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 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3, 3, 185-194 doi:10.12677/ap.2013.34029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html)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85 Place Attachment: Research Object, Pr edict ors and Tr end Yi Yang, Jianping W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Beijing Forest r y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yiyang.kame@hotmail.com, wujianpin g05@foxmail.com Received: Apr. 1st, 2013; revised : Apr. 25th, 2013; accepted: May 6th 摘 要:地方依恋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其有社会心理学与现象学两个研究取向。它是 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可以看作以情感为中心,人受环境影响并与环境建立的联结。地方依恋以家、 周围邻里、城市等地方范畴,自然区域与人们喜爱的地方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地方依恋受社会、物理 环境因素与人口学因素的交互影响。未来研究可以不同的人群为切入点,整合两个研究取向,探讨文 化与人格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 2013 Copyright © 2013 Yi Yang, Jianping Wu.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 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 ly cited. Abstract: Place attachment, a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direction for research on the people-place relationship, has two research orientations: social psychology and phenomenology. As a complex concept, it could be treat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influences fro m the environm ent to people and co nnections built with the envi- ronment by people, and both of which are emotions-oriented. The main objects of research on place attach- ment are different scales of place, including homes, neighborhoods, cities, and also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natural areas and people’s favourite places. Besides influences to it comes form the interaction of social pre- dictors, physical predictors and Socio-demographic predictors. Future research,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uld base on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and further integration of both research orientation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to place attachment. Keywords: Place Attach ment; Social Pre dictors; Physical Predictors; Environ mental Psychology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杨 奕,吴建平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Email: yiyang.kame@hotmail.com, wujianping05@foxmail.com 收稿日期:2013 年4月1日;修回日期:2013 年4月25日;录用日期:2013 年5月6日 关键词:地方依恋;社会因素;物理环境因素;环境心理学 1. 引言 人–地方(people-place)关系的研究是有助于人与 环境和谐发展的重点研究之一,自 1989 年,Williams 和Roggenbuck 正式提出“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 以来,地方依恋一直是人–地方关系研究的主要方 向,也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 2. 地方依恋的概念 2.1. 地方依恋概念的发展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86 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的研究已进行了 40 多 年,最早出现在现象学家(Phenomenological Scholars) 的研究中,例如 Bachelard (1964)和Eliade (1959),他 们的兴趣集中在家与宗教场所,强调个人与地方间情 感与经验的联结。随后,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 学家在地方依恋上也开始了研究。其中,社会学家主 要从文化的层面去研究地方依恋;早期心理学研究重 视地方依恋中个体认知的作用,并不是十分关注个体 –环境关系与情绪、文化的交互影响作用;人类学家 则重点关注地方依恋中的情感成分,包括个人与家庭 的巨大变动、人口流动和无家可归等可能唤起强烈情 感的因素对地方依恋的影响,除此之外,跨文化的研 究也是人类学家研究的一个重点。地方依恋的概念出 现之前,学者已经对人–地方联结有许多类似的研 究,比如土地情节(topophilia) (Tua n, 1974)、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 (Proshansky, Fabian, & Kaminoff, 1983)、 局内人(insidedness)(Rowles, 1980)、地方同一性(genres of place)(Hufford, 1986)等。1989年,Williams和Roggen- buck 提出了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的概念。 地方依恋的概念是一个复合的综合概念,它由许 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因素构成,但是情感被学者 一致认为是地方依恋的核心特征(Hidalgo & Her- nández, 2001; Giuliani, 2003; Lewi cka, 2010; Low & Altman, 1992)。Low 和Altman (1992)对地方依恋的研 究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因素:1) 大多人-地方的研究分 析已经说明“情感、情绪和感受是这个概念(地方依恋) 的中心”;2) 研究是围绕着一个特殊环境中主要的情 绪、情感和态度,这个环境“是多变的——规模、大 小和范围,具有实在和象征意义的,可知和可经验的, 也可以是不可知和不可经验的”;3) 地方依恋是受时 空变化的影响的,并不是恒久不变的。Altman 和Low 主张:“地方依恋可能有利于形成,维持和保存一个 人,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的认同”。 地方依恋涉及人与地方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包 括在环境中形成的物理和社会联结。许多学者主张地 方依恋更多的是对这个特定地方中存在的人际关系 的依恋,而不是对地方本身。另外有学者认为地方依 恋存在于潜意识中,只有当远离这个地方或者当这个 地方遭到破坏时才能够意识到(Brown & Perkins, 1992; Proshansky et al., 1983)。Rubinstein(1992)认为地方依 恋由三个过程组成:社会中心(social-centered)、个人 中心(person-centered)、和机体中心(body-centered)。 对不同的特定地点,从个人、集体、文化三个层面上 可以交叉的进行研究。