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0  No. 03 ( 2022 ), Article ID: 55519 , 4 pages
10.12677/CnC.2022.103022

孤竹文化的发展及对当代文化的启示

张亚娜,陈君,段蕊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收稿日期:2022年8月2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27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5日

摘要

孤竹文化即孤竹国的文化,是河北省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孤竹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且对我国其他文化的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将这段优秀的文化遗忘,但现实提起孤竹文化,就算是当代的大学生也感到十分陌生,甚至从未听过,因此关于孤竹文化的探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究孤竹文化的发展特点,并深入探讨其优劣,从而寻求孤竹文化与当今社会的结合的有效措施,弘扬孤竹文化中有利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道德与精神,从而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

孤竹文化,孤竹国,伯夷叔齐,夷齐精神

The Development of Guzhu Cultur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ontemporary Culture

Ya’na Zhang, Jun Chen, Rui Dua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 Tangshan Hebei

Received: Aug. 2nd, 2022; accepted: Aug. 27th, 2022; published: Sep. 5th, 2022

ABSTRACT

Guzhu culture is the culture of Guzhu,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ultures in Hebei Province. Guzhu culture is also a part of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cultures in our country, so we should not and can not forget the excellent culture, but reality mention Guzhu culture, eve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lso feel very strange, even never heard of, so about Guzhu culture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olitary Guzhu culture, and deeply discuss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o as to seek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Guzhu culture and today’s society, and carry forward the morality and spiri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uzhu culture, so as t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Guzhu Culture, Guzhu Country, Boyi Shuqi, Yi Qi Spirit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孤竹文化的谱系

1.1. “孤竹”两个字的来源

“孤竹”两字在许多古代的书籍中都有记载,但对其的示意却不尽相同。“孤竹”也作“觚竹”。有的书籍中将其记载为一种乐器,部分书籍记载为部落的名称,还有一部分记载为蛮荒之地的名称。在《晋书》中记载到“遂进师,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在这里孤竹是地名,是古孤竹国存在的痕迹 [1]。

1.2. 孤竹存续的文化特征

孤竹文化即孤竹国的文化,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孤竹国的起源,对孤竹文化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对于孤竹国的出现和消亡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不同时间的重要历史事件中,专家学者们推断出了孤竹国出现和消亡的时间,这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我们从史实资料可知,孤竹国与商朝、周朝的关系紧密,为探索其文化特征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朝代入手。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有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括地表》中也提及“孤竹古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 [2]。从这两处典籍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信息,孤竹国建国的时间应在殷商建国的时间段,也就是1600年左右。除此之外,在《史记·殷本纪》中也有记载,孤竹为商的附属国,而在甲骨文中也有“妇竹”、“母竹”、“妻竹”、“竹妾”的文字记载 [3]。从“妇、妻、母、妾”这几个字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名称是女性的称呼,在殷商时也出现了这些称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孤竹与商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周灭商之后,周朝将土地分给王侯功臣,因此所封的国家与周有着不同的关系。而后《国语·齐语》中又有文字记载“斩孤竹而南归”,从此我们也可看出孤竹国可能同时受到商朝和周朝文化的影响 [4]。

1.3. 孤竹文化的归属

对于孤竹这个国家的归属问题,世人对其几乎没有什么争议,皆认为可归于“东北夷”的支系。有一少数民族族名山戎族,山戎族的存在与令支和孤竹国有着重要的关系。当时,周穆公有攻打山戎族的想法,而他的臣子提出,如果山戎族能够听其指令,无逆反之心,便不需要消耗武力攻打山戎。最后齐国灭掉了令支、孤竹,孤竹最终还是成为中原的一部分,不再属于东北夷。

由于孤竹国距离现在时间久远,而且随着朝代的更替,名称的变更,我们很难确定孤竹地域的边界。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地域是证明一个国家存续的重要证据,因此,后人便从众多的历史典籍中发现了一些零散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其范围在辽西郡、昌黎郡范围之内。根据孤竹国的地理范围,可推断出孤竹国的文化经历了本部落的稳定发展,到商周文化的影响,再到山戎文化的入侵,尤其是鲜卑满族文化的影响。但最典范的特征文化依然是商周文化。

2. 孤竹文化与当代文化

2.1. 孤竹文化之夷齐精神

孤竹文化即孤竹国的文化,因为孤竹国和殷商在地域和时间线上都有较大的联系,因此孤竹文化与殷商部分文化很相似。随着时间的流逝,地域的变化,孤竹文化受到各种文化影响,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孤竹文化对当今的学术研究也相当有价值。孤竹国是冀东地区有史可证的出现最早的国家,对于孤竹国相关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还原孤竹国的历史和文化。孤竹国虽然不在,但孤竹族亦在部落交融时融入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孤竹文化的代表夷齐精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崇礼、守廉、尚德、求仁、重义”是夷齐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

