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8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7125 , 6 pages
10.12677/Design.2023.84376

建筑形式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及设计策略

廖其*,李永昌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9月20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摘要

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建筑的形式直接影响居住其中的人的行为活动,也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信息差逐渐打通,不论城乡,人们普遍追求精致高档的住宅和包围式的小区环境,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使得住宅由原先开敞的、分散的独栋居住形式,逐渐向现代城市高隐私、高密度的集合式公寓楼转变。就此现象,文章重点考察传统民居建筑与现代集合住宅建筑在建筑形式上的变化,探讨建筑形式与邻里社交的关系,分析建筑形式变化影响邻里关系的作用因子和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关的设计策略,旨在为促进邻里关系,并为促进邻里社交的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建筑形式,邻里社交,邻里关系,设计策略

Factors and Design Strategies of Architectural Form Affecting Neighborhood Relations

Qi Liao*, Yongchang Li

College of Art & Desig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Sep. 20th, 2023; accepted: Dec. 5th, 2023; published: Dec. 13th, 2023

ABSTRACT

Architecture is the container of life, the form of architecture directly affects the behavior of people living in it, but also aff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information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gradually opened up.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people generally pursue refined and high-grade housing and enclosed community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housing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original open and scattered single-family living form to the high-privacy and high-density integrated apartment buildings in modern cities. In view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nges in architectural forms betwee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modern integra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neighborhood socializing, analyzes the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architectural form changes that affect neighborhood relation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design strategies, aim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neighborhood relations and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that promotes neighborhood socializing.

Keywords:Architectural Forms, Neighborhood Socializing,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Design Strateg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现代建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发展不仅仅只追求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提出的:实用、坚固和美观,更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多样化需求,不断变革创新。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和资源的高度集中,使高层集合住宅备受推崇,成为解决城市人口居住问题的方案,并迅速在全球兴起。这些高层住宅建筑厚实墙壁形成了一道道“安全壁垒”,将恶劣的自然环境隔离在外,然而,这些“安全壁垒”也像是阻隔网络信号的墙壁般,一定程度弱化了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

2. 建筑形式影响邻里关系

2.1. 单元位置

单元住户的位置是决定邻里关系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因为距离会影响邻里日常交往的频率和时长。通常认为,居住距离越近,邻里见面的机会和聊天的频率就越高,邻里之间相互了解的程度也会随之深入,居住距离越远则反之。若以一个家庭为居住单位,从群落分布的形态上可以大致看出传统民居建筑在一定范围内以水平式点状形态分布,点与点之间相互连接,两端相对较远的居住单位通过位于中间的居住单位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社交网络,这个网络就是每个居住单位的纽带,是群落的内在关联。简而言之,就是邻居之间相互熟知,居住距离较远的居民通过共同的邻居相互认识。

在独栋居民楼中,单元住户的位置分布秩序井然,各楼层仅以直白的公共过道将住户串联在一起,通过公共过道进入入户大门后则是一个封闭和隐私的空间。公共过道和私人住户之间普遍缺少半封闭、半隐私的过渡空间,这种过渡空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暧昧性,住户会在此产生互动,然而,这正是当代大多城市住宅所缺失的部分,再者,加上单元住户的垂直分布特点,使得上下楼层的邻里社交更加困难。邻里空间的分割使得邻里生态交往网络逐渐萎缩 [1] 。

从居民小区规划角度来看,居民楼则以对称式网格形态分布,住宅建筑被规划得井然有序。楼与楼之间由道路和景观隔开,居民仅仅依靠相当小面积的小区公园进行活动和社交,在这种普遍高负荷环境的小区公园,信息复杂多变,导致邻里社交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干扰,邻里之间的信任度和依赖性比较脆弱,没有传统低负荷社交环境下的邻里关系那般密切稳定。平面布局上,楼栋之间被道路和景观隔断,建筑越高,楼间距就越大,中间的空地被拿来满足交通、停放、休闲等功能。即使这并非设计师的本意,设计师尽可能要在这些狭小的间距内创造一个适合公共社交的场所,用来弥补小区邻里社交的缺失,但总体上是杯水车薪,现代集合住宅的建筑形式决定了邻里社交相对消极的状态。

