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3, 3, 153-161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3.34025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html)
A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 Narcissism
Guihua Wang, Fei Z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wangguihua519@163.com, fei_z@sohu.com
Received: Feb. 21st, 2013; revised: Mar. 5th, 2013; accepted: Mar. 17th, 2013
Copyright © 2013 Guihua Wang, Fei Zi.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 narcissism, and distinguish negative narcis-
sism and positive narcissism. Methods: 260 undergraduates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by
the self-made Undergraduate Narcissism Questionnaires. Result: 1) According to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Positive Narcissism wa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factors: authority, self-centered and self-focus. Negative
Narcissism also wa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factors: vulnerability, self-imposed isolation and subordinate
others. The six factors explained 59.512% variance; 2) The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of the self-made
Undergraduate Narcissism Questionnaires was between 0.618 and 0.812. Each factor and Narcissism tota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between 0.382 and 0.861 (P < 0. 01); 3) Both
Negative Narcissism and Positive Narcissism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positive mood (r = −0.257,
0.222, P < 0.01).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Negative Narcissism and negative mood (r =
0.340, P < 0.01). But Positive Narcissism wasn’t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Negative mood. Conclusion: With
satisfacto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self-made Undergraduate Narcissism Questionnaires is a good instru-
ment can be used in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Keywords: Undergraduate; Narcissism; Negative Narcissism; Positive Narcissism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王桂华,訾 非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北京
Email: wangguihua519@163.com, fei_z@sohu.com
收稿日期:2013 年2月21 日;修回日期:2013 年3月5日;录用日期:2013 年3月17 日
摘 要:目的:初步探索大学生自恋的因子结构,区分阴性自恋和阳性自恋。方法:自编大学生自恋
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北京林业大学 260 名本科生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1) 通过探索性因
素分析,阳性自恋由权力欲望、自我中心(需求)、自我关注构成,阴性自恋由敏感脆弱、自我孤立和
贬低他人构成,共解释总变异的 59.512%;2) 问卷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618~0.812 之间,
且各因子与自恋问卷总分基本达到中等偏高的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 0.382~0.861 之间(P < 0. 01);3) 阴
性自恋和阳性自恋分别与积极情绪总分存在显著相关(r = −0.257, 0.222, P < 0. 01),阴性自恋与消极情
