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3, 3, 1-5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3.36A001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html) Recall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Well-Being of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 in Taiwan Yangming Hu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New Taipei City Email: yangming.huang@gmail.com Received: Sep. 6th, 2013; revised: Sep. 11th, 2013; accepted: Sep. 22nd, 2013 Copyright © 2013 Yangming Hu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Purpos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elder’s psychological status. Methods: Collect GDS-15 and WHOQOL-BREF and a survey regarding emotional experience. Re- sults: Elder males’ psychological states are more positive than females’ psychological states. Males scored lower on GDS-15 and have lower proportion of depression. In addition, males recalled fewer negative emo- tional experienc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easurements were also observed. There is a negative cor- relation between GDS-15 and WHOQOL-BREF. GDS-15 is related with elders’ recent negative and distant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WHOQOL-BREF scores are related with males’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 ence. Conclusion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used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However, questionnaire is easily affected by response bias and might not provide a complete un- derstanding of the elders’ psychological status.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survey used in this study provides another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lders’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provides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 ing about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us. Keywords: Emotional Experience; Elders; Psychological Status 年长者的情绪经验与心理状态之探索 ——以台湾年长者为例 黄扬名 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新北市 Email: yangming.huang@gmail.com 收稿日期:2013 年9月6日;修回日期:2013 年9月11 日;录用日期:2013 年9月22日 摘 要:研究目的:探讨情绪经验与年长者心理状态之关系。研究方法:同时搜集短式的老人忧郁量 表及简式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进行情绪经验的调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男性样本的心理较女性更为 正向:男性 GDS-15 分数显著低于女性,若以忧郁标准来比较也是男性有忧郁的比例较低;男性在生 活满意度的心理分项上的分数较女性高;男性回忆较少负向情绪经验。除此之外,指标间也有关系: 一、GDS-15 与WHOQOL-BREF两者的分数呈现负相关;二、GDS-15 与男女性负向近期及正向长期 情绪经验的内容有关系;三、WHOQOL-BREF 与男性正向情绪经验有关系。研究结论:过去研究较 多以量表的方式来探讨年长者的心理状态,但简易的量化指标容易受到反应偏误的影响,也较难全面 地反应年长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提供了另外的角度来探讨年长者的心理状态,搭配量表的结果,更 全面地反应了年长者的心理状态。 Open Access 1 ![]() 年长者的情绪经验与心理状态之探索——以台湾年长者为例 Open Access 2 关键词:情绪经验;年长者;心理状态 1. 