地方依恋也被学者认为是人们 经过长时间与某一特殊的地点反复积极的相互作用, 对此地发展出了深厚的情感联结或联系(Altman and Low, Giuliani, 1992; Milligan, Williams et al., 2003)。因 此地方依恋被认为是“人与环境建立的情感联结,在 这个环境中,人们倾向感受到自己是连续的,感到舒 适与安全”(Hidalgo & Hernandez, 2001),但后来的研 究表明消极的情绪和经验也可以有同样的作用 (Manzo, 2005)。综上所述,地方依恋可以看作是以情 感为中心,人受环境影响并与环境建立的联结,而这 种联结可能存在于潜意识当中。 2.2. 地方依恋的结构 为了有效的测量地方依恋,其结构根据不同研究 目的与研究假设主要被分为单维度与多维度。单维度 的假设主要在质性研究或其他概念研究中所涉及的 地方依恋部分(Bonaiuto, Fornara, & Bonnes, 2006);多 维度主要出现在地方依恋的问卷编制与量化研究中。 Williams等(2003)重点考虑了地方依恋的两维度模型: 1) 地方认同,地方依恋中涉及自我的那些维度;2) 地 方依赖,涉及与一个环境功能或目的导向的联结。这 个模型是地方依恋最重要的模型之一,为后来的研 究,尤其是地方依恋问卷的编制提供了依据。例如 K yl e (2005)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社会联结,Rubinstein 与 Parmelee(2010)加入了社会联结与自然联结。Hammitt 等(2006)认为地方依恋包括地方熟悉性、地方归属感、 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根情结(place familiarity, be- longingness, identity, depend ence, and rootedness)五个 维度。Bricker与Kerste tter (2000)依据经验提出了一个 地方依恋由三个潜在的维度构成:地方依赖、地方认 同与地方中的生活风格(p la ce lifestyle)。地方中的生活 风格认为人们依恋地方是因为这个地方在他们每天 的生活里。后来在研究第三地方的研究中,又在此模 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地方承诺(place commitment)这一 维度,地方承诺是指人们接受一个地方的价值观,其 中第三地方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的核心环境(Rosen- baum, Walker, & Ostrom, 2007)。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87 除了对地方依恋不同的维度划分,研究者也试图 对这一概念进行较为宏观的总结以指导地方依恋的 研究,尤其在对地方依恋测量问卷的编制上。 Trentelman(2009)提出地方依恋包括三个部分:1) 地 方的社会-文化维度;2) 地方物理环境维度;3) 在地 方依恋中,综合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动力。 Scannell 和Gifford (2010)把地方依恋分为自然依恋 (nature attachment)和公众依恋(civic attachment)。 Gustafson(2001)提出了自我–他人–环境三极理论结 构(three pole self-other-environment theoretical frame- work)以区分它们对地方依恋不同的意义。自我维度指 与个人重要人生意义有联系的地方,这些人生意义与 情感、自我认同与个人活动有关。他人维度指居民特 征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环境维度则反映了物理环境在 发展地方依恋中的作用。 从上文可以看出,研究者一直试图建立一个可以 最大范围的涵盖地方依恋这一复杂且综合概念的结 构。研究者大多从外部因素出发,以社会文化与物理 环境,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对地方依恋进行 结构探讨,但是地方依恋的量化研究,尤其是问卷编 制中,研究者强调人对地方的经历与感受,而大多忽 略各个部分的交互影响与文化宗教在其中的作用。综 合前人研究,Scannell 和Gifford (2010)提出了人–心 理过程–地方模型(Perso n -Pro cess-Place, PPP),不同 于传统的人–地方联结,其建议地方依恋是一个多层 次的概念,由人、心理过程和地方三个大结构构成。 其中“人”的维度发生在个人(individual)和集体 (cultural/group)两个水平上,个人水平上,地方依恋涉 及人在地方的人际关系与重要经验,个人的地方依恋 可能构成了依恋的基础;在集体水平上,依恋在于成 员间共享的一个地方的象征意义,例如地方的文化与 宗教。“心理过程”关注个人和集体如何与地方关联, 心理交互作用在环境中如何发生,包括情感(affect)、 认知(cognition)与行为(behavior)成分。地方依恋最重 要的维度或许是地方本身,这个维度典型的被分为社 会水平(social)和物理环境水平(ph ysical),社会水平包 括社会区域(social arena)与社会标记(social symbol), 而物理环境水平包括自然(natural)与建筑(built)等,这 一维度为研究对象起到了指导作用。地方人–心理过 程–地方模型大体上可以看成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心理过程),外部因素分为人与地方,相对于过去研 究,从主观和客观角度上进行了更为清晰的划分;把 “心理过程”从“人”中独立出来成为结构的一部分,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地 方依恋不同部分间的交互作用。 3. 地方依恋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 3.1. 两种地方依恋的研究取向 地方依恋有两种不同的研究价值取向,一是社会 心理学,其认为问题或现象的完整性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可以建立过程的原则;另一个则是现象学的价值 取向,Proshansky 主张“现象的完整(integrity of the phenomenon)”,他反对社会心理学家忽视现象的完整 性与其采用问卷测量法的方式,认为这在深入理解概 念中是失败的,概念的理解需要在对材料更为深入和 全面的理解上去建立。社会心理学更加善于解决“过 程”类问题,了解事件维度上事情发生的变化,研究 问题可以呈现阶段性和不同的层面。而现象学对了解 意义类问题更为擅长,既了解人们生活意义的本质。 两种研究取向对地方依恋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式有 着一定的影响。量化研究更倾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 向,而质性研究更倾向于现象学的研究取向。但在实 际研究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明显更多。 这两种研究取向与其说是对立的两种研究方向, 倒不如说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方式,社会心理学偏向演 绎过程,通过对地方依恋机制与其中规则的探寻,更 多反映出地方依恋中“依恋”的部分,而“现象的完 整”则是偏向归纳过程,主张对地方依恋进行各个方 面大量的研究以充实其概念。 3.2. 地方依恋的研究方法 早期地方依恋的测量重点并不在于与地方有关 的情绪上,而是关注与地方相关的正面情绪带所来的 行为。总体上,地方依恋的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量化 研究与质性研究。 3.2.1. 地方依恋的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中,主要采用量表法与问卷法,在地方 依恋的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最早有关场所依 恋的测量来自其他方面的研究中,例如房屋所有感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88 (Taylor et al., 1985)、邻里的联结(Riger & Lavrakas, 1981)和居住限期(Riger & Lavrakas, 1981)等。近年来, 地方依恋的自陈式量表大量的得到了运用。其中多维 度的量表最多运用的是 Likert 量表分析法。另一种是 无维度的量表,他们更多涉及的测量社会对个人地方 依恋的影响(Hernández et al., 2007; Hidalgo & Her- nández, 2001)。在大型的研究中,除了量表的方法, 研究者也会根据研究目的提出相关的几个问题(Gus- tafson, 2009; Taylor et al., 1985)来达到辅助目的,例如 “你觉得你对你所在国家的依恋水平有多高”等(Sha- mai & Ilatov, 2005)。 根据上文所提到的不同地方依恋的结构,最常用 的地方依恋问卷是有维度结构的量表,包括 Williams 和Vaske 的二维度场所依恋量表,K yl e (2005)的三维 度量表,Hammitt(2006)的五维度量表以及Jorgensen 与Stedman 的三维度量表(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 依赖)。