绪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340,P < 0. 01),阳性自恋与消极情绪总分无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自
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性良好,可以进一步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和测量工具。
关键词:大学生;自恋;阴性自恋;阳性自恋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3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4
1. 引言
第一次系统地对自恋进行阐述的则是心理学巨
擘Freud,他在《论自恋:导论》一文中指出,自恋
是源于力比多。个体从外部世界撤回的力比多转向了
自我(ego),并产生了可以称之为自恋的态度(车文博,
1998)。
1968 年,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将自恋定义为一种心
理兴趣集中在自身的病理现象。1980 年,美国精神疾
病诊断手册第三版(DSM-III)中将自恋人格障碍列为
一种独立的人格障碍。1994 年,DSM-IV 设立的自恋
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将自恋人格障碍描述为一种普遍
夸大的行为模式。自恋者是高度自我关注的和自我为
中心的,极其乐观地评价自己,对他人的注意和羡慕
有着持续的需求,有着独特感和优越感,对权力、成
功和名誉有着反复地幻想(Yoshihisa, Margaret, & Mi-
chael, 2002)。
Lowen(1985)提出,自恋指的是一种综合病症,
其特征是相对于一个人的真实自我而言,夸大的投入
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象,相对于一个人的实际感觉,夸
大的投入于一种“似乎”是怎样的感受。Emmons(1987)
认为,自恋是以自我关注、自我中心、或自私为特征
的。并且,成年自恋者有一种“接受成功结果的责任,
并拒绝失败结果的谴责”的倾向。
20 世纪 80 年代后,很多心理学家指出只有极端
的自恋行为才被看成病态,而自恋行为表现不处于
极端时,倾向于将其看成一种人格特征。目前,在
自恋的操作定义上,学者们倾向于将自恋定义为包
括四个或七个因子的多维度结构。四个维度包括权
欲、优越感、自我钦羡、特权感。七个维度则包括
自主性、特权感、掠夺、炫耀、自我满足、优越感
和虚荣心。
Wink(1991)和他的同事通过对 6个自恋问卷中的
自恋维度进行主成分分析,把自恋分为显性自恋(overt
narcissists)和隐性自恋(covert narcissists)。他们认为:
显性自恋常常表现为自信满满的、有攻击性、爱出风
头、任性、漠视他人需要;隐性自恋的特征是戒备心
强、高度敏感、焦虑、在人际关系中常常有所保留,
并且具有任性、骄傲自大、一意孤行等。显性自恋者
与隐性自恋者都存在浮夸的自我感受,显性自恋的自
我浮夸感意识中可以体验到,而隐性自恋的自我浮夸
感则存在于潜意识中,与隐性自恋者近距离接触就会
发现他们的自我幻想使人惊讶。
Wink 认为显性自恋者有一种很直接的表现欲,
总是需要他人的关注和羡慕,显性自恋彰显优越感,
表现出对赏识的浓厚兴趣,关注成功和自我夸大。显
性自恋者的自我夸大感觉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体现出
来:强烈的表现欲、优越感,过分需要他人的羡慕,
权力倾向,操纵性的行为方式,一般较为独立、外向、
开朗、自信。显性自恋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优越
感,领导(权威)。
隐性自恋者有潜在的自卑感,总是感到自己不如
别人,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对工作、学习缺
乏兴致等。隐性自恋者过分敏感、焦虑,有不安全感,
但隐性自恋者仍然会无意识的自我夸大。隐性自恋独
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易损性(易受伤害),易 感质(过
分敏感) (Sedikides, Rudich, & Gregg, 2004)。
两外,Wink 还(1992)用Q技术,分析出有三种自
恋形式:意志型(Willful)是自信、善于 表现的显性自
恋者,敏感型(Hypersensitive)是内向、缺乏自信的隐
性自恋者,自主型(Autonomous)是创造性的、移情的、
成就取向的,反应了健康的自恋。
国内学者訾非(2012)将自恋看成阳性的自恋(即
一般而言的自恋)和阴性的自恋(即自卑)两种类型。
他认为具有隐性自恋的个体,虽然没有外显地表现
出自大、特权感、优越感等特点,但这些感受是隐
藏在内心的。隐性自恋者具有阳性自恋的特点,但
把它们压抑、隐藏起来,同时他们大多兼有阴性自
恋(自卑)的特点——这或许是他们压抑和隐藏阳性
自恋的原因。
本研究采用訾非学者的观点,将自恋分为阳性自
恋和阴性自恋,并以此为基础编制自恋人格问卷。本
研究中,阳性自恋的核心是自我欣赏,表现为个体对
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沉
迷和专注,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渴望可到外界关注和
赞扬,以彰显其优越感,并且对权力、成功有很强的
欲望。
阴性自恋的核心是自卑,表现为敏感脆弱,在意
他人的批评和批评,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常常感到不