2.2. 暧昧空间

人和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是任何事情发生的前提 [2] 。进入住宅之前应该创造一种半公共的和熟悉的空间,这种半开放半公共空间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邻里社交。杨·盖尔认为人和活动在时空上的集中需要一个公共场所,这个公共场所可以是提供人们日常碰面聚集的公共场所,它包括过道、楼顶晒场、小区绿化、小型运动广场、公共空地等。住宅公区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晾晒问题,在大多数集合住宅建筑中,阳台和屋顶往往由于面积小、晾晒竞争大等导致大多数居民的晾晒要求没有被满足。除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满足更高层次的娱乐需求,住宅公区要承载休闲、运动锻炼等功能,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同时,在场所发生的行为和活动会让参与其中的人产生更多交流的可能,从而形成稳定的社区关系。

城市土地集约化改变了以往住区的形态构成,使得容积率不断增长,但居住区人均可使用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并没有提升 [3] 。有趣的是,在传统民居中,人们对公共空间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他们反而更关心更加强调私有领地,因为在私有空间外,基本上都是公共空间,换句话说在公共空间富裕的条件下,人们更加关注私有空间。而在现代城市居民小区中,每个居民的私有空间都是确定的、有限的,当私有空间在有限的场所范围内受限时,人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相对有限的公共空间,常见现象有因为侵占公共楼道而闹得不可开交的邻里现象。因此可见,在现代城市居民小区中,公共空间更容易成为矛盾的开端,所以城市物业往往对小区内公共场所的管理制度普遍比较严格。

2.3. 建筑开口

建筑对邻里关系的影响还体现在建筑的开口,建筑开口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建筑洞口作为建筑要素是内外空间的通道,它为邻里之间交流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大多是发生在见面之后,视觉先行,通过潜意识的眼神交流后才会引导接下来发生的对话。比如,和邻居聊天之前,首先要看见对方,或者是听见对方,通过五感获取场景信息,之后对场景信息进行处理,其次进入话题。

建筑开口生长于建筑实体墙体和屋顶上,墙面的开口,比如门、窗等,除了影响视线,还能引导和控制人的身体行动。由于建筑开口涉及隐私,过度追求大面积开口显然不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然而传统民居的建筑开口也并非和邻居窗对窗,门对门,一般是建筑的开口对着公共区域,邻里之间的视线交流是在公共与私密的空间环境下进行的。人最喜欢看见的是人,而不是建筑,这是人的属性。现代城市居民住宅大门紧闭,窗户对着外面的高空,视线虽然开阔了,却也少了许多生活趣味。因此,合理设计建筑的开口,对营造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建筑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2.4. 建筑隔声

同样涉及居民隐私问题,建筑隔声更像个矛盾体。现代城市居民住宅对建筑的隔声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每个居民也都希望自家的墙体能够隔绝外部噪声,防止其进入室内环境,以免打扰到正常的休息、学习和工作。但有些时候建筑较差的隔音效果也能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和生活情趣,比如出现安全事故时容易收到安全信息等。

在传统的民居中,建筑墙的距离比较近,有些情况是两户人家共用同一面墙,墙的隔音效果并没有现代钢筋混凝土好,木建筑隔墙中也没有加入现代所谓的隔音材料,就单纯的普通墙体。所以邻里之间,家里面只要发生了什么事情,邻居也就能“窃听”一二,同时也提升了邻里环境的安全性,只要谁家出了事,邻居听见了就能第一时间赶来帮助,也印证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建筑较差的隔声效果,传统民居住宅或多或少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从而也会导致不和睦的邻里关系。

2.5.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使用会影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包括材料的气味、色彩、纹理和质感等,且每一种材料都会给建筑塑造一种气质与形象。混凝土给人坚固、冷硬的感受;红砖给人自然、粗糙的感受;木材给人自然温润却又易燃的使用体验;生土材料具有一股土腥味,触感粗糙。混凝土基本上没有味道,表面可以处理得很光滑,它有自己的形象与气质,一旦在其表面增加装饰面层,立刻会使其展现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气质。

相较于城市居民小区,传统民居建筑在用材方面具有多样性特点,其常用的材料有木材、石材、砖材、生土和竹材等,而现代居民小区使用材料整齐划一,建筑材料使用方面逐渐丧失个性。另外,传统民居的建筑选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使用什么材料取决于住户自己,此不同于现代集合住宅。人会因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主观为建筑生成相应的形象,该形象又会和居住其中的人自动关联,从而使邻里之间形成一种记忆,这种因材料产生的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现代居民楼大多都是同一个版本,同一小区内的每一栋楼都大同小异,颜色用材相互复制,建筑语言单一,缺少个性化,导致邻里记忆的生成和关联机制衰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现代集合住宅解决了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也就无可厚非了。

