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7  No. 06 ( 2019 ), Article ID: 33452 , 6 pages
10.12677/CES.2019.76130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 Organizer” Strategy in Geography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Ying Qiu, Lihong Meng*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Received: Nov. 26th, 2019; accepted: Dec. 9th, 2019; published: Dec. 16th, 2019

ABSTRACT

Teachers provide a bridge between old and new knowledge by providing “advance organizers” to help students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and generate meaningful learning, thus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er of students’ knowled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dvance organizer” in the geography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strategy of implementing it in the geography classroom.

Keywords:“Advance Organizer”,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Geography Teaching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邱莹,孟丽红*

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12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6日

摘 要

教师通过提供“先行组织者”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产生。本文就“先行组织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在地理课堂实施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先行组织者”,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法和学生学法变革迫在眉睫。新课改提出新的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解释信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认为教师不再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送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1]。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关注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法的改变,并在相关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已有不少的学者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在其他学科的具体实践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为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 “先行组织者”概述

奥苏泊尔首先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认为“先行组织者”是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先行组织者”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和难点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降低难点知识学习的难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保持与迁移。

3. “先行组织者”的分类

3.1. 根据“先行组织者”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先行组织者”与学习内容的关系不同,奥苏泊尔将其分为三类: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结合组织者 [2]。上位组织者是指“先行组织者”的包容性、概括性要高于新知识。如在学习日本的海陆位置时,教师可引导学习回忆东亚的海陆位置,从而过渡带日本海陆位置的学习,东亚的海陆位置属于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是指新知识的包含性高于“先行组织者”。如在学习自然灾害时,教师可向学生先解释洪灾、旱灾、寒潮等灾害的概念,再来学习自然灾害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自然灾害的特征。并列组织者是指组织者与新学习的内容之间不存在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但两者之间又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在学习等温线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等高线的相关特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等温线的学习。

3.2. 根据“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不同,奥苏泊尔将其分为两大类也可分为三类: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3]。当学生学习一个不太熟悉的知识时,可以提供陈述性组织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如在学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比较在夏天和冬天,井水和地表的温度有什么样的差异,从而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学习降低难度。在这里学生的经验就起了陈述性组织者的作用。比较性组织者主要用于学生已经学完的知识之间,可更好的帮助学生辨别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如在学习完地理的公转后,可让学生列个表格“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和记忆。“地球自转和公转异同”表格就起了比较性组织者的作用。

4. “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

新课改以来,人们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行组织者”策略注重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知识进行深加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则正是其符合新课改的体现。其作具体用有如下:

4.1.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先行组织者”将新旧知识之间搭起桥梁,降低新知识和难点知识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降低学生学习中的挫败感,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望,从而慢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地球的运动是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和难点,且是在一接触地理就要学习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对这块内容进行有效的讲解,不仅影响后面地理的学习,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很难,从而降低地理学习兴趣。在处理地球运动这块知识时,教师可使用大量的“先行组织者”如: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视频、材料等,来降低这块知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是有趣的,而不是枯燥、乏味又很难的。

4.2. 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巩固

“先行组织者”的功能之一是为学习者提供与新学习内容有关的储备知识,从而有效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地理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结构的巩固。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中中国的地形时,可建构知识树来帮助学生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结构图如图1

Figure 1. Topographic knowledge network diagram

图1. 地形知识网络图

4.3. 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保持

教学中对地理知识采用“先行组织者”进行处理,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而促进知识的保持。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时,可将世界气候按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和降水来分类比较学习,使得学生不仅对气候的两要素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进行分辨,使得学生的相关知识在头脑中更加的清晰和深刻,从而促进这块知识的保持。

4.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迁移能力

“先行组织者”可帮助学生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结构的建立,让学生在头脑中有着清晰的知识结构。在遇到相似的情境时,教师可设计“先行组织者”来帮助学生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知识迁移的产生。如在学习世界人种分布时,教师可呈现“世界人种分布图”和“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人种的分布是否和气候有关系?从而来促进知识迁移的产生。

5.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5.1. 图片、视频、模型等“先行组织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

图片和视频具有大量的直观信息,教师在处理难点知识时,光靠课本上的文字讲解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时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模型等一些直观性的“先行组织者”来处理难点知识。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地球运动》公转中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这个知识点时书上是以活动题的形式呈现“一年中白天最长的季节是————季,一年中天黑最早的季节是————季”,其他的文字性讲解的知识很少,这个知识是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个Flash视频来讲解,帮助学生的理解。在这了视频“先行组织者”就发挥了它直观形象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借助模型来攻破这个难点知识。在学习这内容之前,教师利用地球运行仪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在演示之前,教师先将学生分三组,一组观察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一组观察北半球的昼夜变化情况,一组观察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然后进行演示,最后由学生将观察的情况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再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中山地的五个不同部位时,教师可出示相关的实景图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如见图2图3图4图5。实景图“先行组织者”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连系同时直观形象的将五个部位的特征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Figure 2. Saddle

图2. 鞍部

Figure 3. The peak

图3. 山顶

Figure 4. Cliff

图4. 陡崖

Figure 5. Ridges and valleys

图5. 山脊与山谷

5.2. 陈述式“先行组织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教师可提供适当的陈述式“先行组织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固定点”。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中地球板块运动,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板块以及怎么运动,如果就直接讲授新课,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很难理解。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呈现一段材料,关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来当陈述式“先行组织者”,给学生学习板块的运动提供一个观念上的“固定点”,来降低学生学习这块知识的心理难度。

5.3. 比较性“先行组织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同时,如果学生的原有概念不是很清晰、似懂非懂时,也很容易产生知识点之间的混淆。这些我们都可以借助比较性“先行组织者”来攻破。如见表1我们将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意义等进行比较,学生将对地球公转和自转异同认识更加清晰。

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earth rotation

表1. 地球自转公转对比表

5.4. 地图“先行组织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和地理简图可以说每节地理课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学生通过分析地图可以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而对地理简图的绘制则有利于加深地理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

如在学习中南半岛的地势和地形特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分析出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见图6。接着老师让学生简单的画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见图7。通过这两个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说基本上掌握了中南半岛的地势和地形特征。

Figure 6. Topography of Southeast Asia

图6. 东南亚地形图

Figure 7. Indo-China peninsula map

图7. 中南半岛地形简笔图

6. 结语

目前,国内关于“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研究已经在各学科教学中展开,关于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也不少,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是对老师的解放,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一条有效的路径。“先行组织者”的形式多样,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新知识的特点有效地选择和组织“先行组织者”,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基金项目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4-13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JC1503)。

文章引用

邱 莹,孟丽红.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 Organizer” Strategy in Geography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J].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07(06): 765-77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19.76130

参考文献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2. Ausubel, D.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Holt, Rinehart & Winston, New York, 146-149.

  3. 3. 施良方. 学习论, 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40.

  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