满,并采用自我孤立的方式,疏远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以保持自己不受伤害。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平均年龄为20.75 岁,标
准差为 1.83。其中男生 81 人,女生166 人;文科学
生72 人,理科学生 175 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综述法
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参考借鉴相关测
评工具的基础上,以 HSNS 量表(过度敏感性量表)
(Hendin & Cheek, 1997)、大学生自恋人格量表(郑涌,
黄黎,2005)和大学生隐性自恋量表(孙璐,2010)为基
础,提取相应题目,同时与通过与訾非副教授、10名
研究生讨论,编制出大学生自恋的初测问卷。问卷共
包含 45 个题目,其中阳性自恋 20 题,阴性自恋 25
题。问卷题项采用从 1~5的5级评定法计分。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林业大学发放 260
份自编的大学生自恋的初测问卷,有效回收257 份问
卷,回收率 98.8%;剔除无效数据 10 份,共计 247
份有效数据,有效率 96.1%。通过自编初测问卷,对
当前大学生的自恋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以了
解大学生自恋的结构。
2.2.3.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结果以数字形式用统计软件加以处理的
方式是数理统计法,本研究采用 SPSS17.0 和
AMOS21.0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以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确定问卷的基本结构。分析表明,KMO统计量为
0.777,说明样本大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 球
形检验值为 2104.2,df = 496,显著性水平 P为0.000
(<0.001),说明各变量间存在相关。用主成分分析
(PCA)抽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再用斜交
旋转(Promaxrotatfon)法求出旋转因素负荷矩阵。
对于问卷题项的筛选根据以下三个个标准:1) 因
素负荷值。将因素负荷值低于 0.30的题项删除;2) 共
同度。将共同度低于0.20的题项删除;3) 跨维度。
在几个因子上负荷值均较高的题项予删除;4) 每个因
子的题项至少包括 4个。因此,最终确定 6个因素,
累计贡献率为 59.512%。采用高阶因素分析,得到权
力欲望、自我中心(需求)、自我关注三个阳性自恋因
子,及敏感脆弱、自我孤立和贬低他人三个阴性自恋
因子。各主因子负荷矩阵见表1。
阳性自恋主因子及其主要变量的最大因子负荷
矩阵见表2。
阴性自恋主因子及其主要变量的最大因子负荷
矩阵见表3。
综上所述,经过初测问卷题项的筛选,得到包含
33 个题项的自恋问卷,其中阳性自恋18题,阴性自
恋15 题,采用 5级评分制。
3.2. 信效度检验
3.2.1. 信度检验
编制大学生自恋问卷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在0.618~0.821 之间,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恋问卷具有
较好的信度。详见表 4。
3.2.2. 效度检验
1) 内容效度
本问卷的初测题目是综合考虑理论文献综述、相
关研究的量表两方面而形成的,在问卷初稿编订后,
Table 1. The communality and rotational factor loadings matrix of
Narcissism
表1. 大学生阳性自恋和阴性自恋因子负荷矩阵
阳性自恋 阴性自恋 共同度
权力欲望 0.822 0.625
自我中心(需求) 0.724 0.675
自我关注 0.700 0.480
敏感脆弱 0.783 0.565
自我孤立 0.761 0.566
贬低他人 0.643 0.661
特征值 2.239 1.332
解释率(%) 37.313 22.199
总解释率(%) 37.313 59.512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5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6
Table 2. The communality and rotational factor loadings matrix of Positive Narcissism
表2. 阳性自恋因子负荷矩阵
权力欲望 自我中心(需求) 自我关注
项目 载荷 共同度 项目 载荷 共同度 项目 载荷 共同度
A1 0.870 0.684 A7 0.785 0.521 A14 0.733 0.495
A2 0.839 0.551 A8 0.666 0.404 A15 0.698 0.430
A3 0.762 0.565 A9 0.632 0.437 A16 0.629 0.352
A4 0.753 0.589 A10 0.552 0.290 A17 0.583 0.456
A5 0.737 0.540 A11 0.453 0.280 A18 0.466 0.327
A6 0.312 0.293 A12 0.426 0.248
A13 0.395 0.501
Table 3. The communality and rotational factor loadings matrix of Negative Narcissism
表3. 阴性自恋因子负荷矩阵
贬低他人 敏感脆弱 自我孤立
项目 载荷 共同度 项目 载荷 共同度 项目 载荷 共同度
A19 0.681 0.532 A25 0.795 0.609 A29 0.810 0.650