绪论 国外的研究发现人的心情状态与年龄之间存在 一个 U型的关系,在 50岁前,心情状态随着年龄增 加会越来越负向(不快乐);在 50 岁后,心情状态随着 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正向(快乐)(Blanchflower & Oswald, 2008)。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显示西方社会的 长者为了维系自己正向的心情状态,会倾向去加强处 理带有正向情绪的人事物(Carstensen, 1995; Car- stensen, Pasupathi, Mayr, & Nesselroade, 2000)。 有别于西方的年长者,香港学者的研究指出华人 的年长者反而会倾向去处理带有负向情绪的人事物; 因为唯有将负向情绪的人事物有妥善的处理,才能够 促进群体的和谐(Fung, Isaacowitz, Lu, & Li, 2010; Fung et al., 2008; Fung & Tang, 2005)。 1) 台湾年长者的心理状态 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09)的数据也显示, 台湾年长者的自杀率在所有年龄层中是最高的,在亚 洲仅低于韩国,除此之外老人忧郁的盛行率也接近两 成。虽然台湾年长者的自杀率甚高且忧郁盛行率也 高,但那些年长者并不是团体中的多数,根据内政部 (2009)的年长者现状调查显示,在2005 及2009 年两 次的调查中,年长者对于自己身心状态的满意状况, 仅有 25%~30%显示不太好或很不好,但都有超过 50% 显示为满意或很满意。内政部(2009)及其它年长者幸 福感的研究都显示台湾年长者的幸福感是高的,其中 健康资本、友谊支持、参与学习、担任志工及与家人 相处都被发现和台湾年长者的幸福感有正相关(林玉 菁,2005;许忠信,2003;黄郁婷,杨雅筠,2006)。 2) 目的 为了更全面了解台湾年长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 从两个角度切入来探讨这个议题。首先,利用既有的 量表来检视年长者的忧郁程度及对于生活不同层面 的满意度,后者是在过去幸福感研究中见缺少的。另 外一个角度则是调查年长者对于近期及过去情绪事 件的经验,一方面可以排除反应偏颇的效应(都给予正 面的响应),另一方面也可以探讨情绪经验是否会调节 年长者的忧郁及生活满意度。 2. 研究方法 1) 研究样本 本研究的样本为在泰山区三个年长者关怀据点 (义仁、同荣及贵子)的年长者。总共搜集了 187 人次 的资料,其中有 71 位男性、117 位女性;平均年龄为 76.18 岁(范围:58 岁至101 岁,标准差为 7.46)。 2) 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评量工具包含短式的老人忧郁量 表(GDS-15, Liu, et al., 1997)及国际卫生组织发展的简 式生活满意度量表(WHOQOL-BREF, Murphy, Herrman, Hawthorne, Pinzone, & Evert, 2000)简体中文版,除了 将字体改为繁体中文外,下列的陈述方式有稍做修正 (参考附录)。 在完成两份量表后,我们询问年长者对于近期(一 个月内)及远期(一年以上)的情绪经验,依序为:负向 近期、负向长期、正向近期及正向长期。没有限制记 忆回忆的细节程度,但必须包含对象及事物的描述。 3)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预计分为两个部分:一、针对老人忧郁 量表及检视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情绪经验调查的结果 根据性别进行分析比较。二、探讨不同指标间的关系, 包含两量表的结果的相关程度分析,以及情绪经验调 查与这两个量表分数的关联性。 3. 结果 在187 笔数据中,其中有 5位年长者重复做了测 验,因此仅保留第一次施测的结果,另外有 2名年长 者未能完成全部的测验,因此最后仅针对 180 笔(男 性:69 笔;女性:111 笔)数据进行分析。男性的平均 年龄为 76.66、女性为 76.21 ,两者间没有显着差异 [t(178) = −.371, p > .7]。 1) GDS-15 量表分数之描述统计 男性的平均分数为 1.75 (SD = 2.74),女性为 2.90 (SD = 2.95),女性的忧郁指数较男性高[t(178) = 2.605, p < .01]。若以 GSD-15 得分 5分作为临床上忧郁的分 界点,男女性忧郁的百分比分别为8.7%和18.92%, 同样可以发现女性忧郁的比例较高。 2) WHOQOL-BREF 量表分数之描述统计 ![]() 年长者的情绪经验与心理状态之探索——以台湾年长者为例 若以总分来做分析男性的平均分数为 92.56 (SD = 13.98),女 性 为90.57 (SD = 15.09),男女之间的差异 不显着[t(178) = −.888, p > .3]。以分项的平均得分(因 为各分项题数不同,故不能用各分项总分进行比较) 及性别为因子进行变异数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没有主 要效果[F(1, 178) = .331, p > .3]。分项的主要效果不显 着[F(2.786, 495.833) = 1.470, p > .2]。两者的交互作用 显着[F(2.786, 495.833) = 5.147, p < .01]。事后比较显 示,在生理及心理分项上,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分数, 但在社会上女性较男性分数高,环境分项上没有性别 差异。 3) 情绪经验之描述统计 我们将事件的内容根据 WHOQOL-BREF的分类 分成生理、心理、社会与环境四类。 负向近期的结果(见图1)显示,负向近期事件与社 会及生理最有关系,女性与生理相关的负向事件又较 男性为高。 负向长期的结果(见图2)显示,负向近期事件与社 会最有关系,女性又较男性为高。 正向近期的结果(见图3)显示,正向近期事件与社 会及环境最有关系,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正向长期的结果(见图4)显示,正向长期事件与社 会最有关系,另外环境与女性相较于男性的正向长期 事件有较高的关系。 