除此之外,地方依恋的内容在 Lalli 的城市量 表中也涉及。事实上,研究者常常根据研究的目的对 量化研究的题项进行重新的编排。 3.2.2. 地方依恋的质性研究 根据 Low 和Altman 对地方依恋研究的建议,地 方依恋的研究内容应是更加深入的,地方依恋关注人 们在环境中一生的连续性,在意环境本身对人格塑造 的影响。而要达到这些目的,质性研究是必要也是较 好的方法。 质性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 (Spartz & Shaw, 2011; Patten & Williams, 2008; Fish- wick & Vining, 1992),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并不是作 为量表的辅助,它是资料收集的主要途径,访谈内容 也会随着不同被试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质性 研究需要访谈的内容多,访谈次数应至少在两次以 上;除此之外,还有可以让被试充分独立表达对环境 印象的环境相关自诉法(environmental autobiographies) 与个人历史描述法(personal histories)(Rivlin, 1978; Riley, 1979)。另一种是以绘画(相片)为媒介的方法 (Tedman, Beckley, Wallace, & Ambard, 2004; Ponzetti, 2003),例如游客照相(visitor employed photography, VEP)就是旅游学中常用到测量地方依恋的质性方法。 Berkeley 在建筑系和园林建筑系的学生为被试,让他 们画出他们童年期中最喜爱和记得的环境,然后写下 关于此环境和后来有意义地方的练习,发现早期童年 的地方是强大的想象,通过记忆、梦、甚至在一些设 计者的创意活动中与成人期产生共鸣。 4. 地方依恋的研究对象 “地方(place)”是一个空间环境,以人类经验、 社会联系、情绪和想法为基础,进而被赋予了意义 (Tuan, 1977)。环境心理学认为地方是让个体位于了一 个宏观和生态的环境中,个体融合在环境中,同时也 积极地定义与塑造环境。社会心理学中定义的地方是 为了研究个体的思维、感受与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 的影响,这个他人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 中或者受暗示存在的。许多把地方感(sense of place) 定义为三个要素的综合: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 ment)、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s)和社会和/或心理过 程(social and/o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Brandenburg & Carroll, 1995; Relph, 1997, 1976)。地方依恋中,依 恋的重点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而是对价值观、心理 状态、过去经验与文化的依恋。因而,地方依恋中“地 方”的研究并不局限于现实存在的空间,也应包括文 化、神话传说或宗教等在人们脑中想象出的地方。但 是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对于后者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的,下文将就地方依恋中最常研究的地方进行描述。 4.1. 地方依恋研究中的地方范畴 地方范畴(scale of place)指的是个体对周围环境 离自己远近的范围划分,一般从小到大可以分为家(居 住房屋)、公寓、周围邻里、社区、所在区(县)、城 市、 省、国家等。Hidalgo 与Hernández(2001)在社会与物 理环境水平上测量了不同地方范畴(家,周围邻里与城 市)的地方依恋,报告了一个地方范畴的“U型曲线”: 中等地方范畴的地方(周围邻里)比其他范畴的地方 (城市或者家)地方依恋小,地方依恋的社会维度比物 理环境维度重要,但是其强调所有联结都受到来自社 会维度与物理维度的影响,测量地方依恋应当考虑地 方范畴。Lewicka 的研究表明 U型曲线在对生活地有 较高依恋的人群中更为明显,这可能是 U型曲线在欧 洲大城市与乡村中更为明显的原因。但是另外有研究 的结果认为地方范畴的大小与场所依恋是呈线性关 系,地方范畴越大,人们越觉得危险,因而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89 就更小(Gifford, 2009)。还有研究发现人们对周围邻里 的依恋是最高的,对其他地方范畴的依恋依据年龄阶 层而有所不同(Kamalipour, Yeganeh, & Alalhesa bi, 2012)。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地方范畴大小与地方 依恋的关系并没有定论,地方依恋中最常见的地方范 畴为家(居住房屋)、周围邻里与城市。 4.1.1. 家(居住房屋) 家(居住房屋)(ho me)作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 主题,是地方依恋研究中重要的地方范畴之一,是公 认的典型“地方”。研究常常与童年期的回忆相联系, 探究不同年龄段儿童与家的关系。 家是家庭生活和幸福的所有象征,家是安全感、 隐私权、依恋、自我认同、舒适感、庇护、连续性、 规则和根的象征(Moore, 2000)。正是由于家的特殊性, 测量“家”时可能与测量其他的地方不一样,它依赖 于在家这个空间中切实的表达力量、控制力或者个人 的投入(Terkenli, 1995)。而家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 其暗示了亲密的人际关系。许多研究表明人们最终会 因为经济和社会因素而搬离现居地(离开已有的亲密 关系),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其他地方高薪的吸引力会因 为远离家人和朋友而降低(Dahl, Sorenson, 2010)。对于 女性来说,家更有可能成为其工作的场所,从而具有 特别的意义。 4.1.2. 邻里 邻里(neighborhood)是地方依恋研究中出现最多 的研究对象。虽然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 程,邻里的概念有越来越模糊的趋势,但是由于它被 认为是所有地方范畴中最能表达地方的抽象概念,因 而其还是研究地方依恋最重要的地方范畴之一。邻里 的概念是模糊的,它是空间上是有限的区域,但是其 大小是根据已知范围内有多少同质的区域所决定。 Lee 认为邻里规划应该考虑两个层次:作为城市单元 的周围邻里与作为社会交往的邻里。前者关注公共服 务设施在地方种的合理安排与规划,后者则把邻里划 分成了更小的单元,在这些范畴的邻里中,促进社会 交往是其建构的主要目的,以小商店和小活动场地相 关(引自,徐磊青,杨公侠,2002)。 与周围邻里的亲密的关系不仅可以影响人们对 家的依恋,也可以影响人们对所在行政区与城市的依 恋(Lewicka, 2010)。 值得注意的是,周围邻里( neighborhood)在不同文 化中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化中,周围邻里比起 英文中的意义,不仅要求周围邻里这一环境的存在, 更与其中的人——邻居直接相关。 4.1.3. 城市 城市(city)常被人们看作是有明显边界的,它象征 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因此城市比其他范畴的地方 有着更为广泛的代表性,对其的研究也有很多(Lalli, 1992; Lewicka, 2005, 2008, 2010; Shamai & Ilatov, 2005),Felonneau(2004)研究表明对城市更高依恋的居 民对城市施工或不文明的行为更加宽容,这意味着积 极的环境评价可能是地方依恋的结果,而不是地方依 恋的前提。但是研究影响城市地方依恋因素的资料却 很少。根据城市不同的规模与行政划分,同一个城市 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居住在文化 历史区的人比住在现代区域的人对居住区域感到更 多的依恋,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体对城市的依恋水平 (Lewicka, 2008)。 4.2. 自然区域 自然区域(natural areas)不仅指天然的大片自然环 境,这里的自然区域指居住地附近自然区域、城市中 的绿化区、甚至家里的小花园等。普遍认为自然环境 对人们的压力和疲劳等有复愈作用。近年来的研究 中,自然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或者维度,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自然区域的研究发现地 方认同与地方依 赖两个维度呈 中度正相 关(Kyle, Graefe, Manning, & Bacon, 2004);地方依恋问卷的编 制中,人们对自然区域的依恋程度与人们对这个地方 的依恋直接相关,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维度(Raymond, Brown , & Weber, 2010);另外有研究表明个人对当地 自然区域的依恋可以促进人们的环保行为,而对其他 地方的依恋与环保行为并没有显著相关(Scannell & Gifford, 2010)。 