A20 0.665 0.413 A26 0.773 0.611 A30 0.717 0.572
A21 0.652 0.395 A27 0.655 0.419 A31 0.626 0.355
A22 0.604 0.346 A28 0.527 0.333 A32 0.474 0.421
A23 0.578 0.503 A33 0.406 0.406
A24 0.437 0.358
Table 4.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among dimens ions in the questionnaire
表4. 大学生自恋总问卷以及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s Alpha 系数 Guttman Split-Half系数
贬低他人 0.680 0.707
权力欲望 0.821 0.802
自我关注 0.618 0.605
敏感脆弱 0.676 0.680
自我孤立 0.673 0.712
自我中心(需求) 0.690 0.688
阳性自恋 0.813 0.717
阴性自恋 0.776 0.760
其内容经过了相关研究人员(心理学专业的教授及硕
士研究生)的鉴定和完善,使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问
卷的内容效度通过以上措施得到保证。
2) 结构效度
对问卷的结构效度的检验采用以下方法:问卷的
各维度与问卷总体之间、以及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程
度分析。结果见表5。各因子间呈中等偏低的相关说
明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因子与问卷总分的
相关基本上都达到中等偏高的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
说明各个因子较好的反映了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问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Table 5. The correlation among dimensi o ns in the questionnaire
表5. 大学生自恋各维度及其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贬低他人 权力欲望 自我关注 敏感脆弱 自我孤立 自我中心(需求) 阴性自恋 阳性自恋
权力欲望 0.182**
自我关注 0.211** 0.317**
敏感脆弱 0.322** −0.031 0.031
自我孤立 0.381** −0.022 0.163* 0.297**
自我中心(需求) 0.535** 0.385** 0.361** 0.095 0.232**
阴性自恋 0.789** 0.066 0.191** 0.673** 0.768** 0.406**
阳性自恋 0.415** 0.782** 0.691** 0.041 0.157* 0.785** 0.292**
问卷总分 0.689** 0.599** 0.601** 0.382** 0.512** 0.749** 0.721** 0.861**
注:*P < 0.05,**P < 0.01。
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效标效度
本问卷选取 BFS 心境量表为校标,采用相关分
析,检验效标效度。BFS 心境量表是一份德语的心境
测量与描述工具,由 Abele和Brehm 于1986 年编制。
1995 年由姒刚彦翻译成中文,罗君安校对。后来姒刚
彦、黄志剑(1997)等人对其进行了两次信效度检验,
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理想的理论效度、结构效度和
内部一致性。该量表根据心境的二维构成理论设计而
成,认为八种心境分别属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
国外研究中,积极情绪包括活跃性、愉悦性、思量性
和平静性,消极情绪包括愤怒性、激动性、抑郁性和
无活力性。但国内研究中,思量性则通常属于消极情
绪。由于思量性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将思量性作为效
标效度。
结果表明,阴性自恋与活跃性、愉悦性存在显著
负相关,与愤怒性、激动性和抑郁性及无活力性存在
显著正相关;阳性自恋与活跃性、愉悦性呈存在正相
关;自恋总分与愤怒性、激动性和抑郁性存在显著正
相关。详见表6。
在和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关系上,阴性自恋与
三个积极情绪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四个消极情绪
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阳性自恋与三个积极情绪总分
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四个消极情绪总分无显著相关;
而自恋问卷总分则与四个消极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三个积极情绪总分无相关。详见表7。
4. 讨论
1) 关于自恋的结构,在所得到的三个阳性自恋因
素里,权力欲望指个体希望自己占领导地位、掌握权
力;自我中心(需求)表现出个体常常需要周围的人将
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以其为中心;而自我关注则是
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过分专注和沉迷。三个阴性自恋
因素中,敏感脆弱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评价和批评敏
