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Anthropology 现代人类学, 2013, 1, 1-3 http://dx.doi.org/10.12677/ma.2013.1100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a.html) Academic Trends on Japan Society of Human Culture Qi Li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 Ethnolog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Email: 2280465969@qq.com Received: May 20th, 2013; revised: May 2 6 th, 201 3 ; a c c epted: J u n . 2 0th, 2013 Copyright © 2013 Qi Lin.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 s t 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 i d 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olution of Japan Society of human culture. It also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 t of the congress of Japan Society of human culture which was held recently.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show its curren 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as a subject. Keywords: Japan; Society of Human Culture; Academ ic Trends 日本文化人类学会学术动态 林 琦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厦门 Email: 2280465969@qq.com 收稿日期:2013 年5月20 日;修回日期:2013 年5月26 日;录用日期:2013 年6月20 日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文化人类学会的成立和沿革、以及新近日本文化人类学会全国大会主要 内容的介绍,一窥日本文化人类学会的现状和学科发展趋势。 关键词:日本;文化人类学会;学术动态 1. 日本学界对文化人类学的定义 1884 年,坪井正五郎 1等人以东京大学人类学教 研室为中心,发起成立了“人类学之友会”,1886 年, 易名为“东京人类学会”。学会定期举办学术讨论会, 展开田野调查,并定期发行刊物。1893 年,东京帝国 大学理学部正式成立人类学讲座,由坪井正五郎担任 教授。 自此,日本的人类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程。战前,以日本的殖民地台湾、朝鲜以及南洋群岛 为主要的调查地,日本的人类学先驱者展开了卓有成 效的研究活动。战后,随着在大学等教育机构得到承 认,人类学在继承战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各种 新的理论方法,不断的拓展调查范围和研究对象,其 调查地遍及世界各地,研究主题也丰富多彩。 另外,作为日本人类学的学科特色之一,值得一 提的是,日本的人类学在坚持异文化研究这一一贯方 向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的本民族 文化的研究。 日本学界认为,广义的人类学可以说是一门自然 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诸领域的跨学科学。但是 日本的学术权威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在对学科进 行分类时,则将人类学归类于自然科学,而将文化人 类学归类于人文科学。作为日本文化人类学界的权威 1坪井正五郎(1863 年~1913 年),日本自然人类学者。1886 年毕业 于帝国大学理科大学动物学科,随后进入帝国大学大学院攻读人类 学,毕业后于 1889 年前往英国留学 3年、1892年10 月回国后就 任帝国大学理科大学教授。1899 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作为日本 人类学的创始人和先驱者,培养了鸟居龙藏、伊能嘉矩等多位杰出 的人类学者。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 日本文化人类学会学术动态 著作,吉田禛吾编写的《文化人类学读本》对“文化” “文化人类学”作了如下解释:“文化人类学、社会 人类学所指的文化,一般包含称之为习俗的行动的一 面和知识、信念、信仰、价值观等观念的一面。文化 又包括语言、技术、经济、法律、政治、家族·亲族、 社会组织、宗教·神话、艺术等方面[1]。”“文化人类 学和自然人类学(即体质人类学)共同包含于广义上的 人类学。自然人类学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及其形成和 发展规律,文化人类学则研究社会和文化。文化人类 学是一门包含史前考古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语 言人类学、心理人类学等领域的综合性的科学[2]。” 关于传统文化人类学和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对象,同书指出:“传统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 未开化民族或部落社会及其文化。随着欧美化、近代 化的浪潮冲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 的破坏并不断消失。从这种意义上看,就必须在传统 文化完全消失之前进行调查并将其记录下来。正是为 此,文化人类学至今仍然倾力于未开化社会的研 究。