2.6. 檐下空间

檐下空间也是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之一,檐下空间是个宽泛的词,不单指传统建筑坡屋顶挑檐下方的空间,也泛指现代建筑悬挑凸出主体后下方形成的空间,包括独立带顶的柱廊等。这种空间的特点是上方有顶,同时满足至少一个方向上的立面对外开放,没有任何物理的遮挡与阻隔。檐下空间属于建筑的一部分,但从内外交接关系来看又属于外部环境,是一种内外过渡的空间,它能满足人们特殊情况下的使用需求,比如等候、停留、躲雨、乘凉等。它作为建筑一部分是私有的,但它不排斥陌生人在空间下停留,且没有明确的态度和功能,相当于建筑的留白。

要用科学的方法建造人类的居住环境,尽可能地促进住区居民的交往频率,檐下空间就属于这种能够创造人与人交流的环境 [4] 。传统住宅的檐下空间是建筑提供给任何使用者的,对于使用者的态度大多比较包容,随着使用者心理产生某种情愫,这种情愫连接了建筑所有者,檐下空间也成为了这两者交流对话的媒介,在媒介的驱使下,双方会产生更多潜在社交的可能性。

这种檐下空间要区别于公共空间,前者属于私有的而非公共的,这体现了檐下空间具有一种对外友好的、礼让的意识,为促进积极的邻里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居民楼缺少类似的檐下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公共交通的走道,公共门厅等区域,在“公共”性质的前提下,此类场所并不具备额外对外的友好意识。

3. 邻里关系反作用于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与邻里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从长远时间关系看,建筑形式的改变会导致邻里社交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反,邻里关系也能反作用于建筑形式,邻里关系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建筑形式的二次表达。

建筑的二次表达指建筑建成,居民入住后对该建筑形式进行微调或改造。良好的邻里关系,会在建筑环境的后期生长呈现出更加开放的姿态,相反则是一种更加封闭的、内向的居住环境。比如,基于积极的邻里关系,人们会在建筑周围种植树木,在树底下摆设公共座椅,建造一个用于邻里社交的场所,这种在建筑周围建造便于邻里使用的设施,是建筑功能的扩充,也是建筑形式的延伸。那些基于消极的邻里关系,现实生活中的邻里交往淡泊,则会宣示场地所有权,在房屋边上高建院墙,呈现来者勿扰的冰冷感,阻挡了邻里人际互动。人际互动契机的减少致使邻里交往逐渐衰落、社区自组织发育不足挤压邻里信任的生产空间、社会化的自媒体“群”“圈”等冲淡邻里间的淳朴情感 [5] 。

中国人的信任模式偏向于特殊信任,邻里信任属于人际信任中特殊信任的范畴,是对朋友和陌生人的双重信任,包含情感和理性两种要素 [6] 。传统聚落中,居民数量有限,居民之间相互熟知,居住个体对周边环境非常了解。在现代居民小区中,每栋楼的住户数过百,整个小区的住户数过千,在这么多人的环境中,居民不可能认识社区中的每一个住户,在小区内,认识邻居数所占百分比非常低,对于个人而言,小区环境变得相对陌生和不确定,对环境存在困扰,居民的担忧和不安全感增加,相应地,对居住环境的隐私性要求也会提高,邻里关系也陷入信任危机。

4. 基于邻里社交的空间设计策略

从传统民居的聚落到现代居民小区的立体化群居,对于居住个体,社区逐渐陌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针对建筑形式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提出空间设计策略,目的是尽可能的营造出适合邻里社交的空间场所,创造邻里社交的可能性,有效增强社区的邻里关系。

4.1. 强化建筑个性,消除社区迷失

从开发商着手设计时就应该重视社区布局的合理性和美观性,强化建筑的个性,消除社区给人的迷失感。建筑布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规律,小区楼幢编号应符合大众的思维习惯,规划好社区导视系统。由于住宅建筑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小区建筑最好能够有所区分,可以从建筑的造型、体量、材料、色彩等角度做差异性设计,提升楼幢的识别度。另外,楼幢间距应遵守国家规范并适当加宽,增强社区布局的透气感,改善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同时,人性化的物业管理也能减少邻里矛盾,引导社区邻里关系积极发展。