2.2. 夷齐精神与当代文化价值比较

我们可以将夷齐精神和当代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对比,从夷齐精神中提取适合我们当代文化价值观的内容,使当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从伯夷和叔齐的选择来看,他们都将国家的发展放在个人得失之前。在他们的心中,国家富强和百姓的生存是重中之重,可以让他们放弃权力和富足的生活,这是爱国精神的体现,爱国也是当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由此具备了尚谦让、崇清廉、行中庸、鄙财富的品质,并影响到其以下几千年的路径选择。他们的原始人道主义理想至今为人们渴慕,并激发人们为之奋斗。但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夷齐精神,需要肯定的是夷齐精神对后世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与夷齐时代相比,我们处于一个全新的社会,伯夷、叔齐的一些做法在今日看来也确实不太妥当。

很多学者对“夷齐让国”的故事并不陌生,这是发生在商末的重大事件,也被人们口口相传。因为伯夷和叔齐两兄弟都认为对方的治国才能远高于自己,因此,即使老孤竹君在去世前留下口谕让叔齐继位时,叔齐还是认为伯夷是继位的最佳人选,所以想将王位让给伯夷,同时伯夷也认为叔齐是继位的最佳人选,最终两兄弟为了让对方继承王位,纷纷出逃。伯夷叔齐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儒家“仁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但现代又有了不一样的声音,有学者认为他们是逃避责任的行为,只是适应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才被广为流传。“禅让忠君”的思想文化,是奴隶和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完全是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才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5]。而我们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勇于负责的态度。比如在当今的家庭中,子女们都不懈奋斗,为了自己的亲人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奉献自己这才是当代人应有的态度。

伯夷叔齐叩马谏伐是夷齐让国的后续故事,当时,周武王决定伐纣,伯夷叔齐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叩马进谏,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力求阻止武王伐纣之举。在他们心中,认为应当尊崇君臣之道,伐纣是背弃了传统道德,是不义之举。伯夷叔齐的这一行为是传统的崇礼尚德思想。直到今日,这种精神还是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思想之中。但在当今看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是人民的天下,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商纣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周武王伐纣的行为视为义举,当时也得到了众多民众的支持。所以崇礼固然重要,在民族大义万千百姓的幸福生活面前,我们也当正确取舍。

2.3. 孤竹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契合

虽然孤竹文化中的夷齐精神也曾受到后世一些人的质疑,因为他们的一些做法并不适合现代社会。但我们要弘扬孤竹文化中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文化,寻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发展相结合的方法,使人们能够从心里接受孤竹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在我国现代对青少年的道德培养中,比较重视仁义、节俭、谦让等等,这与孤竹文化中的全民重德、守廉、兼恭、礼让、崇尚正义等极为吻合。文化本身在于传承,但在传承过程中也应有所取舍,而孤竹文化中的全民重德、守廉、兼恭、礼让、崇尚正义等极其适合我国的发展,也在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的社会处于文化大熔炉时期,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思想相互影响,我国的社会价值观也受到不同文化思想的冲击,我国又是追求文化自信的文化大国,自然需要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文化体系来支撑我国文化的发展,孤竹文化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众所周知,伯夷和叔齐是伟大的爱国者,同时也是孤竹文化的代表。他们崇礼求仁、尚德守廉的精神,正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直追求的文化精神核心。从伯夷叔齐让国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礼让的精神,他们尊崇父命,不贪恋权势,都愿做臣子,这样的举动才能使江山更为稳固,这也是我们应当传承下去的廉洁之风。将此孤竹遗风加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必将使我国社会更加和谐昌盛。除此之外,在孤竹文化体现出的仁、义、忠、孝等价值观,也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精神。我们追崇的所有文化都应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所以,在传承文化过程中,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知晓文化对于一个国际发展的重要性,确保所传承的文化有利于人们价值观的建设。对于孤竹文化也一样,我们可以充分吸收夷齐精神中适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成为建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一把利刃,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章引用

张亚娜,陈 君,段 蕊. 孤竹文化的发展及对当代文化的启示
The Development of Guzhu Cultur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ontemporary Culture[J]. 国学, 2022, 10(03): 128-131.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2.103022

参考文献

  1. 1. 秦学武, 王芳, 蔚华萍. 孤竹文化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3): 35-40.

  2. 2. 靖桥, 盖海红. 以孤竹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8, 27(4): 29-31+50.

  3. 3. 秦学武, 王芳, 李强华. 孤竹文化溯源、流变及其当代价值[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1): 45-50.

  4. 4. 李良戈. “孤竹国”所在地探究[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4): 48-54.

  5. 5. 薛顺平. 断不该遗忘的孤竹文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35(11): 25-29.

期刊菜单