……但是,文化人类学不仅研究未开化社会,以 欧美等其他文明社会的村落为研究对象的倾向正在 加强,对美洲和亚洲的都市人类学研究也形成热潮 [3]。” 2. 日本文化人类学会成立沿革 日本文化人类学会是一个以研究人类文化的文 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普及 为目的的学会。该学会的前身为创立于昭和9年(1934 年)的日本民族学会。昭和 17 年(1942 年),伴随着民 族研究所的设立,学会易名为民族学协会。 战后,日本全国各地的大学很多都新开设了文化 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等专业或课程,并在相关学科、 领域的相互协作下取得发展。昭和 39 年(1964年),日 本民族学会重新以原来的名称从民族学协会中独立 出来,其后鉴于学会内外的种种变化,于平成 16 年 (2004 年)又改称为日本文化人类学会。 学会组织持续发展,现在会员人数超过 2000 名, 会刊《文化人类学》(即原《民族学研究》),每年刊 行4期;另有副刊 Japanese Re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每年刊行 1期。每年召开1次研究大 会,并举办包括在全国各地召开的研讨会等丰富多彩 的活动。 3. 设立研究发表的审阅制度 日本文化人类学会第 43次大会通过了包括关于 审阅制度的设立和研究大会的运营等内容的理事会 提案,并从第 44 次大会开始试行研究发表的审阅制 度。 审阅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保证研究大会上的研 究发表的高质量。审阅制度的运营由理事会管理下的 审阅委员会负责。对于每一篇申请在大会上发表的个 人报告、分组报告的摘要、以及分组会议的摘要说明, 原则上必须由审阅委员会指定两名以上的审阅者负 责审阅,审阅采用匿名制,审阅委员会不公开审阅者 的姓名。审阅的标准为: 1) 内容是否适合作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报告 予以发表; 2) 报告内容的主题是否明确; 3) 报告的准备是否充分; 4) 概要的长短是否符合规定; 5) 有没有与过去(2007 年度以后)的研究大会上 的报告重复。 审阅委员对审阅结果进行综合讨论,并根据是否 得到过半数赞成票作出是否适合参加大会发表的最 终判断。 这一制度的导入有利于保证在文化人类学大会 所作的研究报告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水准,以便催生 出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4. 日本文化人类学会第 45 届全国大会 以下透过对第 45 届全国大会主要研讨内容的介 绍,一窥日本文化人类学会的现状和学科发展趋势。 2011 年6月11 日至 12 日,日本文化人类学会在 东京召开了第 45 届全国大会,来自国内外的多名学 者在大会上作了颇具深度和广度的学术报告。分组研 讨会涉及的议题不仅区域广及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研究对象也从上层社会到弱势群体,呈多 样性。 本次大会上出现包括军队、退役军人与社会的关 系,动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较有新意的课题的学术 报告和研讨。 亚细亚大学金柄徹作了“‘神圣义务’的去向—— ‘从兵役问题’看当下的韩国社会”的报告,指出在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2 日本文化人类学会学术动态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3 韩国,长期以来征兵制度被作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神 圣义务来认识,对于此制度的批判、否定被视为国家 意义上的“利敌行为”而为人所忌讳。但是自 2000 年以后,有关“兵役”的各种问题在社会上引起议论。 报告中尤其对“有良心的拒绝服役”、“性别与兵役制 度”等给予关注,希望藉此对当下的韩国社会进行考 察。 筑紫女学园大学文学部的森田真作了题为“名为 占领的异文化接合——战后冲绳美军的社会教育政 策与琉美文化会馆的活动”的报告,指出战后的冲绳 直至 1972 年日本本土复归为止,处于美军的管辖之 下,但是在文化人类学上军队很少被直接作为研究对 象。该报告主要通过对作为美军的社会教育政策之一 的琉美文化会馆的事例进行考察,首先就美军对战后 冲绳管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其次对冲绳人民如何对 待美军的政策,以及军队和社会之相互规定的接合方 式进行了考察。 由广岛市立大学的田川玄等几位学者组成的分 组会,从同人与动物的关系相关的“交涉”的观点出 发,进行比较民族志的报告和考察,指出所谓“交涉” 是指人们通过身体的感觉与动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 交渉,由此引起双方的变化的过程,报告涉及狩猎、 供奉牺牲、牧畜、斗牛等具体的交涉场合、阐述了从 身体感觉到观念层次上的人与动物关系的各种实际 情形。 此外诸如东京外国语大学大川真由子为负责人 的分组会题为“以回归移民的人类学研究为指向:回 归及故乡概念的考察”的报告,以新的视野关注国内 外移民问题这个老主题:认为过去的研究是以从本国 到移住地这种单一方向的移动作为中心来展开的。与 此相对,该研究尝试导入回归这一往返的观点展开讨 论,对于在回归这一历史经验迄今为止是如何存在, 如何被解释的,其过程中的故乡的意义,依据他们的 体验对于回归、故乡等概念进行跨文化的考察,希望 能够藉此对回归移民的人类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 观点。 这些主题和内容不仅对于日本文化人类学界来 说是较为新颖的,也是中国人类学界乃至世界人类学 界都比较陌生的,或者说是未曾给予足够关心的主题 和内容,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吉田禛吾, 编. 文化人类学读本[M]. 东京: 东洋经济新报社, 1989: 3. [2] 吉田禛吾, 编. 文化人类学读本[M]. 东京: 东洋经济新报社, 1989: 4. [3] 吉田禛吾, 编. 文化人类学读本[M]. 东京: 东洋经济新报社, 1989: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