到“女人是害人的东西”就看起来很符合逻辑。作者想表达的荒谬和不可靠性体现出来了,这也是想要表达的讽刺效果。原作中可以认为是叙述者在叙述层面上的一种归因,也可以认为是叙述者以提问等方式表达阿Q的内在思想。杨、戴译放弃了问句的格式,改用更加积极的陈述句,这样直接翻译为“小修女的脸上是否有什么柔软而光滑的东西击中了他的手指,或者他的手指是否被光滑地擦在了她的脸颊上。”,忽略了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侧面描写。莱尔的翻译采用了无约束的间接引语,在叙事层面上通过问题来表现叙述者的推理过程,在人物层面上表现出阿Q心中的困惑,“是不是那个修女的脸上有某种柔软光滑的东西不知怎么地摩擦住了他们?或者是他用手指和拇指在她脸上光滑?”,从而使其具有强烈的反讽色彩,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生动,充满了紧张。

α = β γ (1)

4. 结语

通过对莱尔和杨、戴两个译本词汇、句子、语言方面分析发现,他们各有所长,作者认为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译者都应该特别关注与原作的风格、审美价值、主题意义紧密联系的语言,在语言表达上尽可能地保持与原作的语言一致。在内容上可以结合作者风格进行深层次地解读,实现译文尽可能地传达出原文的文体风格。

文章引用

宋玉巍. 文体学视域下小说的翻译研究——以《阿Q正传》为例
Translation Study of Novel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tylistics—Taking The True Story of Ah Q as an Example[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1): 4896-490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1657

参考文献

  1. 1. 杜圣修. 论《阿Q正传》的文体特征及其解读方法[J]. 鲁迅研究月刊, 1999(8): 26-32.

  2. 2. 黄建国. 《阿Q正传》的语言艺术[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2): 117-123+156.

  3. 3. 鲁迅. 呐喊[M]. 杨宪益, 戴乃迭, 译.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2.

  4. 4. Lu, X. (1990) 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 Lyell, W.A., Tran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5. 5. 杨爱军. 《阿Q正传》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11-18(12). https://doi.org/10.28131/n.cnki.ncshk.2022.004853

  6. 6. 曾密群. 叙事文体学视阈下的英译小说翻译质量评估[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33(12): 113-114.

  7. 7. 杨卉卉.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小说翻译假象等值解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 29(12): 65-69. https://doi.org/10.15907/j.cnki.23-1450.2020.12.014

  8. 8. 王瑞, 黄立波. 《阿Q正传》在世界文学中早期经典化的翻译社会学解读[J]. 外语教学, 2022, 43(5): 77-84. https://doi.org/10.16362/j.cnki.cn61-1023/h.2022.05.016

  9. 9. 万文秀. 语用预设视角下的《阿Q正传》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分析[J]. 新纪实, 2021(15): 87-89.

  10. 10. 丁群. 《菊馨》三个版本比较——基于文体学分析中的词汇层面分析[J]. 知识文库, 2019(20): 180+182.

  11. 11. 冯智娇.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分析译者的语言风格[J]. 海外英语, 2012(1): 136-137+139.

  12. 12. 崔亚妮, 陈建生. 从文体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句子特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3(6): 79-8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