4.2. 扩展户外建设,减少土地浪费

户外公区是社区居民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社区居住环境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近些年小区绿化成为评判社区环境的重要指标,多数社区留下狭窄的交通道路后将大面积土地作为绿化用地,直接导致居民社交场地缩小,偌大的绿化块竟让人无法涉足,造成土地利用率低,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户外活动的需求。合理分配绿化、硬件设施、活动场地的面积,在合理绿化前提下扩展活动场地面积,包括小区的亭台楼阁、社区广场、休闲设备等。为居民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提供场地保障,从而带动居民社交。

4.3. 优化公区设计,避免封闭空间

走进大多数单元楼,一层电梯厅给人带来的印象就是昏暗的、沉闷的、封闭的,等电梯的人要在这种环境下等候几分钟简直是一种煎熬,大多居民都会加快脚步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每幢居民楼的居民都会经过一层公区,这里也是最有可能与邻居发生社交的场所,因此公区更应该向居民呈现开放和自由的状态。一层公区空间的优化可以借鉴公寓大堂,设置成本幢居民能共同使用的场所,投放适量的娱乐设备如乒乓球桌、棋牌桌、健身设备等,摆放舒适的座椅和绿植,设置多样性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在建筑里面上加大建筑开口的比例,改善采光通风条件的同时引入更多的户外绿化风景。

除了一层公区,还能在屋顶设计成晒场、适当的景观绿化等,甚至可以将某个楼层设置成楼栋之家,创造一种环境高度友好的社交场所,引入多元功能吸引居民参与社交。当然也要适当加强公区管理,形成相应的居民公约,保障公区设施的正常使用。

4.4. 提升入户体验,打破冰冷格局

每幢居民楼的各层一般都有多户居民,从距离角度讲,同层居民是彼此最为接近的邻居,但他们日常很少碰面大多不了解对方,彼此之间没有交集。电梯厅和走廊属于各层公区,这个空间的形状通常是“条带状”,不具备居民停留的潜质,居民上楼后通过各层公区直接进入自己家中。为引导同层邻里社交,可行的方式就是在各层公区设置一个过渡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一定面积,配备相应的公共功能,满足同层居民共同使用的要求。将“条带状”公区布局调整为“口袋”型,放置等候座椅,设置吸烟区,甚至可以设置绿化景观,美化入户环境,提升邻里的舒适感与体验感。

5. 结语

城市社区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在社区建筑设计过程中解决建筑基本居住功能的同时,要关注更深层次的邻里问题。因此,如何创造加强邻里关系的建筑环境,如何更好的设计和改善建筑空间是我们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由于现代城市居住形式的转变,近邻的作用已大不如前,当下的邻里关系并没有像传统民居住宅形式时期那样稳定和紧密,当然,当前农村地区的邻里社交情况普遍比城市社区要更加乐观。一方面,建筑形式的变化会改变邻里社交行为,从而影响邻里关系,另一方面,邻里关系也可以通过对建筑形式的二次改造反作用于建筑形式,二者相互塑造、相互影响。在状况百出的邻里环境下,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手法,可以营造出适合邻里社交、促进邻里和谐的环境。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23年度国家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城乡融合区景观风貌设计评价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BG117。

文章引用

廖 其,李永昌. 建筑形式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及设计策略
Factors and Design Strategies of Architectural Form Affecting Neighborhood Relations[J]. 设计, 2023, 08(04): 3042-3047.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376

参考文献

  1. 1. 康雷, 张文忠. 邻里社会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以北京典型低收入社区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3): 50-55+62.

  2. 2. [丹麦]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2-50.

  3. 3. 刘雅树, 车震宇, 李欣润. 基于邻里交往的居住区消防场地景观化设计——以义乌东乡街道小区为例[J]. 住宅科技, 2021, 41(6): 24-27.

  4. 4. 吴良镛. 人民环境导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12-116.

  5. 5. 卫欣, 张卫. 社会化媒体视域下乡村初级群体的交往行为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 2017(9): 50-57.

  6. 6. 任美娜, 刘林平. 社交平台何以重构新消费: 网络组织形式及其邻里信任[J]. 天府新论, 2022(3): 123-134.

  7.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