感,容易受伤;自我孤立则是其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而
与他人疏远;贬低他人则指个体常常对周围事物不
满,对他人成就的不认同。值得一提的是,阳性自恋
和阴性自恋的核心都有自我关注,但出发点不同的
是,阳性自恋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关注,而阴性自恋则
是消极的自我关注。以往的研究表明,自恋中的权欲
和自我满足因子处于更适应的一端,它们与成就需
要、生活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家庭满意度显著正相
关,特权感因子处于不适应的一端,预示更多的权术
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而其他的因子则都介于两者之
间(Soyer, Rovenpor, & Kopelman, 1996)。
2) 在自恋与情绪的关系上,阴性自恋与三个积极
情绪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四个消极情绪总分存在
显著正相关。这与郑涌(2005)等人的研究相符,他的
研究结果显示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存在显著的正相
关,隐性自恋者通常比较焦虑、抑郁,缺乏满足感,
容易受到生活中创伤事件的伤害。Rathvon(1996)的研
究也显示,隐性自恋的自我浮夸感、幻想存在于潜意
识,外在行为表现出过分敏感、焦虑、自卑、低自尊
等特征,对生活满意度低,有抑郁倾向。研究结果中,
阳性自恋与三个积极情绪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四
个消极情绪总分无显著相关。这也论证了以往显性自
恋研究的一些结果。Rose(2002)的研究也表明,较之
隐性自恋,显性自恋者更为快乐一些,他们有更高的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7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Table 6.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arcissism and BFS
表6. 阴性自恋、阳性自恋、自恋总分与情绪各单量表间的相关
阴性自恋总分 阳性自恋总分 自恋问卷总分 活跃性总分愉悦性总分平静性总分愤怒性总分 激动性总分 抑郁性总分
活跃性总分 −0.267** 0.287** 0.085
愉悦性总分 −0.288** 0.137* −0.034 0.631**
平静性总分 −0.071 0.114 0.070 0.475** 0.619**
愤怒性总分 0.256** 0.085 0.157* −0.034 −0.043 −0.040
激动性总分 0.292** 0.075 0.175** −0.048 −0.092 −0.104 0.618**
抑郁性总分 0.375** 0.077 0.213** −0.238** −0.247** −0.149* 0.683** 0.669**
无活力性总分 0.254** −0.070 0.048 −0.228** −0.083 0.023 0.538** 0.585** 0.690**
注:*P < 0.05,**P < 0.01。
Table 7.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arcissism and two
types of mood
表7. 阴性自恋、阳性自恋、自恋总分与消极情绪和积极
情绪间的相关
阴性自恋
总分
阳性自恋
总分
自恋问卷
总分
三个积极情
绪总分
阳性自恋总分 0.292**
自恋问卷总分 0.721** 0.861**
三个积极情绪总分 −0.257** 0.222** 0.050
四个消极情绪总分 0.340** 0.045 0.169** −0.147*
注:*P < 0.05,**P < 0.01。
自尊和对生活更高的满足感。相比之下,隐性自恋者
则相对不那么快乐,他们报告相对较低的自尊和较低
的满足感。因此可以认为,与隐性自恋相比,显性自
恋者更多地与心理健康相关联。
3) 此次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就是
样本代表性的局限,选取的被试样本全部来自于北京
林业大学的本科生,平均年龄在 21 岁左右,因此研
究的结果未必适用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无法推广
到其他情况之下。其次,信度方面,虽然内部一致性
系数较好,但缺乏重测信度,可能会导致问卷结果不
一致;效度方面,校标较单一,应该再增加一些校标
进行效标效度的检验。最后,问卷编制仅仅进行了探
索性因素分析,还没有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因此并
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正式问卷。总上所述,若自编问
卷要作为测量工具,将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进行跟进和
完善。就目前问卷的结构来看,初步的探索可以为业
内研究者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车文搏(1998). 弗洛伊德文集(第二卷). 长春: 长春出版社, 650-
675.
姒刚彦, 黄志剑(1997). BFS两次检验的介绍与结果对比分析. 西安
体育学院学报, 1 期, 76-79.
孙璐(2010). 大学生隐性自恋及其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西南
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未出版, 重庆.