综合四种类型的结果可以发现,不论是正向负向 或是近期远期,年长者的情绪事件中社会相关的都占 最高的比例。 4) GDS-15 与WHOQOL-BREF 相关性检定 我们以 GDS-15 的总分与WHOQOL-BREF 各分 项的平均分数做双尾的相关程度分析,结果显示(见表 1及表 2) 不论男女,GDS-15 的分数与WHOQOL- BREF 各分项的分数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p < .001), WHOQOL-BREF 各分项间的分数均呈现显着的正相 关(p < .001)。 5) 情绪经验与 GDS-15及WHOQOL-BREF 之关 系 针对不同情绪经验的内容来检视 GDS-15 及 WHOQOL-BREF总分是否会有所差异。不论男女, 负向近期及正向长期的主要效果均显著;女性负向近 期[F(4, 106) = 3.477, p < .01],事后比较发现情绪经验 Figure 1. Recall of recent negative memory 图1. 负向近期记忆以内容来做分析 Figure 2. Reca ll of distant negative memory 图2. 负向长期记忆以内容来做分析 Figure 3. Recall of recent positive memory 图3. 正向近期记忆以内容来做分析。 Figure 4. Recall of distant positive memory 图4. 正向长期记忆以内容来做分析 Table 1. Correlation table for GD S- 15 a nd WHOQOL-BREF for male 表1. 男性年长者 GDS-15 与WHOQOL-BREF 各分项及总分的相 关系数 GDS-15生理 心理 社会 环境 总分 GDS-15 −.308** −.344** −.304* −.352** −.389** 生理 .567** .581** .605** .863** 心理 .547** .655** .858** 社会 .599** .746** 环境 .873** Open Access 3 ![]() 年长者的情绪经验与心理状态之探索——以台湾年长者为例 Table 2. Correlation table for GDS-15 and WHOQOL-BREF for female 表2. 女性年长者 GDS-15 与WHOQOL-BREF 各分项及总分的相 关系数 GDS-15 生理 心理 社会 环境 总分 GDS-15 −.459** −.590** −.248** −.480** −.547** 生理 .693** .491** .635** .856** 心理 .598** .752** .903** 社会 .640** .728** 环境 .900 ** 与心理有关的较其它类别的实验参与者有较高的 GDS-15,意即较忧郁(但与负向近期事件与心理有关 的仅有一名实验参与者)。男性负向近期[F(4, 64) = 2.537, p < .05],没有回忆负向近期事件的实验参与者 GDS-15 的分数较回忆与生理及社会有关的实验参与 者低分。女性正向长期[F(4, 106) = 3.105, p < .05],事 后比较发现没有回忆正向长期事件的实验参与者较 回忆与社会及环境有关的实验参与者有较高的 GDS-15。男性正向长期[F(4, 64) = 2.866, p < .05],事 后比较发现没有回忆正向长期事件的实验参与者较 回忆与社会及环境有关的实验参与者有较高的 GDS-15。 但WHOQOL-BREF的总分在男性上则会受到情 绪经验的对象所调节,正向近期事件的主要效果显着 [F(4, 64) = 3.325, p < .05],事后比较显示,没有回报正 向近期事件的得分较回忆事件与社会及环境相关的为 低(p < .05),其它比较均未达显着。正向长期事件的主 要效果显着[F(4, 64) = 3.353, p < .05],事后比较显示, 没有回报正向近期事件的得分较回忆事件与社会及环 境相关的为低(p < .05),其它比较均未达显着。 综合这些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GDS-15 的指标 仅受到负向情绪经验的影响,且仅有在将情绪经验以 内容做分类时才观察到其影响。但 WHOQOL-BREF 总分则仅受到正向情绪经验的影响(不论以对象或内 容做分类均有效果),且此效果仅在男性上观察到。 4. 讨论 本研究结合 GDS-15、WHOQOL-BREF 及情绪经 验调查三个不同的指标,针对泰山区年长者小区关怀 据点的长者进行调查。三个指针都显示男性样本的心 理较女性更为正向:男性 GDS-15分数显着低于女性, 若以忧郁标准来比较也是男性有忧郁的比例较低;男 性在生活满意度的心理分项上的分数较女性高;男性 回忆较少负向情绪经验。除此之外,指标间也有关系: 一、GDS-15 与WHOQOL-BREF 两者的分数呈现负相 关;二、GDS-15 与男女性负向近期及正向长期情绪 经验的内容有关系;三、WHOQOL-BREF 与男性正 向情绪经验有关系。 1) 性别差异 本研究非随机取样进行,因此在结果诠释上要格 外的留意,特别是探讨性别之间的差异上。年长者小 区关怀据点活动的年长者以女性居多,过去的研究也 都有发现此现象。因此本研究虽然发现男性较女向正 向,有可能是因为心理状态较负向的男性长者有较高 的比例没有去小区关怀据点参加活动,因此也就不会 被取样(黄筱薇,2011)。但国内外都有研究显示,同 年龄层女性罹患忧郁症的比例比男性高(Kuehner, 2003;张慧伶,2007),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合。 2) 多管齐下的优点 本研究采用三个不同的指标,虽然一致的发现男 性的心理较女性正向,但彼此间有观察到不同的现 象,例如男女情绪经验上的差异以及其与生活满意度 之间的关系。这些是单一指标的研究无法回答的问 题。 3) 未来方向 过去研究较多以量表的方式来探讨年长者的心 理状态,但简易的量化指标容易受到反应偏误的影 响,也较难全面的反应年长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采 用的情绪经验调查虽然不尽完美,但提供了另外的角 度来探讨年长者的心理状态,此结果与GDS-15 及 WHOQOL-BREF 之间的关联性显示此调查是有潜力 用来调查年长者心理状态的。