4.3. 喜爱的地方 在研究地方依恋中,研究者着重强调人们与地方 积极的联结,所以除了不同场所的范畴进行研究意 外,喜爱的地方(favourite place)也是地方依恋研究中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90 一个重要的对象。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就试图探讨喜 爱的地方对调节积极和消极情绪、保持自我的经验与 自尊一致性上的影响,暗示积极经验可能在喜爱的地 方中可以得到延伸,但这些经验造出的自我经验可能 是不连贯的,所以需要被迫在一个喜欢的地方中得以 实现(Korpela, 1992)。喜爱的地方被视为是环境中人们 自我和情感调节的窗口。(Korpela, Hartig, Kaiser, & Fuhrer, 2001)。一个有关喜爱的地方的纵向研究也为 以上的说法提供了依据,同时其发现选择靠近水或自 然环境作为喜爱的地方的被试比选择城市和室内的 被试地方依恋更有稳定性(Korpela, Ylen, Tyrvainen, & Silvennoine n, 2009)。一个喜爱的地方也可能是有关认 识和信念的心理模式的一种类型,它最终代表地方的 特殊性质与一个人同此地方的个人联系,这些认知可 以纳入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 5. 影响地方范畴中地方依恋的因素 地方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空间被假设为具有两个 相对独立且平行的维度:社会维度与物理环境维度。 其中社会维度被认为是地方依恋的重要特征,物理环 境维度被认为是社会维度的载体或者只有当物理环 境具有社会象征意义时才对地方依恋有意义(Burley, 2007; Gustafson, 2009)。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后来有研 究发现物理环境维度或许是社会维度影响地方依恋 的基础(Kamalipour, Yeganeh, & Alalhesabi, 2012)。 地方由于象征意义的不一样,因而不同地方范畴 中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是不同的。研究主要把这些因 素分为社会与物理环境两个水平,或将人口学变量从 社会水平中独立出来,形成社会因素、物理环境因素 与人口学因素三个部分。综合来看,这三个因素对地 方依恋的影响是交互的。社会因素对老年群体、社会 低收入人群中有更大的影响,物理环境则对年轻群体 与中高收入群体有更大的影响。为了方便以后的研 究,本文把社会因素与物理环境因素划分为提高或降 低地方依恋两类,人口学变量单独为一方面进行探 讨。 5.1. 社会因素 5.1.1. 提高地方依恋的社会因素 地方依恋是一个的地方社会性持续的结果,社会 因素(social predictors)被认为是地方依恋中最重要的 预测因素,尤其是在对家的依恋中(Hidalgo & Hernández, 2001)。社会联结与地方安全感是影响地方 依恋的两个重要的社会因素(Lewicka, 2005; Bonaiuto, Fornara, & Bonnes, 2006)。除此之外,对社会的控制 感与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提高地方依恋的关键。但是 安全感与控制感受不同个体心理因素影响,研究发现 对一个地方的安全感与控制感可能对较亲近的范围 (家、街区甚至一个区)有更大的影响,而对大范围的 地方(城市)的依恋影响较小;虽然一个舒适与愉悦的 地方更容易让人产生依恋,低的控制感和安全感并不 明显阻碍人们的地方依恋,但是人们对一个地方的依 恋可能与这些都无关(Lewicka, 2010)。在一个地方良 好的人际联结也会提高地方依恋,相对于外地更高的 薪水,人们更喜欢选择离家人与朋友更近的地方生活 (Dahl & Sorenson, 2010)。 除了上面所说的内容外,一个地方的好名声、物 理环境的个性化、信念与宗教、集体所有物的存在、 集体活动行为、社会的有力控制与对犯罪恐惧等也会 促进地方依恋的发展。 5.1.2. 降低地方依恋的社会因素 降低地方依恋的社会因素主要来自个体参与社 会活动与社会文化的缺乏。文化全球化、居住地犯罪 率升高、地方认同的削弱、缺乏社会贡献等社会因素 都会导致地方依恋的降低。除此之外公共活动领域与 其中社会活动的减少,会降低对此地的归属感。迁移 更多的被认为是阻碍地方依恋发展的,但是根据迁移 性质的不同,其影响是不定的,例如商务与旅行对地 方依恋有积极影响,而战争与移民则是消极作用 (Gustafson, 2009)。移居的增加也可能是对居住地依恋 降低的结果。 5.2. 物理环境因素 5.2.1. 提高地方依恋的物理环境因素 环境的物理属性会让人们对一个地方产生特别 的认同,从而提高地方依恋。物理环境作为外部因素, 虽然需要通过个人内部加工而产生影响,但是总体上 一个可以提高地方依恋的物理环境应具有可持续性、 功能的持续性、独特的性质、有融洽的活动区域、环 境的舒适、开放、安全、亲近亲切、活力、多样性等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91 特点。 物理环境因素(physical predictors)被认为在城市 的依恋更为重要(Scannell & Gifford, 2010; Hidalgo & Hernández, 2001)。个人的房屋所有权被看做是对地方 的一种投入,它对地方依恋的发展有正面影响,并且 当周围邻里更多的房屋所有权时,人们对周围邻里的 依恋会更高。建筑周围环境的维护、居住区域的个性 化服务与绿化都会促进地方依恋的发展,并且人们更 倾向于认同具有可辨别与拓扑性的地方,而不是没有 清晰边界的地方(Lewicka, 2010; Kamalipour, Yeganeh, & Alalhesabi, 2012)。 5.2.2. 降低地方依恋的物理环境因素 阻碍地方依恋发展的物理环境主要通过削弱人 们与地方的联结、减少对地方的情感投入实现。经济 全球化、标准化的建设、泛型的城市环境等都让人们 与当地的地貌风景、生态系统、历史、文化与社区的 真正联系减少,从而削弱了地方依恋。建筑规模对地 方依恋呈负相关,建筑规模越大,对居住区域的安全 感会降低(Lewicka, 2010),居住在高楼层的人们地方 依恋更小(Gifford, 2007),除此之外,物理环境本身意 义的缺乏,不适合的城市发展,改变原有物理环境与 环境的功能,改变活动区域等也会阻碍地方依恋的发 展。 5.3. 人口学变量 人口学变量(socio-demographic predictors)对地方 依恋的影响相对于其他两个因素是最小的。但是年龄 与居住时长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显著。不同年龄段的人 受不同心理特征与地方居住时长的影响,地方依恋的 特点是不同的。研究者也试图建立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与老化的过程之间的网络结构。Wahl 和Lang(2004) 提出地方随时间变化的社会与自然综合模型(Model of social and physical places over time , SPOT )表明一个 地方既有物理空间维度,也有社会文化维度的,因此 地方应该被看作物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结 果。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不同地方范畴的依恋 强度是不一样的,这或许是由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生存 的特点不同所引起的。青少年生存依赖于父母与家 庭,因而对家的依恋相对较高;成年人的生存更多的 依赖于城市提供的机会,因而对城市的依恋相对较 高;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倾向于更少的变化,他们活 动的世界缩小,因而老年群体对居住房屋与周围邻里 的依恋最高(Morita , Takano, Nakamura, Kizuki, & Se i- no, 2010; Kamalipour, Yeganeh, & Alalhesab i , 2012; Wiles, Allen, Palmer, Hayman, Kee ling, & Kerse, 2012)。年龄与流动性之间的关联在不同城市之间比在 一个城市内更多(Lewicka, 2010)。许多研究都表明居 住时长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显著,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 越长,对此地的依恋就越多(Kelly & Hosking, 2008; Lewicka , 2010)。Harlan(2005)发现在具有高流动性的 城市,在最初居住的四年中,对居住地的依恋和邻里 的联结提高最快,随后趋于平缓。 性别、教育水平与家庭结构对地方依恋没有显著 影响(Lewicka, 2010; Scannell & Gifford, 2010)。但也有 研究发现性别对地方依恋有影响。女性比男性对居住 地有更强的依恋,特别是对家与周围邻里中,并且女 性更加倾向选择建筑中的低楼层,而男性更加依恋高 楼层(Hidalgo & Hernández, 2001; Lewicka, 2005)。