訾非(2012). 感受的分析: 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
疗.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07.
郑涌, 黄黎(2005). 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
心理科学, 5 期, 1259-1262.
Emmons, R. A. (1987). Narcissism: Theory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ehology, 529, 11-17.
Hendin, H. M, & Cheek J. M. (1997). Assessing hypersensitive narcis-
sism: A reexamination of Murry’s Nareissism Seale. Journal of Re-
search in Personality, 31, 588-599.
Lowen, A. (1985). Narcissism: Denial of the true self. New York:
Macmillan.
Rathvon, N., & Holmstrom, R. W. (1996). An MMPI-2 portrait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66, 1-19.
Rose. (2002). The happy and unhappy faces of nareiss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 erences, 33, 379-391.
Sedikides, C., Rudich, E. A., Gregg, A. P., et al. (2004). Are normal
narcissist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Self-esteem matt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400-416.
Soyer, R.B., Rovenpor, J.L., Kopelman, R.E., et al. (2001). Further
assessment of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four measures of narcissism: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5, 245-252.
Wink, P. (1991). Two face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 590-597.
Wink, P. (1992). Three narcissism scales for California Q-se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 t , 58 , 51-56.
Wink, P. (1992). Three types of narcissism in women from college to
mid-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7-30.
Kashima, Y., Foddy, M., & Platow, M. J. (2002). Self and identity:
Personal, social, and symbolic.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
ates, 105-106.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8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附录 1:大学生自恋初测问卷
这份问卷可以帮助您评估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此问卷的答案无对错之分,并且其结果仅供科研之用,所以
请针对每个题项的描述,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数字划√或打圈。请放心作答,且勿遗漏题项!从 1~5
分别代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程度逐渐增加。
1
完全不符合
2
不太符合
3
不确定
4
比较符合
5
完全符合
1) 权力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 1 2 3 4 5
2) 人们能从我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1 2 3 4 5
3) 在审美方面我有不错的品位。 1 2 3 4 5
4) 我不愿意将我的心事与人分享,即使是最好的朋友。 1 2 3 4 5
5) 我可以完全沉浸在关于自己的私事、健康、所关心的东西
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中,忘了周围的一切。 1 2 3 4 5
6) 我喜欢注视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 1 2 3 4 5
7) 我觉得要找到一个懂得欣赏我的人很不容易。 1 2 3 4 5
8) 如果属于我的东西被人抢走了,我会很受伤。 1 2 3 4 5
9) 每个人都喜欢听我的故事。 1 2 3 4 5
10) 我能很容易的让人相信我所说的任何事。 1 2 3 4 5
11) 当别人和我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会产生急躁情绪,急于