若能持续请年长者主动 且长期纪录每天发生的情绪事件,相信更能反应他们 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黄筱薇(2011). 台湾年长者退休前后社会参与变化之性别差异 . 国 立成功大学, 台南. 黄郁婷, 杨雅筠(2006). 老年人友谊支持与幸福感之研究——以台 北市年长者服务中心为例. 小区发展, 113 期, 208-224. 林玉菁(2005). 台湾老年人之主观幸福感与健康资本相关因素探讨. 亚洲大学, 台中. 内政部(2009). 2009 年年长者状况调查结果摘要分析. 台北. Open Access 4 ![]() 年长者的情绪经验与心理状态之探索——以台湾年长者为例 Open Access 5 行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09). 年长者健康促进计划. 台北: 行 政院卫生署国民健康局. 许忠信(2003). 老年人的生活型态、社会疏离感和幸福感之研究.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高雄. 张慧伶(2007). 台湾地区65 岁以上老人忧郁的危险因子探讨. 亚洲 大学, 台中. Blanchflower, D. G., & Oswald, A. J. (2008). Is well-being U-shaped over the life cycl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6, 1733-1749. Carstensen, L. (1995). Evidence for a life-span theory of socioemo- tional selectivit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151-156. Carstensen, L., Pasupathi, M., Mayr, U., & Nesselroade, J. (2000).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everyday life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644-655. Fung, H., Isaacowitz, D. M., Lu, A., & Li, T. (2010).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moderates the age-related negativity reduction effect in memory and visual attention. Psychology and Aging, 25, 321-329. Fung, H., Lu, A., Goren, D., Isaacowitz, D., Wadlinger, H., & Wilson, H. (2008). Age-related positivity enhancement is not universal: Older Chinese look away from positive stimuli. Psychology and Aging, 23, 440-446. Fung, H., & Tang, L. (2005). Age differences in memory for emotional messages: Do older people always remember the positive? Ageing International, 30, 245-262. Kuehner, C. (2003). Gender differences in unipolar depression: An up- date of epidemiological findings and possible explanation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08, 163-174. Liu, C., Wang, S., Teng, E., Fuh, J., Lin, C., Lin, K., et al. (1997). De- pressive disorders among older residents in a Chinese rural commu- nit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7, 943-949. Murphy, B., Herrman, H., Hawthorne, G., Pinzone, T., & Evert, H. (2000). Australian WHOQOL instruments: User’s manual and in- terpretation guide. 附录 简式生活满意度量原始内容及修正后内容的对照 题目 原始 修正后 2 您对自己健康状况满意吗? 您满意自己健康状况吗? 3 您因躯体疼痛而妨碍您去做需要做的事感到有多烦恼? 您觉得身体疼痛会妨碍您处理需要做的事情吗? 4 您对保持日常生活的医学治疗的需求程度有多大? 为维持日常生活,您需要医疗的帮助吗? 7 您能集中注意力吗? 您集中精神的能力有多好? 10 您有充沛的精力去应付日常生活吗? 您每天的生活有足够的精力吗? 11 您认为自己的外形过得去吗? 您喜欢自己的外表吗? 13 在日常生活中,您需要的信息都能得到吗? 在日常生活中,您需要的信息都能得到吗? 15 您行动的能力如何? 您四处行动的能力如何? 22 您对自己从朋友那里得到的支持满意吗? 您满意朋友对你的支持吗? 23 您对自己居住地的条件满意吗? 您对自己住处的环境满意吗 24 您对您能享受到的卫生保健服务满意吗? 您对能使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满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