经 济收入与教育水平对地方依恋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 一致,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因素本身的复杂性与易变性 导致的(Lalli, 1992; Lewicka, 2005)。除此之外,房屋 所有权是研究者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研究者认为房 屋所有权并不是地方依恋的决定因素,没有房屋所有 权的人也可以有在家的感觉(Windsong, 2010)。 6. 研究趋势与未来展望 6.1. 地方依恋研究的发展趋势 由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化、信息社 会的发展与标准化城市建设,人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同时人文价值观回归的取向也改变了以 往人们对人与环境的看法。儿童和成人成功的协调内 部和外部世界依靠社会关系、自我认识的感受与所在 地方的质量,一个健康的地方依恋可以平衡内部世界 与外部世界。除此之外,近几十年来,社会管理规划 从只是“利用”环境创造利益转向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的世界观,比起只专注于环境本身的客观或者主观属 性,研究开始强调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理解主观感受、 情绪和象征意义的重要性。而与个人有关的特殊场 所、自然环境或地方中可能包含了这些感受、情绪和 象征意义,因此地方依恋已经成为环境心理学研究的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92 重点与热点。由于地方依恋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概 念,早期研究中着重对其概念的探讨,但是随着地方 依恋研究的多样化,对其概念的单独探讨已经很少。 目前地方依恋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有:1) 地方范 畴研究进一步细化。地方依恋中地方范畴的研究已经 不仅局限于普遍的“地方(家、邻里、城市和国家等)”, 某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地方从传统的地方范畴研究中 独立了出来,比如家中的花园,城市中的绿化区等 (Freeman, Dickinson, Porter, & Heezik, 2012; Spartz & Shaw, 2011);2) 地方依恋与其他环境心理学概念的相 关研究。地方依恋与旅游学、环保行为等的相关研究 已有不少(Hernández, Martín, Ruiz, & Hidalgo, 2010; 钱树伟,苏勤,郑焕友,2010;余勇,田金霞,粟娟, 2010),与环境心理学概念的交叉研究也开始出现,例 如地方依恋对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alue-belief-norm theory, VBN)中的变量有直接或间接的显著影响(Ray- mo n d, Brown, & Robinson, 2012);3) 地方依恋对社会 实际问题的影响,例如地方依恋与“不在我家后院(Not In My Back Yard, NIMBY)”的相关研究,“不在我家 后院”是指用来解释公众对在家或社区附近有新发 展,特别是能源发展的反对。研究表明居民接受政府 的政策有积极影响(Devine-Wright, 2011);4) 老年群 体的地方依恋研究增多。由于老年化问题的日益突 出,老年群体地方依恋的特点,地方依恋对老年群体 生活质量的影响等研究已经出现(Wiles, Allen, Palmer, Hayman, Keeling, & Kerse, 2012)。 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2.1. 社会心理学与“现象的完整”两种研究 取向的综合 地方依恋的概念具有复合性且受各种因素影响 复杂,这使得研究即使研究目的相同,由于所选地方、 被试群体与所采用的理论架构等不同,研究的结果之 间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 究中。但是这两者的材料相互支持影响。社会心理学 中地方依恋的研究不仅是对地方依恋本身描叙性的 研究,也试图发现地方依恋与其他心理学概念的相关 研究,甚至与地方依恋有关的解释性研究。随着地方 地理、文化与公共环境上的多变,“现象的完整”的 研究取向在地方依恋概念的描述上有独特的优势,可 以为地方依恋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与视角。把这两 种研究取向的综合就要求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 的,在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上要有创新的整合,例如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整合,利用环境模拟器等仪器 可进行的实验法的研究等。 6.2.2. 不同人群中地方依恋的研究 以往研究主要以不同地方为对象研究地方依恋, 从而把地方在范畴与地理属性上进行了分类。但是随 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化趋势带来了更多人类 的迁移,例如中国城市化带来人口的大迁移,就使得 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孩子成为一个新的群体。所以根 据不同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的环境经历中去研究地 方依恋是必要的。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家庭主妇、 单亲母亲、离异家庭的孩子、难民等都可以作为研究 的对象,这样的研究相对于普通的研究更具有针对 性,也对帮助应对实际的社会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Boğaç(2009)比较了难民和其生长在这个新环境中孩 子的地方依恋。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对未来的期望发展 了他们对新的家和环境的依恋,同时他们对过去环境 的依恋也很重要。年轻的一代比起长辈对现在的环境 更加的依恋,但是他们不希望旁人把他们认同为目前 环境中的人。这些研究对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也有直 接的帮助。 6.2.3. 文化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人们把环境不仅认为是一个地方,也把它看作当 地居民的社会群体集合(Rolle ro & Piccoli, 2010)。地方 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研究中的需要考虑的因素。随着 全球化的发展,即使文化历史背景各不相同,城市的 建设也出现了标准化的倾向,并且研究者试图建立一 个可以普遍适用的地方依恋量表,题项内容很少反映 出历史文化的作用。因此即使人–地方研究之初人们 就提出文化在其中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就此有进一步 的研究。 一般认为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是集 体主义的。受到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 方文化中政府与国家的概念是独立的,个体虽然较为 独立,但是强调对周围邻里的互动。东方文化中国政 府与国家的联系则更为复杂,国与家的联系也更为紧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93 密,更加注重人际互动。因而即使通过量表所测量的 地方依恋类似,但是产生的路径或许是不同的,这就 需要更多东方文化下地方依恋的研究与以文化对比 为目的的研究出现。例如对于家的研究中,东方文化 下,家的概念与房屋所有权比起西方可能有更为紧密 的联系。 6.2.4. 人格特征与地方依恋的相互影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一个地方的依恋促进更 多对居住地积极的评价(Felonneau, 2004),但是以往的 研究更多强调地方依恋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家的依恋 对人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教育的提升、社会的进步 与城市化的进程,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迁移增加,特别 对于中小城市或农村的青年人,这一方面让地方依恋 对人的影响过程更为复杂,另一方面这让不同的“地 方性格”聚集到了一起。因此可以以不同的人格特征 为分类,探讨其对地方依恋的影响,这对了解人们对 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有特别的意义。除此之外,地方依 恋的研究也可以为临床心理学提供帮助,例如通过对 来访者地方依恋纵向和横向发展的研究,帮助分析来 访者的性格特,协助构建治疗环境,运用某些方法时 帮助建构想象中的环境等。