让对方肯定自己。 1 2 3 4 5
12) 我经常把别人的言论用自己的方式重新闸释。 1 2 3 4 5
13) 我喜欢低调,即使是成功后的喜悦我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
炫耀,我不愿意别人分享我的成功。 1 2 3 4 5
14) 在公共场合如果没人注意到我,我会感到索然无味。 1 2 3 4 5
15) 当我遇到需要花精力和事件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时候,
我会选择逃避来避免浪费我的时间。 1 2 3 4 5
16) 我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1 2 3 4 5
17) 我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兴趣上,
忘记别人的存在。 1 2 3 4 5
18) 我在自己自信方面喜欢充分的表现自己。 1 2 3 4 5
19) 我很想成为一个领导。 1 2 3 4 5
20) 我喜欢注视镜子里的自己。 1 2 3 4 5
21) 周围的人和事常常让我感到很不满意。 1 2 3 4 5
22) 我不喜欢和别人在一起,除非我知道他们当中有人对我很
重视,迫切需要我的加入,我才会考虑加入 1 2 3 4 5
23) 当周围的人对我有轻视或者嘲笑的时候,我会有非常大的
挫折感。 1 2 3 4 5
24) 我一般不愿意对周围人敞开心扉,常把事情都埋藏在心
里。 1 2 3 4 5
25) 虽然我并未刻意引起他人注意,但仍常成为关注的中心。 1 2 3 4 5
26) 我喜欢担任决策者这个角色。 1 2 3 4 5
27) 我通常都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1 2 3 4 5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59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续表
28) 我觉得周围的人都是为了以后有求于我才和我建立友情
关系的。 1 2 3 4 5
29) 我觉得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心别人的问题。 1 2 3 4 5
30) 我知道我是优秀的,因为每个人都这么说。 1 2 3 4 5
31) 我常会觉得某人拥有的并不是他应得之物。 1 2 3 4 5
32) 除非我得到一切我应得的,否则我都不会感到满足。 1 2 3 4 5
33) 我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很多。 1 2 3 4 5
34) 当听到别人议论时,我总会觉得是在说自己,对很多事情
容易多想。 1 2 3 4 5
35) 当我走进房间时,我总是感觉到别人的眼睛在盯着我。 1 2 3 4 5
36) 我喜欢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 1 2 3 4 5
37) 我觉得我自己与众不同。 1 2 3 4 5
38) 我有时会漠视条件比自己差的人。 1 2 3 4 5
39) 我拥有影响他人的天赋。 1 2 3 4 5
40) 我常常都感到自己很没用。 1 2 3 4 5
41) 我特别在意他人的言论和评价。 1 2 3 4 5
42) 我天生具有领导之才。 1 2 3 4 5
43) 我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好领导。 1 2 3 4 5
44) 我羡慕别人的好运。 1 2 3 4 5
45) 我一般不会在意别人的感受。 1 2 3 4 5
附录 2:BFS 心境量表
以下四十个词语是描述你的情感特点,请你根据的感受作答:
数字表示的程度为:1 = 一点也不;2 = 有一点;3 = 中等;4 = 较多;5 = 完全如此。
1
一点也不
2
有一点
3
中等
4
较多
5
完全如此
1) 压抑的 1 2 3 4 5
2) 心神不定的 1 2 3 4 5
3) 无忧无虑的 1 2 3 4 5
4) 忧郁的 1 2 3 4 5
5) 深思的 1 2 3 4 5
6) 生气勃勃的 1 2 3 4 5
7) 消极被动的 1 2 3 4 5
8) 闷闷不乐的 1 2 3 4 5
9) 悲伤的 1 2 3 4 5
10) 遐想的 1 2 3 4 5
11) 生气的 1 2 3 4 5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60
大学生自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61
续表
12) 内省的 1 2 3 4 5
13) 活跃的 1 2 3 4 5
14) 松弛的 1 2 3 4 5
15) 容易激动的 1 2 3 4 5
16) 沮丧的 1 2 3 4 5
17) 轻松自然的 1 2 3 4 5
18) 若有所思的 1 2 3 4 5
19) 舒适的 1 2 3 4 5
20) 局促不安的 1 2 3 4 5
21) 无精打采的 1 2 3 4 5
22) 懒洋洋的 1 2 3 4 5
23) 不幸的 1 2 3 4 5
24) 气恼的 1 2 3 4 5
25) 迟钝的 1 2 3 4 5
26) 紧张的 1 2 3 4 5
27) 激怒的 1 2 3 4 5
28) 极好的 1 2 3 4 5
29) 放松的 1 2 3 4 5
30) 充满活力的 1 2 3 4 5
31) 沉思的 1 2 3 4 5
32) 宁静的 1 2 3 4 5
33) 精力充沛的 1 2 3 4 5
34) 活泼运动的 1 2 3 4 5
35) 烦躁不安的 1 2 3 4 5
36) 好情绪的 1 2 3 4 5
37) 心情不好的 1 2 3 4 5
38) 冷静的 1 2 3 4 5
39) 愉快的 1 2 3 4 5
40) 疲疲塌塌的 1 2 3 4 5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