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9786 , 5 pages
10.12677/AE.2023.137774

高校二外日语与公共日语的对比教学模式探讨

韩娇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23年6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0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31日

摘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面向非日语专业学生开设的科目为二外日语和公共日语。由于两门日语课程面向的学生群体及教学重难点有所不同,所以如何让不同身份及拥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身优势,成为了高校日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两门课程进行对比,并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总结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今日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高质量外语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二外日语,公共日语,教学模式

Discussion on the Comparative Teaching Mode of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and Public Japanese in Universities

Jiaoyang H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Jun. 19th, 2023; accepted: Jul. 20th, 2023; published: Jul. 31st, 202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ubjects offered by most universities in China for non-Japanese majors ar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and Public Japanese. As the two Japanese language courses are aimed at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priorities,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Japanese language educators to enabl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identities and needs to learn m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enhance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d the two courses, summarized the new teaching mode with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oday’s Japa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foreign language compound talents.

Keywords: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Public Japanese, Teaching Mod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二外日语与公共日语课程概述

二外日语课程是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学生多为零基础学习者。目前,我国各所高校均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多以适合零基础学习者的《新标准日语教程》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对日语语言规律的系统性认识,从而具备初级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公共日语不同于二外日语,作为公共必修科目,公共日语面向的学生多为来自学校各专业的高中日语学习者。相比于二外日语零基础的授课对象,高考日语生一般可达到“新日语能力考试”N3及以上水平,有一定的日语基础。课程选用非零起点非外语专业学生适用的教材,如《新一代大学日语》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

其中,公共日语课程一般在大一开设,而二外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在大二至大三两个学年完成日语学习。由此可见,虽然两门课程都属于偏基础性的课程,但在授课对象、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同。因此,二外日语教学与公共日语教学模式不能相互通用,应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探索发展道路。

2. 二外日语与公共日语教学现状

2.1. 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习得方面来看,由于日语核心内容与英语专业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第一外语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二外日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之一。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多年的学习,已经习惯了英语的表达习惯。而英语和日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因语言特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日语的学习方法。在日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因学习外语的潜意识导致在学习日语的时候也受到学习英语的影响,将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套用到日语学习中去,往往会适得其反 [1] 。久而久之,随着日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单词、语法内容的增加以及难度的提高,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相比于初期良好的学习状态,后期往往缺乏信心及成就感,导致学习效果变差。

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由于二外课程的开设学时与规定的教学内容往往不成正比,为了如期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一般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在目前二外日语的教学中大部分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解词汇、语法知识和课文为主,课堂互动偏少,缺乏对学生听说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课时不足也会使二外日语教学内容偏向“重语言,轻文化”,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而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方面往往有着很大的欠缺。

2.2. 公共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习得方面来看,公共日语学习者在学习动力方面体现出严重不足。多数学生在高中学习日语的动机并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为了提高高考外语成绩。因此,即使在过去的日语学习中积累了一定基础,但大多都是为了应试,缺乏学习原动力。在进入大学之后,高考的压力不复存在,以高考为目标进行日语学习的动力直线下降。加之高考日语生分散于各个院系之中,其中术科占多数。不同于专业课程,公共日语教学管理相对较为松弛,难免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懈怠,而学习动力是影响日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动力不足会给学生的日语学习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2] ,现阶段公共日语教学多数采取合班上课,而班级人数过多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小班的设置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有效地进行教学反馈。如果班级规模过大,势必会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同时,高考日语生基础相差过大,部分学生从高一就开始学习日语,基础比较扎实,能够达到N2及以上水平。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从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日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对于所学知识大多停留在机械、短期记忆阶段。因此,合班教学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2.3. 二者存在的共同问题

虽然二外日语课程与公共日语课程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不同,但二者均体现出同一个问题——学生学习目标具有差异性,导致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除了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教学经验开展教学,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定位也是制定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比教学发现,不论是二外日语学习者还是公共日语学习者,学生对日语的需求主要分为“学术”和“实践”两大类。“学术类学生”基于考研或赴日留学的需求,需要掌握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希望通过日语课堂进行系统学习,从而获得相应水平的阅读能力及听说能力。“实践类学生”则十分重视日语的日常应用,希望在掌握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概况,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拥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此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由此可见,不同于专业日语要求的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熟练掌握和精通,二外日语和公共日语都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方案。目前的日语教学大多依照统一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相应的定位,导致无法进行差异教育,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二外日语与公共日语教学模式探讨

3.1. 以“语言文化并重”为导向的二外日语教学模式

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面向的学生大多为日语零基础,在没有进行过任何日语教学训练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迅速掌握学习日语的思维模式。为此,教师应在备课阶段将语言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授。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第一外语有时会对日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英语的学习背景也会对日语学习产生正迁移的影响。比如,在日语中有许多由英语转化而来的外来语,学习此部分内容时,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便得以显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英语的发音方式及语义来记忆外来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为了改善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及时转化教学理念,除了要注重语言技能的教育,也要培养学生的交流应用能力。在实际的二外日语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通过新闻、影视资料等媒介导入相关的日本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传统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通过文明互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其跨文化交流和思辨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同时,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二外日语课堂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深度,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挑战性。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合理设置教学环节,避免教材内容与实践运用相脱节。

3.2. 以“跨学科融合”为导向的公共日语教学模式

在公共日语教学中,传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无法与高考日语生以往所接受的中等日语教育建立起有效的衔接。对于大多数高考日语生来说,日语作为公共必修科目,是他们的第一外语。除了涉及学分的获取,还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影响,如就业、考研、赴日留学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固然重要,但在公共日语课堂中,教师应注重语言能力与学生自身专业及其他学科的衔接与融合,采用更贴合实际、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积极尝试融入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向美术专业学生普及日本的美术史,向计算机专业学生展示日本的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实用性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日语综合能力与思辨能力。

同时,高考日语生的日语水平普遍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以往的日语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例如,通过控制班级规模,按照专业分班,或将学生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开展分层教学。同时,在授课中合理删减不必要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注重日语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与其知识掌握情况相符的教育,还有助于教师开展与学生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教学。

3.3. 新媒体背景下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资源的课堂教学研究、翻转课堂、微课、移动技术等,以及现代信息化手段的“互联网+”模式在日语课堂教学中逐渐兴盛起来 [3] 。新媒体已然成为学生学习、课内外衔接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与教学的融合能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其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另外,鉴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固定性,新媒体教学也能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更为机动灵活的时间安排,从而对日语教学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以数字化教学手段为日常教学赋能增效。

4. 结语

当前,国内各高校对于外语复合型人才主要采取两种“应用型”的培养模式 [4] 。二外日语课程对应培养“语言复合式”人才(外语 + 外语),公共日语课程对应培养“专业复合式”人才(外语 + 专业)。因此,这两门面向非日语专业学生开设的科目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日语教师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教学中不断反思,积极探索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前瞻性于一体的日语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外语复合型人才。

文章引用

韩娇阳. 高校二外日语与公共日语的对比教学模式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Comparative Teaching Mode of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and Public Japanese in Universities[J]. 教育进展, 2023, 13(07): 4932-493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7774

参考文献

  1. 1. 安小康. 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教育中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2(1): 57-60.

  2. 2. 余湘萍. 高考日语生激增背景下高校公共日语教学改革及策略研究[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2, 10(4): 95-104.

  3. 3. 陈唯. 新媒体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674(2): 71-73.

  4. 4. 纪丹. 新形势下高校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 校园英语, 2020, 502(10): 25-2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