个体人格特征对地方依 恋,尤其是对变迁之后的现居地依恋的影响研究还没 有出现;不同人格特征的地方依恋的特点也没有相关 的研究,但是这些对我们更加了解地方依恋,发挥地 方依恋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钱树伟, 苏勤, 郑焕友(2010). 历史街区顾客地方依恋与购物满意 度的关系——以苏州观前街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9期, 355-362. 余勇, 田金霞, 粟娟(2010). 场所依赖与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关系 研究——以价值感知、满意体验为中介变量. 旅游科学, 24期, 54-62. 徐磊青, 杨公侠(2002). 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44-45. Boğaç, C. (2009). Plac e atta chment in a foreign settlemen 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9, 267-278. Bonaiuto, M., Fornara, F., & Bonnes, M. (2006). Perceived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middle- and lo w-extension Italian cities. Eu- ropean Review of Applied Psychology, 56, 23-34. Brown, B. B., & Perkins, D. D. (1992). Disruptions in place attach ment. In I . Altman, & S.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New York: Plenum. Brown, B., Perkins, D. D., & Brown, G. (2003). Place attachment in a revitalizing neighborhood: Individual and block levels of 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3, 259-271. Chawla, L. (1992). Childhood place attachment. In I. Altman, & S.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New York: Plenum. Roller o , C., & De Piccoli, N. (2010). Place attachment, ident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Envi- ronmental Psychology, 30, 198-205. Dahl, M. S., & Sorenson, O. (2010). The social attachment to place. Social Forces, 89, 633-658. Devine-Wright, P. (2007). Reflections on place attachment and favour- it e places. IAPS Bullentin, 31, 6-8. Devine-Wright, P. (2011). Place attachment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renewable energy: A tidal energy case study. Journal of Environ- mental Psychol ogy, 31, 336-343. Droseltis, O., & Vignoles, V. L. (2010). Toward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place identification dimensionality and predictors of intraper- sonal-lev e l p la ce p r eferen c es . J 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23-34. Li n, E.-Y. (2008). Family and social influences on identity conflict in overseas Chines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2, 130-141. Feldman, R. M. (1990). Settlement identity: Psychological bonds with home places in a mobile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2, 183-229. Felonneau, M. L. (2004). Love and loathing of the city: Urbanophilia and urban-ophobia, topological identity and perceived incivili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4, 43 -52. Fishwick, L., & Vining, J. (1992).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recrea- ti o n pla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2, 57-63. Freeman, C., Dickinson, K. J. M., Porter, S., & Heezik, Y. V. (2012). “My garden is an expression of me”: Exploring householders’ rela- tionships with their garde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2, 135-143 Fullilove, M. T. (1996). Psychiatric implications of displacement: Con- tributions from the psychology of pla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 chiatry, 153, 1516-1523. Galster, G. (2001). On the nature of neighborhood. Urban Studies, 38, 2111-2124. Kyle, G., Graefe, A., & Manning, R. (2005). Testing th e dimensionality of place attachment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 Environmental and Be- havior, 37 , 153-177. Gustafson, P. E. R. (2001). Meanings of place: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 chology, 21, 5-16. Gustafson, P. (2009). Mobility and territorial belong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 i or, 41 , 490-508. Hammitt, W. E., Backlund, E. A., & Bixler, R. D. (2006). Place bond- ing for recreation places: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 Leis ure S tudies, 25, 17-41. Hay, R. (1998). Sense of place in developmental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8, 5-29. Hernández, B., Hidalgo, M. C., Salazar-Laplace, M. E., & Hess, S. (2007).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natives and non-na- tiv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7, 310-319. Herná ndez, M. A. M., Ruiz, C., & Hidalgo, M. C. (2010 ). The role of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attachment in breaking environmental pro- tection law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281-288. Hidalgo, M. C., & Hernández, B. (2001).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 273-281. Spart z, J. T., & Shaw, B. R. (2011). Place meanings surrounding an urban natural area: A qualitative inqui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 344-352. Jorgensen, B. S., & Stedman, R. C. (2006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ed ictors of sense of p lace dimen sions: At tachm ent to, dep endence on, an d identification with lakeshore properties. Journal of Environ- mental Management, 79, 316-327. Kamalipour, H., Yega n eh , A. J., & Alalhesabi, M. (2012). Pred ict ors of place attachment in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A residential complex case study .P rocedia—Social and Behav ioral Sciences , 35, 459-467. Kelly, G., & Hosking, K. (2008). Nonpermanent residents, place attach- ment, and ‘‘sea change’’ communities.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ur, 40, 575-594. Korpela, K. M. (1992). Adolescents’ favourite p laces an d envi ronmen- 地方依恋:对象、影响因素与研究趋势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94 tal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 12, 249- 258. Korpela, K. M., & Ylen, M. (2001). Percei ved h ealt h is a ss oci at ed wit h visiting natural favourite places in the vicinity. Health & Place, 13, 138-151. Korpela, K. M., Ylen, M., Tyrvainen, L., & Silvennoinen, H. (2009). Stability of self-reported favourite places and place attachment over a 10-month perio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9, 95- 100. Kyle, G., Graefe, A., Manning, R., & Bacon, J. (2 0 04) . E ff ec t s of p lac e attachment on users’ perceptions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 tions in a natural sett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4, 213-225. Kyle, G., Graefe, A., & Manning, R. (2005). Test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place attachment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 Environment and Be- havi or, 37, 153-177. Lalli, M. (1992). Urban related identity: The o ry, 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finding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2, 285- 303. Lewicka, M. (2005). Ways to make people active: Role of place at- tachment, cultura capital and neighborhood ties. Journal of Envi- ronmental Psychology, 4, 381-395. Lewicka, M. (2008). Place attachment,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mem- ory: Restoring the forgotten city past. Journal of Envi ronmental Psy- chology, 28, 209-231. Lewicka, M. (2010). What makes neighborhood different from home and city? Effects of place scale on place attachment. Journal of En- vironmental Ps ychology, 30, 35-51. Dallago, L., Perkins, D. D., Santinello, M., Bo yc e , W., Molcho, M., & Morgan, A. (2009). Adolesc ent plac e attach ment, s ocial capital, an d perceived saf ety: A comparison of 13 count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44, 148-160. Low, S. M., & Altman, I. (1992). Place attachment: A conceptual in- quiry. In I. Altman & S.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N ew Yor k : Plenum. Manzo, L. C. (2005). For better or worse: Exploring multiple dimen- sions of place mean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5, 67-86. Budruk. M. (2010). Cross-language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of the place attachment scale, a multigroup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42, 25-42. Moore, J. (2000). Placing home in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 holog y, 20, 207-217. Morita, A., Takano, T., Nakamura, K., Kizuki, M., & Seino, K. (2010). Contribution of interaction with family, friends and neighbours, and sense of neighbourhood attachment to survival in senior citizens: 5- year follo w -up stud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70 , 543-549. Ponzetti Jr., J. J., (2003). Growing old in rural communities: A visual methodology for studying place attachment. Journal of Rural Com- munity Psychol ogy, E6, in pr ess. Pretty, G. H., Chipuer, H. M., & Bramston, P. (2003). Sense of place amongs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two rural Australian towns: The discriminatin features of place attachment,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relation to place identity. Journal of Enviro n- ment a l Ps ycho lo gy, 23, 273-287. Proshansky, H. M., Fabian, A. K. & Kaminoi, R (1983). Place-identity: Ph ys 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 holog y, 3, 57-83. Raymond, C. M., B r o wn , G., & Robinson, G. M. (2012). The influenc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moral and normative concerns on the con- servation of native vegetation: A test of two behavioural mode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 323-335. Raymond, C. M., Brown , G., & Weber, D. (2010). The mea s u remen t of place attachment: Personal,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nec- 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422-434. Ri ger, S. , & Lavrak as, P. J. (1981 ). Commu ni ty ties : Patt ern s of attach- ment a nd soc ial in teracti on in u rban neigh borhood s. A meri can Jo ur- 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9, 55-66. Rosenbaum, M. S., Walker, B. A., & Ostrom, A. L. (2007). A cup of coffee with a dash of love—An investigation of commercial social supp ort a nd thi rd-place attachment.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 rch, 10, 43-59. Rubinstein, R. L., & Parmelee, P. A. (1992). Attachment to place and th e repres ent ati on of th e lif e cours e by th e elderly. In I. Altman & S.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NewYork: Plenum. Scannell, L., & Gifford, R. (2010). 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 A tripar- tite organi zing frame 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 ychology, 30, 1-10. Scannell, L., & Gifford, R (2010). 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ural and civic place attachment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 289-297. Shamai, S., & Ilatov, Z. (2005). Measuring sense of place: Methodo- logical aspects.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6, 467-476. Terkenli, T. S. (1995). Home as a region. Geographical Review, 85, 324-334. Trentelman, C. K. (2009). Place attachment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 A primer grounded in the lived experi ence of a commun ity sociolo- gist. Soc ie t y an d Natural Resou rces, 22, 191-210. Uzzell, D., Pol, E., & Badenas, D. (2002). Place identification, social cohesion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 and Behav- iour, 34, 26-53. Van Patten, S. R., &Williams, D. R. (2008). Problems in place: Using discursive soci al p sychology to i nvesti gate th e meanin gs of season al homes. Leisure Sciences, 30, 448-464. Vaske, J. J., & Kobrin, K. C. (2001).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 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 cation, 32, 16-21. Virden, R. J., &Walker, G. J. (1999). Ethnic/racial and gender varia- tions among meanings given to, and preferences for, the natural en- vironment. Leisure Sciences, 21, 219-239. Wahl, H.-W., & Lang, F. R. (2004). Aging in context across the adult life course: Integrating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In H.-W. Wahl, R. J. Scheidt, & P. G. Windley (Eds.), Aging in context: Socio-physical environments. 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Vol. 23, pp. 1-33). Ne w Yor k: Springer. Werner, C. W., Altm a n , I., Brown, B. B., & Ginat, J. (1993). Celebra- tion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 transacti onal/di alectic persp ective. In S. Duck(ED.), Social context and relationships: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processes series (Vol.3, pp. 109-138). Newbury Park , CA: Sage. Wiles, J. L., Allen, R. E. S., P almer, A. J., Hayman, K. J., Keeling, S., & Kerse, N. (2012). Older people a nd th eir s ocia l spac es: A stud y of well-being and attachment to place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Social Sci ence & Medic ine, 68, 664-671. Willi ams , D. R. , Patt erson , M. E., R oggenb uck , J. W., & Wa ts on, A. E. (1992 ). Beyond th e commodi ty metaph or: Examini ng emoti 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 e Sciences, 43, 29-46. Williams, D. R. & Jerry J. Vaske. (2003).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 ach ment va lid it y and gen era liza bi lity of a p sych omet ri c app roach. Forest Sci en ce , 49, 830-840. Windsong, E. A. (2010). 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Complexities in exploring home and place attachment.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7, 205-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